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目的评价阜外改良心肌保存液(fuwai mod ified solution,FWM),HTK液(h istid ine-tryptophan-ketogluratesolution)和UW液(un iversity of w isconsin solution)对离体鼠心的保存效果。方法20只雄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Control组、FWM组、HTK组和UW组),每组5只。Control组切取鼠心后立即移至Langendorff装置灌注1h,其它三组分别用不同的保存液4℃下保存6 h,然后将离体鼠心移至Langendorff装置复灌1 h,测定复灌1h后的心肌含水量变化,并用透射电镜观察复灌1 h后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UW组心肌含水量高于Control、FWM和HTK组,而Control,FWM和HTK三组相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电镜结果显示,Control组和FWM组心肌超微结构基本正常,HTK组出现心肌超微结构改变,而UW组心肌超微结构改变严重。结论FWM液的心肌保存效果优于HTK和UW液。  相似文献   

2.
康斯特保护液对中低温离体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比康斯特保护液(HTK液)和St.Thom asⅡ停搏液在中低温缺血期对离体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12只大鼠分为HTK液组和St.Thom asⅡ液组,利用改良的Langendorff离体鼠心灌注装置,对比HTK液及St.Thom asⅡ液对于离体鼠心在15℃停跳2 h后血流动力学、心肌酶漏出量及心肌含水量的不同。结果两组大鼠离体心脏在复灌后30 m in和60 m in时心功能恢复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心肌含水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复灌后5 m in、10 m in、15 m in、20 m in及30 m in时冠脉流出液中心肌酶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St.Thom asⅡ液相比,HTK液对中低温离体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并无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在HTK液和UW液中加入尼可地尔 (Nicorandil)对心肌保存液保存效果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 4组 :UW液 (U)组 ;HTK液 (H)组 ;UW液组 +Nicorandil(U +N)组 ;HTK液 +Nicorandil(H +N)组 ;每组 8只大白鼠。麻醉和抗凝后 ,快速取下鼠心并悬挂在Langendorff灌注模型上灌注 ,测定血流动力学基础值。分别用四组保存液灌停离体鼠心并低温 (4℃ )浸泡保存 6h。复温、复灌后再次测定血流动力学值 ,留取标本分别测定心肌水含量、心肌酶漏出量、心肌细胞ATP和CP含量和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心肌血流动力学恢复率 :H +N组>U +N组 >H组 >U组。心肌水含量 :4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灌脉流出液中心肌酶漏出量 :H +N组 U +N组 >H组 >U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H +N组心肌损害最轻 ,H组轻于U +N组 ,U组心肌损害最严重。结论 HTK液和UW液都是比较合适的心肌保存液 ,HTK液对心肌的保护作用优于UW液 ,钾离子通道开放剂Nicorandil能够善器官保存液HTK液和UW液对心肌的保存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含Na^+通道阻滞剂河豚毒素(TTX)极化停搏液在离体大鼠心脏保存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20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入StThomas去极化停搏组(对照组,Ⅰ组)和TTX极化停搏组(Ⅱ组).建立离体心脏灌注模型,灌注10 min后,分别用St.Thomas和TTX极化停搏液2 ml经主动脉插管注入,使心脏停搏.随后将鼠心置于相应配伍的停搏液中,10℃保存7 h后重新灌注心脏30 min.观察两组心脏保存前后在左心室收缩末压力和压力变化速率恢复率、心肌酶漏出、ATP含量和心肌超微结构等方面的改变.结果再灌注后,TTX极化停搏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恢复率明显高于Ⅰ组(P<0.01),肌酸磷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漏出量低于Ⅰ组(P<0.05),ATP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P<0.01),心肌超微结构得到较好保护.结论在离体大鼠心脏低温保存过程中TTX极化停搏液心肌保护作用优于STH液.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硫化氢(H2S)对大鼠离体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ST组)和实验组(HST组),每组24只,分别采用St.ThomasⅡ液和St.ThomasⅡ液+H2S为停搏液及保存液,保存心脏4 h,6 h,8 h。采用Langendorff心脏灌注和工作模型装置进行心脏保存前及保存后再灌注30 min心功能测定,比较心功能恢复率、心肌含水量、心肌酶[乳酸脱氢酶(LDH)及磷酸肌酸激酶(CK)]漏出量以及心肌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保存4 h、6 h后,HST组心功能指标及心肌含水量与ST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心肌酶漏出量明显减少;保存8 h后HST组所测各指标均优于ST组。结论 加入H2S的St.ThomasⅡ液可以提高大鼠离体心脏的保存效果。  相似文献   

6.
黄健  周云 《四川医学》2013,34(1):15-17
目的 通过建立Langendorff离体鼠心灌流模型,研究HTK液与Verapamil配伍对供心的保护效果.方法 30只SD大鼠(200~400g/只),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予以HTK液与Verapamil(5mg/L)配伍、对照组予以单纯HTK液作为停搏液,建立标准的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4℃低温下保存大鼠心脏6h,予以37℃ K-H液复灌,心脏复跳,生理仪记录缺血前、复灌20min、40min、60min、80min时血流动力学标值,检测心脏复灌45min时冠脉流出液中心肌酶学指标,实验结束后各组留取样本以行常规病理切片及电镜切片观察微观结构变化.结果 实验组LVSP平均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LVEDP持续上升,实验组LVEDP相对稳定;对照组心肌酶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病理切片显示对照组损伤较实验组明显.结论 HTK液联合Verapamil较单独使用HTK液作为心肌保护液,对心肌具有更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含二氮嗪的Celsior液和HTK液对移植鼠心长时间低温保存的效果。方法将32只同种系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Celsior液组和HTK液组,每组8对。采用改良Heron法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术建立模型。供体麻醉抗凝后,4℃ stanford停搏液灌注心脏停跳,制备离体鼠心,保存于4℃两种不同保存液中10h。之后移植于受体,成功复跳后观察1h,留取标本并测定心率(HR)、心肌含水量(MWC)、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心肌酶谱[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并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两组大鼠心脏复跳后均跳动有力、心律齐,与Celsior液组比较,HTK液组大鼠HR明显较慢(P〈005),cTnⅠ、LDH及CK含量明显较高(P〈005),但MWC并无明显变化(P〉0.05)。心肌超微结构显示,Celsior液组大鼠心肌结构清楚,肌纤维排列较整齐,肌节清晰,偶见肌丝溶解;线粒体肿胀不明显,嵴结构相对清楚。HTK液组大鼠心肌结构尚清楚,肌纤维疏松,个别区域肌丝肌节溶解,线粒体轻度肿胀,嵴排列尚整齐,偶有空泡变性。结论含二氮嗪的Celsior液和HTK液低温长时间(10h)保存离体心脏均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作用,而且相对于HTK液,Celsior液的保存效果更好,可作为临床上心脏移植手术中心脏保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改良心肌保存液热缺血冷保存对猪心保护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改良心肌保存液在心脏移植术中对热缺血冷保存猪供心的心肌保存效果.方法 16对供猪随机分为2组,建立猪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模型.A组以St Thomas 液、B组以自制液作为停搏液、灌注冲洗液和保存液.供心心脏停搏热缺血5 min后,以停搏液灌注,切取心脏,4 ℃灌注冲洗并低温浸泡保存4 h,施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观察移植后心脏复搏的一般情况及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变化,常规苏木精-伊红、PAS染色,光镜观察心肌组织.结果 浸泡保存后B组心肌含水量低于A组,复灌后CK-MB含量也低于A组(t=2.89~3.38,P<0.05).B组PAS糖原染色评分高于A组(T=24,P<0.01).结论 改良的新型心肌保存液能较好恢复热缺血冷保存的猪供心心脏功能,减轻复灌后的心肌再灌注损伤,减少保存期间细胞内糖原的消耗,其对心肌的保护明显优于St Thomas液.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离体心脏灌流模型(Langendorff),评价卡立泊来德(Cariporide)对离体鼠移植供心的保护效果.方法 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两组:HTK(Histidine-Tryptophan-Ketoglurate Solution)8h、12h组,实验组(Cariporide 组)两组:HTK+Cariporide 20μmol/L,8h、12h组.切取鼠供心后即悬挂在Langendorff上灌注,测定血流动力学基础值.分别用两种器官保存液灌注离体鼠心后置于各自的冷心肌保护液(4℃)中保存8h、12h,恢复灌注后再次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冠状动脉流量,留取标本分别测定心肌水含量、心肌酶漏出量、心肌细胞ATP含量,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在冷缺血8h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平均左室发展压(LVDP)及心肌ATP含量均增高,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漏出量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冷缺血12h后,与HTK组相比,卡立泊来德组LVDP均显著升高[(98.37±16.34)mmHg、(43.21±14.33)mmHg,(P<0.01)](1 mmHg=0.133kPa);CK-MB漏出量明显减少[(4.373±1.489)IU/L、(34.23±3.328)IU/L,(P<0.01)];心肌ATP含量明显增多[(34.32±1.87)μg/g、(17.92±1.47)μg/g,(P<0.01)].结论 Cariporide对离体鼠供心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并可延长供心的低温保存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托马斯液(STH)复合应用不同剂量康斯特保护液(HTK)对大鼠长时间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雌性Wistar大鼠40只,体重230~280g,随机分为S、H、S+H10、S+H20和S+H30共5组(n=8)。麻醉后开胸取出心脏立即连于langendorff灌注装置,制备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S组用STH液15ml/kg每30min灌注1次。H组用HTK液30ml/kg单次灌注,其余3组均先用STH液15ml/kg灌注后分别续灌HTK液10ml/kg、20ml/kg、30ml/kg。分别留取停搏前、再灌注15、30min时冠脉流出液2ml用于检测心肌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实验末留取心尖部心肌组织,用于检测心肌组织三磷酸腺苷(AT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与S组比较,其余4组复灌15、30min后冠状动脉流出液心肌酶CK、LDH含量较低(P〈0.05,P〈0.01);与S、H、S+H10各组相比,复灌30min后,S+H20组及S+H30组心肌ATP、SOD含量增高(P〈0.05,P〈0.01),心肌MDA含量降低(P〈0.05,P〈0.01)。结论:STH液复合一定剂量的HTK液诱导并维持心脏停搏能增加大鼠离体心肌ATP、SOD含量,降低MDA含量.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对大鼠供心心肌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9只,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 mL,24 h后取离体心脏灌注Histidine-tryptophan-ketoglutarate心脏保护液,4℃保存3 h后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灌注Krebs-Henseleit液2 h;实验组腹腔注射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溶于生理盐水)3.1μmol.kg-1(0.53 mg.kg-1),24 h后取离体心脏,处理方法同对照组。测定2组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以及心肌水含量(MWC)、SOD、MDA的水平。结果实验组SOD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MWC、MDA含量、CK、LDH漏出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能促进SOD表达,降低MDA含量,对抗氧自由基损伤,从而发挥对离体大鼠供心心肌的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乌拉坦对延长离体大鼠心脏的低温保存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两组(n=6):对照组:HTK保存液; 试验组:HTK保存液加乌拉坦(30mmol/L).心脏分别置入两种保存液4℃下保存6和18h.采用Langendorff心脏灌注装置进行保存前及保存后再灌注30min时心脏功能测定,比较心脏功能恢复率、ATP含量、细胞凋亡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低温保存后实验组左室功能恢复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细胞凋亡及超微结构损伤较对照组减轻; 保存18h后实验组AT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乌拉坦加入HTK心脏保存液能够显著增强离体大鼠心脏的低温保存效果.  相似文献   

13.
阜外极化停搏液大鼠离体心肌保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阜外极化停搏(FWP)液对大鼠离体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STH-2液(St.ThomasⅡ)组,HTK液(histidine-trptophan-ketoglurate)组和FWP液(fuwai polarizing)组。除对照组,其他各组心脏均在4℃心肌保护液中保护1 h。观察左心室功能恢复情况、冠状动脉流量(CF)、冠状静脉引流液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I(cTnI)含量以及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等。结果各实验组心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FWP组和HTK组LVDP,CF和-dp/dtmax显著高于STH-2组(P〈0.01);FWP组dp/dtmax显著高于HTK组和STH-2组(P〈0.01);FWP组和HTK组心肌酶CKMB、LDH和cTnI含量显著低于STH-2组。心肌超微结构显示FWP组和HTK组超微结构保存较好,损伤比对照组小。结论FWP液组对心肌保护效果明显优于STH-2液组,与HTK液相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HTK液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经验并观察其心肌保护效果.方法:16例患者应用HTK液进行心肌保护,观察其临床指标.结果:14例(87.5%)心脏自动复跳;手术时间(228.6±31.5)min,体外循环时间(122.1±28.6)min,主动脉阻断(85.2±19.5)min,主动脉开放至心脏复跳时间(1.6±1.1)min,后并行循环时间(30.3±10.0) min;体外循环停止时多巴胺用量(5.0±2.5)μg·kg-1·min-1;术后呼吸机辅助(18.4±5.3)h,ICU停留(32.7±9.5)h.全组无1例死亡,均治愈出院,术后住院(11.6±2.2)d.结论: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HTK液灌注心脏,简单、安全,心肌保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改善大鼠心脏冷保存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二氮嗪 (DE)对离体大鼠心脏冷保存效果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DE组、DE 5-HD组.利用Langendorff离体鼠心灌注法,各组心脏在4℃条件下分别保存3 h和8 h后,复灌60 min,观察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的恢复情况、冠脉流出液中心肌酶漏出量、心肌水含量的变化及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在Celsior心麻痹液中添加30 μmol/L的DE后,能明显改善冷保存3 h心脏的左心室发展压力的恢复,降低心肌酶(LDH、CK)在某些复灌时间点上的漏出,但对保存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的抬高和冠脉流量的恢复及心肌水肿程度无明显作用;而相同浓度的DE添加到Celsior心麻痹液中,可明显降低冷保存8 h心脏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的抬高,改善左心室发展压力和冠脉流量的恢复,降低心肌酶(LDH、CK、GOT)的漏出,缓解心肌水肿,对心肌的超微结构也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中30和45 μmol/L DE组对冷保存8 h心脏的保护作用优于15 μmol/L DE组,而3 0及45 μmol/L DE组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DE的上述作用可被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的特异性阻断剂5-HD所取消.结论:DE可通过激活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显著改善离体大鼠心脏冷保存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133例心脏移植的供心获取及其保护经验并做回顾分析。方法武汉协和医院心脏外科2008年9月至2014年5月共完成133例原位心脏移植,其中非停搏供心103例,停搏供心30例。非停搏供心经主动脉根部灌注4℃改良St.Thomas液,供心快速停搏,取下供心后再灌注8℃康斯特保护液(HTK液)并置于HTK液中低温浸泡保存。停搏供心经主动脉根部灌注8℃HTK液,取下供心后再灌注HTK液并置于HTK液中保存。在供心修剪时均经主动脉根部再次灌注HTK液。结果非停搏供心组,92例供心自动复跳,11例电除颤复跳;热缺血时间(3.25±2.25)min,冷缺血时间(253.22±136.73)min,术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使用率9.5%,术后三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65.52±6.72)%,术后一年生存率92.55%。停搏供心组,23例供心自动复跳,7例电除颤复跳。热缺血时间(5.78±2.82)min,冷缺血时间(179.12±52.43)min,术后IABP使用率10.1%,术后三周LVEF值(65.78±7.22)%,术后一年生存率91.07%。结论本中心对两类供心采用不同获取及保护方法均确切有效,扩大了边缘供心的使用范围,提高了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能否延长心脏停搏保存液(UW液)对离体大鼠心脏的低温保存时间。方法:将4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4组(n=10):冷保存12h对照组(12h-UW组)与实验组(12h-Lu组),冷保存18h对照组(18h-UW组)与实验组(18h-Lu组),利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法,观察心脏在4℃含或不含木犀草素的UW液中保存12h或18h,复灌60min后心脏功能的变化,比较心功能指标:心率(HR)、左心室最大收缩压(LVPSP)、左心室压力变化率(±dp/dtm a x),心脏冠脉流量(CF)及冠脉流出液中磷酸肌酸激酶(CK)的释放量。结果:随着冷保存时间的延长,木犀草素能明显减缓离体大鼠心脏收缩功能(LVPSP,+dp/dtm a x)与舒张功能(-dp/dtm a x)的下降,增加冠脉流量,减少心肌酶CK的漏出,12h-UW组与12h-Lu组、18h-UW组与18-Lu组各观察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木犀草素对长时间冷保存的离体大鼠心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木犀草素对冷保存大鼠心脏心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4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2组(n=20):对照组(心脏保存液为UW液)及实验组(心脏保存液为含30 μmol/L木犀草素的UW液).利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法,观察2组液体保存心脏1 8 h并复灌60 min后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功能,冠脉流出液中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量及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结果 实验组复灌期心脏的收缩功能(LVPSP,+dp/dtmax)、舒张功能(-dp/dtmax)及心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冠脉流出液中CK、LDH的漏出量和心肌组织中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心肌组织中SOD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木犀草素能显著改善冷保存后心脏的心功能,减少心肌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9.
朱水波  殷桂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9):1281-1284,1288
目的探讨腺苷A1受体激动剂预处理延迟效应对大鼠心脏的保护效果.方法A组以高选择性A1受体激动剂CCPA预处理Wistar大鼠24 h后制成离体心脏,4℃改良St.Thomas液,诱导心脏停搏,并放入该液中低温保存4 h,再灌注1 h.观察心功能恢复率、心肌ATP、Ck-Mb释放量.另设单纯改良St.Thomas液保存对照组(C).结果A组左室内压上升与下降最大速率恢复率(±dp/dtmax,%)为(62.83±17.27),(66.81±18.99),心肌ATP含量10-3μmol/wet·g(3.67±1.42);而B组分别为(40.41±18.29),(44.70±25.14),(1.46±0.54).A组都明显高于B组,差别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以腺苷A1受体激动剂预处理延迟效应能改善离体大鼠心脏的保存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