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混凝土》2017,(9)
废弃混凝土经回收、破碎、筛分,作为粗集料与适量水泥、水和萘系减水剂配制成具有适当力学强度的高透水性混凝土。试验系统考察了集灰比、水灰比、集料粒径等参数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透水性能的影响规律,给出了再生粗集料透水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集灰比4.0~4.6、水灰比0.38~0.41情况下,废弃混凝土回收制备的透水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和透水能力,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透水混凝土的配比及性能的实验研究,分析了集料的级配、水灰比、硅灰的掺量及密实方法对透水混凝土强度和透水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集料单一粒级用作配制备透水混凝土的综合性能优于连续级配。当水灰比为0.32、集料粒径4.75~9.5mm、硅灰掺量为6%并采用压制成型方法时,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和透水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集料级配、集灰比、水灰比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极差分析表明,集灰比是影响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与抗压强度的关键因素。通过实验结果得到透水混凝土的最佳工艺,进行了验证实验,制备出性能较好的透水混凝土。  相似文献   

4.
透水混凝土强度和透水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透水混凝土是一种生态环境友好型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透气、透水性,通过研究不同水灰比、灰集比、胶结材料及集料性能对透水混凝土强度和透水性的影响,为制备性能优良的透水混凝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消落区开发一种生态透水面板材料作为面层对于护坡系统稳定性至关重要。利用正交实验方法确定了各影响因素对透水面板材料力学性能、透水率等影响,并确定最佳配合比。研究表明,生态护坡系统透水面板材料最佳配合比为:水灰比0.27,硅灰掺量5%,5~10 mm碎石与10~15 mm碎石质量比为3∶1,减水剂掺量1%。各因素对透水面板材料强度的影响顺序为:水灰比硅灰掺量减水剂掺量集料比;对透水率的影响顺序为:硅灰掺量减水剂掺量集料比水灰比。三峡库区风浪侵蚀条件下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护坡系统护坡面层稳定厚度为10.8 cm。  相似文献   

6.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研究了水灰比、集灰比、集料级配与空隙率、透水混凝土表观密度及有效孔隙率等因素对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与透水系数的影响。结果显示:有效孔隙率是影响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的最主要因素;表观密度反映了透水混凝土的密实程度,是与孔隙率密切相关的因素;集料空隙率反映了集料堆积密实度以及集料之间的啮合度,是影响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透水系数真实地反映了混凝土的透水性能.选取钢渣骨料粒径、集灰比、水灰比、钢渣种类4个因素作为变量,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测定28d标养试件的透水系数.经极差和方差分析,可知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骨料粒径B、集灰比C、水灰比A、钢渣种类D,其最佳配合比为A2B3C3D3,为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2017,(5)
利用铁尾矿石制备透水性混凝土,不仅提高了铁尾矿资源化利用率,而且助力了"海绵城市"的建设。研究了不同集灰比(A/B)和细集料掺入条件下,铁尾矿石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结果表明:铁尾矿石作为粗集料配制透水混凝土是可行的;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随集灰比的增大而相对减小,透水系数随集灰比的增大而增大;掺入5%的细集料可明显改善铁尾矿石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其中A/B=3.5时,相对于无砂透水混凝土,强度提高了62.6%,达到32.2 MPa,透水系数为2 mm/s,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9.
若干因素对多孔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研究了若干因素如骨料级配与粒径、骨灰比、水灰比、外加剂及搅拌工艺等对多孔透水混凝土的空隙率、透水系数与抗压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骨料粒径与级配、骨灰比是影响多孔透水混凝土空隙率、透水系数与抗压强度的关键因素;水灰比对多孔透水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较小;减水剂、硅灰及聚合物乳液等外加剂可改善多孔透水混凝土的性能;水泥裹石法搅拌工艺对多孔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数影响不大,但能使其抗压强度提高、空隙率下降.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骨料种类、骨料级配、水灰比、浆骨比、掺合料等对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的影响,探索了C30及以上强度等级透水混凝土的配制方法。结果表明,骨料级配是影响透水混凝土强度、孔隙率、透水系数的主要因素;在一定水灰比情况下,浆骨比越大,透水混凝土强度越高,透水系数越小,浆骨比由0.26增大至0.32,透水系数减小了39.9%;硅灰等增强材料可有效提高透水混凝土强度,采用10%硅灰等质量取代水泥后,28 d抗压强度提高了60.4%,但增效剂等其他材料需要经试验验证,确认有效后选择使用。通过优选可制得28 d抗压强度高达39.1 MPa的透水混凝土,可应用于城市主路和大型公路路面。  相似文献   

11.
基于混凝土强度和透水性要求.根据现有试验室条件,运用相似原理和正交试验原理对C15透水性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试验研究.采用3因素3水平均值相似正交法进行了水灰比、骨灰比、骨料粒径对混凝土透水系数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的试验.根据试验数据分别采用绝对数值法和相对数值法的多项式拟合和线性回归,定量研究了各单因素和多因素对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的影响,并定量分析各因素的显著性.研究表明该方法同样适合于分析不同因素、基于不同性质和目的的透水性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钱波  高建勇  胡晓 《混凝土》2012,(1):39-42,45
分析了试验材料、搅拌工艺、成型方式、养护形式、测试方法等试验方法对路用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的影响。选择合理的试验方法,采用3水平均匀试验,基于方差分析并进行F检验,研究了骨料粒径、骨灰比和水灰比等关键因素对透水性混凝土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的影响规律,并利用频率分析对试验结果进行寻优。研究表明:透水性混凝土的强度和透水系数具有较好的指数关系,骨料粒径、骨灰比和水灰比是影响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的关键因素,均达到显著及以上水平;当水灰比、骨灰比和骨料粒径分别为0.306~0.312 mm、4.20~4.309 mm和8.65~14.935 mm,可配制出28 d抗压强度为30.0~32.0 MPa、透水系数为10.5~12.5 mm/s的路用透水混凝土,能满足一般路面排水和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3.
采用尺寸分别为6 mm、12 mm、20 mm的玄武岩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对粗骨料粒径为5~10 mm和10~20 mm的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数、孔隙率、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以及冻融耐久性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与普通透水混凝土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纤维的掺入以及纤维尺寸的递增能够提升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冻融耐久性;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能、力学性能和冻融耐久性均随着骨料粒径的增大而增加;玄武岩纤维在增强透水混凝土性能方面优于聚丙烯纤维;尺寸为12 mm的玄武岩纤维和粒径为10~20 mm的骨料更适用于改善透水混凝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无砂多孔生态混凝土力学和植生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砂多孔混凝土因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透水性而作为一种生态混凝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试验研究了骨胶比、骨料级配和胶凝材料掺合料等因素对无砂多孔生态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和孔隙率的影响。为使混凝土碱性降低到适宜草本植物生长的范围内,利用粉煤灰、矿粉和硅灰对混凝土进行碱环境改善。试验结果表明:配制的混凝土28 d龄期时的抗压强度在10 MPa以上,孔隙率在24%~30%范围内,混凝土pH值可降至9.6,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植物生长试验证明了草本植物可以在该无砂多孔混凝土中生长。  相似文献   

15.
在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中引入骨料级配与粒径、体积砂率两个参数,并研究设计孔隙率、骨料级配与粒径、体积砂率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设计孔隙率与透水系数存在指数函数关系;骨料级配与粒径对混凝土的强度及透水性能影响较大;适量体积砂子的掺入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而不降低其透水性能,且体积砂率的大小取决于水泥用量及骨料级配与粒径;以设计孔隙率、水胶比、骨料粒径与级配、体积砂率为参数的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能够有效的指导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相似文献   

16.
生态混凝土透水砖的研发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伟 《砖瓦》2007,6(7):14-17
介绍了使用正交法设计生态混凝土透水砖,以透水砖的抗压强度、透水系数为指标,分析研究了骨料粒径、水灰比、骨灰比等因素及其对透水砖各性能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使用正交设计法可以获得符合性能要求的高强度透水铺地砖的最优配合比。同时,分析了生态透水砖对环境的影响变化、发展趋势。以及路面铺装工艺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17.
通过透水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实例,介绍了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分析了影响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因素。文中的透水混凝土按体积法的设计原理,以粗集料空隙率、目标孔隙率、水灰比为配合比主要指标,对试件的透水系数、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进行综合控制.从而获得最终配合比。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正交试验,研究了水胶比、骨料粒径、孔隙率、胶凝材料掺量对无砂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孔隙率越大其抗压强度越低、透水率越高,硅灰的增加可以有效地提高其抗压强度,但会降低透水能力,矿粉的增加也可提高其抗压强度,且在掺量10%左右时透水能力提高较大;增加增强剂也可提高其抗压强度,但过多的增强剂会降低透水能力。水胶比在0.28~0.30、骨料粒径5~10 mm、矿粉掺量10%,增强剂为4.5%、孔隙比为17%时,无砂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可达1 mm/s、21 d抗压强度可达到29.6 MPa。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干湿交替作用下加速硫酸盐侵蚀对植生型多孔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净浆水胶比、矿粉掺量和骨料粒径三种因素对多孔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以及对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通过将测量的超声波波速换算为相对动弹模量以评价多孔混凝土的硫酸盐侵蚀破坏程度.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空隙率情况下,骨料粒径越小,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越好;水胶比在0.25~0.29的范围内,净浆水胶比越大,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越好;磨细矿粉掺量大于20%时,不利于提高多孔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