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头针治疗中风偏瘫24例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多年来,运用山西焦顺发医师的头针刺激区体系,对24例中风偏瘫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治疗情况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24例中,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43~87岁,50岁以上患者比例最高(占83.3%),平均年龄59.3岁;其中脑梗塞15例,脑出血9例,均符合第二届全国神经精神科学术会议制定的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二)临床表现:24例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全部病例开始头针治疗时意识均已清晰,有6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失语现象.  相似文献   

2.
头针结合小针刀治疗偏瘫性肩痛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偏瘫性肩痛症在中风病人中很常见 ,临床以肩关节自发性疼痛及活动时疼痛为主要表现 ,对中风偏瘫病人上肢的功能恢复有很大影响 ,也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近年来笔者采用头针疗法结合小针刀疗法治疗该症 2 3例 ,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患者 2 3例 ,男 1 4例 ,女 9例 ;年龄最小 43岁 ,最大 85岁 ,平均 64岁 ;病程 2个星期至 1 5个月 ,3月以上者 8例。脑梗塞 1 9例 ,脑出血 3例 ,脑梗塞合并脑出血 1例。全部病例的诊断均经头颅CT诊断证实。发于左肩者 1 0例 ,右肩者 1 3例。治疗方法1 .头针疗法按国际标准头针定位取双侧感觉区的上 3 /5段 …  相似文献   

3.
中风后双眼复视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风后双眼复视是中风临床表现之一 ,且临床治疗效果差。自 2 0 0 0年 1 0月~ 2 0 0 2年 6月 ,笔者采用中药及针灸治疗该病患者 8例 ,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例均为住院患者 ,其中男 5例 ,女 3例 ;年龄最大者 72岁 ,最小者 48岁 ;脑出血 5例 ,脑梗塞 3例。所  相似文献   

4.
张汉梁 《中医研究》2001,14(5):48-50
治疗以及改善中风病人的偏瘫 ,降低致残率 ,一直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所关注。针灸治疗中风病中 ,传统治疗办法多为几组穴位针灸交替使用。最近我们采用综合疗法 (传统针灸和穴位注射 )治疗中风病急性期和亚急性期 ,重点在亚急性期采用不同药物注射分布在肌腱为主的穴位治疗 ,收到一定效果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 10 6例 ,均为我科入院的首次中风病人。其中男性 4 2例、女性 6 4例 ;年龄从 4 2岁~89岁 ;脑出血 39例 ,缺血性脑血管病 6 7例。两组基本情况见表 1。  表 1 两组基本情况表分 组脑出血脑梗塞出血量 <2 0ml 2…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急性脑梗塞发病率逐年上升。笔者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合光量子液体疗法治疗急性脑梗塞 5 0例 ,取得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 0例患者中男性 38例 ,女性 12例 ;年龄最大82岁 ,最小 4 0岁 ,其中 6 0~ 75岁 4 0例 (占 80 % ) ,偏瘫 4 6例 (占 92 % ) ,面瘫 39例 (占 78% ) ,伸舌歪斜 4 0例 (占 80 % ) ,意识朦胧 8例 (占 16 % )。脑脊液检查正常 ,血流变显示血粘度高 ,CT扫描发现梗塞区低密度灶。按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塞诊断标准确诊。2 治疗方法2 1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急性期 ,中风初起 ,血压往往偏高 ,…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7年9月~1999年9月应用络泰治疗急性脑梗塞6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所选病人均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脑梗塞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的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43例),全部病例均为住院患者.治疗组:男41例,女24例.年龄45~81岁,平均65.5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6例,冠心病史18例,糖尿病史13例,高脂血症史8例.其中基底节区脑梗塞31例,脑叶梗塞11例,脑干梗塞6例,小脑梗塞3例,丘脑梗塞5例,多发性脑梗塞9例.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47~78岁,平均67.3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9例,冠心病史11例,糖尿病史9例,高脂血症史4例.其中基底节区脑梗塞22例,脑叶梗塞8例,脑干梗塞3例,小脑梗塞2例,丘脑梗塞3例,多发性脑梗塞5例.  相似文献   

7.
我院2003年4月~2005年10月对31例中风患者进行头皮针结合高压氧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61例经头颅CT证实为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中,脑出血17例,脑梗塞14例;男19例,女12例;平均年龄62.29岁;病程21 d~3个月23例,3个月以上者8例。对照组30例中,脑出血16例,脑梗塞14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61.13岁;病程21 d~3个月21例,3个月以上者9例。2组患者临床表现基本相似。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按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判定,情况见表1,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 2治疗方法待患者病情稳定,排除针灸和高压氧禁忌症时,进行治疗。治疗组:①头皮针:选取患肢对侧运动区、感觉区及足运感区,用28~30号的1.5寸毫针,  相似文献   

8.
笔者自 1986年至今共收治中风患者 4 0例 ,其中男性 2 2例 ,女性 18例 ,年龄最大者 77岁 ,最小者 4 6岁 ,平均年龄 5 9岁 ,均经CT确诊。入院后给予补阳还五汤为主方 ,随证加减治疗 ,并尽早在患者神志清醒后行推拿、按摩、针灸综合治疗 ,取得很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4 0例中风偏瘫患者均经CT确诊 ,男性 2 2例 ,女性 18例 ,脑出血 10例 ,脑梗塞 30例 ;急性中风 11例 ,恢复期 2 1例 ,后遗症期 7例。发病最长时间 3年 ,最短 1年 ,治疗天数最长180天 ,最短 10天 ,平均治疗天数 90天 ,基本痊愈 16例 ,显效 6例 ,有效 11例 ,无效 5例…  相似文献   

9.
解毒软脉方抗动脉粥样硬化17例初步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 32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17例 ,男性 9例 ,女性 8例 ;平均年龄56 .2 2± 8.37岁 ,年龄最大 6 7岁 ,最小 39岁 ;有高血压病史者 11例 ,高脂血症病史 9例 ,血粘度增高史 8例 ,中风史 5例 ,其中出血性 2例 ,脑梗塞 3例。对照组15例 ,男性 7例 ,女性 8例 ;平均年龄 57.13± 6 .88岁 ,年龄最大 6 9岁 ,最小 4 5岁 ;有高血压病史者 9例 ,高脂血症病史 7例 ,血粘度增高史 8例 ,中风史 6例 ,其中出血性 3例 ,脑梗塞 3例。1.2 研究方法1.2 .1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用彩色多普勒超…  相似文献   

10.
头针与体针结合治疗中风9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风后遗症———肢体偏瘫是临床常见病 ,自1 998年以来 ,本人运用头针和体针治疗中风后遗症 ,并设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来源于住院病人 ,入院时均经头颅CT检查诊断为脑梗塞 ,或脑出血者 ,经内科治疗 ,病情稳定 ,遗留右侧或左侧肢体瘫痪 ,要求进行针灸治疗 ,促进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共 96例 ,其中男性 5 1例 ,女性 45例 ,年龄最小 40岁 ,最大80岁 ,以 60~ 70岁病者为多数 ,脑溢血者 39例 ,脑血栓、脑栓塞者 5 7例 ,左侧偏瘫 5 4例 ,右侧偏瘫 42例 ,将其分为头针加体针观察组 5 8例 ,单纯体针对照组 38例…  相似文献   

11.
头针治疗中风伴尿失禁2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近年应用头针治疗中风伴尿失禁21例,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1例中男性19例,女性2例;年龄46~76岁;其中脑梗塞17例,脑出血4例;病程20~56d.全部病例均经CT或MRI确诊.  相似文献   

12.
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球麻痹6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之一 ,中风后所导致的症状复杂 ,中风后出现的吞咽困难 ,饮水发呛 ,构音障碍 ,声音嘶哑这一组症状谓球麻痹的表现。近十年来用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球麻痹取得满意疗效 ,现将资料完整的 68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所观察的病例 ,均符合 1 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 ,并经CT或MRI证实。所观察的 68例病人 ,均为住院病人 ,其中男性 38例 ,女性 30例 ,年龄在 41~ 74岁 ,平均 63 2岁 ,病程最短的 2天 ,最长的 7个月。其中 1 6例为脑梗塞患者并曾有脑出血的病史 ,1 0例脑出血患者并曾有过脑梗塞病史 …  相似文献   

13.
头针为主治疗中风病15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头针为主治疗中风病153例庞勇关键词头针,临床应用,中风,针灸治疗中风病又名脑卒中,泛指急性脑血管病。我们采用以头针为主,间以配合体针治疗中风病153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1.一般资料153例中风患者均为我科住院病人,诊断完全符合1986年中华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回顾分析近三年来我院神经科病房收治的53例中风病人的临床资料和针灸治疗效果。临床资料 53例中风病人中,男36例,女17例。年龄分布12~80岁,以50岁以上为多,占76.2%,平均年龄56.3岁。53例中,脑梗塞  相似文献   

15.
中风后遗症──肢体偏瘫是临床常见病,自1996年以来,本人运用头针加体针治疗中风后遗症并设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来源于本院住院病人。入院时均经头颅CT检查诊断为脑梗塞或脑出血者。经内科治疗,病情稳定,遗留右侧或左侧肢体瘫痪,要求进行针灸治疗,促进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共96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45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78岁。以60—70岁病者为多数。脑溢血者39例,脑血栓、脑栓塞者57例,左侧偏瘫54例,右侧偏瘫42例。将其随机分为头针加体针观察组58…  相似文献   

16.
芒针透刺配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尿潴留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芒针透刺配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尿潴留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风后尿潴留患者120例,随机年均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芒针透刺配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单纯针刺法。均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9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针透刺配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尿潴留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近3年时间内,运用经络导平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患者对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66例均为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异平配合针灸组(简称导针组)33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4例,年龄最小44岁,最大79岁,平均副.5岁。病程在1年以内者11例,1年以上者22例,经CT确诊为脑出血者3例,脑梗塞者对例。单纯针灸对照组消称对照组以例,其中男性对例,女性问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76岁,平均60.5岁。病程在1年以内者问例,1年以上者20例。CT确诊为脑出血者1例,脑梗塞着32例。2治疗方法2.1导针组根据临床证型不问…  相似文献   

18.
针灸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比观察针灸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中西医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2组在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对照组有效率82%,2组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针灸治疗急性脑梗塞有明显疗效,特别是早参与针灸治疗,可大大提高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痊愈率,减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灸、中药及早期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中风偏瘫早期患者运用针灸取头针、体针、眼针相配合疗法日1次,并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并配合肢体康复疗法日1次治疗,3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占97%。结论:针药配合早期康复疗法,更有利于脑梗塞偏瘫,失语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针药结合治疗急性脑梗塞6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针灸配合药物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疗效。方法 针灸配合药物治疗急性脑梗塞32例,并与单纯用西药治疗的30例作疗效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前后西药组对高切粘度、低切粘度等改善不明显,而针药组对低切粘度、血浆比粘度等指标改善明显,有显著差异。且针药组患者的神志、语言、运动功能恢复较西药组完全。结论 说明针灸配合药物治疗急性脑梗塞比单纯西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