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在炼厂含硫-氨污水汽提装置氨精制系统中,改用新型GSBI高速泵替代齿轮氨泵做氨精制塔塔底循环泵,消除了原泵对系统安稳运行的各种危胁,减少了氨伤害和氨污染,氨精制系统实现了长周期运行。  相似文献   

2.
氨冷凝温度的高低将决定氨合成塔进口氨含量的高低,也将直接影响合成氨反应的效率。影响冷凝温度的因素被分析,加强冷凝温度的控制降低入口氨含量,有利于提高氨合成效率。  相似文献   

3.
C_3烃氨氧化制丙烯腈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惠民  赵震  徐春明 《石油化工》2005,34(2):181-187
综述了Sohio和Petrox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的工艺特点及丙烷氨氧化制丙烯腈工艺过程。介绍了C3烃氨氧化制丙烯腈的催化剂体系,其中钼铋铁系催化剂在目前丙烯氨氧化生产丙烯腈的工艺中广泛使用,钼酸盐和锑酸盐催化剂是丙烷氨氧化反应中催化性能最好的两类催化剂,最有希望应用于工业生产。总结了C3烃氨氧化制丙烯腈的反应机理,丙烯经由烯丙基中间体直接氨氧化生成丙烯腈,丙烷经氧化脱氢生成丙烯再氨氧化生成丙烯腈被认为是C3烃氨氧化生成丙烯腈的两条主要反应路径。  相似文献   

4.
污水汽提装置氨精制系统技术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某石化公司污水汽提装置氨精制系统原来采用氨压缩工艺流程生产液氨,由于存在氨精制塔温度难以控制、氨压缩机泄漏严重等问题而无法正常运行。将工艺流程改造为氨水精馏法并更换氨液循环泵密封后,氨精制系统实现正常运行,15%氨水产量1.46万t/a,产值1167.7万元/a。目前存在氨液循环泵易抽空、液氨产品外观不合格(颜色发红)、液氨外送泵密封泄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发明公开了氨合成节能新工艺,该氨合成工艺中包括合成塔、热交换器、冷交器、氨分器、油分、水冷器、氨冷和废锅,其特征在于:一方面,首先,进气量的25%-30%进入合成塔环隙,控制塔壁温度110~120℃,进气量的70%-75%进入热交换器:然后,两股气体汇合100%再进入合成塔换热;另一方面,塔后放空位置在氨冷器后,放空气体中氨含量1.5%-2.5%。本发明的新工艺可以节能降耗,提高氨产量,降低氨合成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反应器同截面温度分布不均,导致NO_x浓度分布不均,严重影响脱硝效果,采用传统的均匀喷氨方式无法有效解决脱硝率低、局部氨逃逸的问题,以炼油厂自备锅炉SCR脱硝装置为研究对象,在SCR脱硝反应器入口烟气NO_x浓度分布不均的情况下,采用分区喷氨的控氨方式,提高脱硝率的同时改善反应器出口截面NO_x浓度分布的均匀性,有效控制了氨逃逸。分区喷氨与均匀喷氨实验数据相比,分区喷氨后脱硝率提高11.5百分点,氨耗量减少5kg/h,氨逃逸浓度降低77.5%。根据温度和浓度的关系估算,均匀喷氨时反应器入口同截面温度最高处和最低处温差应不超过30℃,否则需考虑分区喷氨方式。  相似文献   

7.
氨精制系统长周期运行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氨精制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氨液循环泵由齿轮泵改为高速泵 ,效果较好。控制精制塔温度 ,尽可能减少水、H2 S携带入氨压缩机内 ,采用氨压缩机前脱水、吸附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GB50058-2014标准的实施,为涉氨企业氨压机房电力装置是否应满足防爆要求提供了最新的判定依据。通过对氨的性质、最新相关设计标准的分析与探讨,提出在一定条件下氨压缩机可使用不防爆型式电动机的建议,为涉氨企业装置新建、老装置安全隐患治理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公司合成氨分厂原氨回收系统由于仅设置了氨吸收塔,所产氨水送氨水塔,主要供农户使用,所以到了淡季大量氨水外排,既污染环境又造成浪费。针对此情况,我们对氨回收系统进行了改造,增加了蒸氨系统,但使用时间不长,就出现了腐蚀情况。1蒸氨塔的设计数据蒸氨塔直径f600mm,高15640mm,内设浮阀塔盘23块,每块塔盘上有10个浮阀,塔盘间距400mm,工作温度180~200℃,工作压力1.3MPa,塔体材质为16MnR。工艺流程见图1。图1蒸氨塔工艺流程示意图2腐蚀情况检修时发现,蒸氨塔进料处筒体腐蚀严重,经测厚发现筒体厚度由原来的8mm减薄为3.6mm,第四节原4mm厚…  相似文献   

10.
氨被广泛的用于化工,化肥,医药的生产中,由于氨的化学性和物理性在生产和运输中存在极大的危险性,在我国每年都要发生几起氨泄漏事故,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所以,从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入手,运用科学的方法和防范措施,探讨和处理氨泄漏、爆炸和中毒事故中出现的问题,为现场应急处置氨泄漏事故提供基本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氨被广泛的用于化工,化肥,医药的生产中,由于氨的化学性和物理性在生产和运输中存在极大的危险性,在我国每年都要发生几起氨泄漏事故,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所以,从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入手,运用科学的方法和防范措施,探讨和处理氨泄漏、爆炸和中毒事故中出现的问题,为现场应急处置氨泄漏事故提供基本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含氨酸性气对Claus硫磺回收工艺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Claus硫磺回收工艺的基本原理,分析了酸性气含氨对Claus工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酸性气中氨含量的增加,硫回收率下降;酸性气中的氨必须在制硫燃烧炉中完全燃烧分解为N2和H2O,否则会形成铵盐结晶而堵塞下游设备,严重时将导致停产;根据酸性气中氨含量的不同,可选择不烧氨和烧氨2种工艺流程。指出了处理含氨酸性气时在设计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技术简介:无动力氨回收工艺及装置包括氨罐弛放气进气管、换热器组、气液分离器组、膨胀机组、节流阀组、排气管和氨回收罐。氨罐弛放气通过多级换热器和带节流阀的气液分离器后低温回收驰放气中的氨,多级换热器中都有膨胀机组提供的低温冷气,使回收效果更佳。利用本发明可以将合成氨系统尾气中的氨全部回收,不但增加了产量,降低了成本,而且排放的尾气可以达到无氨污染。这种新装置、新工艺是利用了本系统中驰放气现有的压力能,在不消耗任何外来能量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4.
<正> 自从19世纪60年代中期世界上第一次将离心式压缩机用于制氨工艺以来,使制氨技术发生了一场革命性的转折,单系列、大能力、低能耗的大型氨厂几乎遍布了世界务地。现在,世界上总的氨加工能力大约为1.1亿吨/年,其中大部分都是由加工能力为1000~1500吨/天的现代化氨厂生产的。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从外国引进的十几座大型氨厂的陆续投产和正常运行,使我国的制氨技术为之一新,其氨产量已占全国合成氨总产量的33.7%以上。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能源价格上涨和天然气及轻质油品的供应紧缺,世界上各大制氨公司在降低吨氨能耗方面已进行  相似文献   

15.
炼油厂含硫污水预处理及综合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3种原油采用不同加工过程的含硫污水组成以及几套含硫污水汽提装置的原料水和净化水组成进行了比较。介绍了空气氧化和蒸汽汽提等含硫污水预处理工艺的原理、流程和特点。对针对气相中硫化氢和氨的出路而开发的各种蒸汽汽提工艺,如回收硫化氢和氨的汽提工艺(包括单塔加压侧线抽出汽提工艺、双塔加压汽提工艺、CLL氨回收工艺、美国钢铁公司氨回收工艺)、回收硫化氢而不回收氨的汽提工艺、硫化氢和氨都不回收的汽提工艺以及回收氨的精制工艺等作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含硫污水中的氨是否回收的问题。最后指出减少催化裂化和油品加氢装置含硫污水量以及净化水综合利用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在线红外光谱仪对苯甲醛、环己酮氨肟化反应过程进行跟踪检测,并设计两步实验法,系统探究了TS-1/H2O2催化氧化体系中苯甲醛、环己酮氨肟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环己酮氨肟化反应过程不存在亚胺路径,反应主要遵循羟胺路径;苯甲醛氨肟化反应过程中,苯甲醛与氨可相互作用生成亚胺中间体,亚胺中间体可进一步被TS-1/H2O2催化氧化为苯甲醛肟;同时该过程氨可被TS-1/H2O2催化氧化为羟胺中间体(NH2OH),苯甲醛与羟胺反应直接生成苯甲醛肟,即苯甲醛氨肟化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亚胺路径和羟胺路径。  相似文献   

17.
在440℃等温管式反应器中,以不同的进口原料气配比,考察了氨在丙烯氨氧化反应过程中的消耗速率、反应途径以及氨烯比对反应副产物丙烯醛、CO_(?)生成的影响。发现在生成丙烯腈、乙腈等含氮化合物的同时,一部分吸附态氨直接被氧化成 N_2,其量约占氨消耗总量的25%。并建立了氨的消耗速率模型。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氨制冷系统装置的工艺流程,提出了应重点检验的部位,以便检验人员对氨制冷系统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为氨制冷系统装置的全面检验做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19.
介绍氨法脱硫的原理、特点,采用氨法脱硫超低排放技术在某热电厂原有氨法脱硫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后,实现了锅炉烟气SO2和烟尘的超低排放。  相似文献   

20.
硫磺回收装置烧氨技术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硫磺回收技术的不断发展,烧氨工艺技术在炼厂得到了普遍应用.本文概述了烧氨工艺技术的特性,比较了提高烧氨反应温度的几种方法,分析了烧氨工艺可能存在的堵塞和腐蚀剂化验分析等问题,最后提出了通过物料衡算确定相关组分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