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2007—2020年我国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为分析对象,运用空间杜宾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地方财政汲取能力的空间效应、区位异质性以及门槛特征。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本地政府财政汲取能力,更是能够对邻地政府财政汲取能力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区域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财政汲取能力的直接效应在东、中部显著,西部不显著,空间溢出效应仅在东部显著,中、西部不显著;门槛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财政汲取能力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其影响随数字经济水平、财政分权程度提升呈现边际效应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2.
《东岳论丛》2016,(7):103-111
把握农业信贷配给对农民消费的空间溢出特征,对撬动农村内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利用1983-2013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在阐释农业信贷配给对农村居民消费空间溢出形成机理的基础上,采用静态空间面板模型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等空间计量模型及其估计方法,比较分析农业信贷配给对农村居民消费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系统GMM估计效果更佳;通过对模型估计结果的综合比较发现,邻近地区间的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在经济增长的空间集聚和消费的示范效应下,农业信贷配给不仅会抑制本地区的农村居民消费,而且会阻碍邻近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增加农业信贷投入为目标的农村金融体制的增量改革,应当成为扩大本地及周边地区农村内需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3.
经济高质量发展理念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数字经济与生态环境作为重大议题之一,公众参与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地理权重矩阵和经济权重矩阵,采用城市与时间双向固定的空间杜宾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公众参与与空气污染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空气污染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公众参与正向调节了数字经济与空气污染之间的关系,增强了数字经济对空气污染的抑制作用。空间溢出效应表明,公众参与对数字经济抑制空气污染的强化作用在本省份内是显著的,而对周边省份的强化效果并不显著。为促进中国环保工作高效开展,持续推进数字经济建设;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加强各省间数字关联性。  相似文献   

4.
数字经济可以帮助突破地域性限制,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本文基于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2011—2021年的面板数据,通过CRITIC综合赋权法计算京津冀区域数字经济综合评价指数(DE),运用双重固定效应下的空间杜宾模型(SDM)对数字经济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以及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正处于飞速提升的状态,天津和冀南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上升较快,北京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处于较为领先的水平。(2)京津冀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聚集性并且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3)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因此,地区在发展数字经济时,应当注重区域之间的联系,因地制宜,发展地方数字经济特色产业,引进数字技术人才,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塑造出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7,(2):38-46
文化产业可通过规模提升效应、结构优化效应、创新带动效应和绿色消费效应四个方面影响区域绿色发展。利用SBM-DDF模型测度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基于中国30个省市区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各效应的相对重要性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的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在不同的空间关联模式下,中国的区域绿色发展均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通过控制地理相邻位置因素、经济互动关系因素以及二者的混合关系,发现文化产业对区域绿色发展确实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第二,规模提升效应、结构优化效应以及绿色消费效应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性,而创新带动效应则表现出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性,且其中规模提升效应对周边区域绿色发展的外溢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
在综合考虑多维要素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协同作用的基础上,构建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模型,利用1993—2009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值合计约0.05—0.07,表明其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2)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非常显著,若不考虑空间溢出效应,会高估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3)外地交通基础设施对本地经济增长表现为以正的空间溢出效应为主,但是也有空间负溢出的证据。(4)在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多维要素中,劳动力和其他公共部门的资本存量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弹性仍然较大,新经济增长因素与新经济地理因素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农业技术创新的跨区域溢出特征需要用空间计量模型识别。文章基于中国大陆23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交通时间矩阵、交通距离矩阵及经济地理距离矩阵,建立空间Durbin模型,实证研究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并进一步探究农业技术创新对该地区农业经济增长的滞后效应。研究发现:(1)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后,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传统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于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集中于直接效应的分析,低估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总体效应。(2)进一步引入农业技术创新的滞后项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才会显现,这与广泛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存在滞后效应的结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朱洁西  李俊江 《浙江社会科学》2023,(12):31-42+156-157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激发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的赋能效果,已成为中国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构建数字经济影响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2011—2020年中国28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的具体效应及中介路径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推动了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其作用机制包括人力资本机制和技术溢出机制。(2)相对于成渝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的推动作用更显著。(3)在三种空间权重矩阵下,数字经济对周边城市的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均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本文的研究对推动中国制造业高水平“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充分释放数字经济潜能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刘成杰  高兴波 《东岳论丛》2023,(4):116-125+192
基于2011—2019年22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系统分析了城市经济韧性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城市经济韧性发展可以直接提升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城市经济韧性对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存在中介效应,其可以通过促进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结构升级,间接提升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城市经济韧性发展有助于邻近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邻近城市有空间溢出作用;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时间累积效应;城市经济韧性对本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备的时间累积效应在不同城市特征下存在显著差异。最后依据实证结论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在我国中部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基于我国中部地区82个地级市的截面数据,采用WLS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及截面门槛模型,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中部地区实体经济的总效应、条件效应和阶段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中部地区实体经济的总体呈现挤出效应;同时,在差异实体经济水平的条件下,数字经济的挤出效应恒定,但影响效果呈现出边际递减规律;此外,数字经济的倒"U"型影响,证明了数字经济对中部地区实体经济存在影响"门槛".因此,我国中部地区的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地方数字经济规划,加强数字基础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要素配置,完全释放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最大动能.  相似文献   

11.
农业现代化发展区位分布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对中国各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素和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到:财政支农的力度是一个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直接影响因素;相邻地区的总财政支出中用于农业支出的比例越高,该地区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越高。周边地区的财政支农力度对本地区产生溢出效应,在带动本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同时,间接地带动相邻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形成了结块效应。另外,相邻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对本地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一个地区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对其相邻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会起到辐射作用,形成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12.
当前,数字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发展,成为世界各国重塑全球竞争力、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的共同选择。与此同时,实体经济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需要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发挥数字经济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与集成作用,推动实体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文章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CNKI期刊数据库来源数据为样本,借助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中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关键词时间线聚类的功能,对比分析国内外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主题、发展脉络,指出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数字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我国一向高度重视营商环境的法治化建设,然而,数字经济的特点也给营商环境的法治化带来了新挑战.未来需要进一步夯实法治基础,提升政府服务和治理的数字化能力,落实司法数字化支持,加快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法治化、数字经济法治化营商环境三个层面的评估标准体系建设,完善有效的企业合规体系的建构,推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落实,加强数字领域的国际司法与执法合作,努力优化数字经济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我国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也为推动世界数字经济的法治化进程作贡献.  相似文献   

14.
民办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地方经济、面向产业、面向大众的民办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一方面,民办高等教育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另一方面,民办高等教育又依存于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发展为民办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深刻认识民办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的必然性,积极探索二者的互动形式以及互动模式,主动采取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教育改革发展对策。才能实现民办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双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经济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是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中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在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下,两者既存在一致性,又存在差异性。本文指出在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使各民族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利益,实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将区域创新过程划分为科技研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我国两阶段区域创新绩效,结果表明:区域创新绩效存在明显的空间关联关系,呈以多个增长极为中心的组团分布,东部地区的创新优势区域相对密集,而中西部地区的创新增长极相对分散,各省份两阶段创新绩效的变化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进一步构建科技研发绩效和成果转化绩效的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表明:两阶段区域创新绩效显著空间正相关,基本形成互动关联的协同创新链式结构,其中"学研"对"产"的知识溢出效应明显,而成果转化对科技研发的反馈影响较弱;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基本形成了强强联合的创新优势区域带,而中西部省份的链式创新结构尚不完整.应充分利用区域创新绩效的过程溢出和空间关联效应,强化成果转化对科技研发的反馈作用,破除区域创新壁垒,加强区域创新协作,进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绩效.  相似文献   

17.
交通基础设施通过促进地区间要素流动而对经济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采用2005—2015年我国30个样本省域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慢于GDP增长,交通基础设施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高于直接效应,高速公路密度和铁路密度的正向溢出效应显著,短期溢出效应尤其明显,但各等级公路密度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存在"中部坍塌"现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实现各地区间的协同,以充分发挥其促进要素流动的作用;同时,要努力减少交通基础设施原材料生产、建设施工和维护使用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以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国资源型地区经济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制造业之间存在明显的上下游产业关联,国际金融危机对制造业的冲击必然传导到资源型经济地区。资源型经济地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但受冲击程度更深;同时,扩大内需政策在资源型地区发挥政策效应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扩大内需政策重点应突出短期效应强、对本地需求拉动效应明显的领域,以确保资源型经济地区经济的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19.
高速铁路的出现,加速了人流、物流、资金流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新分配,对于县域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以安徽省县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2003—2020年安徽省58个县域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高铁开通对安徽省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在整体上对县域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显示,高铁开通对人口大县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人口小县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劳动力的流失减小了高铁对县域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最后根据结论对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以及未来的高铁规划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助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采用物质资本集聚度、人力资本集聚度以及就业密度衡量服务业集聚水平,运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服务业物质资本集聚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呈弱化之势,人力资本集聚度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也由正转向负,而服务业就业密度、经济开放水平等因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该注重加强相邻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经济互助,协调发展;同时应提高我国服务业的集聚度,充分发挥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