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了解GB 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简称"通则")实施后,西安市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钠标示情况。设计调查表,对西安市16类945个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钠标示内容进行调查,检测其中的钠含量,按"通则"要求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87.2%(824/945)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示钠含量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NRV%),0.1%(1/945)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示钠营养声称,无钠的营养成分功能声称。92.6%(763/824)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钠标示符合"通则"规定,84.3%(643/763)的预包装食品钠含量标示符合允许误差范围。表明"通则"在实践中得到了有效推广,各类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钠标示率和符合率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河南省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营养声称、营养成分功能声称的标示状况。方法采集预包装食品标签图片,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依据国标判定其正确和规范性,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查9类1 031份预包装食品,标示营养标签的有970份,标示率为94.08%;进行营养声称的有49份,营养声称率为4.75%,声称频次较高的营养素是钙、铁、锌、膳食纤维、维生素。结论河南省预包装食品大部分都能按照《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要求标示营养标签,但标示准确度和规范性还不够。有关部门应继续加强营养标签的监管和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贵阳市市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现况。方法在贵阳市10家超市,随机对9类食品用相机拍摄食品外包装及记录标签内容的方式,获取有关营养标签信息;调查资料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预包装食品乳及乳制品、谷类制品、饮料类、豆制品、肉制品、调味品、零食小吃类、罐头及其他9类共572份,548份使用营养标签,标示率为95.8%;营养成分表标示不规范率为14.1%(77/548),营养声称标示不规范率为38.4%(28/73);主动标示率为18.6%(102/548),饮料类食品主动标示率最高(33.3%,18/54)。结论自《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实施以来,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率明显提高,且更加规范。但仍有一些问题,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主动标示率较低,主动标示容易出现不规范现象。  相似文献   

4.
杭州市超市内国产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杭州市超市内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标示现状。方法自行设计《预包装食品评价表》,抄录超市预包装食品的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并判断其规范性。结果共调查国产预包装食品5390种,其中标有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的分别为1407种(26.1%)、653种(12.1%)、94种(1.7%)。营养成分表中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全部标示的预包装食品为605种(43.2%),标有营养成分参考值百分比的有557种(39.7%)。7种(7.2%)预包装食品的营养成分功能声称存在明示或暗示治疗疾病的问题。结论超市内预包装食品的营养标签的标示率较低,部分营养标签不符合规范,营养标签标示工作亟待加强,以便为大众营造健康的膳食营养环境。  相似文献   

5.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现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我国现有预包装食品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的标示现况。方法通过现场调查方法,在北京和上海大型超市用照相机拍照、抄写及购买的方式记录标签标识状况。结果输入计算机,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率为59.5%;核心营养成分营养素参考值(NRV%)的标示率按《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标识后超过50%;营养声称标示率为40%;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标示率为16.9%;不同类食品间标示率存在较大差别;标识营养素的名称和单位不统一。结论与2008年《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发布前相比,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示有所增加,但营养标签标识尚不规范,政府应加强食品营养标签的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6.
了解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GB 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以下简称《通则》)后,唐山市超市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现况。方法 参考《通则》设计调查表,对唐山市某大型超市正在出售的全部七大类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示内容进行调查,并按《通则》要求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调查国产预包装食品885种。营养标签总标示数为734种(82.9%)。各类食品中标示数(率)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饮料类50种(100%)、乳及乳制品80种(98.9%)、肉类制品98种(90.7%)。排在最后一位的是调料类123种(65.4%)。营养成分表中能量和核心营养素均标示的为718种(97.8%),其中形式全部规范的有696种(96.9%)。有营养标签的食品中,标示营养声称的食品数为78种(10.6%);其中标示规范的食品数为76种(97.4%),有营养成分功能声称的食品数为55种(7.5%),其中标示规范的食品数为53种(96.4%)。结论 目前《通则》在实践中得到了有效推广,各类食品营养标签中要求强制标示的内容标示率和规范率除调料类食品外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7.
食品营养标签是指导消费者选择食品的有效工具,其规范的标示可以引导消费者合理选择食品,促进膳食营养平衡,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本文就我国预包装食品的营养标签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要求,对营养标签如何正确标示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饮料工业》2011,(12):26-26
日前,卫生部公布了第一个食品营养标签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将指导和规范营养标签标示,让消费者买得清楚吃得健康。《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包括营养成分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实施前后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示变化情况.方法2008年、2010年两次抄录超市预包装食品的营养标签,并判断其规范性.结果 两次分别调查国产预包装食品4 693种、5 526种,2008年标示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的分别为1 369种(27.6%)、643种(13.0%)和94种(1.9%),2010年分别为1 937种(35.1%)、424种(7.7%)和128种(2.3%).营养成分表中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均标示的分别为597种(43.8%)、1 661种(85.9%),其中形式全部规范的分别有134种(9.8%)、985种(51.0%).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主要涵盖维生素、钙、膳食纤维.结论 鼓励性规范对营养标签标示率的影响较小,但显著提高了标示规范性.营养标签强制标示势在必行,健康教育工作也应同步开展.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月1日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正式强制实施,标志着我国公众营养教育事业的重大进步。为了解消费者对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及食品企业对营养标签的执行情况,选取北京、温州和巴中三个不同规模的城市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营养标签的推广工作有待提高。消费者对标签的平均关注度为51.7%,且对标签作用及内涵理解不准确问题较为突出。较法规强制实施前,市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率大幅提升,达97%以上。但是,标示不规范问题仍然存在,主要有:(1)漏标或错标核心营养素、未突出核心营养素、未标注NRV、格式不正确。在漏标问题中涉及反式脂肪酸的漏标问题的较为普遍。(2)进口食品的营养标签标注不符合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3)零食小吃的标示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别的食品。此外,对认知途径的调研结果表明,在营养标签推广工作中重点侧重网络途径将有效提高认知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11.
<正>消费者通过食品营养标签标示内容,能认识食品的营养信息和食品特性,促进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准确了解食品营养素的组成、特征和NRV百分比等。本文依据GB 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要求,探讨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示常见的问题。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日常选择食品的要求不再满足于吃得饱,更倾向于  相似文献   

12.
我国将推行食品营养标签管理制度,强制标示能量和4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值及参考值。8月17日,国家营养标签健康教育行动计划在京启动。今后3年,我国将开展以贯彻营养标签为主题的教育行动,并对食品企业进行营养标签知识指导。明年1月1日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正式实施。《通则》规定,预包装食品应在标签强制标示能量和4种营养成分("1+4")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其中4种营养成分为4类核心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  相似文献   

13.
正营养标签标准的作用GB 28050-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是根据《食品安全法》制定的,目的是指导和规范我国食品营养标签标示,向消费者提供食品的基本营养特性和营养信息,该标准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食品生产企业必须自实施之日起依据法律法规和标准组织生产,符合营养标签标准要求,对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不规范的要进行整改。通过这些年的实施,大部分食品企业都已正确地标注了营养信息,而且通过食品  相似文献   

14.
食品标签是进口预包装食品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响应进口预包装标签检验监管最新要求, 本文汇总了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常用相关法律法规标准, 总结了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设计和检验中一些容易忽视的问题并进行了分析, 包括未使用规范汉字、食品名称与其他标准规定的名称冲突、配料中食品添加剂标示不规范、字符高度不满足要求、没有关注到包装内产品的情况、生产日期、保质期顺序与标示顺序不一致、营养标签标示不规范等, 希望对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的设计和检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中营养成分功能声称的标示情况,为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8050《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市场上流通广、消费量大、覆盖区域多的预包装食品进行抽样,将食品营养标签信息录入Excel表格,对营养成分功能声称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纳入18类共计5348个样本,有10类共计284个样本标示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总体标示率为5.31%,标示合格率为100%;其中乳及乳制品类、谷物及其制品类的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标示率最高,分别为15.12%和15.69%。各类食品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方面,乳与乳制品类主要对蛋白质、钙和维生素D进行声称,谷物及其制品类主要对膳食纤维进行声称,饮料类主要对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进行声称。结论:预包装食品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标示用语规范、准确,但总体标示率低,不同类别的食品标示率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类别不同。建议在标准修订时对营养成分功能声称进行修订,使其更加实用。  相似文献   

16.
日前,卫生部公布了我国第一个食品营养标签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将指导和规范营养标签标示,让消费者买得清楚吃得健康。  相似文献   

17.
高钙、低糖、脱脂……不少食品包装上宣传字眼醒目但营养含量模糊。卫生部2011年11月2日公布第一个食品营养标签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将指导和规范营养标签标示,让消费者买的清楚、吃得健康。《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包括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其中,营养成分表是指标有食品  相似文献   

18.
矿物质钠作为核心营养素之一,在我国GB 28050-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已被列为强制标示的营养成分。本文通过阐述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中钠的标示要求,分析钠的标示常见问题及实例;同时对比GB 13432-2013《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与GB 28050-2011中钠的允许误差范围判定区别;总结钠的营养标签标示易错点及在保质期内钠含量的实测值超出允许误差范围所需关注情况。本研究有助于切实维护消费者利益,正确指导生产企业规范合理标示,同时建议进一步研究监管上如何科学合理评判婴幼儿特殊膳食食品标签钠的标识合规性。  相似文献   

19.
《食品与机械》2012,(1):189
卫生部2011年11月2日公布第一个食品营养标签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将指导和规范营养标签标示,让消费者买的清楚、吃得健康。  相似文献   

20.
《饮料工业》2012,(12):2
期盼新年食品吃得放心和安心无疑是消费者的心声,今年发布的多项食品新标准将于明年起正式实行。《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将于2013年1月1日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全面推行食品营养标签管理制度,这项制度对于指导公众合理选择食品、促进膳食营养平衡、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卫生部有关人士介绍,《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预包装食品应当在标签上强制标示四种营养成分和能量("4+1")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