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生儿不同脐带护理方法对脐带脱落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出生后48~72h修剪脐部残端,创面用脐带包包扎,比较两组新生儿脐部有无渗血、潮红、粘液分泌物、脓性分泌物,脐带脱落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脐部渗血、潮红、粘液分泌物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脐部脓性分泌物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脱落及创面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新生儿脐带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脐部残端修剪,减少新生儿脐部出现渗血、潮红及粘液分泌物的发生率,缩短了脐部脱落及愈合时间,降低了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发生率,利于新生儿脐部的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两种脐带护理方法对脐带脱落效果的影响。方法:抽选2013年1月~2014年5月某院产科154例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新生儿各7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再此基础上采用生物活性药物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新生儿脐部有无出现脓性、粘液分泌物及渗血现象,最终脐部创口愈合的情况以及脐带脱落时间。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新生儿脐部粘液分泌物、创面潮红、渗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无论是脐部创面愈合的时间还是脐带脱落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脓性分泌物发生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新生儿脐带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生物活性药物护理,可减少新生儿脐部粘液分泌物、潮红、渗血情况的发生,促进新生儿脐部脱落及创口愈合,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药实践》2016,(11):847-850
目的:探讨新生儿改良式断脐及护理方法即晚断脐改良纱布包扎后暴露护理法用于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2015年12月足月分娩的100例新生儿为观察组,出生后脐部处理采取晚断脐(脐带搏动停止后断脐),脐夹断脐后,脐部改良式包扎24~48 h,取下脐夹暴露直至脐带干燥自然脱落。选择2015年1—2015年6月足月分娩的100例新生儿为对照组,出生后脐部处理采取常规断脐法,即早断脐(出生后10 s内),脐夹断脐后,脐部采取护脐卷包裹24~48 h,取下脐夹仍用护脐卷包裹直至脐带自然干燥脱落。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脐带自脱时间,脐部渗血、感染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自然脱落3~7 d者70例,8~14 d者21例,超过15 d者9例。对照组3~7 d者40例,8~14 d者43例,超过15 d者17例。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自然脱落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脐部感染、脐部渗血3例,对照组13例,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改良式断脐及护理法可有效缩短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降低新生儿脐部感染、脐部渗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剖宫产新生儿脐带残端零干预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随机筛选无脐疝的剖宫产正常新生儿600例,采用气门芯距脐轮1 mm处结扎,远端1 cm处剪断脐带,脐带断面用5%的碘酊消毒.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0例,两组新生儿于次日淋浴后,用75%酒精消毒脐带残端,以后每日淋浴1次.观察组淋浴后脐带残端不再进行任何干预护理,对照组淋浴后常规用75%酒精消毒脐部及周围皮肤,并覆盖无菌脐贴.待其自然干燥、坏死、脱落.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脐部渗血、炎症情况、残端脱落时间、创面干燥愈合时间.结果 两组新生儿均无脐炎发生;观察组脐部渗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剖宫产新生儿脐带残端零干预护理缩短脐带残端自然脱落、创面愈合时间,不增加感染风险,安全性高,护理量少,是一种较好的脐带残端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初生婴儿钳脐24h后剪平脐带残端(二次剪脐),局部采用75%酒精湿敷的护理效果。方法 120例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即改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改良组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75%酒精棉球湿敷新生儿二次剪脐的脐部。结果改良组在护理后的第1~3天脐部干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脐部渗血、渗液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1),改良组脐痂脱落时间和脐部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改良组采用75%酒精棉球湿敷新生儿二次剪脐的脐部护理,能有效地减少新生儿脐部渗血、渗液,有利于脐部干洁、有利于脐部创面愈合,能预防脐部感染,防止发生新生儿脐炎及败血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清除脐带残喘内的血管和华通胶对胶带脱落及和脐带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将500例正常新生儿按出生单双日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彻底清除脐带残喘内血管和华通胶的处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观察并比较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及脐部感染的情况。结果:两组新生儿脐部干湿情况、脐部感染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脐带脱落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彻底清除脐带残喘内的血管及华通胶的处理方法,缩短了脐带脱落时间,减少了局部渗血,渗液,降低了脐部感染几率,促进脐部早日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延迟断脐法对新生儿脐部感染、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及渗血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新生儿22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3例,观察组采用延迟断脐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断脐法,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创面干燥情况、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及脐部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残端创面干燥良好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9.4%),且脐带残端脱落时间为(6.45±1.67)d,低于对照组[(10.13±2.6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脐部感染、脐部出血、脐周发红发生率分别为3.5%、1.8%、2.7%,均低于对照组(21.2%、15.9%、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迟断脐法可有效促进脐带残端脱落,降低脐部感染、渗血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愈脐胎毒清对剖宫产新生儿黄疸及脐部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4年2月~2016年11月出生的足月、剖宫产新生儿6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新生儿进行常规脐部护理,研究组新生儿应用愈脐胎毒进行脐部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黄疸消退情况、胎便排出情况、脐带脱落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新生儿黄疸出现时间延迟,消退时间提早,出生第2~5天的黄疸指数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首次胎便及黄便排出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5d的脐带脱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脐带平均脱落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且脐带残端分泌物、红肿、渗血、皮肤破损、肉芽肿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愈脐胎毒清可有效缩短黄疸持续时间、提高脐部愈合速度、降低脐部并发症,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愈脐胎毒清用于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效果。方法 24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脐部护理方法,试验组在传统脐部护理方法的基础上使用愈脐胎毒清护脐带。2组断脐方法、日常护理及出院指导相同。结果试验组脐带脱落时间短于对照组,脐部炎性分泌物、脐部周围皮肤破损和渗血情况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愈脐胎毒清护脐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开放式护理策略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10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0例;两组新生儿均采用相同的结扎、消毒和断脐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传统脐带包扎护理,开放组不做包扎,行暴露脐带残端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脐部出血、感染情况以及脐带自然脱落时间。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脐部出血和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脐带自然脱落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脐部开放式护理可有效减少脐带残端出血和感染概率,促进脐带早期脱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蔡秋香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2):1834-1835
目的 探讨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最佳方法,预防脐部感染,减少并发症,促进脐带残端早期脱落.方法 将2011年7月至2011年9月出生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断脐后采用脐带残端暴露法,对照组断脐后用护脐带包扎,观察两组新生儿脐部感染发生率、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指数、脐带脱落时间及产妇和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脐部感染发生率、新生儿病理性黄痘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带脱落时间较对熙组缩短2d,产妇及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轻了护理人员工作量,降低了产妇住院费用.结论 新生儿脐带残端暴露可明显降低脐部感染发生率,减少并发症,效果确切,有利于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提高产妇及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肾上腺素对新生儿脐带残端止血和脱落的疗效。方法对本院分娩新生儿随机选取650例,不包括早产儿、转儿科治疗的新生儿。对照组用75%酒精涂擦,干棉球轻压片刻。观察组用1:1000肾上腺素,用5 ml注射器吸入,对准新生儿脐部滴下,用手轻轻在脐部晃动,慢慢吸收。结果两组脐部有无发红、渗出、渗血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上腺素处理脐带残端的方法简单,脱落时间短,并发症少,减少了家属担心及负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莫炎锋 《北方药学》2012,9(8):121-121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带残端处理的最佳方法。方法:将500例剖腹产娩出的新生儿为观察组,500例自然分娩的新生儿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初次断脐方法一样,观察组脐带残端待其自然脱落,对照组实行二次剪切脐带,观察两组新生儿脐炎、脐部出血及渗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脐炎、脐部出血及渗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脐带自然脱落法操作简单、护理方便、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清洁暴露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63例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83例,试验组80例.对照组采用消毒包裹法,出生第2天沐浴后,用75%酒精消毒脐部后擦干,用肚脐包包裹至脐带残端脱落;试验组采用清洁暴露法,出生第2天沐浴后,用生理盐水清洁脐部后擦干,暴露并保持干燥至脐带残端脱落.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的时间、脐部渗血、分泌物和异味的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为(10.33±3.46)天,比对照组的(13.61±4.97)天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脐红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采用清洁暴露法,能缩短脐带残端脱落的时间,减少脐红的发生,操作简便,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愈脐胎毒清用于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效果.方法 24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脐部护理方法,试验组在传统脐部护理方法的基础上使用愈脐胎毒清护脐带.2组断脐方法、日常护理及出院指导相同.结果 试验组脐带脱落时间短于对照组,脐部炎性分泌物、脐部周围皮肤破损和渗血情况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愈脐胎毒清护脐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风险预测评估暴露法在新生儿脐部应用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2年7月1日至2014年1月31日在本院出生的1000例足月新生儿按双盲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风险评估暴露法对新生儿脐部的影响,评估:①新生儿营养状态和生产过程对新生儿的影响及脐部的情况;②断脐后,暴露其部位可能带来不良的影响;③家属与产妇对暴露脐部的方法接受程度等.脐部暴露方法的处理:用脐带夹结扎脐带包扎24 h后暴露脐带至脐带脱落,这期间每天用75%酒精消毒脐部一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脐部包扎法.观察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天数、脐部愈合时间、脐部红肿、出血、分泌物、新生儿呼吸改变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脐部红肿1例(0.20%)、脐部出血2例(0.40%)、脐炎12例(2.42%)、脐带脱落时间(6.59±1.85)d、脐部愈合时间(2.14±0.59)d,对照组脐部红肿12例(2.41%)、脐部出血11例(2.21%)、脐炎80例(16.06%)、脐带脱落时间(7.52±2.21)d、脐部愈合时间(2.35±0.65)d、呼吸改变5例(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脐部暴露法应用于新生儿可促进脐带脱落及脐部愈合,减少脐部感染的发生,是安全、有效的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徐全能 《安徽医药》2013,34(9):1412-1413
目的对新生儿脐部采取暴露护理方法,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分娩的186例新生儿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93例,采取脐带包扎法;观察组93例,采取脐带暴露法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脐带自然脱落时间、脐部分泌物、脐带出血及脐带感染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脐带自然脱落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脐部并发症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采取脐带暴露法进行护理可明显缩短新生儿脐带自然脱落时间,效果明显优于脐带包扎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出生的100例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早期护理干预组两组,对两组新生儿脐部进行护理,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早期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新生儿脐部的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的脐部脱落时间及脐部感染发生率。结果在新生儿脐部脱落时间、脐部感染发生率对比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早期护理干预组患者脐部潮红、渗血以及分泌物炎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 <0.05);早期护理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不影响脐带脱落时间的前提下,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有较好的预防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不干预法在新生儿脐带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不干预法管理,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脐带脱落平均时间为(12.35±2.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6.48±1.39)d;观察组脐部残端修复各分期及完全修复平均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发生脐炎,观察组脐带分泌物、渗血及脐部肉芽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新生儿脐带护理中应用不干预法管理,可有效缩短完全修复时间,促进形成脐窝,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护理措施对新生儿脐部愈合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新生儿I1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随机将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生后断脐联合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残留脐带剪除联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情况、炎症发生率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实验组55例患儿,在5天内脐带脱落49例,发生轻微感染2例;对照组55例患儿,5天内脐带脱落31例,发生轻微感染8例,两组新生儿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新生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55(100%),较对照组新生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48(87.27%)更高,两组组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新生儿脐部进行残留脐带剪除联合常规护理有助于促进脐带早期脱落,减少感染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