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刚察县鼠害防治工作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玉梅  卢华 《青海草业》2007,16(1):49-50,58
鼠害的危害是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着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刚察县在实施《刚察县“无鼠害示范区”项目》的基础上,又连续几年对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进行了防治和扫残,有效地控制了鼠害对草场的破坏。  相似文献   

2.
行业动态     
灵武草原实施无鼠害示范区本刊讯 :鼠害是草原的主要灾害之一 ,鼠害致使牧草地覆盖度降低 ,草原生产力下降 ,严重影响草原畜牧业的稳步发展。日前 ,宁夏灵武市在白土岗乡全面实施“草原无鼠害示范区”项目工程。灵武市在“草原无鼠害示范区”项目建设中 ,全面规划 ,科学监测 ,与草地项目建设相结合 ,与草地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相结合 ,应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技术 ,做到防治一片 ,巩固一片 ,保持一片 ,发展一片。今年 ,灵武市在白土岗乡3.35万公顷的草原上实施这一项目。近日 ,灵武市畜牧局、草原管理站已组织20多名草原管理干部和100多名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囊谦县“黑土滩”退化草地现状及成因的阐述和分析,针对性的提出实施退牧还草、建植多年生人工及半人工草地、以草定畜、鼠害防治、毒杂草防除等措施是治理和恢复退化草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2001年内蒙古自治区首批草原“无鼠害示范区”项目在包括鄂托克旗在内的12个旗县启动实施。该项目本着“灭效与环保并重,实现持续控制”的建设原则,在草原鼠害频发区和集中连片区,运用生物、生态、物理和化学等多种防治措施综合配套实施,项目建设在取得显著的鼠害控制效果的同时,还使项目区草场生态得到明显恢复。该项综合治理技术为鼠害在草原生态达到整体平衡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控制的目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青海湖周围的湖滨草地,是青海省的重要畜牧业基地之一。但近几年来,青海湖湖滨地区退化草场面积达54万亩,其中重度草地面积达38万亩。海北州刚察县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积极申报《青海湖(刚察县)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项目》,在国家审批立项后,实施以培育和恢复林草植被为主的青海湖生态环境建设一期工程,并于今年4月正式启动。该项目总投资为450万元,分三年建成。目前,已完成植树666.5亩,封育沙化草地2.9万亩。  相似文献   

6.
江河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特征、危害及治理思路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从汀河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生态和经济危害入手.对目前“黑土滩”退化草地治理的治理思路进行探讨。“黑土滩”退化草地治理不能仅仅局限于追求生态效果,应该看到“黑土滩”生态功能转型的作用。将江河源区按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划分为无干扰生态核心区和生态经济保障区。在生态经济保障区域推行“草地农业家庭牧场模式”。在极度退化不可自然恢复的“黑土滩”建植多年生人工草地,“变废为宝”使“黑土滩”成为高寒地区草地家畜草饲料补充基地。是实现生态建设和畜牧业经济发展双赢的对策。重视江河源区草地系统鼠害的威胁,实施“草地生态建设,防治鼠害先行”的策略是江河源区草地生态和经济建设的保障。强调国家向汀河源区持续性投资和持久性加强牧区人民的文化教育是我国江河源区生态和经济建设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青海省草地鼠害发生危害情况,并对青海省在“十五”期间开展鼠害防治取得的主要成效、采取的主要方法和措施进行了全面总结。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青海省草地鼠害的危害现状,总结了开展无鼠害示范区项目所取得的建设成效、采取的主要做法和获得的成功经验,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草地鼠害治理理念和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三江源地区"黑土滩"退化草地现状及成因的系统阐述,有针对性地提出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建植多年生人工半人工草地、制定草场合理载畜量、防治鼠害、防除毒杂草、施肥等措施是治理"黑土滩"退化草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王薇娟 《青海草业》2005,14(2):31-31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草地无鼠害示范区”项目管理,规范建设程序,根据全国畜牧兽医总站的安排部署,2005年5月15日~20日,在青海省贵德县组织召开了“草地无鼠害示范区”建设研讨会。西藏、新疆、新疆建设兵团、四川、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甘肃、宁夏、河北、陕西、山西和青海省的主要技术负责人共107人参加了这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11.
经济毛皮动物“白鼻子病”发病原因初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鼻子病”在毛皮动物间的广泛流行已经影响到了毛皮动物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虽然大多数学者认为是营养代谢病,但是到现在还没有确定该病的具体发病原因。在综合分析了近年基层兽医对“白鼻子病”的治疗体会和国外曾发生过的毛皮动物代谢病的情况后,对它们的发病原因、发病症状、防治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为“白鼻子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对11头发情不明显或不发情(卵泡发育不正常)的奶牛分两组注射两厢情注射液,第一组6头注射两厢情(Estradiol Benzorte)Ⅰ型20ml,Ⅱ型20ml,第二组5头注射两厢情Ⅰ型20ml,Ⅱ型30ml,观察发情情况,直检有卵泡成熟时配种。其结果表明:第一组两个情期的受胎率为100%;第二组两个情期的受胎率为80%;总受胎率为90.9%。经t检验两组奶牛总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疯草灵"解毒缓释丸预防绵羊黄花棘豆中毒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将8只绵羊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天按10 g/kg饲喂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antha鲜草,同时试验组投服疯草灵解毒缓释丸3丸,对照组不投服,以探索疯草灵解毒缓释丸对绵羊黄花棘豆中毒的预防作用.结果表明:对照组在试验第16-21天出现黄花棘豆中毒症状,试验组在试验第50-72天出现黄花棘豆中毒症状;实验室结果为2组羊血清谷草转氨酶(SGOT)、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尿素氮(BUN)含量比试验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表明投服3丸疯草灵解毒缓释丸对绵羊黄花棘豆中毒具有预防作用,但还不能完全防止黄花棘豆对绵羊肝脏和肾脏等组织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14.
蚕用消毒药“养蚕欢二号”是“养蚕欢”液荆的换代产品,由次氯酸盐等多种有效成分蛆成的复合消毒粉剂.用“养蚕欢二号”0.2%~0.5%的水剂或粉剂消毒蚕宣,蚕具或蚕体、蚕座,对家蚕病毒病、真菌病,微粒子病、猝倒病等防治效果迭93.3%~100%.养蚕欢二号按规定剂量使用对家蚕的发育及体质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灭蚕蝇1号”防治柞蚕饰腹寄蝇病应用方法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灭蚕蝇1号"防治柞蚕饰腹寄蝇病应用技术方法的重新试验,结果初步表明,不同时期用药,防效差异显著,其中老眠起2日龄用药效果最高,校正防效为57.9%;不同使用浓度防效差异显著,0.25%质量分数的防效最高,为68.5%;从增加用药次数的试验效果看,4龄期用药,并不能提高防效。生产中使用"灭蚕蝇1号"防治柞蚕饰腹寄蝇病可采用二次用药法,即5龄起蚕2~3d进行第1次喷药,5龄起蚕6~7d进行第2次喷药。  相似文献   

16.
甘肃"引大"灌区农业结构调整与草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文  魏爱兰 《草业科学》2006,23(2):61-66
秦王川地区是甘肃“引大入秦”工程的主灌区,土地平坦、土壤耕性好、光照资源丰富,灌溉设施齐备,可灌土地5.33万hm2,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潜力。“引大”的成功引水,使该区粮食产量大幅上升;但由于受近年来农产品价格下跌和市场机制的影响,增产并未使农民增收,导致部分农民外出务工或经营它业,撂荒面积达1.33万hm2。当地农民为节约开支而压缩用水,使“引大”工程的巨大资源闲置浪费,无法发挥效益。自1998年以来,兰州好为尔树屏奶牛基地和秦王川奶牛场的相继建成,对青贮玉米Zea mays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等优质饲草的需求量大增,给该区草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为灌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提供了一条新路子,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奶牛乳品业加工为龙头,大力发展灌区奶业与草产业,并实行定单农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与柑橘黄龙病相关的韧皮部杆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sp.”,简称“Ca. L. sp.”)16S rRNA基因、β-操纵子核糖体蛋白基因、外膜蛋白基因以及16S-23S rRNA间隔转录区基因位点的4对特异性引物,对采自云南瑞丽柠檬园的柚木虱(Psylla citrisuga)DNA样品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进行纯化、回收,连接至PEASY-T3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Trans1-T1,筛选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利用NCBI Blastn软件以及MEGA5.05软件对所克隆的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柚木虱体内韧皮部杆菌亚洲种在这4个基因位点与已报道的“Ca. L. asiaticus” psy62株系全基因组相应基因位点的同源率均为99%。本研究证实柚木虱能够携带韧皮部杆菌亚洲种,是该菌新的昆虫宿主。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研究人工草地方法在治理青藏高原"黑土滩"的作用,从植物群落物种组成角度分析了三江源区退化的人工草地分别与"黑土滩"退化草地和未退化的天然草地之间的接近程度。结果表明:退化人工草地、"黑土滩"和天然草地中,平均物种数分别是29,32和35种。退化人工草地中禾本科重要值占群落总量的21%,"黑土滩"中杂类草重要值占群落总量的88.2%,天然草地中禾本科和莎草科的重要值占群落总量的37.4%。草地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优势集中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都是天然草地"黑土滩"退化人工草地。Sorensen指数和Jaccard指数表明退化人工草地和"黑土滩"群落的相似性最大,"黑土滩"和天然草地的次之,退化人工和天然草地的相似性最小。退化人工草地中毒杂草比例较"黑土滩"中少10%左右。表明人工草地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黑土滩"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的恢复性演替。  相似文献   

19.
"黑土型"退化草地人工植被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8,他引:1  
采用四因素二次通用回归旋转设计,以产草量为标准对“黑土型”退化草地上人工植被的施肥时间和氮磷钾的用量进行2年定位试验,建立牧草产量函数模型。结果表明,单因素增产效应为施肥当年:氮肥>磷肥>钾肥>施肥时间;第2年:氮肥>磷肥>施肥时间>钾肥。确定“黑土型”退化草地上人工植被的施肥组合方案为施肥时间在分蘖~7月上旬、N:75~130 kg/hm2、P2O5:50.0~112.5 kg/hm2、少施或不施钾肥,可取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同时,为获得较高牧草产量,以每2年施肥1次为好。  相似文献   

20.
实验用8日龄星布罗肉鸡12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喂标准全价日粮,对照组B喂正大饲料,实验组喂加有“MFP”复合添加剂的标准全价日粮,实验到60日龄结束.结果:实验组鸡日均增重高于对照组A(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