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解决粗精煤灰分偏高的问题,经过分析研究找出了造成末精煤灰分偏高的原因,CSS分选末精煤中1 mm粒级的分选效果较差,提出了减小脱泥筛筛缝的思路。通过改造实践,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细泥污染的问题,改善粗煤泥分选效果,保证了粗煤泥的回收率,为解决粗精煤重介背灰提供了可能,为今后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2.
淮北选煤厂采用原煤全重介质—粗煤泥重介质旋流器—煤泥浮选工艺流程,由于分选的粗精煤灰分高,致使全厂精煤灰分偏高;通过采取提高煤泥旋流器分选效果,保证振动弧形筛的脱水效果,保证离心机脱泥降灰效果等措施,使粗精煤平均灰分降低了2.09百分点,同时降低了全厂精煤灰分。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陈蛮庄选煤厂粗煤泥分选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选煤厂粗煤泥的煤质特征,确定了合理的粗煤泥系统优化改造设计方案;采用大直径分级旋流器进行煤泥分级,以减少进入粗煤泥分选系统的高灰细泥量,以TCS智能粗煤泥分选机作为分选设备,采用智能振网弧形筛对TCS精矿进行脱泥;改造后,提高了粗煤泥分选效果,最大限度减少了粗精煤中的高灰细泥量,降低了粗精煤泥灰分,并提高了精煤产率。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石板选煤发电厂由于粗精煤泥中因高灰细泥含量高且难以充分脱除,致使粗精煤泥灰分偏高且不稳定,直接造成重介精煤为之背灰,进而影响主洗精煤的产率。为解决粗煤泥精细分级问题,该厂实施了粗煤泥精细分级工艺改造,将原来的2台三质体筛分析改造升级为1台五叠筛。通过改造,有效地将粗精煤泥灰分从原来的11.5%左右,降低到10.5%以下,解决了重介精煤“背灰”问题,稳定了精煤灰分,提高了精煤产率。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西曲选煤厂粗煤泥系统各分选环节进行粒度分析,发现现有分级旋流器分级效率低、粗精煤脱泥脱水设备降灰效果差是造成粗精煤灰分偏高的主要原因;提出更换大直径分级旋流器和采用叠层细筛代替现有粗煤泥脱泥脱水设备的改造方案,不仅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同时也可提高选煤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禾草沟选煤厂由于矸石易泥化,导致重介旋流器分选效率降低、粗精煤泥产品灰分高、重介精煤“背灰”。通过分析粗煤泥工艺环节存在的问题,采用电磁筛替代弧形筛对粗精煤泥脱泥降灰,增加原煤预排矸系统等一系列措施,有效降低了粗精煤泥灰分,提高了旋流器分选效率,提高了综合精煤产率和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望峰岗选煤厂粗精煤泥系统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望峰岗选煤厂原粗精煤泥系统采用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工艺,因该机对细泥分选效果差,导致灰分偏高,为此,采用弧形筛替代原重介质旋流器,增加了脱泥工艺;实践表明,改造效果显著,降低了精煤泥灰分。  相似文献   

8.
针对赵家山选煤厂粗煤泥分选系统TBS精矿高灰细泥影响精煤灰分、TBS尾矿产率高且灰分低、粗煤泥设备处理能力不足进行改造。将原设计TBS分选改为TBS+螺旋二级分选;精矿由振动弧形筛改为叠层高频振动细筛脱泥降灰;改变筛下煤泥水流向。改造后中煤产率降低11.30%,精煤产率增加5.60%,矸石(煤泥)产率增加5.70%。  相似文献   

9.
柳湾煤矿选煤厂为解决粗煤泥分级分选中存在的粗精煤泥产品灰分不稳定及高灰细泥污染精煤产品两个问题,通过工艺优化,选用叠层高频振动细筛替换原用弧形筛后,工艺效果评价结果表明,脱泥效率、粗精煤泥产率均有提高,同时也提高了TBS分选密度和TBS尾矿灰分,为企业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梁北选煤厂粗煤泥回收系统工艺流程。分析了选煤厂粗煤泥分选系统产品灰分偏高的原因,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法。实践证明改造后精煤产品质量稳定,精煤回收率得到提高,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最后对粗煤泥分选工艺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余吾选煤厂入选原煤性质的分析,说明试验煤样为低硫中灰贫煤,其中一1.5kg/L粗煤泥占煤泥总量的80%以上,粗煤泥中精煤含量较高、灰分较低,回收粗煤泥经济效益显著。阐述了TBS干扰床分选机的工作原理,说明其具有分选效果好,分选密度下限低,对入料煤质适应性好,入料分配系统简单等特点。针对余吾选煤厂分选粗煤泥时存在的精煤灰分过高、尾煤灰分较低、颗粒分级不均衡等问题,鉴于TBS分选机的高效分选效果,决定采用TBS干扰床分选机代替螺旋分选机。试验表明:TBS干扰床分选机分选密度为1.35kg/L,倾斜板角度为85。时,粗煤泥分选效果最佳,精煤灰分和尾煤灰分分别为10.42%和68.64%,降低了精煤灰分,提高精煤产率,减少后续浮选工作负荷,有利于提高选煤厂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赵各庄矿选煤厂技术改造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各庄矿选煤厂原煤、煤泥筛分试验表明:原煤由难选煤转化为极难选煤,原煤煤泥中细粒级含量较大,细粒级煤泥灰分较高。针对选煤厂存在的处理能力低、精煤产率低、介耗超标和工艺系统复杂等问题,采用了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不脱泥不分级选煤工艺替换原跳汰—重介—浮选联合分选工艺。从受煤系统及原煤准备,分选、脱介及脱水作业,煤泥重介分选,介质回收,粗煤泥回收和煤泥水处理6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选煤厂技术改造措施。最后对选煤厂技术改造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技术改造后,赵各庄矿选煤厂简化了煤泥水系统,解决了选煤厂洗水浓度高的问题;选煤系统最大处理能力由300 t/h提高到450 t/h,节省吨煤加工费928.8万元/a,利润可达4500多万元/a。  相似文献   

13.
针对邢台选煤厂存在的分选效果差、处理量低、介耗高、粗煤泥分选精度低等问题,采用增加选前脱泥环节、更换大直径三产品旋流器、利用CSS分选粗煤泥、将精煤磁尾作为脱泥筛后冲水等方法对邢台选煤厂进行了技术改造。选煤厂经脱泥改造后,精煤灰分降低了0.22%,精煤产率提高了4.39%,脱泥重介旋流器处理能力提高了4%左右,中煤带煤、矸石带煤量均有所降低;磁选机入料质量分数由改造前的26.72%降为17.02%,磁性物回收率较改造前提高了0.15%,精煤带介量降低了50%,吨原煤介耗由改造前的2.81 kg降至目前的1.31 kg;经过CSS粗煤泥分选机分选后,精煤产率高达44.17%,提高了9.85%,分选出的粗煤泥灰分基本保持在9%以下,降低了18.18%。最后对选煤厂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邢台选煤厂改造后每年增加经济效益3166.10万元。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某选煤厂浮选尾煤的性质,在磨机中将尾煤中的粗颗粒煤超细粉碎后,利用絮团浮选法进行分选,可得到灰分为8.58%~9.04%的精煤,产率为70.44%~73.53%;通过成本核算,发现将粗颗粒煤泥深加工后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尾煤直接出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粗煤泥分选设备分选原理、结构特点及工艺特点分析,证明了影响设备分选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上游的分级设备。结合梁北选煤厂生产实际,根据TBS的等沉比分选原理,提出了TBS分级粗煤泥中高灰细泥的设想并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TBS可作为高灰细泥的分级设备,解决了粗煤泥分选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申家庄煤矿选煤厂粗煤泥含量高引起的浮选尾矿跑粗、高中损、高介耗等问题,结合TBS分选原理及应用效果,采用TBS干扰床分选机对粗煤泥分选系统进行改造。具体措施为:加大原煤脱泥筛入料水冲溜槽的流量和冲洗力度,筛前段加设分流板,提高脱泥筛的脱泥效率;缩短倾斜板浓缩机的倾斜板间距,提高倾斜角度,减少溢流中粗颗粒含量;更换小筛孔筛板,增加喷水设备,提高脱介效率。改造后倾斜板浓缩机溢流中+0.500mm粗颗粒产率由10。10%降为2.10%,改造效果明显;浮选压力明显降低,提高了精煤产率;TBS对粗煤泥分选效果良好,精煤质量和产率均大幅提高;介耗降低1.11kg/t,中损降低4.76%。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无烟煤分选效果,分析了糯东矿煤质特性、粒度组成和可选性,确定原煤属低中灰~中灰、中高硫~高硫、低磷、特低抗破碎强度无烟煤,煤中硫以无机硫化铁硫形式为主;煤中细粒级含量较高,需加强细粒煤分选,粗煤泥可单独分选,产品易脱水;原煤可选性为中等可选。结合原煤性质,确定糯东选煤厂产品定位为:17煤分选中、小块煤用于化工用煤,末精煤用于高炉喷吹用煤;20煤分选中、小块煤用于化工用煤,混煤用于动力用煤。通过对比分析常用选煤方法及工艺的特点,确定糯东选煤厂无烟煤分选方案为:选前+100(80)mm检查性手选、-100(80)mm混合跳汰入选、粗煤泥干扰床分选机(TBS)分选、细煤泥浮选、尾煤浓缩压滤的联合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城郊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存在的块煤磁选机尾矿灰分低,压滤系统低灰煤泥含量高,浮选精煤损失,集中水池来料复杂,低灰煤泥损失严重等问题,从优化斜轮磁选机尾矿处理,改善加压过滤机入料性质,提高浮选机处理效率和回收集中水池的低灰煤泥4个方面论述了城郊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的改造实践。最后对城郊选煤厂的改造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改造完成后,选煤厂煤泥水负荷减轻,粗精煤和浮精产率明显提高,降低了煤泥带介量,水处理效率提高,循环水质量得以改善,保障了洗水闭路循环,对保证洗选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城郊选煤厂每年可创造经济效益1530万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霍尔辛赫选煤厂工艺流程,发现其主要存在-0.5mm煤泥未有效分选,粗煤泥脱水效率低,末煤系统生产能力不足等问题。分析了选煤厂煤泥性质,说明-0.25mm煤泥各密度级分布不均,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分布,主要集中在1.3~1.4,1.4~1.5,1.5~1.6kg/L三个密度级;当精煤灰分为10.50%时,浮选精煤理论产率为77.53%,理论分选密度为1.518kg/L,6±0.1含量为40%,可选性为难选。通过增加浮选环节,更换卧式离心脱水机和增加1套末煤系统对选煤厂进行扩能改造。改造后,-0.251mm煤泥实现有效分选,提高了精煤产率,减小了浓缩机处理量,降低了煤泥水系统压力;提高了粗煤泥脱水效率,满足了产能提升要求和精煤产品的水分要求;提高了末煤系统处理量,确保整个分选系统的平稳运行;选煤厂年增加销售收入22560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