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3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2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施行EST取石。进行内镜下治疗的配合和护理.结果320例患者中303例成功实施EST取石,10例行胆道塑料支架置入,7例取石失败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疗效显著.合理有效的术前准备、术中,术后综合护理和并发症的密切观察,是EST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严伟  陈辉 《现代临床医学》2019,45(4):273-274
对比分析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单纯胆总管结石患者84例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内镜组44例与腔镜组40例,内镜组采用ERCP+EST,腔镜组采用LC+LCBDE,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内镜组成功取石率93.18%,与腔镜组的9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手术、术后禁食、引流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腔镜组(P<0.01);内镜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3.64%,与腔镜组的1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EST与LC+LCBDE在老年人单纯胆总管结石治疗中,手术效果相当,术后并发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采用ERCP+EST可缩短手术、术后禁食、引流及住院时间,可作为老年人单纯胆总管结石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内镜逆行胆管造影、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RCP/EST)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近远期并发症,探讨单纯性胆总管结石最佳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单纯性胆总管结石患者分别采用ERCP/EST与LCBDE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胆总管结石手术时间、手术近远期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日等方面的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手术近远期并发症、术后住院日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ERCP/EST是单纯性胆总管结石的最佳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子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取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5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十二指肠镜行取石治疗。包括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括约肌切开(EST)、鼻胆管引流术(ENBD)及碎石、取石术。结果除9例插管失败,ERCP成功率98%;22例未能完全取石、1例术中结石与取石篮嵌顿需行手术治疗,其余427例均达到完全取石,治愈率94.9%;与内镜操作相关、需要积极治疗的并发症15例(3%),1例术中结石与取石篮嵌顿行手术治疗,1例完全取石术后出血内镜及药物止血失败后行手术治疗,其余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ERCP+EST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操作时间短、无需麻醉、疗效高、创伤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病例资料,LC术前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EST者为术前组(82例),LC 术后行ERCP、EST 者为术后组(31例),比较两组的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LC 术前ERCP 发现胆总管结石36例,EST 清除33例(91.7%);LC 术后ERCP 发现胆总管结石残留7例, EST清除6例;两组在保持胆管正常、控制乳头狭窄方面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组发生并发症8例(9.8%),术后组5例(16.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经内科治疗好转。结论 EST 联合LC 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可以避免开腹手术,安全有效;但操作前要严格把握EST指征,减少不必要的操作,减少患者的负担和由此而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和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一期联合治疗胆囊和胆管结石病的方法和价值。方法对16例经B超或CT、MRCP检查证实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在全麻下一期先行ERCP+EST+内镜下胆总管取石以清除胆管结石,然后行LC术。结果16例病人均顺利完成ERCP+EST+内镜下胆总管取石术和LC术,1例LC后经鼻胆管造影见结石残留后再次内镜取石。结论LC联合EST一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可行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成为胆总管结石内镜治疗基本技术,对其精心配合及护理,有效地预防术后胰腺炎的发生。方法对4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治疗,通过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观察与护理。结果经ERCP术后造影证实胆总管结石全部取出,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当日腹痛、发热明显好转,1~2周黄疸、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逐渐正常。结论熟练的护理配合技术和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3月-2011年9月我院收治的286例胆总管结石接受内镜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86例ERCP插管成功269例,成功率为94.1%;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气囊扩张术(EPBD)+网篮或球囊取石术36例,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网篮或球囊取石术,一次行取尽结石130例,未行鼻胆管引流;98例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碎石治疗,1次取净结石75例,2次取净结石17例,6例3次取净结石,术后均行鼻胆管引流;5例行内镜下塑料支架引流术(ERBD);并发急性胰腺炎5例,其中1例为重症胰腺炎,出血3例,胆道感染2例,取石网篮碎石断裂及十二指肠穿孔各1例,无一例死亡。结论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微创、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杨爽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2):1871-1872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方法:对3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ST的护理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处理.结果:32例成功实施EST;3例取石失败,转为外科手术治疗.结论: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细致周密的术前准备、精心的术后护理及严密的并发症观察处理是确保手术成功、患者尽快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结合胆总管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微创疗法,但操作技巧较高,要有熟练的内镜医生和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配合完成。本文主要介绍在ERCP+EST的手术过程中护士与医生熟练配合的操作技术,以及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观察,是手术成功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胆总管结石是常见疾病,以往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对胆囊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04年10月间实施的39例联合治疗的方法和经验。结果 手术成功37例,成功率94.9%,术后并发急性水肿性胰腺炎2例。结论 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较外科开腹手术操作简便、迅速、安全。  相似文献   

12.
陆峻逵  刘芳君 《安徽医药》2012,16(6):810-812
目的比较内镜十二指肠切开(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9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观察组(EST+LC)和对照组(OC+OCHTD)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镇痛例数、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差不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和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前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和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与LC术后行ERCP和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2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太钢总医院人院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LC及ERCP+EST的患者69例,其中LC术前行ERCP+EST39例,LC术后行ERCP+EST30例,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术前组的住院时间短于术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组的发热、急性胰腺炎发生率均低于术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出血、穿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组的白细胞升高、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均低于术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总胆红素值下降、ALT值下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术前行ERCP+EST具有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对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清远市人民医院2013年7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86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双镜组(n=39例)及ERCP/EST+LC组(n=4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手术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结石清除率均为100%,两组患者取石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镜组的住院时间[(9.9±4.4) d vs.(15.4±5.1) d]及术后3 d VAS评分[(4.3±2.9)分vs.(6.8±2.7)分]显著低于ERCP/EST+LC组(P<0.05);双镜组的医源性胰腺炎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ERCP/EST+LC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与ERCP/EST+LC比较术后恢复更快,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取石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PCP)同时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经B超检查诊断为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先行ERCP检查,再行内镜下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结果 98例中ERCP准确诊断胆总管结石96例,怀疑胆总管结石1例,未发现异常1例,其确诊率为97.9%;96例EST后采取网篮取石、球囊取石和机械碎石网篮取石成功,1例失败.结论 ERCP对胆总管结石诊断价值较高.EST是一种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武晓勇  马海宁  黄博 《中国医药》2012,7(12):1544-1546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内窥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和内窥镜下括约肌切开术(双镜手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传统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差异。方法采用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LQI)前瞻性地测定31例接受双镜手术(双镜手术组)及29例接受传统手术(传统手术组)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前以及术后2、5、10和16周的生存质量并加以比较。结果双镜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患者术前平均GLQl分别为(110.5±11.0)和(109.3±11.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镜手术组患者术后2周时,GLQI为(108.6±14.3)分,下降不明显(P〉0.05);术后5周,GLQI总分和心理情绪状态各方面均明显高于术前水平(均P〈0.05);术后16周,与术前比较,GLQI总分、主观症状、生活功能状态和心理情绪状态明显增高(均P〈0.01)。传统手术组患者术后2周时GLQI总分为(101.0±10.9)分,降幅明显(P〈0.05),同时,主观症状、社会活动状态和生活功能状态等各方面的分值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5周时GLQI总分(107.5±11.9)分,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手术后16周,GLQI总分和主观症状、生活功能状态及心理情绪状态各方面分值均明显超出术前水平(P〈0.05或P〈0.01)。手术后2、5、10周双镜手术组GLQI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分别为(108.6±14.3)分比(101.0±10.9)分,(117.9±12.0)分比(107.5±11.9)分,(123.3±10.1)分比(114.6±13.8)分,均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比较,双镜手术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和生存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李文    董默  李彦茹  张浩  索宗武 《天津医药》2016,44(5):518-521
摘要: 目的 评估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原位肝移植术(OLT)后对胆漏的诊疗作用。方法 回顾 分析我院 2013 年 3 月—2016 年 2 月间共 12 例 OLT 术后经临床、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术(MRCP)或术中 ERCP 证实 为胆漏患者的资料, 包括胆漏及其合并症的临床症状、 发生时间、 发生部位、 诊疗过程、 疗效等临床资料, 评价 ERCP 的诊疗价值。结果 本组 12 例均为男性, 年龄 35~62 岁, 平均(49.75±8.55)岁。11 例成功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 (ENBD), 成功率 91.7%; 胆漏治愈率 91.7% (11/12); 无 ERCP 相关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发生; 其中 9 例合并胆管狭 窄和 (或) 伴胆管结石/胆栓者在进行初次 ERCP 诊疗时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 并于胆漏愈合 2 周后行进一步 ERCP 治疗。除 1 例 ENBD 未成功者外, 其余随访效果良好。结论 ERCP 是 OLT 术后不同类型胆 漏的安全及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SEST)联合球囊扩张术(EPBD)治疗胆管结石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治疗的127例结石直径大于10mm的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四组,SEST+EPBD组33例,先行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切开范围小于乳头肌三分之一),然后球囊扩张,再碎石取石;EPBD+SEST组32例,先行球囊扩张术,再行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再碎石取石;EST组32例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大切开(切开范围大于乳头肌三分之二)取石;EPBD组30例行球囊扩张碎石取石。比较四组的疗效和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SEST+EPBD组术后结石取净率为93.93%(31/33),EPBD+SEST组为93.75%(30/32),EST组为96.77%(30/31),EPBD组为67.67%(20/30),EPBD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SEST+EPBD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6.45%,EPBD+SEST组为10%,EST组6.67%,EPBD组为21.42%,EPBD组与其他三组分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SEST与EPBD联合治疗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可以有效降低经内镜治疗胆管结石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胆管结石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周政  黄志刚  王光明  刘有理  章社民 《安徽医药》2016,20(10):1902-1904
目的 评价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比较分析。方法 选择60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双镜微创组和开腹组,其中30例双镜微创组先行内镜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Oddis括约肌切开术(EST)+胆总管取石术,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另外30例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将两组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双镜微创组26例患者ERCP+EST+胆总管取石术成功,胆总管结石全部取出,术后留置鼻胆管引流;4例由于结石过大未取出,留置胆管支架。25例1周内行三孔法LC术。10例并发胰腺炎,2例患者年龄较大,合并高血压病等基础病,治疗后2周行LC术。双镜微创组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但容易并发胰腺炎。传统开腹组创伤大,出血量较多,12例结石未完全取出,容易并发切口感染,恢复时间长。结论 ERCP联合LC术用于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具有效果好、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比较分析。方法: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双镜微创组和开腹组,其中30例双镜微创组先行ERCP EST 胆总管取石术,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另外30例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将两组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双镜微创组26例患者ERCP EST 胆总管取石术成功,胆总管结石全部取出,术后留置鼻胆管引流;4例由于结石过大未取出,留置胆管支架。25例1周内行三孔法LC术。10例并发胰腺炎,2例患者年龄较大,合并高血压病等基础病,治疗后2周行LC术。双镜微创组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但容易并发胰腺炎。传统开腹组创伤大,出血量较多,12例结石未完全取出,容易并发切口感染,恢复时间长。结论:ERCP联合LC术用于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具有效果好、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