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5 毫秒
1.
长期献血者血清铁及体液免疫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献血者血清铁及体液免疫状况的调查250014山东省血液中心马京香,林梅青,龚燕,孔庆莲为了解长期献血者血清铁及体液免疫状况;笔者对济南地区连续献血4年以上不同献血频次的120名献血者进行了血滑铁蛋白(SF)及IgG、IgA、IgM和C3的检测,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582例无偿献血者献血后血液免疫指标变化,为临床献血相关大数据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登记的无偿献血者582例,分别检测期献血前和献血30d后体液免疫功能指标(IgA、IgM、IgG)及细胞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变化。再按不同性别分类,对比两者献血前和献血30d后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变化。结果献血30d后IgA、IgM、IgG等体液免疫指标与献血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3+、CD4+、CD4+/CD8+等细胞免疫指标高于献血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献血30d后细胞免疫功能均高于献血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性别之间无差异(P0.05),且不同性别之间献血30d后与献血前相比,体液免疫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82例无偿献血者献血后血液体液免疫功能无明显变化,但细胞免疫明显改变,机体重新达到平衡状态,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3.
连续多次献血后血清蛋白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地区主动献血员较少,医院用血历来都很紧张,所以每名献血员每年要多次献血。特别是初次献血员,因血红蛋白多在160g/L左右,故大多连续献三次血后,隔三个月后再次献血。为了解连续几次献血后血清蛋白变化情况,作者对每次献血时的血清分别进行蛋白总量、白球...  相似文献   

4.
献血员在献血中或献血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如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甚至晕厥等,时有发生。但偶见有类似急腹症样反应,笔者在多年的血库工作中仅见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与体液免疫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观察了92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L-6活性及体液免疫指标的变化,发现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L-6活性明显增高,且与肝细胞损害程度密切相关;血清IgG、IgA、IgM、CIC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6.
对25例PIF患者的血清免疫学指标(IgG、IgA、IgM、C3、CH50和CIC)进行了检测,并分析了15例激素疗效与免疫学指标的关系。结果显示:(1)IPF发病机理中存在体液免疫功能异常;(2)部分指标与病程密切相关;(3)IgM和CICI增高明显者,治疗有效率亦明显提高,本文提示:IgM和CIC对判断IPF活动性和指导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晓春 《当代护士》2014,(5):130-131
目的:研究不同采血方法的采血效果。方法将2500例献血员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50例。实验组采用直刺法采血,对照组采用斜刺法采血,比较2组献血员的疼痛感、献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穿透现象。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献血员的疼痛明显减轻,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而且不易发生穿透现象( P〈0.05)。结论直刺法采血能减轻献血员痛苦,降低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献血员对采血护士的信任度。  相似文献   

8.
献血员心理健康状况对生理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献血员心理健康状况对生理应激反应的影响,以便从人体血液生理多角度出发,做好心理疏导,达到献血的顺利进行。方法:对300名无偿献血员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并与国内常模比较。并将SCL-90各因子分为自变量、生理应激反应各指标为应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献血员的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国内常模,α=0.10水平。结论:部分献血员对献血存在心理问题,为保证献血顺利进行,献血前应予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9.
30年中香港征集献血员的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1958年,只有1/1000的人自愿献血。1987年,27/1000的人自愿献血。95%的献血员是当地华人。今天,大部分的华人献血员是来自30岁以下的青年男女。志愿献血态度的转变是长期普及教育、尤其是强调对青年人的早期教育的结果。征集献血员的工作基本上就是作宣传,要通过官方和非官方渠道,用演讲、广播、卡片、小册子、漫画等方法来讲明血液的生成、保存和用途;通过教育机构把献血内容作为一门科学知识介绍给学生。 1、献血员的褒扬以赠送徽章、荣誉证、小礼品、纪念品和举行一年一度的献血员典礼的方式感谢反复多次献血的献血员,表明血液机构对献血员的铭记并促使他们继续承担这种义务。  相似文献   

10.
正除了献血前进行输血性感染(transfusiontransmitted infections, TTIs)筛选检测等措施外,另一个重要的预防TTI的工具是告知具反应性结果的献血员,并提供咨询,以避免他们日后再次献血。由印度南古吉拉特邦一所公立三级护理医院的血液免疫学和输血科实施的这项观察性研究,为时3年,涉及25020例献血员(其中 9 9%为无偿志愿献血),发现353例献血员输血性传染指标结果具反应性(1.41%),其中23例(6.51%)为  相似文献   

11.
在血站采血过程中,献血员出现晕厥等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献血者精神紧张、恐惧、空腹、疲劳、及睡眠不佳等造成。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献血知识的广泛普及使献血员注重自身的保护,注意做好献血前的准备工作,使空腹、疲劳、睡眠不佳等客观因素造成的不良反应逐渐减少。但由于初次献血的献血员缺乏对献血前后知识的深入了解,因主观上的精神因素而造成的不良反应还相当普遍。对待这类献血者,在过去,我们除了开展积极有效的救治工作外,一般不再给予继续献血,并排除他们以后献血的可能性。这确实是减少出现献血不良反应的有效措施,但这种做法可能会给无偿献血者的心理带来永久性创伤,有碍于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对献血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处理进行了有效的尝试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肝癌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与轻链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4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与68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总轻链Kappa,Lambda水平。结果表明,原发性肝癌患者IgG,IgA,Kappa,Lambda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IgM明显高于对照组,而Kappa/Lambda比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果提示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及轻链含量测定,可作为原发性肝癌的实验诊断指标和对患者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献血员发生献血反应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在苏州市中心血站采血时发生献血反应的38名无偿献血员的临床表现,总结紧急处理与护理的方法。结果16名发生轻度献血反应的献血员稍作休息后恢复;7名发生中度献血反应的献血员给予平卧、头低脚高位,休息5~15rain后恢复正常;15名发生重度献血反应的献血员给予平卧、头低脚高位10~20min后,也完全恢复正常,无任何并发症。结论发生献血反应的无偿献血员经密切的观察、及时的处理,均能完全恢复正常,无任何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献血员甲乙丙丁戊型肝炎感染状况分析彭立义,李金星,孔立新(济南军区总医院检验科,山东济南250031)为确保血液质量,防止输血后肝炎的发生,我们对540例献血员进行了甲肝抗体(抗-HAV-IgM、抗HAV-Ig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e...  相似文献   

15.
献血反应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献血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为此,笔自1998年9月~2000年3月观察了17438名献血员21966人次的献血反应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站对1992年度的个体献血员献血前的HBsAg检测资辩进行研究。总人数为24760人,其中新献血员为4218人,老献血员为20452人,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7.
合肥地区职业献血员巨细胞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合肥地区职业献血员中的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状况。方法运用酶免疫测定法(EIA)检测职业献血员中抗-HCMVIgM。结果职业献血员中抗-HCMVIgM阳性率为30.3%(338/1117),抗-HCMVIgM阳性率与职业献血员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献血时间有关。与献血次数无关。结论HCMV在台肥地区职业献血员中有较高的感染率;建议尽快用抗-HCMVIgM对职业献血员进行筛选。  相似文献   

18.
3名献血员均系我县农民 ,男性 ,年龄分别为 5 5岁、5 0岁、3 6岁。都是职业献血员 ,有多年献血史 ,在“三统一”前有流动献血史。抽取献血员清晨空腹静脉血 ,立即分离血清 ,均无溶血 ,HIV抗体测定用科华和新创公司试剂盒 ,HCV抗体测定用科华试剂盒 ,均由 2名检验人员分别按说明书操作。结果 2名检验人员用科华、新创两种试剂检测 3名献血员的HIV抗体均阳性 ;用科华试剂检测 3名献血员的HCV抗体 ,也均阳性。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规范 ,我们将这 3份血样连同原始实验资料送往确认实验室进行确认 ,确认实验室反馈结果确认这 3名…  相似文献   

19.
有偿与无偿献血员HBsAg、抗-HCV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无偿献血已逐步取代有偿献血,为了解不同类型献血员HBsAg、抗-HCV阳性率,笔对1999年1~10月的15205例献血员进行检测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宜春市2320例献血员抗-HCV检测结果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减少HCV经血传播,了解本站献血员HCV感染情况,我站对1994~1999年在本站献血的2320名献血员每次献血前后都进行了抗-HCV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检测对象1994~1999年期间在本站献血的献血员年龄18~50岁,分三个年龄组,18~30岁,男168名,女502名;31~40岁,男285名,女824名;41-~50岁,男131名,女403名,共计2320例,其中男584名,女1736名;献血间隔时间全血为1~3月,单采血浆为15天左右。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