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48例可疑甲真菌病病甲分别进行扫描电镜,甲组织病理学检查,甲研末后的真菌培养和真菌镜检,发现扫描电镜的阳性率最高(87.05%),其他依次为甲组织病理学检查(60.42%),真菌培养(41.67%),真菌镜检(27.08%),在扫描电镜下病甲腹侧面可见菌丝及孢子,并有菌丝向甲内穿入,提示电镜可以大大提高甲真菌病的诊断率,还可观察真菌的侵袭情况,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各种病甲及外观正常甲与病菌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分析门诊收治的480例手足口病的患儿,记录全身和指(趾)皮损分布情况,所有患儿随诊半年。480例患儿中共有58例(12.1%)出现了甲损害,共累及445个指(趾),其中手指261个,足趾184个。445个指(趾)甲损害表现为甲脱落397个(89.2%),米斯线25个(5.6%),甲横沟23个(5.2%)。  相似文献   

3.
甲下外生骨疣是发生于指(趾)末节指(趾)骨的骨软骨瘤,位于甲床下,经常引起指(趾)甲畸形,并且容易误诊。我们最近诊治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们于1996年6月-1997年5月用西安杨森公司生产的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50余例,现将资料完整的48例患者疗效报告如下。一般资料:48例甲真菌病中女33例,男15例,最小15岁,最大65岁。病程不足1年8例,1-3年34例,4-5年3例,6年以上3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0年。手受累甲140个,足受累甲引个。最少为1个病甲,最多为18个病甲。临床分型:远端侧位甲癣(DInO)21例,近端甲下甲癣(PSO)5例,全营养不良性甲癣(TDO)18例,白色浅表性甲癣(SWO)4例。同时患手甲和足甲癣10例,并发手足癣18例。另外伴发股癣5例。全部病例…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观察手足口病甲损害的临床和皮肤镜表现。方法 分析2015年6月至2015年11月在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就诊的12例手足口病甲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甲损害的特点。结果 手足口病甲损害临床表现为甲周皮肤干燥(12例)、空鼓区(11例)、甲断裂(11例)、Beau线(4例);皮肤镜表现为甲板色泽改变(12例)、分层(12例)、横行条纹(10例)、纵行条纹(8例),甲母质褐色背景(11例)、毛细血管扩张(7例),甲周脱屑(12例)、红色背景(10例)。结论 手足口病甲损害临床表现主要为甲周皮肤干燥、空鼓区及甲断裂,皮肤镜表现为甲板色泽改变、分层、横行条纹与纵行条纹,甲母质褐色背景、毛细血管扩张以及甲周皮肤脱屑与红色背景。  相似文献   

6.
伊曲康唑霜治疗甲真菌病36例疗效观察缪仕栋(福建省寿宁县卫生防疫站355500)沈雅惠(福建省寿宁县医院)伊曲康唑(斯皮仁诺),长程小剂量疗法和短程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均已获得满意疗效。1995年1月开始,笔者试用该药配制成霜剂局部外用治疗甲真菌...  相似文献   

7.
报告1例进行性肢端黑变病。患者男,15岁。双手(足)、指(趾)甲、面颊、耳郭出现褐色斑疹9年。皮肤科检查示双手(足)背侧及掌(跖)侧缘、面颊、耳郭、指(趾)甲弥漫分布暗褐色斑疹及斑片,双手(足)背关节处及耳郭皮肤轻度萎缩、变硬,手指间关节屈侧可见黑褐色色素性条纹,指(趾)甲有纵行的黑褐色色素线。4个月后手(足)背、掌(跖)侧缘、面颊及耳郭弥漫性暗褐色斑疹稍减退,耳郭呈现蛛网状线状褐色斑。组织病理检查示基底层黑素细胞增多,透明细胞呈簇状,黑素增加,真皮浅层见大量噬黑素细胞及黑素颗粒。  相似文献   

8.
外用甲氰咪胍与氟嗪酸治疗痤疮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报告了2%甲氰咪胍霜与0.75%氟嗪酸霜对寻常痤疮的治疗情况。两组各21例,共治周,双盲对照对察疗效。结果表明治疗非炎症性皮损时甲氰咪胍优于氟嗪酸(X^2检验,P<0.05);治疗炎症性皮损氟嗪酸疗效优于甲氰咪胍(X^2检验,P<0.05)。它们的复方制剂(复方甲氰咪胍)与10%过氧化苯甲酰以同样方法治疗痤疮患者各53例。结果表明复方甲氰咪胍的总显效率优于过氧化苯甲酰(X^2检验,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银屑病患者与非银屑病患者甲真菌病患病率及感染菌种的差异。方法:收集2016年12月1日至2018年4月2日就诊于南京军区总医院皮肤科门诊的银屑病患者和非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外观异常甲行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并进行菌种鉴定。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均阳性者判定为阳性。结果:共收集银屑病患者198例和非银屑病患者对照168例,阳性率分别为11.1%和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3)。银屑病患者病甲中培养出皮肤癣菌18例(81.8%),酵母菌4例(18.2%),非银屑病患者病甲中培养出皮肤癣菌15例(93.7%),酵母菌1例(6.3%),两组菌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4)。结论:银屑病患者甲真菌病患病率及感染菌种与非银屑病患者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CO2激光与液氮冷冻法治疗甲周寻常疣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患手指甲周寻常疣皮损进行CO2激光治疗,并与62例采用液氮冷冻治疗的患作对照,结果:两组患痊愈率和痊愈的复发率均有显差异(P<0.0001和P=0.006)。其中甲根部两组痊愈率无显性差异(P=0.099),复发率亦无显性差异(P=0.089)。结论CO2激光较液氮冷冻法治疗甲周疣临床疗效为佳,对甲根部或疣体较小甲下损害不明显的甲沟部、甲缘部患,仍可选择冷冻法治疗。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比较临床常见黑甲性疾病的皮肤镜表现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7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行皮肤镜检查的4种常见黑甲皮损皮肤镜图像特征。结果 共纳入266例黑甲性皮损,其中甲黑素瘤64例(24.1%),甲母痣52例(19.5%),甲下出血89例(33.5%),甲真菌病61例(22.9%)。甲黑素瘤及甲母痣多发于指甲,甲黑素瘤发生于拇指甲的比例高(62.8%),甲母痣则更多发生于2 ~ 5指甲(73.9%);甲下出血及甲真菌病多发于趾甲,其中甲下出血51例(57.3%),甲真菌病46例(75.4%)。甲黑素瘤好发于40岁以上患者(49例,76.8%),其余3组疾病则多见于40岁以下患者。甲黑素瘤皮肤镜表现主要为纵向规则条带(35例,54.7%)或不规则条带(25例,39.0%),87.5%的病例色素带宽度大于3 mm, 36例(56.3%)Hutchinson征阳性, 15例(23.4%)破溃,颜色以黑褐色为主;甲母痣表现为单一规则色素带结构(52例,100%),36例(69.2%)色素带宽度小于3 mm,26例(50%)Hutchinson征阳性,无破溃病例;甲下出血表现为弥漫性斑疹(74例,83.1%),85例(95.5%)见暗红色或黑色出血小球结构;黑甲性甲真菌病表现为黑褐色纵向不规则条带(54例,88.5%)。结论 皮肤镜下,甲黑素瘤可表现为纵向规则条带,条带宽幅大于3 mm,甲母痣多表现为纵向规则条带,甲下出血表现为弥漫性污斑,甲真菌病可表现为纵行不规则条带。皮肤镜可用于鉴别黑甲性皮损,为甲黑素瘤辅助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非皮损、甲襞微循环血流灌注变化情况。方法:利用激光多普勒散斑血流仪检测8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胫前皮损、非皮损与100名对照胫前正中及两组指尖血流灌注绝对值。结果:患者皮损、非皮损与正常对照皮肤微循环灌注绝对值分别为(319.96±124.65)BPU,(100.87±19.74)BPU和(60.10±13.90) BPU,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甲银屑病指尖微循环灌注值为(406.31±64.01BPU),高于无甲受累患者的(270.13±69.41) BPU和对照组的(361.15±113.70) BP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损微循环灌注绝对值与PASI评分之间呈正相关(r=0.744)。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肤及甲襞微循环血流灌注异常,皮损部位灌注值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3.
环吡酮指趾甲涂剂治疗甲真菌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吡酮(ciclopirox)是羟基吡啶酮类抗真菌药物,其1%霜剂、粉剂、溶液已广泛用于治疗皮肤浅部真菌感染。1986年德国赫司特(Hoechst)公司研制出具有较强穿透角质作用的8%环吡酮指趾甲涂剂(商品名巴特芬,BatrafenNailLac-quer),用于治疗甲真菌病。为了观察其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我们于1997~1998年在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地区的23家医院皮肤科进行多中心、开放性临床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一、研究方法凡年龄在18~70岁的男女患者;临床确诊为指(趾)甲远端甲下甲真菌病(DLSO)或白色表浅型甲真…  相似文献   

14.
甲剧疣是发生于指(趾)甲周围的一种寻常疣,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既往治疗方法主要有局部外用药涂贴腐蚀、冷冻、激光、手术切除等。  相似文献   

15.
精神分裂症220例甲病调查分析边二堂,贾丽亚(山西大同医专皮肤科030001)李世春,吴培成,王学英(雁北精神病院)精神分裂症甲病调查国内未见报道。我们对220例患者进行了指趾甲病调查,且将结果与正常人进行了比较分析。(-)临床分析:调查对象均为临床...  相似文献   

16.
报道2例涎沫念珠菌引起的甲真菌病,均为女性(31岁和39岁),临床表现类似,均为手指甲的远侧甲下甲真菌病伴甲分离,真菌直接镜检见芽孢和菌丝。  相似文献   

17.
甲氨喋呤(methotrexate,MTX),其化学结构与叶酸相似,是叶酸分子4位羟基(-OH)和N^10位上的氢(H)分别由氨基(-NH2)和甲基(-CH3)所取代,对二氢叶酸还原酶具有强大而持久的抑制作用,可以影响核酸的生物合成。作为免疫抑制剂,皮肤科临床常用于严重的银屑病、红斑狼疮、天疱疮等疾病。我们于1999~2008年诊治甲氨喋呤药疹患者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口服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指甲生长速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了解服用伊曲康唑(西安杨森公司)后指甲生长速度变化。在指甲根部用小刀刻线作固定标记,在服药前、服药1个月、2个月、3个月用游标卡尺精确测量生长长度,并除以相应的天数,得出不同时段的生长速率。结果表明,同一病甲服药前生长速度明显比服药后快(P<0.001),服药1个月期间的生长速度比服药2个月快(P<0.001),服药2个月生长速度与服药3个月无差异性。服药前病甲生长速率比对侧正常甲生长速率快,服药后病甲生长速度趋向与正常甲一致。提示病甲服药前生长速度异常增快,服用伊曲康唑治疗后,病甲的生长速度放慢,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分析甲真菌病和甲银屑病的皮肤镜特征。方法 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湖北襄阳市中心医院皮肤科收集就诊的甲真菌病和甲银屑病患者各128例,对病甲皮肤镜图像进行比较。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分析。结果 甲真菌病出现7种皮肤镜模式,分别为锯齿状边缘69例(53.91%)、纵行条纹72例(56.25%)、锥形甲角化30例(23.44%)、甲板增厚21例(16.41%)、甲黑点5例(3.91%)、甲剥离26例(20.31%)和甲变色23例(17.97%)。其中,锯齿状边缘和纵行条纹在远端侧位甲下型甲真菌病中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3种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锥形甲角化在全甲毁损型甲真菌病中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3种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2.020,P<0.001),甲板增厚、甲黑点、甲剥离和甲变色在4种甲真菌病临床亚型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甲银屑病出现7种皮肤镜模式,分别为点蚀征61例(47.66%)、油滴征41例(32.03%)、裂片形出血41例(32.03%)、甲床毛细血管扩张23例(17.97%)、甲板增厚20例(15.63%)、甲剥离20例(15.63%)和甲变色13例(10.16%),其中油滴征在寻常性和关节病性银屑病中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亚型(P = 0.019),甲床毛细血管扩张在脓疱性银屑病中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3种亚型(P = 0.047),点蚀征、裂片形出血、甲板增厚、甲剥离和甲变色在4种银屑病临床亚型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甲真菌病皮肤镜下特征包括锯齿状边缘、纵行条纹、锥形甲角化和甲黑点,银屑病甲皮肤镜下特征包括点蚀征、油滴征、裂片形出血和甲床毛细血管扩张,二者同时出现的镜下表现包括甲板增厚、甲剥离和甲变色。  相似文献   

20.
微型计算机操作致反甲1例全力平,叶志华浙江省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邮政编码317000)患者女,36岁。微型计算机(简称微机)操作半年后出现双手指反甲,以拇、食、中指为著,经维生素A、B族等治疗2月,未见好转。脱离微机操作2周,反甲程度减轻。l月后再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