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SGCHPS土壤蓄热供热供冷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建筑供热供冷能耗,实现严寒地区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SGCHPS)对建筑进行长期稳定的供热供冷,提出依靠季节性太阳能土壤蓄热来维持土壤热平衡、提高系统效率的方法.以严寒地区太阳能-土壤源热泵供热供冷示范工程为平台,根据建筑负荷确定系统配置,并选定4种模式交替运行,进行了3年的长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季节性蓄热S...  相似文献   

2.
SGCHPS土壤热平衡及系统热量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严寒地区建筑物热负荷远大于冷负荷而导致的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SGCHPS)供热性能逐年下降、以至于无法使用的问题,提出依靠太阳能季节性土壤蓄热来维持土壤热平衡、提高系统效率的方法.以严寒地区太阳能-土壤源热泵供热供冷示范工程为平台,进行了为期3 a的蓄热、供热、供冷长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供热供冷效果的基础上,土壤温度呈现日周期和年周期变化,土壤保持了以年为周期的热平衡;太阳能在冬季供热量中占85%;在供冷季同时进行蓄热和供冷的2组土壤换热器(GHE)可根据换热功率分配其比例.土壤蓄热解决了严寒地区建筑物冷热负荷不平衡的问题,使系统能长期高效运行,并实现了全年太阳能的利用,节约了大量的常规能源.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基于地板辐射供冷利用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余冷提供初步的计算依据,建立了地板辐射供冷传热模型,通过数值求解,给出了理论计算结果,分析了供水温度、室内设计温度、管间距、埋管深度等因素对热流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地板辐射方式利用地埋管换热器地下余冷,能够改善夏季室内舒适度,提升系统能效比,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地下冷热负荷的不平衡程度。蓄冷量及供冷能力大小,与蓄冷体体积、比热容、供冷初始温度、供冷结束温度及冷耗散有关。地埋管区域的换热性能,受地下水渗流、热扩散率以及地热换热器的构造形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以石家庄农村地区典型的户用分体式地源热泵系统为对象,进行了全年运行性能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分体式地源热泵能够满足农村地区住户的冬季采暖与夏季供冷需求,运行较为稳定,COP较高,不存在冬季除霜问题。当冬、夏季室温分别设置为16~18℃和26~27℃条件下,分体式地源热泵系统的耗电量分别为37.4~47.1 kWh/m~2和15.7~19.3 k Wh/m~2,单位面积电费分别为11.2~14.1元/m~2和8.6~10.6元/m~2,具有较好的节能性和经济性。由于农村住户的冬季采暖需求明显高于夏季供冷需求,分体式地源热泵系统长期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地温逐年下降的趋势,必要时需采取一定的运行调控措施。适当改善建筑围护结构性能,有助于降低建筑冷热负荷,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运行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辐射供冷系统具有较好的舒适性和节能性,尤其是地埋管直接供冷地板辐射系统,但其存在结露风险和不同地区适用性问题。选取山东省4个典型城市,构建5种不同地板辐射供冷与通风系统,分析其在办公楼建筑中的热舒适状况,以及辐射供冷系统结露风险、能耗和经济性。结果表明:建筑冷负荷较小时,地埋管直供系统具有一定优势,而在负荷较大时,通风系统可显著降低结露风险;地埋管直接供冷加新风系统,能保证室内较好的舒适性,在最小新风量运行下结露时间为83.5 h,占总供冷时间的3.8%,地埋管直接供冷系统比常规系统节能37.0%~38.1%;夜间开启水箱蓄冷的地埋管直供系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相比于未使用水箱蓄冷系统,可节约用电成本11.6%~15.0%,其中济南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直接式污水源热泵蒸发器、冷凝器污垢生长测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接式污水源热泵是用污水作冷热源直接进入热泵机组蒸发器、冷凝器进行换热的系统形式,相对于使用中间换热器的间接式污水源热泵来说,减少了换热损失,但其污垢的生长严重影响了机组的性能.以西安某污水处理厂直接式污水源热泵为研究对象,该系统以城镇二级出水为冷热源,在机组换热器清理维护后对其进行了供暖、供冷两个工况的连续测试.结果表明由于流动形式和温度条件的不同,蒸发器和冷凝器内污垢的生长规律有所不同,作者测试计算得到了二者传热系数随着污垢生长的衰减特性,拟合出了污垢的生长预测模型,可为污水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减少建筑能耗,提出一个以土壤作为冷源直接供冷空调的新构想,并在哈尔滨地区建立相应的实验系统.根据该系统空调季的实际运行,着重对其重要参数之一的土壤温度在供冷前、供冷期间以及供冷结束后的变化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得到一些重要分析结论.另外,还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系统性能参数,如季节供冷系数、单位埋深取冷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土壤直接供冷系统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旅游开发的升温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皖南古民居在愈受世人关注的同时 ,也面临着诸多因素的干扰。尤其是作为保护核心的原真性原则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在考察皖南若干村落的基础上 ,对皖南古民居原真性保护提出一些思考 ,亟待在面向未来的同时更善待遗产 ,在互动中创造新的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运行系统(solar—ground source heat pump system),一种新型节能、环保的供暖(供冷)系统,并分别对不同的太阳能系统和地源热泵系统连接方式进行优缺点的分析,并具体给出了几种两个系统的联合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严寒地区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情况及节能效果,选取吉林省63个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进行了实测,对地源热泵系统的应用情况和节能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所检测项目平均性能系数和能效比均满足规范的限值要求,地源热泵技术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对于在检测中发现的"大流量、小温差"等问题,给出解决、控制问题的具体办法以及设计运行建议.研究表明,地源热泵系统在严寒地区有较好的适应性.此外,研究中对实测结果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可为工程设计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复合地源热泵在冬冷夏热地区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辅助冷却复合地源热泵系统,可有效地降低初投资,提高系统的节能效果。本文介绍了冬冷夏热地区的气候与建筑能耗概况;对辅助冷却复合地源热泵系统在这个地区可行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针对上海地区某一办公建筑,对比分析了辅助冷却复合地源热泵系统和无辅助冷却地源热泵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结果表明,辅助冷却复合地源热泵系统在该地区减少初投资和运行费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开式地表水源热泵动态取水温度限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开式地表水源热泵,取水能耗是决定系统节能性的关键因素.在水源热泵机组能耗模型、取水能耗模型等的基础上建立了开式地表水水源热泵系统的能效耦合模型.基于节能率及水泵能耗的规律特点计算得到了不同的冷却塔出水温度下,不同水泵扬程下的动态取水温度限值,建立了开式地表水水源热泵动态取水温度限值的计算方法.并计算得到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相对传统空调的节能率.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源热泵采暖及与集中供热采暖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水源热泵是以地下水为介质来提取能量,实现制热和制冷的一个或一组系统。介绍了地下水源热泵技术的概念和工作原理,详细描述了地下水源热泵的特点,并从技术经济性方面对地下水源热泵和集中供暖两种采暖方案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对水源热泵的能耗进行了分析,表明水源热泵机组的性能系数与水源温度直接相关,并对水源热泵空调系统集中冷热水供水系统夏季空调工况与冬季热泵工况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水源热泵建立集中冷热水供水系统的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具有节能与环保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生态住宅自然能源利用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目前住宅能源的需求和特点.论述了发展生态住宅的迫切性,分别对太阳能集热器——水源热泵系统、太阳能地热能供暖供冷式空调系统、利用地下水的中央空凋机组系统、完全自然能源供热制冷系统等几个系统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表明太阳能、地热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用于生态住宅和建筑中,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节能效益和环境效益,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空调冷热源的设计在空调系统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从某综合楼空调系统冷热源设备选型出发,描述了污水源及污水源热泵的特点,分析了污水源热泵在该工程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利用"污水源+板式换热器"替代冷却水塔提供冷却水的方法,从而为污水源热泵的选用和污水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联供模式地下换热器温变及其热泵效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地下换热器G函数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地源热泵热力过程计算模型。研究了地下换热器和热泵运行的基本性能,及其单供和联供的主要差异。通过计算孔井壁面温度及地下换热器进、出口流体温度,对热泵能效比、能耗等热力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以严寒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为例,结合冷热负荷需求,研究了冷热单供与联供方式对地下换热器温变和热泵效能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8.
暖通空调(HVAC)和生活热水是酒店建筑的能耗大项,其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及热水系统的运行方式决定了是否能达到节能环保的关键所在.文章分析了目前酒店空调系统存在的问题,基于地源热泵系统的地下热平衡及节能运行的机理,利用全年往地下释吸热量的差值制取生活热水的地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提出了采用既能保证地源热泵系统的长期高效稳定运行、又可满足生活热水需求的空调系统与生活热水系统联合运行方式的方案,并结合具体酒店的工程实例,对其热量需求及经济费用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联合运行的全年热量不平衡率为2.48%;后期维护费用远远小于其他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