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冠状动脉心肌桥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常冠状动脉及其分支通常走行于心脏表面的心外膜下,当某个节段被浅层心肌覆盖而走行于心肌内, 则将被心肌覆盖的冠状动脉称为壁冠状动脉(mural coronary artery, MC), 将覆盖在冠状动脉表面的心肌称为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ing, MB).1937年Reyman在尸检中认识到MB的存在,1960年Portmann和Lwig首先以冠状动脉造影描述了MB.通常,MB被认为是一种良性解剖变异,但它亦可导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1].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心肌桥是指冠状动脉的某一段或其分支的某一段有时行走于心肌纤维中,被形似桥的心肌纤维所覆盖,该心肌纤维称为心肌桥,行走于其下的冠状动脉称为壁冠状动脉,壁冠状动脉内的血流量不同程度地受控于覆盖其表面的心肌纤维.当壁冠状动脉被心肌桥严重挤压时可致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笔者采用多巴酚丁胺负荷一再分布201TISPECT心肌灌注显像法,探讨其评价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心肌缺血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在正常情况下位于心外膜下脂肪组织中,但有的冠状动脉或其分支的某一段被心肌纤维覆盖,致使心脏收缩时该段冠脉受到挤压造成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该段血管被称为壁冠状动脉,而覆盖在其表面的心肌纤维束称为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MB)。1922年Grainiciance首先报道了冠状动脉心肌桥的存在,此后国外有研究发现心肌桥尸解检出率高达15%~85%,而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诊断活体患者心肌桥的金指标。  相似文献   

4.
心肌桥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娄振宇  李学奇 《临床荟萃》2003,18(15):895-896
正常情况下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走行于心外膜下组织的浅层 ,若某部分或几部分走行于心肌纤维中 ,被形似桥的心肌纤维所覆盖 ,该心肌纤维束称为心肌桥 (myocardialbridge) ,这段血管则称为壁冠状动脉。笔者就心肌桥的发生、特征、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1 心肌桥的发生及临床表现该症 192 2年由Grainiciann首先发现 ,196 0年Portmarn等[1] 首先描述了心肌桥的影像学表现收缩期狭窄 ,呈现“吮吸现象” :冠状动脉某一节段收缩期变得狭窄、模糊或显示不清 ,而舒张期冠状动脉显影正常。一般认为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畸形。但也会受到后天的心脏病…  相似文献   

5.
朱海东 《浙江临床医学》2007,9(9):1278-1279
覆盖在心肌表面冠状动脉上的心肌束称为心肌桥(my.oeardialbridge),位于心肌桥下的冠状动脉称为壁冠状动脉(删脚coronaryartery)。这种冠状动脉特殊的走行变异致使心脏收缩期该段冠状动脉受到挤压而出现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引起心绞痛、心率失常、心肌梗死,严重时可导致猝死。长期以来对心肌桥的诊断主要依靠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本研究利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旨探讨多层螺旋CT对心肌桥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萍  王宇朋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6,10(10):1219-1220
冠状动脉及其分支正常情况下主要走行于心外膜下脂肪组织或心外膜的深面,有时可被心肌部分覆盖,走行于心肌内的冠状动脉于心肌收缩期受挤压,造成管腔不同程度的一时性狭窄甚至完全闭塞,该部分冠状动脉即为壁冠状动脉,该部分心肌纤维称心肌桥.近年来,随着医学界对心肌桥认识的不断加深,心肌桥的临床检出率不断增多.本文分析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00-2005年通过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出的心肌桥病例64例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的冠状动脉发育异常,冠状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多走行于心外膜下脂肪组织内或心外膜深面,然而,在冠状动脉发育过程中,冠状动脉或其分支的某个节段可被浅层心肌覆盖,在心肌内走行,被心肌覆盖的冠状动脉段称壁冠状动脉,覆盖在冠状动脉上的心肌称为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ing,MB)。很多作者认为这是一种良性变异,但大量研究表明它与临床有密切联系,特别是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人群中冠状动脉心肌桥的诊断、临床特征、易患因素及治疗.方法 对96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管腔收缩期狭窄程度判定心肌桥.结果 在968例行选择性冠脉造影人群中,共检出24例心肌桥,检出率2.48%.主要发生于左前降支(LAD).5例在心肌桥近端有粥样硬化占20.8%,与脉压、Nobel分级有相关.高血压患者心肌桥检出率为3.2%,非高血压患者心肌桥检出率为1.0%(P<0.05).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是冠状动脉心肌桥的特异性诊断方式.高血压患者易患心肌桥,严重的心肌桥可能引起心肌缺血表现,同时心肌桥有促发或加速其前段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病变的倾向.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分支通常走行于心外膜下脂肪组织中,但有时部分节段被心肌纤维所覆盖,在心肌内行走一段距离后又浅露于心肌表面,覆盖在该段冠状动脉上的心肌束称为心肌桥(MB),而位于心肌桥下的冠状动脉称为壁冠状动脉(MCA或tunnelled artery),这一复合体为“MB—MCA”,即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一般被认为是良性先天性发育异常。临床不表现症状。近年有关MB—MCA引起心肌退变、与动脉硬化相关、心律不齐、导致急性心肌缺血、甚至与猝死相关联等均有报告,这引起人们对MB—MCA临床意义的再关注。因此需要一种敏感、可靠、客观的方法来确定活体心肌桥的存在,以便对MB—MCA做出早期诊断,并对其是否引起心肌缺血机制及其与动脉硬化关系等进行深入研究。明确MB—MCA临床意义。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各种影像技术在这些方面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心肌桥一般被认为是先天性解剖变异,是发生心脏事件的重要因素之一,可引起心悸、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传统检查方法主要依靠冠状动脉造影。近年来随着临床检查设备的发展和图像处理技术提高,CT冠状动脉成像广泛开展,心肌桥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心肌桥对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及与粥样斑块的关系得到重视[2]。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近年本院CT冠状动脉检查资料,分析心肌桥合并粥样斑块的特点。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