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DL/T601-1996《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设计技术规程》)中明确了城市配电网采用架空绝缘电线的原则和范围。城市配电网在无条件采用电力电缆供电的地区采用架空绝缘电线有很多优点,但是,笔者在日常施工管理中发现,部分单位在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例如,架空绝缘配电线路停电施工时的接地问题。1 问题的提出 在全部或部分停电的电力线路上工作时,停电、验电、挂接地线是保证电力线路施工人员安全的三项重要技术措施。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第59条规定:“线路经过验明确实无电压…  相似文献   

2.
针对架空绝缘导线在青铜峡市城网10kV配电线路中的应用,对所采用的架空绝缘导线性能、应用区域进行分析,提出了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配电网架空线路高度低,导线表面和绞线缝隙间易积聚污垢杂物,容易引发意外跳闸等事故。为提高安全性,对配电网架空线路进行绝缘化改造势在必行。对配电网架空线路绝缘包覆技术进行研究,设计了一种架空线路绝缘包覆机器人。构建基于地面站系统的图传遥操作控制模型,实现对架空线路裸导线自主、均匀包覆功能。对绝缘包覆机器人整体结构和控制系统的设计进行介绍,并通过试验证明,针对8~24 mm导线线径,机器人以3 m/min速度实施包覆作业,绝缘涂层厚度可稳定在2.5~3 mm之间,能够均匀包覆导线,且未出现流挂现象。架空线路绝缘包覆机器人可为配电网架空线路的绝缘化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10 kV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嘉定地区1999年、2000年的8月,雷击10 kV架空绝缘导线线路9次断线的分析,根据上海电力工业局1995年颁发的<10 kV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设计、投入运行的10 kV架空绝缘配电线路存在着遭受雷击断线的严重缺陷,必须立即研究改进,并提出了几种解决10 kV架空绝缘配电线路免遭雷击断线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刘芳 《供用电》2001,18(5):33-34
在日常施工管理中 ,部分单位在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中存在不安全的情况。例如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停电施工时的接地问题。在全部或部分停电的电力线路上工作时 ,停电、验电、挂接地线是保证电力线路施工人员安全的三项重要技术措施。《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4.3.1条规定 :线路经  相似文献   

6.
针对架空地线绝缘装置缺陷造成线路安全稳定性下降的问题,通过分析绝缘装置设计与安装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归纳出影响绝缘装置性能的因素有施工安装、自然因素、出厂设计、线路负荷、分段绝缘等,并提出治理与防范措施,以改善输电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提升运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超高压输电线路绝缘架空地线上可能产生过大的感应电压问题,以330kV线路为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运行及检修工况下绝缘架空地线上产生的感应电压进行仿真,并根据仿真结果设计了一种专用于绝缘架空地线的新型接地装置。经现场应用验证表明,导、地线间距及导线排列方式、相序(同塔双回线路)等是影响绝缘架空地线感应电压大小的重要因素,且在线路不同工况下,绝缘架空地线上均可能产生较大感应电压;所设计的接地装置能在避免检修人员电弧伤害的同时将绝缘架空地线可靠限制在地电位。  相似文献   

8.
1设计背景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提出了架空线路绝缘化的技术标准,要求户外架空10 kV及低压线路推广使用绝缘导线,实现线路的完全绝缘化,进而提高供电安全系数和线路安全管理水平。但是,10 kV架空线路的全绝缘化也带来了新的线路防雷问题。在部分地区,尤其是山区,每年雷雨季节都会发生由雷电过电压导致的绝缘导线炸断事故。  相似文献   

9.
苏万煌 《供用电》2007,24(1):59-61
针对10kV架空绝缘导线运行中常见的问题,从设计方面分析了防雷措施不足、线路金具选用不当、档距过大等原因,并提出了对策。从施工方面分析了施工机具不当、施工操作对绝缘破坏严重等原因,提出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相关规范中20kV相邻电压等级架空线路绝缘配合和交叉跨越距离的对比分析,结合电网安全运行情况,对20kV架空线路绝缘配合和交叉跨越距离进行探讨,得出推荐数值,供20kV架空线路设计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1.
李豫温 《电力设备》2004,5(4):46-48
提出了县城电网建设改造中选择使用绝缘架空导线时应该从规划设计、材料选型、施工工艺方面注意的一些问题。介绍了线路的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12.
汤涛  向城名 《中国电力》2018,51(1):64-70
对于重覆冰区域的输电线路来说,地线覆冰会严重威胁到线路的安全运行。采用绝缘地线直流融冰的方式是解决架空地线覆冰问题的方法之一。当输电线路发生雷击事故时,直流融冰采用的绝缘地线与杆塔之间的雷电流分布情况决定了杆塔的塔顶电位,影响着杆塔的耐雷水平与线路防雷接地的保护。利用电磁暂态软件EMTP,对杆塔和绝缘地线中的雷电流分布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500 kV输电线路中,雷电流主要通过杆塔流入大地,雷电流的幅值、杆塔档距、接地电阻的大小、地线结构、直径以及地线接地方式等对绝缘地线和杆塔分流情况有重要的影响。计算结果可为绝缘地线分流系数和杆塔分流系数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并有利于指导输电线路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3.
防止架空绝缘线路雷击断线方案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成 《湖北电力》2007,31(1):57-59
通过分析防止配电线路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的技术措施和装置,提出适合配电线路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的设计方案,即考虑到线路过电压保护器在其它地区的运行情况较好,选定采取线路过电压保护器为绝缘配电线路的主要防雷措施,可有效地防止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事故。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架空绝缘导线区别于普通的架空裸导线的优点及其在10kV配电网中的应用,同时提出了选用架空绝缘导线时应从规划设计、材料选型、施工工艺和防雷等方面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笔者分析了利用架空线路作为电流、电压线测量接地网接地电阻的误差来源,指出了线路的架空地线未与地绝缘是产生测量误差的根本原因。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研究了变电站接地电阻值、电流回路电阻值、杆塔接地电阻值、架空地线类型的改变对接地电阻测量误差的影响;指出接地装置对地电压测量偏差主要受架空地线的短接范围的影响。为了减小大电流法测量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误差,应当令测试范围内架空地线对地绝缘或采取人工放线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应伟国  周宙龙 《供用电》2008,25(3):46-48
分析了10 kV架空绝缘导线遭雷击后断线的机理,结合线路检修接地保护的需要,研制开发了架空绝缘导线穿刺防雷击断线燃弧金具。这种金具集穿刺式雷击放电间隙和检修接地保护的功能,能有效地杜绝绝缘导线遭雷击后断线,又便于在线路检修中挂设检修接地线。介绍了燃弧金具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安装。经实践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20kV架空绝缘电缆防雷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 kV电压等级作为一种新型的配电电压等级,目前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公认为可以取代10 kV电压等级。工程应用表明,20 kV线路多采用架空绝缘电缆,但架空绝缘电缆的雷击事故率却明显高于传统的架空裸导线。针对上述状况,全面分析了架空绝缘电缆雷击事故的特点,计算了20 kV线路多种情况下的感应雷过电压幅值。计算结果表明,感应雷过电压幅值可大于450 kV,超过现有20 kV线路的绝缘水平。基于10 kV线路以往的防雷经验和措施,分析并提出综合运用氧化锌避雷器、过电压保护器、屏蔽分流线等防雷措施来保护20 kV架空绝缘电缆线路。该研究为20 kV配电网安全供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博之 《电力建设》2001,22(2):12-0
根据放线滑轮两侧出口处架空线轴向张力相等,连续档架空线两端锚固,各档不同水平张力下的总无应变线长与各档水平张力均为某个设计值时的总无应变线长相等的原则。结合图1 所示4 连续档架空线悬挂点高差分布情况,讨论了绝缘子串的偏斜方向以及偏斜状态下两档间架空线水平张力差、各线档架空线的水平张力、各档架空线最大弧垂测控值和线长调整量等的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数学模型,从而使含有大高差(大跨距) 档的连续档的紧线施工问题获得解决。  相似文献   

19.
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作为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的一种衍生产品,有安全可靠、输电容量大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可作为电力电缆和架空线路的有效替代方案。通过在世界范围内的多个实例的讨论并结合多种不同的安装方式,探讨了在中国的电网和电站中使用GIL的可行性,认为研发适应智能电网的GIL监控系统是一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