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用31块运动服装面料,分别进行软硬手感主观评价试验与弯曲性能测试,研究面料弯曲刚度与软硬感之间的关联性,并建立最大弯曲刚度与面料软硬手感之间的映射关系。结果表明,参照GB/T18318.1—2009《纺织品弯曲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斜面法》测试的弯曲刚度可以用来表征面料的软硬手感,面料弯曲刚度和软硬感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通过测试面料的最大弯曲刚度可以对面料的软硬感进行客观、量化地评价。  相似文献   

2.
楚鑫鑫  肖红  范杰 《纺织学报》2019,40(2):105-113
采用自主研发的热流式织物凉感测试仪,测试57块面料的瞬态热流密度最大值和平衡态热流密度值,利用上述测试值,从主、客观2个方面评价织物的接触凉感。客观评价中,采用心理学5点标尺,将面料的凉感评价指标分为A、B、C、D和E共5档,从A到E,凉感依次减弱。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测试得到的瞬态和稳态热流密度值进行隶属度等级分类,获得不同凉感等级对应的瞬态和稳态热流密度取值范围。主观评价中,利用参试人员直接触摸对面料凉感进行主观评价和分析,获得织物凉感等级。主客观评价分析织物的接触凉感结果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对纺织面料的凉感等级进行了比较准确地客观划分,可推进对于凉感纺织品市场的规范。  相似文献   

3.
邹倩  赵俐  沈建明 《针织工业》2017,(11):28-32
为了更全面综合地评价市场上各种羽毛球服面料的各项性能,建立了羽毛球服面料模糊层次综合性能评价体系。选用6种不同规格的纯涤纶羽毛球服面料,分别测试表征面料的力学性能、热湿舒适性、服用性能的各项静态物理指标,并根据建立的评价体系计算得到面料的综合性能评价值,进一步进行羽毛球服面料的热湿舒适性主观评价试验,得到针对面料湿感、热感、闷感、黏感的主观评价值。通过主客观评价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羽毛球服面料综合性能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面料触觉舒适性的主观评价不稳定、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面料物理性能指标的面料触觉舒适性数字化评价模型。借助织物触感仪测试50款市售内衣面料的力学性能,得到反映织物弯曲、压缩、热传导、表面摩擦和粗糙性能的18项物理性能指标,并衍生出3项感官评价指标以及综合触感评分,以此为基础分析织物物理性能与触觉舒适性的关系,进而建立触感的数字化评价模型,并通过主观实验验证其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数字化评价模型回归拟合优度高,主客观实验的评价结果与预测结果一致性高,模型预测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以33种色织衬衣面料为研究对象,采用KES-F7接触冷暖感试验仪测试了织物的接触冷暖感,探讨了色织衬衣面料接触冷暖感与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3种色织衬衣面料的接触冷暖感均值为0.196W/cm2,差异不大,其主要影响因素为表面形态、组织和原料。  相似文献   

6.
春夏季衬衫用色织面料材质的感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识别不同材质色织面料的美感特征,以春夏季衬衫用色织面料为研究对象,选取我国市场上最常用的材质作为面料样本,比较消费者对不同材质色织面料的感觉评价。运用语义差异法进行评价实验,运用描述统计、探索性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数理方法挖掘材质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材质面料在感觉意象上存在显著差异,且消费者的感觉与Kawabata织物评价系统风格仪的测试结果不完全一致,主要差异特征可总结为:柔软度与粗糙感、温度感、光泽度、个性因子、价值因子、天然因子6个因子;不同材质面料的感觉意象与喜好度得分的关系结构存在差异,可表达为不同的关系偏好方程,通过方程可得知提高材质喜好度的重要意象。  相似文献   

7.
可以认为,紧挨皮肤穿着的织物的机械及表面特性影响到每一个对触觉舒适性或织物可接受性的评价。例如,被判断为手感粗糙、有针刺感、搔痒、冷感或沉重的织物可认为不适宜作为紧挨皮肤的面料。遗憾的是我们缺少有关织物的机械和表面性能与手感之间关系的知识。在一个静止的人体上,服装面料由于其自重而施加一负荷。当身体移动时,负荷伴  相似文献   

8.
文中介绍了一种针织面料袢带接缝强力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方法,通过收集市场退货信息和相关面料,将测试结果与主观手感评价对比,探讨针织面料袢带接缝强力与主观手感评价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满足预测针织面料袢带接缝强力和成品袢带抽检的测试,采用袢带接缝强力将主观手感评价进行客观量化;缝制袢带接缝强力对合理制定针织物袢带缝合质量检验标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用于指导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采用KES风格仪对几种新型羊毛精纺面料进行测试,通过对面料折皱回复性能和基本力学性能测试分析发现,对于抗皱面料,由于采用强捻纱,织物表面比较光洁,摩擦因数较低;织物面密度和经纬密度较低,比较轻薄,弯曲刚度较低;采用平纹组织,织物的剪切刚度较高,剪切滞后量较小,因而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强,容易回复,具有较好的压缩回弹性,因此,该抗皱面料具有较好的抗皱性能。对于对照面料,由于采用斜纹组织,经纬纱线之间相对滑移容易,因此急弹性回复角略高于抗皱面料,但缓弹性回复角略低于抗皱面料。对于暖感面料,由于经过特殊后整理工艺,其具有手感温和,压缩比功较高,压缩功回复率较低的特点,且布面丰满,不光滑,所以表面摩擦因数较大。对于冷感面料,由于进行了抗紫外线整理,因此织物表面的摩擦因数较高、表面粗糙。通过比对为织造适合不同需求的羊毛面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拉细羊毛织物性能的客观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拉细羊毛(Optim)及其织物的性能进行了介绍,利用Siro-FAST系统对拉细羊毛织物及其对比产品进行了客观检验和评价.结果表明,拉细羊毛与羊毛纤维进行混纺后,其面料的性能较佳,能够满足制衣业对面料缝制质量的要求.此外,利用FAST测试结果可对面料性能与染整工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为拉细羊毛产品的开发及服装加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课题选定常见的款式、以五种不同面料制作男士内裤,通过面料测试及对男士内裤主客观实验探讨了男士内裤的热湿舒适性。实验结果表明受试者在以5m/s的速度步行时,被内裤覆盖部位的皮肤温度呈上升趋势,但低于平均皮肤温度。在五种不同面料的内裤中,采用涤纶长丝盖涤棉纱的盖组织织物制成的内裤,吸湿排汗性能较好。采用麻棉黏胶纱的纬平针组织织物制成的内裤主观热湿评价较差。此外主客观实验结果显示,受试者在辨别湿感和闷热感程度时,对湿度的感觉更准确。  相似文献   

12.
西服门襟位于整件服装的视觉中心,是西服结构和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除版型设计外,面料性能也会影响西服门襟的造型。以门襟倾斜度、重叠量作为门襟造型的客观评价指标,并以美观度、平整度作为门襟造型的主观评价指标,通过面料性能测试及门襟造型主客观评价实验,根据SPSS数据分析结果探究面料性能对西服门襟造型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了门襟倾斜度、重叠量、美观度、平整度与面料性能关系的回归方程。研究表明:克重、厚度、悬垂系数、抗弯刚度、断裂强度和伸长率等面料性能指标会对门襟造型产生影响,主观评价指标与客观评价指标间存在较大的相关性,门襟的倾斜度小,重叠量大,门襟的美观度和平整度较好。  相似文献   

13.
湿透的衣服紧贴着人体皮肤,使伸展、弯曲等动作受到很大约束,并带来生理、心理上的强烈不适感。因此,研究面料与皮肤表面的液体之间的贴附性至关重要。文章基于一种新的测试装置与方法,获取最大贴附力、最大贴附距离、贴附功三个指标,以及贴附距离-贴附力曲线,可评价面料与液体间的贴附性。对4种典型面料进行了实验,表明测试结果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可重现性,可用于比较不同面料与液体间的贴附性;分离速度、预加张力、润湿时长、水温及液体类型这些测试条件对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应进行合理控制。  相似文献   

14.
服装集视觉、触觉于一身,其品质高低需综合二者评价。线上销售产品的局限是消费者缺乏触觉体验,消费者满意度及购物效率因而降低。本文以线上销售秋冬纯棉和羊毛针织衫为实验对象,采用眼动仪及统计学分析方法探究消费者注视规律,并对消费者在面料实物和销售页面两个维度的视觉感知进行主客观分析与评价,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对于纯棉和羊毛面料的线上展示,消费者注视基本遵循横向先中间后从左至右,纵向由上至下的规律;面料各性能触觉感知较视觉评分高,表明消费者对线上销售商品的性能感知存在欠缺,而对于纯棉面料的保暖感以及羊毛面料的柔软感和厚实感,视觉评分已接近触觉,可一定程度反映手感。此外,两种面料的柔软感、弹性感和悬垂感易通过视觉感知获得,而能体现秋冬特点的保暖感和厚实感在线上展示时应通过辅助方式加以突显;销售页面应侧重针织衫侧面展示并辅以相关文字描述。  相似文献   

15.
选取12种不同类型和规格的机织物面料,分别采用织物触感测试仪进行柔软度、光滑度和冷暖感指数测试,同时开展人员评分,换算得到主观评价指数。通过数据对比,分别分析了两种评价方式所得结果的差异程度,结果表明,仪器测试的客观评价结果与主观评价结果没有存在显著性差异,为后续进行织物触感特性评价方法标准化研究提供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6.
苎麻纤维初始模量较大,穿着苎麻面料时人体会有刺痒感。对苎麻纤维进行低温柔化处理,并对苎麻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测试及分析。试验结果显示,经过低温柔化处理后,苎麻纤维表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和孔洞现象,粗糙程度增加。XRD分析显示,低温柔化处理没有改变苎麻纤维的特征衍射峰位置,但会降低纤维的结晶度。ATR吸收光谱图显示,苎麻纤维的大分子结晶区减小。低温柔化处理使苎麻纤维的拉伸应力和初始模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有效降低了苎麻面料的刺痒感。除此之外,低温柔化处理还可以有效提高苎麻面料的染色性能。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一种纺织面料快干性能测试方法,对不同材料、不同组织结构的纺织面料进行测试,研究它们的放湿规律,并且通过自制的测温系统测出了纺织面料表面放湿时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情况,阐述了织物放湿时的回潮率与织物表面温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温室效应明显,夏季凉感功能面料受追捧,针对面料凉感功能的现有研究现状及其测试评价方法,从纤维原材料、织物的组织结构设计和生产工艺等方面对面料凉感功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综述并分析了苎麻面料产生刺痒感的机理、刺痒感的测试方法和影响面料刺痒感的因素等内容,发现苎麻面料的刺痒感主要是由于面料表面的毛羽引起的,毛羽的直径、长度和密度是影响苎麻面料刺痒感的主要因素;在降低苎麻刺痒感的整理过程中,应主要关注面料表面毛羽的处理。目前苎麻刺痒感的测试方法虽有很多,但是缺少统一的标准,应着力推动苎麻面料刺痒感测试统一标准的制定和推广。随着图像处理技术在纺织测试领域的应用,其在苎麻刺痒感测试技术改进中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牦牛绒衫的缩绒整理与其风格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牦牛绒衫的缩绒整理工艺与其风格间的关系 ,测试了经不同工艺处理的试样的拉伸功、拉伸回弹率、压缩率、压缩弹性率、活泼率、弯曲刚度和表面动摩擦系数 ,并对它们与缩绒工艺间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 ,得到了一些规律 ,对指导生产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