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
胡春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6):3501-3502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在急诊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护理体会。方法:57例患者接受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观察术前、术后临床症状、经皮血氧饱和度、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结果: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后,心率、呼吸、PaO2、PaCO2、SaO2,均有改善(P均<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有效地改善通气状况,要做好支气管镜吸痰术中护理及配合。  相似文献   

2.
黄学玲  王昭清 《中外医疗》2010,29(26):63-64
目的 探讨应用纤支镜灌洗吸痰在急性有机磷中毒呼吸机支持时人工气道管理中的疗效.方法 通过观察组气管插管的23例患者进行床旁纤维支气管镜辅助灌洗吸痰,并对其拔除气管插管时间、住院时间进行对照.结果 治疗组末梢血氧饱和度明显好转(P<0.05),气管插管拔除时间缩短,住院时间缩短.结论 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吸痰技术在有机磷中毒呼吸机支持的人工气道开放的病人中,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症状,减少痰栓形成,改善患者通气,提高生存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3.
李蕾  刘勇  闫登峰 《中外医疗》2013,(25):71-71,73
目的探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行机械通气治疗后并发VAP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综合治疗;BAL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后对肺部感染的临床症状、体征、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或中性粒细胞数、肺部炎性病变影像学吸收情况、机械通气(MV)时间、住RICU天数进行分析。结果 BAL组总有效率85.24%,对照组总有效率58.23%,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清除支气管分泌物并对感染支气管肺段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可缩短VAP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天数,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机械通气肺不张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的护理体会。方法收集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ICU科行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合并肺不张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注重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前后的护理。结果全部肺不张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后肺组织迅速复张,血氧饱和度迅速提升,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护理配合是机械通气肺不张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使COPD呼吸衰竭患者缩短PIC窗。方法:应用改制的双腔支气管导管,在机械通气状态下行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结果:30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改制的双腔支气管导管,在呼吸机机械通气状态下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及0.2%甲硝唑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取得良好效果。结论:采用改制的双腔支气管导管在机械通气状态下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及0.2%甲硝唑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COPD呼吸衰竭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R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管理的治疗价值。方法应用纤维支气管镜为RICU机械通气36例患者行吸痰、清除呼吸道痰痂治疗。结果全部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或清除痰痂治疗后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迅速提升,肺不张患者肺组织迅速复张。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能速清除R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异物,改善通气,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机械通气下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下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的护理关键。方法:对我院2001年4月至2006年4月间39例机械通气患者行54人次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护理情况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效果、并发症及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的措施。结果:术中并发症发生率38.9%,均不影响操作完成。术后血氧饱和度较吸痰前升高,吸痰效果良好。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效果确切,操作成功有赖积极护理配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不能代替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护理常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部术后患者床旁纤支镜吸痰灌洗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对182例胸部术后患者的排痰困难,痰液阻塞气道而致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在加强呼吸道管理的基础上,配合纤支镜吸痰及灌洗,从治疗前准备,治疗中配合及治疗后观察等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182例胸部术后患者床旁纤支镜吸痰、吸痰灌洗治疗均顺利进行,呼吸道痰液阻塞、肺不张、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经皮氧饱和度(SpO2)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床旁纤支镜吸痰灌洗是解除胸部术后患者肺不张、痰液阻塞的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常规治疗无效或不理想,肺部感染加重或合并肺不张,外科术后患者、多发伤、复合伤、内科危重病并发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的患者,在监护条件下,进行床旁纤维支气管镜下吸痰、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观察经皮血氧饱和度( SPO2)、动脉血气分析、病原学检查、临床症状、呼吸机参数和肺部CT改变。结果:显效104例,有效48例,总有效率95%。结论:对严重肺部感染的患者使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及灌洗,有助于明确病原微生物及指导抗生素使用,可较彻底清除大气道内分泌物,明显改善通气功能,肺部感染得到及早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在肺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护理方法。方法将56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密闭式吸痰,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率、PaCO2、氧合指数,另外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例数、28 d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心率、PaCO2、氧合指数、临床有效率、机械通气时间、VAP例数、28 d死亡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对肺源性 ARDS机械通气患者症状改善显著,疗效明显,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护理干预在提高密闭式吸痰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的治疗效果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琼  宾卫星 《中外医疗》2012,31(22):13-14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并呼吸衰竭治疗的影响。方法以我院与2007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COPD合并急性加重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组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的基础上,加用支气管肺泡灌洗并注药,观察其疗效。结果配合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及注药的相关疗法可有效引流呼吸道炎性物质,使得通气功能得以改善,使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切换时间窗得到缩短,对选择抗生素更有针对性。结论对AECOPD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能有效引流;针对PSB的采样培养结果采取有效的抗感染治疗;能缩短拔管周期,能尽量在72h以内拔管并改行无创机械通气,防止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机械通气下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126例机械通气下肺部感染随机分为灌洗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常规吸痰等支持对症治疗,灌洗组予经纤支镜肺泡灌洗。对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两组在治愈率、有效率、血气改善、住院时间和抗生素使用时间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机械通气下肺部感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粟毅  吴亚梅 《重庆医学》2005,34(11):1667-1668,1672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9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病历资料,包括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过程中纤支镜检查、取痰培养、吸痰、支气管冲洗、支气管肺泡灌洗、止血治疗、气管插管深度调整等.结果 189例行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成功率100%;215例次经纤支镜吸痰、支气管冲洗或支气管肺泡灌洗;209例次纤支镜取痰细菌和真菌培养,阳性率为81.3%;6例经纤支镜止血治疗出血停止,有效率100%;24例经纤支镜直视下调整气管插管深度;6例检出支气管肿物.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在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纤维支气管镜与机械通气联合救治外科术后急性呼吸衰竭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 )支气管肺段冲洗与机械通气联合救治外科术后肺部感染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 6 6例外科术后肺部感染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3例 )采用纤支镜支气管肺段冲洗与机械通气联合治疗 ,对照组 (33例 )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变化、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ICU时间、一次拔管成功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器官衰竭发生率和术后总治疗费用的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 ,动脉血气分析中PH ,PaO2 ,PaCO2 ,SaO2指标明显好转 ,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ICU时间明显缩短 ,术后总治疗费用明显减少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一次拔管成功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器官衰竭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纤支镜与机械通气联合应用救治外科术后肺部感染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疗效优于单用机械通气 ,并可以使机械通气并发症减少 ,改善围手术期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支气管冲洗术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治疗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痰液较多(每天≥ 50 ml)的老年COPD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在监护下并备好急救设施后,按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要求,插入纤支镜后先吸出气道内滞留的分泌物,然后用冲洗液反复冲洗,直到分泌物基本消除,支气管冲洗完毕后接面罩进行NIPPV,第2、3天若气道分泌物多则再次进行支气管冲洗术;对照组则单纯给予NIPPV治疗。若2组病例治疗无效且患者呼吸衰竭逐渐恶化时则改为有创通气治疗。结果: 治疗组第1次支气管冲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显著升高(P < 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则显著下降(P < 0.01),其中42例进行第2次支气管冲洗后较第2次冲洗前PaO2上升不明显(P > 0.05),而PaCO2仍显著下降(P < 0.01)。对照组无创通气后PaO2亦显著上升(P < 0.01),PaCO2则显著下降(P <0.01)。治疗组治疗成功率为87.5%,改为有创通气者7例;对照组治疗成功率为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无创通气治疗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降低(P < 0.01)。结论: 支气管冲洗术联合NIPPV治疗老年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并总结治疗经验,提高应用无创机械通气的治疗水平。方法:对36例老年COPD并Ⅱ型呼衰患者在常规治疗(抗感染、平喘、祛痰等)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动脉血气变化。结果:经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36例患者中有30例患者明显好转,有效率为83%。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较好。在无创机械通气的使用中,合适的适应证选择、心理干预、参数调节及气道管理对疗效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急性呼吸衰竭在重症监护病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胸科术后、颅脑术后、创伤昏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共35例,均有明显的气道分泌物排出困难、肺不张、肺部感染伴呼吸衰竭、急性呼吸衰竭的表现,均经常规氧疗、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或机械通气等治疗无效后,在重症监护病房采用床旁纤支镜气管吸引及支气管肺泡灌洗、局部注射药物治疗,并监测心电、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及进行血气分析。结果所有病例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血气分析PaO2、SaO2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增高(P〈0.05)。结论纤支镜气道吸引、支气管肺泡灌洗、局部注射药物的疗法效果确切,能迅速缓解患者因气道阻塞所致肺不张、呼吸困难,有利于气道管理和肺部感染的控制,明显缩短了患者留住重症监护病房的时间及住院周期,降低了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NIPPV)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6例COPD并伴有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NIPPV护理组(序贯组)和有创通气护理对照组(对照组),每组38例。分别给予2组患者同样剂量的抗感染、去咳化痰及稳定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有创机械通气护理,序贯组以肺部感染时间窗(PIC窗)作为有创-无创的时间切换点,采用NIPPV护理处理。比较2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血气指标、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等。结果:2组患者ICU住院时间、VAP发生率、血气指标、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PIC窗作为切换点的NIPPV护理治疗COPD伴有呼吸衰竭患者,可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的发生率,缩短入住ICU时间。  相似文献   

19.
机械通气救治重症支气管哮喘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重症支气管哮喘应用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于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对重症哮喘患者行机械通气28例。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和(或)有创机械通气,并尽早撤机。结果 28例患者中15例患者为经口气管插管,应用BiPAP呼吸机13例,为面罩机械通气,平均上机4h后呼吸困难症状均不同程度减轻,发绀亦消退,神志转清,双肺哮鸣音减少。24h内症状明显得到缓解,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迅速改善,5~7d脱离呼吸机。27例患者抢救成功,1例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机械通气时间为24~144h,平均(60±17)h。1例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1例发生气压伤。结论应用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高,是抢救重症哮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因火柴烟雾吸入致呼吸道化学烧伤九例患者的救治体会。着重介绍了纤维支气管镜下生理盐水加抗菌素支气管内灌洗的方法,疗效和注意事项。探讨了呼吸道的湿化、抗感染问题及成批吸入性损伤救治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