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江西省玉山县是山丘型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历史上 ,有螺面积 63 .8km2 ,钉螺平均密度 66只 /框 (每框为 0 .1m2 ) ,钉螺阳性率 2 2 % ,人群感染率 3 5 % ,病人 4845 0人 ,其中急性血吸虫病 (以下简称急血 ) 183例 ,晚期病人 64 17人 ,耕牛感染率 2 4.2 % ,治疗病牛 41119头。经过几十年的积极防治 ,现有 19个乡 (镇 ) ,85个行政村 ,2 88个螺点 ,钉螺面积已压缩了 99.5 % ,1999年经省考核验收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由于 1998年特大洪灾 ,疫情局部有回升趋势 ,特别是七一水库中东干渠沿线有螺面积占全县面积 63 .7% ,近年连续有散发性急…  相似文献   

2.
石台县原是皖南山区血吸虫病重流行区之一 ,1 994年达到了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自 1 997年起 ,发现螺情回升 ,并相继出现阳性螺螺点。 1 998年全县发生 1 0例急性血吸虫病人 (其中 7例为临床诊断 ,简称急血 )。为查清内陆山区血吸虫病疫情 ,我们于 1 999年 4月选择了该县黄盆河源头象石村为现场 ,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概况象石村位于张田水库下游 ,属黄盆河水系的源头。从 1 953年开始防治血吸虫病 ,历史累计有螺面积 35741 8m2 ,病人 32 3例 ,到 1 986年尚有钉螺面积 59969m2。经过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3年试…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螺情分析会暨防治“急感”工作会议于6月3-4日在无锡市江苏省血防研究所召开。南京、镇江、扬州三市卫生局分管领导,各有关市血地办主任、血防站(所)长及沿江16个县(市、区)卫生局分管局长、血地办主任参加了会议。省地方病协会血吸虫病专业委员会的全体委员应邀参加了会议,省卫生厅唐维新副厅长到会作了重要讲话。与会代表交流了今春的查灭螺工作情况、近两年防治“急感”的经验和1997年防治工作的打算。据初步统计,我省的钉螺面积在增加,阳性钉螺分布范围在扩大,钉螺的阳性率在增高,灭螺面积在缩小,血吸虫病的疫情非常…  相似文献   

4.
鹤庆县2006年钉螺和阳性钉螺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鹤庆县血吸虫病流行区的钉螺和阳性钉螺分布。方法用机械抽样结合环境抽样法对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村进行螺情监测,对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村进行全面螺情调查。结果全县流行区55个村(居)委会,开展查螺52个村,查出有螺村43个,查出螺点1565个,钉螺面积2181995 m^2,有螺面积率4.78%,有螺框出现率6.95%,活螺平均密度0.997只/框(每框=0.11m^2),活螺最高密度150只/框;阳性螺分布村9个,阳性螺村占有螺村20.93%,阳性螺点104个,阳性螺点占有螺点6.65%,阳性螺面积225631 m^2,阳性螺面积占钉螺面积10.34%,钉螺感染率1.15%,阳性螺平均密度0.008只/框。结论全县的钉螺和阳性螺在传播控制地区分布广泛,在传播阻断地区分布相对局限。今后应加大查灭螺力度,首先在全县消灭阳性钉螺,再消灭传播阻断地区的钉螺和压缩传播控制地区的钉螺。  相似文献   

5.
如东县原是血吸虫病轻度流行区,自1958年开展查螺以来,累计在全县24个乡、144个村、482个村民小组发现有螺,有螺面积累计近560万m^2。流行区受累人口达全县总人口数的1/2。经过多年的积极防治于1976年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标准。于1993年通过了国家消灭血吸虫病达标验收。从1994年开展监测查螺以来,除1994年查到1个160m^2的小回升环境后,至1998年全县均末查到1只钉螺。一些干部和群众产生了麻痹、自满情绪。县血地防办公室根据目前状况,及时调整了战略,提出了设置假螺点进行质控,加强监测查螺效果考核,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山丘地区感染性钉螺分布与急性血吸虫病(急血)流行的关系。方法收集并分析1999—2008年安徽省石台县历年感染性钉螺分布和急血发病资料。结果所确诊的48例急血病例中,在距感染性螺点30m以内感染发病13例,50m内感染发病11例,100m内感染发病10例,150m内感染发病6例,200m内感染发病4例,提示距离感染性螺点越近,急性血吸虫感染发生率越高。结论山丘地区急性血吸虫感染与距感染性螺点的距离有关。对重点区域强化灭螺措施,加强对重点暴露人群的防护力度,加强重点人群血防健康教育是控制山丘地区急血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霞浦县属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1986年全县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1987年进入血吸虫病巩固监测阶段,残存钉螺分布于4个螺点,面积290m2。1997年上升至4400m2。近10年来,虽然采取了一些相应的灭螺措施,并取得一定效果,但钉螺增长蔓延速度仍较快,至2005年11个螺点面积达178300m2。现将2004~2007年螺情监测情况以及灭螺效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目的 掌握余干县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和防治效果。 方法 方法 收集余干县2008-2012年血吸虫病疫情资料, 分析血 吸虫病病情、 螺情变化趋势。 结果 结果 2008年后, 全县人群血吸虫感染率逐年下降, 现已呈现低感染状态, 连续5年未发现 急性感染病例。2012年, 仍有88个村耕牛感染率>1%, 感染性钉螺面积10 hm2 。 结论 结论 余干县要如期实现血吸虫病传播 控制目标, 必须加大力度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基本控制阶段的灭螺经验,我们在安凌镇琅田村采取填埋与开垦种植的办法,消灭残存钉螺取得了显著效果。l概况本县属典型的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全县历史有螺面积1227498m’。琅田村累计有螺面积为441587m’,占全县历史有螺面积的13.7%。防治初期钉螺最高密度162只/框(O·tim2),平均密度为34只/框,钉螺感染率为3.8%,入群阳性率为10.27%。经过几十年的综合防治,特别是经过1958年和1970年两次群众性防治运动,于1972年实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但随着大面积钉螺的消灭,残存钉螺由片状、线状分布…  相似文献   

10.
鄞县原有血吸虫病流行乡镇19个,流行村86个,属山丘型轻流行区。1956年首次发现钉螺,1972年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末次查到钉螺为1983年,1985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986年开始监测工作。全县累计历史有螺点(条、块)1080个,有螺面积711863m~2。为掌握历史有螺环境的变动情况,我们于1989年9~11月,对全县的历史有螺环境进行了现状调查。 1 调查方法 1.1 制定历史有螺环境现状的三个标准: 1.1.1 未改变 指历史有螺环境虽经过反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