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晓君  洪非 《北方论丛》2010,(5):125-127
门德尔斯针对西欧地区工业革命之前的农村社会发展情况提出了原始工业化理论.这一理论虽然遭到了诸多学者的批判,但是绝对不能忽略其积极意义.门德尔斯原始工业化理论为我们详细描述了工业革命之前的农村经济状况.这会促使学者们对工业革命的起源进行重新思考,进而使工业化问题的研究框架得到进一步完善.该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军峰 《阴山学刊》2012,(3):91-96,117
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工业化发展阶段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关注,学界主要从不同角度探讨工业化内涵以及工业化发展阶段。国外学者分析了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带有规律性的特征,这些成果为国内学者研究工业化及其发展阶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评述国内外学者对工业化及其发展的研究成果,对推进工业化问题的深入研究具有理论上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桂琳 《晋阳学刊》2006,(6):21-24
“公共空间”作为一个从西方引进的概念,国内学术界在如何界定和使用这个概念上存在着分歧。美国学者兰西.弗雷泽对“公共空间”的研究是西方20世纪80年代“公共空间”研究热中的产物,她在研究中对这个概念的涵义进行了重新的解读,对哈贝马斯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颠覆性的创造,这对我国学者引进这一概念也是一种借鉴。  相似文献   

4.
处于世纪之交的世界在变,在巨变,在发生空前广泛而深刻的历史性变化。这已是一个无可否认的客观事实。作为观念形态的理论思维,必须对变化中的世界所提出的种种问题作出回答,作出新的概括,否则它便会失去其固有的光辉,失去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当前正面临着这严峻的挑战。一当今世界已经从工业革命发端的工业化时代开始走向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时代。这一早在70年代西方未来学家对世界发展趋势所作出的预测,经过近一、二十年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意境”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境”说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中一份非常宝贵的理论遗产。建国以来,学术界对于“意境”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地探讨研究,为了及时地总结研究成果,使“意境”的研究更加深入,本文拟对建国以来的“意境”研究作一简单的回顾。  相似文献   

6.
王汶成 《齐鲁学刊》2002,(1):120-123
二十世纪的西方文论在文学语言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我国新时期文学语言研究大力吸取了西方的有关研究成果 ,但忽视了对中国古代文论中有关研究成果的借鉴。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文学语言的论述是相当丰富多彩的 ,所论问题也非常广泛和深入 ,有些论点极富启发性 ,是当今文学语言研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资源宝库。中国古代文学语言研究的丰富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五条路向 :文质论 ,“言、象、意”理论 ,“赋、比、兴”理论 ,文体学 ,诗歌音韵学  相似文献   

7.
国内学者在将西方“失范”理论中国化时,对“anomie”这一概念形成了独特的理解,即原有规范失去作用、无规范或越轨行为。但是,这与涂尔干理论中“anomie”的含义并不一致。对这一概念的深入分析,可以反映出欧美“失范”理论流派的差异,以及国内学术界在引用西方理论概念时所受到的社会历史境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初论苏北新型工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一个缩影。系统开展苏北工业化研究 ,不仅对于江苏在形成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基础上实现“两个率先” ,而且对于探索解决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中的欠发达地区问题乃至中国东西部关系问题 ,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政策意义。为此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系列研究课题 ,首先阐述了苏北工业化研究的源起与意义 ,继而在评述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 ,论述了苏北工业化研究的设想与重点。作者认为 ,产业创新能力事关一个地区经济增长与工业化绩效的发展潜力 ,并据此对苏北地区产业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9.
苏联解体后,受经互会统一经济空间分崩离析、“休克疗法”激进式改革造成严重经济危机、自然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对制造业发展空间挤压等诸多因素影响,俄罗斯被动进入“去工业化”进程,陷入了出口资源能源产品、进口高附加值制造业产品的恶性循环。为扭转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处于低端的被动局面,俄罗斯开启了“新工业化”探索,其主要目的是对传统优势产业部门进行现代技术改造,推动高技术新兴产业发展,最终摆脱能源原材料型增长模式,实现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低端向高端的跃升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受困于逆全球化浪潮、西方国家经济制裁,俄罗斯“新工业化”探索将至少面临四大挑战,即技术支撑不足、高素质劳动力供给相对不足、资金投入不足、制度体系亟待健全。  相似文献   

10.
何洪涛 《兰州学刊》2010,(4):186-190
近代早期英国贵族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成为工业的“投资者”,为工业革命创造了重要的物质条件。随着工业化的深入,贵族在19世纪逐渐退出工业领域,重新恢复到“出租者”的角色。针对这一现象,论文力图用身份认同作为分析性概念来解析英国经济转型时期贵族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与价值冲突的讨论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80年代 ,西方学界提出全球化概念并开始研究全球化问题 ,之后 ,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学说和思想流派。我国学界对全球化问题研究起步晚一些。但进入90年代 ,国内从事经济、政治、哲学、科技、文学、法学等不同学科的学者 ,对全球化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全球化理论已成为我国学术界跨学科研究的一个热点和前沿问题。(一 ) 全球化的涵义  一种意见认为 ,全球化是说整个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 ,各国之间、各地区之间相互依存。全球化也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 ,这就产生了“全球人” ,形成了一种“地球文化”。尽管有矛盾和…  相似文献   

12.
目前,资源匮乏和生态恶化两大危机,正在严重地困扰着全球工业化进程乃至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同时,一场新产业革命——新工业革命也正在全球兴起。面对工业危机和新工业革命的全球发展新挑战,世界各国都必须认真对待,必须根据自身的国情积极选择应对工业危机和参与新工业革命的发展战略。应对工业危机的战略举措主要有两条,一条是"调适性工业化发展战略",另一条是"新工业化发展战略"。第一条依然是工业化发展战略,但它是一条经过调整、转变的工业化发展新模式,以应对严峻的工业危机,延缓工业化的持续发展。第二条则是新产业革命的发展战略,通过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开拓出新的生产方式而彻底走出工业化困境。此外,在今天,新工业化发展战略的作用并不仅仅限于应对工业危机,它的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当代人类走向更高级文明的发展道路。事实表明,21世纪的人类面临空前的挑战,也面临空前的机遇,只有在应对工业危机中积极开拓新工业化,才能走出困境走向历史发展新时期。  相似文献   

13.
南京市提出了“两个率先”的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我们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要求必须大力发展南京的软件产业 ,进一步搞好南京软件基地的建设。本文主要以南京软件园为例 ,阐述了搞好南京软件基地对南京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的意义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吴炫 《河北学刊》2005,25(3):166-173
综观近二十年来国内哲学界、美学界和文艺理论界的学术现状,在阐释西方理论与创造中国自己的理论之间, 我们还缺乏中介性的“批判”环节和对西方基本原理的“问题意识”,从而使得我们的理论研究只具有“传播性”,而不具有“生产性”。而理论所要求的“批判与创造的统一”,又是与时代发展所要求的“变化”、“选择”、“新的认同”有着重要的区别。至于如何面对“特定问题”将对西方现代美学的批判与对中国传统理论改造统一起来的“方法论”,关键在于解决延续中国文化的精神与具体改造中国传统文论范畴并行不悖、汲取西方理论材料和剥离西方理论的文化特性并行不悖这两个问题。这就需要研究者持一种“阐释-批判-创造”的一体化思路。  相似文献   

15.
如果考虑到“西方”这一范畴在政治语境中与“资本主义”的重合性 ,那么 ,我们便会发现 :工业文明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生长提供着最真实的物质基础 ,这个基础同样构成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基础。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的把握需要在它与马克思哲学的关系中进行。 80年代以来 ,国内学术界开始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持续关注并形成一批研究成果 ,但是在上述两个基础上进行的深度研究并不多见。我们在这里编发的一组笔谈 ,应该说较充分地照顾了上述两个基础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理论逻辑、历史线索及它的最新发展等基本问题上形成了具有原创性的成果。虽然它还是一种总体的讨论 ,但已经与国内外同类研究具有很大的差别 ,在某种程度上 ,它反映了从简单评述向深度研究的转向。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深入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深化 ,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参照体系必然地会越来越受到国内的重视。在这种背景下 ,站在新的起点上以新的视角开展研究就尤为重要。为此 ,虽然这组讨论并不代表本刊的观点 ,但我们愿意竭诚推出它 ,以期激起学术争鸣 ,推动国内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专题研究的深度模式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近十五年关于“生活世界”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生活世界”问题逐渐成为国内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哲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领域纷纷转向“生活世界”问题的探讨。概括而言,近十五年学术界对“生活世界”问题的研究基本围绕着以下三个问题逐层展开:首先对西方“生活世界”理论的介绍、评价,其次对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生活世界”思想进行挖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色彩纷呈的“生活世界”理论。这期间在大陆发表的关于“生活世界”的论文据不完全统计有近50篇,专著、译著近15部。现从“生活世界”概念的界定及性质、“生活世界”的结构、“生活世界”理论提…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8个方面论述了“新型工业化”的新特点:工业化的内容新;工业化的手段新;工业化的道路新;工业化的结构新;工业化的体制与机制新;工业化的特色新;工业化的时代环境新;工业化的直接目的是实现工业之“兴”。  相似文献   

18.
我看到的中国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文章首先回顾了本世纪三、四十年代特别是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的变迁,指出七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对于推进中国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并使中国走出了一条与西方工业化迥然不同的农村工业化之路。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当前乡镇企业面临的新情况,指出今后乡镇企业的发展必须“两手并举”,即一手引进高科技,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发展跨地区甚至跨国家的企业集团;一手发展以农户为单位的,家庭工业为基础,加上为它服务的、广泛高效的、提供信息和销售的中介体。文章最后对我国农村的城市化问题作了分析,指出中国的城市化应该走大、中、小城市和村镇同时并举、遍地开花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跨越发展理论与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西方、拉美后发国家发展理论因其内在缺陷而导致无法克服的理论困境。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跨越发展理论 ,创造性地提出生产力跨越发展的战略构想 ,并根据中国实际选择了实现这一跨越发展的具体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机制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双向互动 ,这种双向互动是面向世界的 ,又是立足本国的。  相似文献   

20.
梁漱溟作为20世纪的思想家,力图实现中国伦理道德与西方民主科学的结合。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一努力难逃失败的命运。但他的社会改良主义思想有助于当前中国文化的判断、“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及工业化道路的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