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黏膜给药是指药物通过合适的载体,与人体某些黏膜部位接触,经黏膜上皮细胞转运进入组织达到局部或全身治疗的一种给药方式。近年来,人们给予黏膜给药途径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黏膜部位血液循环丰富,人体的所有黏膜系统,包括眼、鼻、肺、舌下、颊黏膜、直肠以及阴道等,几乎都已成了给药的选择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综述黏膜给药系统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方法 检索并阅读近年国内外文献,对鼻、眼、口腔黏膜给药系统的体内外评价方法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结果 各类黏膜给药系统具有不同的评价方法,主要从体外法、体内法、刺激性等评价方法和应用技术方面进行综述。结论 目前关于黏膜给药吸收的体内外评价方法并不完善,这是限制黏膜给药制剂发展的主要障碍。今后应针对不同的黏膜给药系统,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系统评价体系,研究和应用新型技术,以弥补现行评价方法的不足,促进黏膜给药制剂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承气颗粒对大鼠不完全性肠梗阻小肠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采用贯穿缝扎末端回肠肠管的方法建立大鼠不完全性小肠梗阻模型,观察肠梗阻72h的小肠组织形态学、二胺氧化酶(DAO)活性、肠上皮细胞凋亡情况、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内Ca2+水平及血浆与小肠组织NO、MDA、SOD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小肠黏膜损伤评分增加,血浆DAO活性明显升高,小肠组织DAO活性降低,肠组织细胞染色体DNA电泳可见典型的DNA梯状带生成,且小肠上皮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加,肠上皮细胞内Ca2+浓度以及NO、MDA水平升高,SOD水平降低;大承气颗粒给药组不同程度地降低小肠黏膜损伤评分,降低血浆DAO及升高小肠组织DAO活性,降低小肠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且电泳呈现减弱的DNA梯状图谱、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内Ca2+浓度以及NO、MDA水平降低和SOD水平升高。结论:大承气颗粒能改善不完全性肠梗阻小肠组织形态学,阻遏肠黏膜上层绒毛中DAO的受损,抑制肠梗阻时的肠上皮细胞凋亡的过度增加,保护不完全性肠梗阻肠黏膜结构的完整性,具有肠屏障保护功能,上述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及降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内钙离子超载,从而减轻小肠黏膜上皮细胞损伤等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溃结灵含药血清对结肠上皮细胞损伤模型MUC-2及TGF-α蛋白含量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溃结灵促进肠黏膜损伤修复的机理。方法:TNF-α(50ng/mL)干预大鼠结肠上皮细胞6h造成细胞损伤模型,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浓度溃结灵含药血清对细胞损伤模型MUC-2及TGF-α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①结肠上皮细胞损伤模型组MUC-2蛋白含量较空白对照组升高(P0.05);②溃结灵含药血清高剂量组MUC-2蛋白含量较模型对照组升高(P0.05);溃结灵含药血清高剂量组TGF-α蛋白含量较模型对照组升高(P0.01)。结论:溃结灵含药血清可促进TNF-α致结肠上皮细胞损伤模型中MUC-2、TGF-α含量升高,进而促进受损肠黏膜上皮的修复。  相似文献   

5.
纳米粒在经皮及黏膜给药系统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纳米粒以其独特的纳米功效 ,在新型药物制剂研究中受到很大重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纳米粒子在药物经皮及黏膜给药中也有着独特作用 ,尽管机理还不清楚 ,但为经皮及黏膜给药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作者主要综述了纳米粒子应用到经皮及黏膜给药体系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 ,主要包括脂质体纳米粒 ,天然高分子及合成高分子纳米粒的经皮及黏膜给药系统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蓝仕康口腔凝胶进行急性毒性、口腔黏膜刺激性及对大鼠口腔溃疡作用的研究。方法:以高于临床给药浓度100倍的口腔凝胶浓缩液,采用灌胃方式对小鼠给药,测定该口腔凝胶的急性毒性;将该口腔凝胶喷入大鼠口腔下颊黏膜数日,以大鼠下颊部黏膜做病理组织学切片观察结果评定口腔凝胶的黏膜刺激性;以醋酸造模形成的下颊黏膜溃疡大鼠为模型,给药数日通过受药颊部及周围组织的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简称HE染色法)染色观察,并对各组口腔下颊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含量比较来探讨口腔凝胶对大鼠口腔溃疡的作用。结果:该口腔凝胶最大允许浓度和最大允许容量给予动物时仍未能测出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黏膜刺激性实验中,口腔凝胶组未发现大鼠黏膜及全身状况异常,HE染色组织切片显示大鼠下颊部组织上皮细胞及黏膜未见异常;对口腔溃疡作用实验中,口腔凝胶组上皮细胞组织层次清晰,黏膜上皮完整,并且口腔凝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下颊黏膜溃疡大鼠炎症部位TNF-α、IL-1β、IL-6水平。结论:蓝仕康口腔凝胶安全性较高,对口腔黏膜无刺激,对溃疡面有一定的促进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热活血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结肠黏膜组织中β-catenin、Cdx1、Cdx2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能机制及其效应靶点。方法将10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热活血方低剂量组、清热活血方中剂量组及清热活血方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组采用自由饮用3%DSS 2周法制备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自第3周起,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各给药组分别给予清热活血方3.3g/kg、6.6 g/kg、13.2 g/kg灌胃,均连续1周。末次给药后处死全部小鼠,应用HE染色法检测结肠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应用免疫组化及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肠黏膜组织中β-catenin、Cdx1、Cdx2表达情况;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结肠黏膜组织中β-catenin核内转位变化。结果光镜下可见模型组结肠黏膜上皮脱落,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溃疡形成;而各给药组结肠黏膜充血、肿胀、上皮细胞脱落及成纤维母细胞表达增加,黏膜固有层可见少许炎性细胞浸润,未见明显溃疡。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结肠黏膜中β-catenin、Cdx1、Cdx2表达明显增加(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β-catenin、Cdx1、Cdx2阳性表达明显减少(P均0.05)。模型组小鼠结肠黏膜中β-catenin存在膜表达缺失、核内异常转位现象,而各给药组小鼠结肠黏膜中β-catenin表达以细胞膜为主,核内表达减少,部分可见核内异常转位。结论清热活血方可能通过促进β-catenin降解,下调Cdx1、Cdx2表达,调控肠上皮细胞增殖,修复肠黏膜屏障而发挥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的效用。  相似文献   

8.
口腔黏膜给药是一种新型给药途径,目前有多种制剂,包括喷雾剂、片剂、漱口剂、凝胶剂、糊剂、贴剂等。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口腔黏膜给药的研究现状,系统介绍口腔黏膜结构特点、给药途径机理、剂型选择、制剂评价方法,为相关新剂型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黏膜给药原位凝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介绍了黏膜给药原位凝胶的优点、分类、常用聚合物,以及原位凝胶在各黏膜给药部位的应用情况。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传递系统,黏膜给药原位凝胶虽还存在一些技术难点有待攻克,但它结合了原位凝胶制剂和黏膜给药途径双重优势,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药物传递系统,尤其在中药新剂型的研究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四逆汤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黏膜的保护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四逆汤(SND)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后肠黏膜的保护效应及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仅分离不阻断肠系膜上动脉)、模型组(阻断肠系膜上动脉1 h后再灌注3 h)、SND高剂量(6 g.kg-1.d-1)及低剂量(3 g.kg-1.d-1)组。SND组大鼠连续灌胃3 d后手术。取回肠末端组织行光镜检查,并行肠黏膜组织Chiu’s评分,计算肠含水率;TUNEL法检测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情况,检测肠黏膜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蛋白表达。结果:SND预先给药能明显减轻肠黏膜组织病理损害,显著降低Chiu’s评分、肠含水率、肠黏膜细胞凋亡指数及MDA含量(P<0.01),升高SOD活性及Bcl-2蛋白表达(P<0.01),但SND两个剂量组间上述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分析表明,模型组及SND两个剂量组肠黏膜组织SOD活性与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r分别为0.775,0.796与0.712,P<0.01)。模型组与低剂量组Bcl-2蛋白表达量与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亦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751与0.698,P<0.01)。结论:SND预先给药对肠I/R后肠黏膜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清除氧自由基、促进Bcl-2蛋白表达来抑制肠黏膜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