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根治性切除胆总管囊肿,重建胆道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15例确诊为Ⅰ型和Ⅳ型胆总管囊肿的患者,通过腹腔镜进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空肠空肠Roux-en-Y吻合在腹壁外经左侧腹小切口完成,胆囊及胆总管囊肿分离切除,肝总管空肠吻合均在腹腔镜下进行,肝圆韧带与前腹壁的悬吊固定缝线能更好的显露肝门部,有利于肝肠吻合的完成,为避免吻合口狭窄,采用5-0 polydioxanone(PDS)缝线单纯间断缝合.结果 15例均痊愈出院,无中转开放手术患者,肝肠吻合口直径0.8~1.5 cm,术后14例患儿B超复查无腹腔积液,1例患儿复查B超肝下间隙积液,予以B超定位下穿刺抽液后积液消失.术后住院时间7~10 d(平均7.7 d).术后随访1至20个月,复查B超,2例Ⅳ型胆总管囊肿的患儿肝内胆管扩张情况减轻,13例Ⅰ型胆总管囊肿的患儿肝总管及肝内胆管无扩张.无一例发生胆汁反流性胃炎及胆管炎.结论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晰、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经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尤其Ⅰ型和Ⅳ型胆总管囊肿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对2005年6月-2011年7月收治的19例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分别行B超、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19例手术患者,依Flanigan分型I型15例行囊肿切除、胆管空肠Roux—Y吻合11例,因急性胆管炎、胆管结石行单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2例,行单纯囊肿空肠襻式吻合1例,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Ⅱ型2例,Ⅲ型1例均行囊肿切除、胆管修补、T管引流。Ⅳ型1例行肝外胆管囊肿切除,肝外胆管空肠Roux—Y式吻合。结果术后短期出现胆汁漏2例,无胰漏,并发急性水肿型胰腺炎1例,经对症处理痊愈。17例经半年-6年随访,随访率89.5%,14例效果满意;2例术后间断发作返流性胆管炎,给予对症处理,其中1例是囊肿空肠襻式吻合术式。1例囊肿空肠Y式吻合患者术后3年体检发现残余囊壁恶变,后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结论术前要明确诊断及分型。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的选择,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基本的、合理的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0年~1999年间共收治1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为腹痛者15例(78.9%),发热11例(57.9%),黄疽4例(21.1%),右上腹包块2例(10.5%),具有腹痛、黄疽、腹部包块三联征者仅1例。术前通过各种检查,确诊或疑诊17例(89.5%)。其中,Ⅰ型17例,Ⅳ型2例,行囊肿切除、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1例;行囊肿大部切除、近肝端胆管与空肠Roux-en-Y吻合7例,1例先行T管引流术,后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胆漏、胰漏。本组无感染,无死亡,均痊愈。结论 小儿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临床症状不典型,B超检查有较高确诊率。手术宜切除囊肿、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为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胆道畸形。治疗关键是手术重建胆汁引流通道。笔者对1992年-1995年期间,分别施行囊肿切除、胆囊切除、间置空肠加做矩形瓣、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及囊肿切除、胆囊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种术式治疗的14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进行了随访并分析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体尾囊性病变的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对25例胰体尾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全部手术,术中快速病检报告假性囊肿14例,囊腺瘤7例,囊腺癌4例。胰体尾假性囊肿行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9例,囊肿胃吻合术3例,保留脾脏胰尾切除1例,腹腔镜经胃胰腺假性囊肿胃吻合1例;胰体尾囊腺瘤行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5例(1例未保留脾动静脉),胰体尾加脾脏切除2例;囊腺癌行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2例(1例未保留脾动静脉),胰体尾加脾脏切除2例。1例胰腺囊腺瘤破裂大出血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后40d,上腹形成直径约9.0cm囊肿,在B超引导下,经皮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1周后治愈;1例胰瘘患者引流12d停止。全组无手术死亡患者。无肠瘘、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腹腔感染,无脾坏死等并发症。结论:胰体尾囊性病变结合病史,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术中探查,快速病检结果,选择个体化手术方案比较合理;影像学检查了解胰体尾囊性病变与胃脾的关系及脾的血供,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合理设计;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53例成人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的治疗经验。方法对53例成人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均经术前影像学检查诊断。Todanni分型Ⅰ型有39例,Ⅱ型1例,Ⅳa型7例,Ⅳb型2例,Ⅴ型(Caroli病)4例。行胆管囊肿全切除(或 肝叶切除) 胆管空肠Roux-Y吻合43例;其他术式10例。术后发生并发症27例。随访47例,随访时间5~94个月,34例胆总管囊肿切除和(或)肝叶切除 胆管空肠Roux-Y吻合者28例症状消失。7例恶变者术后中位生存期12.8个月。结论囊肿切除和(或)肝叶切除 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应作为成人胆管囊性扩张症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46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患儿行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术前及术后一周肝脏功能比较有明显差异,患儿均痊愈出院,随访6个月~3年,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先天性胆总管囊肿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行彩超,CT及MRCP或ERCP检查诊断确诊,根据Flanigan分型行相应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1例发生胆汁瘘,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诊断首选彩超,MRCP为诊断金标准,一旦确诊及时手术治疗,囊肿切除,胆管空肠Roux-en-Y式吻合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临床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患者均行B超检查确诊,26例I型患者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3例Ⅳ型患者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T管引流术及胆肠内引流。术后出现胆漏1例,胆管炎2例,经非手术治疗治愈。结论 B超是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首选检查方法,首选术式是囊肿切除加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操作简便,术后效果好,并发症少、安全。  相似文献   

10.
大多数的壶腹周围癌患者在确诊时因局部血管侵犯及远处转移已无法切除[1].70%的壶腹周围癌患者伴有梗阻性黄疸,恶性梗阻性黄疸常导致患者肝、肾功能损害,凝血功能障碍,免疫功能障碍及继发感染等.目前姑息性胆汁引流仍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主要治疗手段,最常用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经内镜胆管支架植入术和外科胆管改道手术(伴或不伴胃空肠吻合术)[2-3].此外,透视下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或肝穿刺支架植入术主要用于肿瘤晚期不可切除的患者及不能耐受内镜引流的患者.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比较壶腹周围癌致梗阻性黄疸患者实施姑息性内镜胆管支架植入术和/或胆总管胃肠吻合术在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等预后方面的不同,以探讨较佳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1.
管蔚  赵翰林  孙谷  孙跃明  陆文熊  白剑峰  傅赞 《江苏医药》2007,33(10):1035-1036
目的 探讨成人胆总管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20例成人胆总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平均13个月,随访率85%.结果 20例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Todani分型:Ⅰ型16例,Ⅲ型1例,Ⅳa型2例,Ⅴ型1例,其中17例患者行胆总管囊肿切除 胆(肝)管空肠Roux-en-Y术,1例行胆总管囊肿空肠Roux-en-Y术,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行肝左叶切除术.术后胆瘘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胆总管囊肿切除 胆(肝)管空肠Roux-en-Y术是治疗胆总管囊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1月-2008年3月诊治的32例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行B超检查确诊率100%;15例CT检查、10例行MRCP检查均确诊。全组患者均手术治疗。囊肿切除胆管空肠吻合29例,疗效满意。2例恶变患者1年内死亡。结论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症状不典型,结合影像学检查可确诊。本病应尽早手术治疗,囊肿切除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3.
李兵  蒋泰君  黄振国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2):3374-3376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致肝外胆管损伤的处理方法.方法:对10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中8例为开腹胆囊切除术损伤,2例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损伤.术中发现6例,术后早期确诊3例,后期确诊1例.手术方式:胆管端端吻合1例,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1例,胆管壁修补1例,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7例.结论:正确掌握胆囊切除致肝外胆管损伤的处理原则及方法.胆管空肠Roux-en-Y是常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至2005年4月手术治疗成人胆总管囊肿32例资料.结果 全组病例术前均行B超检查,确诊率100%.12例Ⅰ型和Ⅳ型患者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V型患者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T管引流术.术后随访25例Ⅰ型患者均能恢复一般的体力劳动,未观察到癌变的病例;7例Ⅳ型和Ⅴ型患者术后时有不同程度胆管炎发作,其中1例Ⅴ型患者7年后死于右肝内胆管癌.结论 B超应作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首选检查,囊肿切除加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应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5.
侯文龙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4):3656-3657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外科治疗方式及癌变的防治方法.方法:对1989~2007间收治的28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临床表现以上腹痛为最多见,B超为首选的检查方法,行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效果满意.2例内引流术后癌变.结论:胆胰管合流异常是先天性先天性胆管囊肿的病因之一,确诊后应尽早手术,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为本病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CC)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25例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5例术前均由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22例行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3例加行部分肝叶切除,恢复基本顺利。术后随访仅2例出现反流性胆管炎。结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支持,治疗首选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尽量完整切除囊肿,避免癌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期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方法对15例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Ⅰ型)患者分期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4例在局麻下胆总管囊肿穿刺置管引流,二期行囊肿切除和胆肠Roux-en-Y吻合术。11例患者一期局麻下行胆总管囊肿造瘘外引流术,二期行胆囊切除和胆肠Roux-en-Y吻合术;15例均在4~6个月内治愈。结论分期手术治疗提高了患者手术耐受力,降低了手术风险,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10年来Ⅰ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手术经验,探讨Ⅰ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较理想的手术方法。方法将近10年(1995~2005年)来收治的49例Ⅰ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者根据发病年龄分为小儿组(<14岁,27例)和成人组(>14岁,22例)。小儿组采用空肠间置术加矩形瓣抗反流术6例,采用改良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加矩形瓣抗反流术21例。成人组采用改良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9例,采用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术后近、远期并发症的影响。结果获得随访48例,随访时间6个月~10年。随访结果是空肠间置加矩形瓣抗反流术6例中发生切口裂开1例;改良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加矩形瓣抗反流术21例中术后吻合口瘘1例;改良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9例中术后发生反流性胆管炎2例,肝内胆管结石5例;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术后发生反流性胆管炎2例,肝内胆管结石1例。结论囊肿切除,改良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加适当的抗反流措施是治疗Ⅰ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在合并有不同病变时的外科治疗手术方式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79~2006年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64例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临床资料。结果64例患者分别经B超、CT、ERCP、MRCP及术中造影或术中探查确诊。其中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AJPBDS)58例。施行外引流术8例,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7例,内引流7例,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57例(其中13例行二次手术)。随诊2个月~24年,7例急性胆道感染者行ENBD治疗控制感染确切:8例外引流手术患者,7例行二次手术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7例行内引流手术患者2例发生癌变,内引流术术后5例因反复胆道感染及胆道结石形成、吻合口狭窄再手术;47例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随访无反复胆道感染及胆管结石等并发症。结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多数合并AJPBDS,其治疗以手术切除囊肿、胰胆管分流及胆-肠重建为基本原则。视病情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合并急性胆道感染时行ENBD或外引流控制感染效果确切;囊肿切除、胰胆分流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经验。方法14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分别行包括内科保守治疗在内的B超引导下的经皮穿刺置管持续外引流术及胰肠内引流术。结果胰肠内引流8例,均行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穿刺引流6例,穿刺成功率100%。12例得到随访,随访率85.7%,平均随访期16个月。穿刺引流者5例囊肿消失后拔管,2例复发后行囊肿内引流治愈。手术治疗的8例,2例伴有反复发作的囊肿感染,经保守治疗后缓解。结论胰腺假性囊肿可以根据病程长短及病情行B超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穿刺外引流术或囊肿空肠内引流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