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55例哮喘患儿的过敏及遗传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 ,近年世界各国哮喘患病率都呈明显上升趋势。为进一步了解过敏及遗传因素与哮喘病的关系 ,笔者对 2 5 5例患儿亲属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观察对象为门诊确诊的 2 5 5例哮喘患儿 (包括婴幼儿哮喘、儿童哮喘及过敏性咳嗽 )的父母或近亲属。哮喘患儿的诊断符合 1998年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修订的有关诊断标准 [1 ]。 2 5 5例患儿中 ,男 172例 ,女 83例 ,最小年龄 6个月 ,最大 12岁 ,平均 3.5岁。2 5 5例患儿中患过敏性鼻炎 83例 ,皮肤过敏 (湿疹、皮炎、荨麻疹 )…  相似文献   

2.
我院哮喘门诊自1998年3月至1998年10月应用舒喘灵及酮替芬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35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16床资料1.l一般资料35例患儿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l~12岁,平均5岁。咳嗽l~2个月者26例,3个月者6例,5个月以上者3例。婴幼儿期患湿疹者11例,芝麻疹者4例,过敏性鼻炎者1例。一、二级亲属中有过敏及哮喘史者9例。35例患儿均符合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制定的儿童哮喘诊断、治疗常规(试行方案)中的诊断标准‘’‘。1.2“既往诊断及治疗情况诊断为气管炎者30人次,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者25人次,百日咳者7…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小儿过敏性鼻炎与哮喘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收集整理小儿过敏性鼻炎和小儿支气管哮喘共18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儿的病情临床分级及严重程度,总结哮喘与过敏性鼻炎的相关性。结果:18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中,单纯哮喘与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儿两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儿严重程度分级分别为1级85例,2级39例,3级6例,4级1例;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儿中过敏性鼻炎病情分级为轻度97例,中/重度34例。秩相关系数r=0.714,二者存在相关性。结论:小儿过敏性鼻炎与哮喘二者在疾病分型及病情严重程度均具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杨建 《医学综述》2014,20(20):3804-3805
目的观察辅舒良、孟鲁司特联合辅舒酮治疗儿童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2月河北省阜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儿100例,采用辅舒良(丙酸氟替卡松水溶性鼻喷雾剂)喷两侧鼻孔各1次,孟鲁司特4 mg(<6岁)或5 mg(614岁),每日1次夜服,治疗4周后过敏性鼻炎症状若得到有效控制,改每日晨轮换鼻孔喷1次,联合口服孟鲁司特连续治疗3个月。同时储雾器吸入辅舒酮(丙酸氟替卡松),每次125μg(年龄<5岁或轻度哮喘)或每次250μg(年龄>5岁或中度、重度哮喘)治疗,每日2次,均连续治疗3个月。采用哮喘控制测试量表及过敏性鼻炎症状分级评分标准对患儿治疗前后哮喘控制情况和过敏性鼻炎症状进行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本组患儿治疗前支气管哮喘症状评分为(18.9±3.1)分,过敏性鼻炎症状评分为(2.5±0.4)分,治疗后分别为(24.5±2.1)分和(1.0±0.3)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3个月,2例(2%)无明显效果,78例(78%)治愈,20例(20%)好转,总有效率为98%。结论辅舒良、孟鲁司特联合吸入型激素辅舒酮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及过敏性鼻炎,可有效控制患者哮喘及过敏性鼻炎症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调查湛江市儿童哮喘的发病情况,为本地区儿童哮喘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自2008年8月~2009年11月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门诊收治的哮喘儿童,采用就诊病人问卷调查表的方法,由患儿家长或监护人协助完成。结果 共收集243例患儿,男童186例女童57例,男童发病率明显高于女童;56.37%哮喘患儿有过敏性鼻炎史,一、二级亲属有哮喘或过敏者占41.98%以上;诱发因素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其次为天气变化、运动、食物和药物过敏等;发病季节多在冬、春季。结论 湛江地区哮喘患儿患过敏性疾病如婴儿湿疹、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较高,占61.32%。过敏原检测中尘螨、花粉、海鲜等的阳性率偏高,与该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调查湛江市儿童哮喘的发病情况,为本地区儿童哮喘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自2008年8月~2009年11月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门诊收治的哮喘儿童,采用就诊病人问卷调查表的方法,由患儿家长或监护人协助完成。结果 共收集243例患儿,男童186例女童57例,男童发病率明显高于女童;56.37%哮喘患儿有过敏性鼻炎史,一、二级亲属有哮喘或过敏者占41.98%以上;诱发因素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其次为天气变化、运动、食物和药物过敏等;发病季节多在冬、春季。结论 湛江地区哮喘患儿患过敏性疾病如婴儿湿疹、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较高,占61.32%。过敏原检测中尘螨、花粉、海鲜等的阳性率偏高,与该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7.
哮喘患儿血清总IgE水平与特应性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庆玲  焦伟  洪梅 《广西医学》2000,22(2):307-309
哮喘是一种以肥大细胞和嗜酸细胞反应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哮喘患儿常有特应性体质( Atopy)。Atopy可经测定血清总 Ig E或过敏原皮试而确定。本文对 1 0 7例哮喘患儿血清总 Ig E检测结果与 Atopy关系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观察组 1 0 7例 ,为 1 996~ 1 998年我院儿科按全国儿童哮喘协作组制定的标准(1) 确诊哮喘的住院患者。男 69例 ,女 38例。年龄 1~ 1 3岁 ,平均5.9岁。其中轻中度哮喘 85例 ,重度哮喘 2 2例。有Atopy病史 (湿疹 ,过敏性鼻炎 ,过敏原皮试阳性 )共 52例 ( 4 8.6% )。伴家族 Atopy病史或哮喘者 37例 (…  相似文献   

8.
为了评价色甘酸钠气雾剂治疗儿童哮喘的价值 ,我科哮喘专业门诊于 1996年 6月~ 1998年 1月进行了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及方法1 1 对象 :本组诊断为儿童支气管哮喘轻度~中度发作患儿 15 3例。性别 :男 99例 ,女 5 4例。年龄 6~ 9岁 77例 ,~ 12岁 5 0例 ,~ 14岁 2 6例 ,平均 9 7岁。总病程 3个月~ 10年 ,平均30个月。合并过敏性鼻炎 34例。既往曾患湿疹 2 8例 ,一、二级亲属中患支气管哮喘者 2 6例。1 2 方法 :随机分 3组 ,治疗组Ⅰ 5 2例 ,治疗组Ⅱ 5 1例 ,对照组 5 0例。治疗组Ⅰ吸入色甘酸钠气雾剂 ,6~ 9…  相似文献   

9.
江文辉  邓力  温惠虹  杨洁文  钟丽萍 《广东医学》2007,28(12):2014-2015
目的 观察2~5岁轻中度持续性哮喘伴过敏性鼻炎(AR)儿童服用孟鲁司特(顺尔宁)治疗后对鼻炎症状的影响.方法 2~5岁轻中度持续性哮喘共78例,分为孟鲁司特组36例(伴AR 27例,占75%)和丙酸氟地卡松(辅舒酮)组42例(伴AR 31例,占73.8%),在为期12周的研究中,孟鲁司特组患儿每天1次睡前口服孟鲁司特4 mg,丙酸氟地卡松组患儿每天早晚吸入辅舒酮125 μg各1次,患儿每天记录鼻炎症状(鼻塞、流涕、喷嚏、鼻痒)和眼部症状(流泪、眼痒、眼部红肿),根据评分量表打分.结果 服用孟鲁司特后第4周,患儿的鼻炎症状和眼部症状明显改善,各分值与入组前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改善程度继续提高,丙酸氟地卡松组患儿吸入药物后第4周,鼻炎症状和眼部症状也有所减少,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眼部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孟鲁司特可以显著减少2~5岁轻中度哮喘伴AR儿童的鼻炎症状和眼部症状,症状评分明显改善,提示孟鲁司特对哮喘伴过敏性鼻炎的儿童在改善过敏性鼻炎症状方面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程蓉  闻平  曹岗 《海南医学》2004,15(1):33-34
吸入糖皮质激素和短效 β2 受体激动剂是目前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有效方法 ,自 2 0 0 0年 1 0月起 ,我们对 92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给予普米克令舒和博利康尼令舒雾化吸入治疗 ,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来源全部病例均来自我科哮喘门诊、急诊和住院病房的患儿 ,共 92例 ,符合全国儿科哮喘防治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1 998年 ) [1 ] ,其中男 5 8例 ,女 34例 ,年龄 3月~ 1 4岁 ,其中三岁以下 38例 ,4~6岁 2 9例 ,7~ 1 4岁 2 5例 ,病程 3月~ 4年 ,所有患儿均为哮喘急性发作期 ,轻度5 4例 ,中度 35例 ,重度 3例。病…  相似文献   

11.
哮喘患儿父母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一组哮喘患儿的父母进行心理状态评定 ,并与对照组、全国常模进行比较 ,旨在探讨哮喘患儿父母心理健康状况。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 :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按全球哮喘防治创意方案中儿童哮喘及婴幼儿哮喘的诊断标准选择观察组病例 ,其中儿童哮喘患儿 18例 ,婴幼儿哮喘患儿 2 0例 ,发作期 17例 ,缓解期 2 1例 ,年龄 6月~ 12岁 ,平均 ( 3 .0 2± 5 .2 1)岁 ,病程 40天至 6.5年。观察组父母 3 8对 76人 ,年龄 2 6~ 42岁 ,平均( 3 2 .6± 5 .72 )岁。文化程度 :文盲 1人 ,初中 2 1人 ,高中 2 2人 ,大专以上 3 2人 ;城市 47人 ,农村 2 9…  相似文献   

12.
王世芬 《重庆医学》2003,32(1):123-123
哮喘是呼吸道常见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 ,使气道呈高反应性 ,引起支气管痉挛 ,导致通气功能障碍。本文使用糖皮质激素与支气管扩张剂治疗 5 4例儿童哮喘 ,取得了满意效果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7月 ,到我院门诊儿科就医的儿童哮喘 5 4例。诊断参照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 ,1998年修订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制定的标准[1] 。男 2 9例(5 3 7% ) ,女 2 5例 (46 3% ) ,男∶女 =1 16∶1。年龄 2~ 12岁 ,平均 (5 8± 3 0 7)岁。其中轻度哮喘 8例 ,中度 39例 ,重度 7例。就医前哮喘出现时间 4h~ 5d…  相似文献   

13.
儿童哮喘208例吸入性过敏原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大量研究证实各种形式的哮喘与气道对外界和/或内源性过敏原引起粘膜炎症反应有关。为了对哮喘患儿触发因素之一的过敏原力求有最大程度的掌握,我院1995年对儿科哮喘门诊就诊患儿全部作了18种吸入性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208例哮喘患儿,均符合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所制定试行方案中儿科哮喘诊断标准。其中男139例,女69例;年龄≤3岁44例,3~6岁70例,≥7岁94例;最小的14个月,最大的16岁。  相似文献   

14.
应用PharmaciaCAPSystem检测变态反应疾病的变应原 ,国内外研究较多 ,但我省尚未开展。我院过敏反应科对 1 996年 7月~ 1 997年 9月门诊哮喘和 (或 )过敏性鼻炎(以下简称鼻炎 )病员作血清特异性IgE(以下简称sIgE)检测 ,以了解贵阳地区呼吸道变态反应病的变应原 ,指导临床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1 病例和检测方法1 1 病例采集 从我院过敏反应科门诊选择哮喘和 (或 )鼻炎患者。哮喘 74例 ,鼻炎48例 ,哮喘合并鼻炎 1 0例 ,共 1 32例。其中男 6 8例 ,女 6 4例。年龄最小 2岁 8个月 ,最大 70岁 ,平均年龄 36岁。1 2…  相似文献   

15.
咳嗽变异性哮喘 (coughvariantasth maCVA)是指临床上以咳嗽为主要表现或唯一表现的一类支气管哮喘 ,又称过敏性咳嗽或哮喘性咳嗽 ,因临床上无喘息、哮鸣音等典型哮喘症状 ,常易误诊为其他疾病如 :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或慢性支气管炎等。现总结我院门诊及病房诊治的 2 1例CVA患者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2 1例患者中男性14例 ,女性 7例 ,年龄 16— 71岁 ,平均年龄为 4 4 .6岁 ,病程 6个月到 11年 ,有过敏性鼻炎 3例 ,有家族过敏史 10例 ,7例血清变态原测定检查均为过敏体质。1.2 临床表现 :持续性或反复性咳嗽 15例 ,以凌晨…  相似文献   

16.
<正>我院于20082011年对68例过敏性疾病患儿采用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进行病原诊断,并对患儿进行随访研究,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随访68例患儿,其中男50例,女18例,过敏性哮喘7例,过敏性鼻炎1例,湿疹2例,哮喘合并鼻炎16例,哮喘同时合并鼻炎、湿疹2例,哮喘合并鼻结膜炎5例,其中最长随访时间36个月,最短随访时为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6.67±8.84个月。  相似文献   

17.
咳嗽变异型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 ,是慢性持续性干咳的主要病因之一 ,是门诊医生经常遇到的一种疾病 ,但因其惟一症状是慢性咳嗽 ,故容易造成误诊误治。为使该病获得及时诊断和治疗 ,现将近两年中门诊遇到的 35例该病患者作一分析报道。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35例病例中 ,男 2 1例 ,女 14例 ,年龄1 5~ 6 5 0岁。其中 6例有荨麻疹史 ,5例有过敏性鼻炎史 ,8例有药物过敏史。诱因 :13例因上呼吸道感染 ,9例因冷空气刺激 ,6例因运动 ,5例因装修油漆等异物刺激 ,2例因居室新增家居诱发哮喘。1 2 临床特点 :35例患者均以慢性持续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期支气管哮喘与过敏性鼻炎的关系。方法将104例哮喘患儿分为分为S组(鼻炎无确诊)、C组(确诊鼻炎无用鼻炎药)、R组(确诊鼻炎用布地奈德Budesonide鼻喷剂治疗)三组,均进行PEF(最大呼气流速)的测定。结果R组PEF值明显高于C组,而与S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治疗哮喘的同时治疗过敏性鼻炎,对儿童哮喘的防治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19.
唯尔本注射液治疗小儿哮喘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儿童哮喘总患病率为0.9%~1.1%,70%~80%的儿童哮喘发病于5岁前,3岁前发病者占儿童哮喘的50%[1]。我院于2003年11月至2006年11月应用唯尔本注射液治疗小儿哮喘发作疗效显著,现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收治门诊及住院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45例,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1~3岁25例,4~6岁15例,7~12岁5例,均符合1998年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修订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中儿童哮喘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5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情程度均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哮喘在急性发作期两组治疗方法相同,按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儿童期支气管哮喘与过敏性鼻炎的关系.方法 将104例哮喘患儿分为分为S组(鼻炎无确诊)、C组(确诊鼻炎无用鼻炎药)、R组(确诊鼻炎用布地奈德Budesonide鼻喷剂治疗)三组,均进行 PEF(最大呼气流速)的测定.结果 R组PEF值明显高于C组,而与S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治疗哮喘的同时治疗过敏性鼻炎,对儿童哮喘的防治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