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菇加工过程中甲醛含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锋  张旭光  刘春芬  周颖 《食用菌》2012,(1):55-56,58
采用50mg/L半胱氨酸溶液处理鲜香菇,香菇中甲醛含量有所降低,干燥后香菇中甲醛含量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在保鲜过程中,经过半胱胺酸处理后鲜香菇中甲醛含量也明显降低,而且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低温下保鲜期比在高温下保鲜期长,甲醛含量也低。  相似文献   

2.
干制和贮藏方法对香菇甲醛含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不同干制和贮藏方法对干香菇中甲醛含量的影响,考察测定不同的香菇干制方法、贮藏方式和贮藏时间对干香菇中甲醛含量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香菇的烘干方式不同对香菇中甲醛含量有影响,前期升温慢,甲醛含量升得也慢.前期升温快,香菇中甲醛含量升得也快,但干香菇的甲醛含量均符合300mg·kg-1的要求;在密封贮藏中,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香菇中的甲醛含量呈逐渐上升之势;在敞开式的贮藏中,从采后当天起,到贮藏31d后,香菇中的甲醛含量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对六种常用的保鲜剂在香菇保鲜处理过程中甲醛的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六种保鲜剂对香菇中的甲醛含量都有抑制作用,但是抑制率各有不同,按照抑制效果来看其顺序是半胱氨酸>抗坏血酸>柠檬酸>食盐>植酸>溶菌酶,半胱氨酸的甲醛抑制率最高达到67%。  相似文献   

4.
香菇生长发育和加工贮存中甲醛含量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香菇 (Lentinulaedodes (Berk .)Pegler生长发育过程中甲醛含量变化规律。方法 :随机采集香菇中不同发育阶段和香菇加工、贮存过程中的样品 ,进行甲醛含量测定。测定方法 :《日本卫生试验法甲醛项下检测》[1] 。结果表明 :香菇栽培原材料未检出甲醛 ;随着香菇生长发育阶段不同 ,其菇体内甲醛含量亦不同。香菇成熟阶段其甲醛含量为最高 ,贮存 5d后的鲜菇甲醛含量明显下降 :干菇贮存一年后甲醛含量比刚采下鲜菇烘干低 2 7倍。将干菇浸泡 ,吸透水份 1h ,煮熟 5分钟 ,菇体甲醛含量明显降低 ,其汤液有浓厚香味 ,含有微量甲醛物质。结论 :香菇中甲醛产生 ,是香菇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是香菇菌特有正常生理代谢产物 ,而且甲醛不稳定。香菇甲醛含量的高低 ,不是人为因素 ,随着贮存、清洗、煮沸和烹调过程 ,甲醛含量随之下降 3~ 4倍 ,香菇食用到今已有 10 0 0多年历史 ,可以清晰佐证中国香菇对人体无任何不良的反应。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鲜香菇重金属背景值及安全质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浙江香菇主产区抽样检测,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首次提出了浙江省鲜香菇重金属背景值。统计结果显示浙江省鲜香菇重金属背景值分别为铅0.063mg·kg^-1、镉0.110mg·kg^-1、砷0.036mg·kg^-1、汞0.011mg·kg^-1。经与相关标准进行比较,鲜香菇中重金属指标还是相对安全的,但鲜香菇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一般蔬菜,尤其是镉和汞。香菇中的镉含量值得关注,香菇对重金属镉的富集能力较强,是鲜香菇质量安全控制的重点。香菇重金属含量与生产过程相关.选择适宜的香菇产地环境条件,采用富集能力低的香菇品种、改良栽培基质配方、改革栽培技术能有效降低香菇中重金属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不同干燥方式对香菇内源性二氧化硫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真空干燥、热风干燥及自然干燥3种方式处理鲜香菇L808,并通过盐酸副玫瑰苯胺法分别测定鲜香菇以及经3种干燥方式处理的干香菇中二氧化硫含量。结果:去除香菇二氧化硫本底值的含量,以干基计,真空干燥、热风干燥、自然干燥的香菇二氧化硫含量分别为6.7 mg/kg、12.6 mg/kg、37.9 mg/kg,即真空干燥方式处理的香菇二氧化硫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7.
蔡敏  汤新金  覃修应  方翔 《中国食用菌》2011,30(6):49-50,54
通过加工冷冻鲜香菇、脱水香菇和香菇罐头不同保藏工艺的处理,测定成品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研究比较3种保藏工艺对香菇品质影响,探索适宜香菇加工保藏的方案.根据食品分析与检测方法,冷冻鲜香菇、干菇、菇罐头中的香菇多糖的含量分别达到6.72%、6.63%、6.68%,VC含量分别为0.258 mg·100-1·g-1、0.0...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还没有直接利用针叶树木屑栽培的香菇菌种,仅有以经过处理后的针叶树木屑代料栽培香菇的报道.未经处理的针叶树木屑栽培香菇产量低,且木屑处理麻烦费时.两年来,我们通过诱变育种和微生物发酵技术,对筛选适应针叶树木屑栽培的香菇菌株进行了探索,现将结果初报如下:(一)试验材料原始出发菌株为Cr-02鲜香菇,  相似文献   

9.
不同保鲜剂处理对鲜切生菜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鲜切生菜为试材,用壳聚糖、竹叶抗氧化物处理,分别于0、4、20℃下贮藏,测定其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呼吸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研究不同保鲜剂处理对鲜切生菜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保鲜剂壳聚糖和竹叶抗氧化物处理明显提高了鲜切生菜的贮藏品质,有效地延缓了鲜切生菜的腐烂速率;4℃与0℃的贮藏温度下,对照及保鲜剂处理的鲜切生菜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呼吸速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外观品质均明显优于20℃处理;与4℃的贮藏温度相比,0℃贮藏条件下鲜切生菜的硬度指标和外观品质较好;与壳聚糖处理相比,竹叶抗氧化物处理鲜切生菜的硬度较高,腐烂程度较低。在所有的处理中,0℃竹叶抗氧化物处理组合保鲜效果最佳,明显提高了鲜切生菜的贮藏品质,延长了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10.
菌草香菇与木屑香菇品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菌草香菇和木屑香菇中蛋白质、氨基酸、水溶性香菇多糖、重金属以及甲醛含量。结果表明,菌草香菇的营养成分接近于、有的甚至略高于木屑香菇,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用菌。  相似文献   

11.
干品香菇的香气浓郁,在各类干制的食用菌中更为人们所称道。香菇干制有利于贮藏,因为香菇含水率从鲜香菇的68~95%降至13%以下,使之低于腐败菌繁殖所需的最低水分活性(一般认为:细菌Aw 约为0.86;霉菌的Aw 约为0.80)。香菇干燥加工过程是否得当,明显影响商品的质量。现结合有关香  相似文献   

12.
<正>一、排湿刚采摘的香菇含水量较高,须进行排湿处理。1)晾晒。鲜香菇置于晒帘上,菇盖倾斜向上均匀排列。晾晒时间:秋冬菇3~6h;春菇6~7h;夏菇1~2h。2)热风排湿。菇盖向下均匀摊在晒帘上,置于自制的热风回转窑内,在40℃环境中排湿。3)利用排湿机排湿。排湿后的鲜香菇,采用大包装时含水量须在70%~80%,采用小包装时含水量可在80%~90%。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不同注水处理下香菇(Lentinula edodes)氮、磷、钾运转规律,筛选适合香菇生产的注水配方,试验选择香菇‘K5’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的注水时期和注水配方,测定并分析了不同注水处理条件下香菇菌棒中氮、磷、钾的含量变化及其养分利用率。结果表明,香菇菌棒中氮、磷、钾的含量基本呈现"M"型变化趋势,在转色完成时达到最大,在第2次出菇时有略微上升,之后呈下降趋势。不同的注水处理,处理A在第2潮菇中能明显提高香菇氮、磷、钾的利用率,分别较对照提高27.27%、21.10%、24.23%。因此,在香菇代料栽培中可以考虑在第2潮菇出菇前选择注水处理A来提高香菇的养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黄卫华 《食用菌》2020,(3):28-28
自冠状病毒引起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庆元县菇农的香菇滞销,高峰时积压数十吨鲜香菇。作为食用菌行业鲜香菇销售的佼佼者——庆元县斯大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立即行动,开启鲜香菇线上销售、国外合作等模式,为浙江庆元县菇农解“菇愁”。1牵线搭桥助力菇农解“菇愁”该公司与食用菌产销大户联动,搭建农产品“线上”产销对接平台,铺设产销“快速路”,帮菇农渡难关,解“菇愁”;还收购大毛湾、会溪、西洋、大济等10多个基地200余户菇农的鲜香菇,实实在在帮助庆元菇农解决了香菇滞销难题。  相似文献   

15.
香菇木屑栽培,多数地区受自然条件限制,只有春秋两季。1981年,我们根据香菇L_B菌株的生育条件,利用人防地道进行多季栽培,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获得了“周年生产”,“四季出菇”的良好效果。截至82年2月底,先后压制香菇菌块近四千块(约合2400平方尺),已收鲜香菇2568斤。一、环境与设备 1.场地处理:地道高约3米,宽2.8米,长250米,两个洞口。投产后地道内年平均温  相似文献   

16.
香菇柄多糖蛋白提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一种经过粉碎→酶解→分离→提纯香菇中多糖及氨基酸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香菇中各部分的营养成分存在差异,但采用复合酶提取法,由菇盖和菇柄所得提取物在营养成分上的差距明显缩小,如两者总氨基酸中所占必需氨基酸的比例趋于相近,相比于热水浸提法而言,总氨基酸含量提高2倍,多糖含量提高4倍,某些特殊成份的含量也显著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香菇中主要风味成分的种类和作用,香菇风味的形成机制;分析干、鲜香菇风味存在的显著差异及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磐安县是我国香菇之乡,也是我国鲜香菇主要出口基地之一。年种香菇4 000余万袋,产值约1.2亿元。仁川镇滚涛村是磐安县食用菌专业村,香菇年栽培量稳定在80余万袋,产值240万元。  相似文献   

19.
1 三十年巨变,全球香菇85%市场为我国所有 1979年,亚洲羽毛球赛在浙江杭州举行,日本运动员要求以干鲜香菇为必备食品。而那时的香菇主产地龙泉(当时包括庆元)倾全力也只能提供10余千克,只得以笋干向景德镇调换香菇以解急需。历史再往前的1966年5月中旬,省里给龙泉一个任务:毛泽东主席想吃鲜香菇,而后泗源乡发动民兵上山寻找,100多人一天才找到20多朵鲜香菇。  相似文献   

20.
《中国食用菌》2001,20(2):48
日本研究人员发现,用紫外线等波长较短的光线照射香菇,可增加香菇中维生素D的含量,大大提高其经济价值。据《日本农业新闻》报道,经紫外线照射的鲜香菇,其中的麦角固醇发生了化学变化,转换成维生素D。测试表明,每朵香菇经紫外线照射后,其中维生素D的含量可达80国际单位(UI),比未经照射时增加20倍。 (浙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