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以不同用量(种子干重的2%,4%,6%和8%)的黄芪种衣剂包衣种子为处理组,以ND牌种衣剂(种子干重的8%)包衣和空白种子为双对照组,比较研究在不同种子处理条件下,膜荚黄芪植物中黄芪甲苷含量、总黄酮含量及农药残留量发生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黄芪种衣剂包衣处理后,明显增加了黄芪中有效成分黄芪甲苷、总黄酮的含量,且包衣所产生的农药残留可随植物生长完全降解掉,研究结果表明黄芪种衣剂的使用可以提高中药材黄芪的品质。  相似文献   

2.
黄芪叶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测定黄芪叶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寻找提取黄芪甲苷的新药源。方法 :本实验以黄芪甲苷为标准品 ,采用薄层色谱—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叶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 :叶中的黄芪甲苷含量是根中的 2 .8倍。结论 :黄芪叶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
黄芪有效成分研究:Ⅴ.黄芪中清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非典”,全称“非典型性肺炎”,又名SARS(“萨斯”),一种尚未被完全认知的冠状病毒的新变种。“非典”病毒传播迅速、易于感染,正侵吞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威胁着我们的身心健康。目前,在西药无法预防和治疗的情况下,人们把预防“非典”寄希望于中药上。因此,我国卫生部于2003年4月25日审定和颁布了预防非典参考中药处方,对处方中的药物组成、用量和用法进行了调整,并明确了各处方的主要功能,以便更好地适应需要(见《人民日报》)。值得注意的是,在卫生部推荐的6个处方中,有2个处方均含有中药黄芪。那么,黄芪具有什么样的形态特征和药理功效…  相似文献   

5.
6.
黄芪叶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黄芪叶的药理作用。口服给药观察对D-半孔糖所致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及抗氧化作用;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对CCl4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芪叶可提高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降低血清中过氧化脂质(LPO)的含量,能降低血清中谷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活性。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具有抑制作用。黄芪叶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衰老作用,能有效地保护肝脏。  相似文献   

7.
建立HPLC-UV-ELSD法同时测定黄芪中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黄芪皂苷Ⅲ、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刺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的含量,并比较四种不同供试液中7种成分的含量差异,实验采用Agilent 5 TC-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0.3%甲酸水溶液-乙腈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漂移管温度70℃。在该色谱条件下,黄芪中7种成分能得到较好的分离,稳定性,重复性及精密度良好。本方法能简便、快捷、有效的测定黄芪药材中多种成分含量。大孔树脂制备供试品中黄芪皂苷和黄酮类成分更高,说明碱化处理对黄芪中的成分含量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蒙古黄芪的胚胎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蒙古黄芪(Astragaius monghocus Bge.)雄性原为花药表皮下单列细胞,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型,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单子叶型花药壁。分泌型绒毡层,其细胞核始终一个,细胞里含有一至多个草酸钙晶体。二细胞型花粉:单室子房,多胚珠,弯生,双珠被,厚珠心。蓼型胚囊。雌性孢原为珠心亚表皮下多细胞。直线形大孢子四分体,合点端第一、或第二、或第三个大孢子有功能。成熟胚囊具有盲囊结构;花粉管通过退化助细胞进入胚囊。双受精属于有丝分裂前配子融合类型;胚的发育为柳叶菜型。核型胚乳。胚乳细胞在球形胚时期开始形成。在胚乳发育过程中,合点端胚乳游离核存在着聚集、合并、无丝分裂和胚乳细胞内多核合并等现象。  相似文献   

9.
黄芪注射液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正、反相硅胶柱层析从黄芪注射液原液中分离纯化出 14个化合物 ,经波谱分析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 6个为异黄酮化合物 ,分别是芒柄花素 (1) ,毛蕊异黄酮 (2 ) ,6″ O 乙酰基芒柄花苷 (3) ,芒柄花苷 (7) ,红车轴草异黄酮 7 O β D 吡喃葡萄糖 (12 ) ,毛蕊异黄酮 7 O β D 吡喃葡萄糖 (13) ;1个紫檀烷化合物 ,结构为 9,10 二甲氧基紫檀烷 3 O β D吡喃葡萄糖 (4) ;1个异黄烷化合物 ,结构为 2′ 羟基 3′ ,4′ 二甲氧基异黄烷 7 O β D 吡喃葡萄糖 (6 ) ;另外 6个为黄芪皂苷类化合物 ,分别是乙酰黄芪皂苷Ⅰ(5 ) ,黄芪皂苷Ⅰ (8) ,异黄芪皂苷Ⅰ (9) ,异黄芪皂苷Ⅱ (10 ) ,黄芪皂苷Ⅱ (11)和黄芪甲苷 (14)。其中化合物 3系首次从黄芪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11.
黄芪原生质体分离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黄芪叶片和愈伤组织为材料,对黄芪原生质体的制备分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黄芪叶片制备原生质体远远优于黄芪愈伤组织,能够获得大量高活力的原生质体;采用2%纤维素酶+0.5%半纤维素酶+0.5%果胶酶的混合酶水解12h就能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获得高质量的黄芪原生质体,然后进行原生质体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黄芪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蒙古黄芪分离到5类提取物,以抗疲劳,抗炎和寂气作用强度为药效指标,用回归分析对名指标的物质基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酮类、皂甙类和氨基酸类对抗疲劳有增强作用;黄酮类和皂甙类对抗炎有增强作用,多糖类,皂甙类和氨基酸类对补气有增强作用;皂甙类、氨基酸类和黄酮类为黄芪功效的主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注射液中黄芪甲甙的含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报道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注射液中黄芪甲甙的含量。色谱柱为:NOVA-PAK C_(18)4μm(4.6mm×250mm);流动相:乙腈-0.1%磷酸(33:67),205nm检测,外标定量。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完全适用于黄芪注射液中黄芪甲甙的含量测定。其方法快速、灵敏、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4.
发酵黄芪的乳酸菌的驯化及其与黄芪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驯化能发酵黄芪的优良乳酸菌并研究其与黄芪的相互作用,为开发新型饲料添加剂做准备。方法选取能厌氧发酵黄芪药液的优良乳酸菌,通过在添加黄芪药液的发酵培养基中反复传代对其进行驯化,并用蒽酮-硫酸法测定发酵前后粗多糖的含量,用比浊法测定菌体浓度,并用单因素法研究了最佳黄芪添加量和最佳接种量,初步研究驯化菌株与黄芪药液的相互作用。结果经过6次传代驯化后,驯化菌株发酵黄芪药液后可使其粗多糖得率提高111.9%,而黄芪药液能促进驯化菌株的增殖,可使菌体浓度提高251%。结论驯化菌株与黄芪药液发生了良性的相互作用,有可能开发出新型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5.
旱地黄芪育苗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黄芪的形态特征、分布区域、药用价值,特别是黄芪的育苗及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期为北方旱地黄芪生产提供一项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6.
黄芪生物学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芪具有广泛食疗价值,是我国三级保护植物。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为中药黄芪正品的原植物,其干燥根含黄芪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皂苷、氨基酸及其微量元素等多种有效成分,为我国传统中药,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脱毒生肌、脱肿利水及其延缓衰老等各种药理功效。为加强黄芪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本研究综述了膜荚黄芪与蒙古黄芪的分类学位置、植物形态及其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生物学特征、所含的有效化学成分以及药理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为黄芪以后的研究及其开发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黄芪根瘤菌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采用数值分类方法研究了分离自不同地区的黄氏属根瘤菌36株,发现在80%的相似性水平上,8株菌形成了亚群8,7株菌形成了亚群9。DNA同源性测定结果表明,这两个亚群是不同于已知根瘤菌种的新的DNA同源群。其中心菌株CA8561和JL84的部分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发现,CA8561菌株与所有已知根瘤菌远缘,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系统发育分支。JL84菌株在快生型根瘤菌属(Rhizobium)和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形成的系统发育分支中占据了一个独立的系统发育地位。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驯化能发酵黄芪的优良乳酸菌并研究其与黄芪的相互作用,为开发新型饲料添加剂做准备。方法选取能厌氧发酵黄芪药液的优良乳酸菌,通过在添加黄芪药液的发酵培养基中反复传代对其进行驯化,并用蒽酮-硫酸法测定发酵前后粗多糖的含量,用比浊法测定菌体浓度,并用单因素法研究了最佳黄芪添加量和最佳接种量,初步研究驯化菌株与黄芪药液的相互作用。结果经过6次传代驯化后,驯化菌株发酵黄芪药液后可使其粗多糖得率提高111.9%,而黄芪药液能促进驯化菌株的增殖,可使菌体浓度提高251%。结论驯化菌株与黄芪药液发生了良性的相互作用,有可能开发出新型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20.
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建立黄芪中黄芪甲苷的柱前衍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并用该法对不同产地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进行比较,方法:以吡啶-苯甲酰氯(2.5:1)为衍生化试剂,对黄芪甲苷分子中的羟基进行苯甲酰化,以甲醇-四氢呋喃-水(90:4:6,0.2%三乙胺)为流动相,VD3为内标物,在230nm波长处检测。结果黄芪甲苷在0.004-0.080mg.mL^-1范围内呈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平均回收率为9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