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移栽密度、不同留叶数、不同氮肥用量对HN2146烤烟各生育时期并没有明显影响,不同处理烤烟生育期大部分只相差1-2天d;单一改变施氮量、移栽密度或者留叶数并不会对烟株株高、茎围和叶面积产生明显影响;同时改变2个变量因素或以上时,施氮量、移栽密度和留叶数产生的互作效应会显著影响HN2146的生物学性状农艺性状,留叶数45cm、减氮1kg/亩和2kg/亩、留叶数20片和22片的T2和T3处理株高最高,节距最大,密度55cm、减氮1kg/亩、留叶数18片的T8处理茎围和叶面积最大。从单因素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适宜的移栽密度能一定程度提高HN2146产量和产值,其中HN2146移栽密度为50cm处理、常规施肥处理、留叶数18片的处理亩产量和亩产值均为经济性状最高,从移栽密度、施肥和留叶数三个因素互作效应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移栽密度为50cm、常规施肥、留叶数20片的T4处理经济性状表现最好,移栽密度45cm、减氮2kg/亩、留叶数22片的T3处理经济性状表现最差。分别为163.87kg/亩和4384元/亩,另外随着施氮量的减少,HN2146亩产量和亩产值均有所降低,其中减施氮肥2kg处理亩产量较常规施肥较少了约15kg,亩产值降低了约330元/亩;另外留叶数的变化对HN2146经济性状并没有明显影响;HN2146不同处理花叶病发病指数在4.19-13.934~13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目的]摸清贵烟4号的生长规律,探讨其配套栽培技术。[方法]试验采用3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了氮肥用量、种植密度、留叶数对贵烟4号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施氮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烟叶产量、均价和单位面积产值等经济性状的影响较大,其中施氮量对烟叶产量和产值的影响最大,对烟叶均价影响与种植密度、留叶数相差不大;在中等肥力地块上,当施氮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分别为97.50kg/hm2、15630株/hm2和21片/株时,贵烟4号烟叶的经济产量、均价和单位面积产值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474.85kg/hm2、8.68元/kg和21481.65元/hm2。[结论]从经济产量、均价和单位面积产值等经济性状来看,生产上推广贵烟4号时,应将施氮量作为第一要素考虑;施氮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分别为97.50kg/hm2、15630株/hm2和21.0片/株是种植贵烟4号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3.
 为了寻求影响丽江市永胜县上部烟叶质量的主要栽培制约因素,为干热河谷区域大面积生产提供指导,进行了种植密度、施钾期以及留叶数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以1111株(120cm×50cm)、在掲膜培土时水施钾肥75kg/hm2、留叶数为20片的条件下,烟株的产量最高为2351.26kg/hm2,产值最高为30448.82元/hm2,上等烟比例最高为48.32%,均价最高位12.95元/kg,净光合速率最高为14.72mmol/(m2·s)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重庆烟区开展烤烟新品种云烟116的配套栽培措施研究,为云烟116在重庆烟区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选择施氮量、种植密度及留叶数3个栽培因素,采用3因素3水平无交互正交试验,按L_9(3~4)正交表设置9个处理组合,3次重复,按随机区组排列。【结果】不同施氮量水平间烟叶产量、产值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低施氮量水平下烟叶产量和产值均最高(2326.65 kg/hm~2、61 251.45元/hm~2),因此建议云烟116在重庆巫山烟区应适当减氮,比当地常规施氮量降低7.5 kg/hm~2为宜;不同种植密度水平间烟叶产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产值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高密度水平下烟叶产量、产值最高(2213.25 kg/hm~2、58 980.00元/hm~2),因此推荐适当增密,以16 665~18 116株/hm~2为宜;不同留叶数水平对烟叶产量、产值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性水平,低留叶数水平下产量和产值相对最高。【结论】重庆巫山烟区云烟116种植应适当减氮增密,推荐施氮量比当地常规减少7.5 kg/hm~2,种植密度16 665~18 116株/hm~2,留叶数根据烟株长势合理确定。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适宜贵州省独山县晒红烟品种小包耳的栽培技术,通过开展4个施肥水平即氮肥用量5.5、6.5、7.5、8.5 kg/667 m2和3个种植密度1 050、1 350、1 550株/667 m2水平产量产值的对比试验,研究分析2因素7个水平产量、产值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是667 m2施纯氮8.5 kg和种植密度为1 550株的小区,667 m2施纯氮5.5 kg和种植密度1 050株的小区产量最低;产值最高的是667 m2施纯氮6.5 kg和种植密度为1 550株的小区,667 m2施纯氮8.5 kg和种植密度1 050株的小区产值最低。由此得出,影响产量与产值最大的因素是密度,施肥量次之;在合理密度下(1 550株/667 m2),施肥量为6.5 kg/667 m2时所取得的产值最高。  相似文献   

6.
为了配套烤烟新品种云烟121最优栽培技术,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选择适宜云烟121种植的贵州西部代表烟区威宁县,设置施氮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3个因素,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利用指数和法及回归分析法分析了不同施氮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云烟121的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确定了云烟121的最佳施氮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组合。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云烟121的产量和质量有明显的影响,当施氮量为98.80 kg/hm2、种植密度为15 247株/hm2和留叶数为16片/株时,云烟121有最高产量(1 941.53 kg/hm2);当施氮量为109.9 kg/hm2、种植密度为14 993株/hm2和留叶数为16片/株时,云烟121有最高产值(53 286.36元/hm2);当施氮量为85.72 kg/hm2、种植密度为17 571株/hm2和留叶数为19片/株时,云烟121有最高综合品质值(92.1)。综合...  相似文献   

7.
均匀设计在黔南烟区烤烟栽培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均匀设计试验方法,研究烤烟施氮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烤烟烟叶平均单叶重、产量、产值、化学成分、香气成分和评吸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黔南烟区无地膜覆盖栽培条件下,以施氮量8~8.5kg/667m2,密度1000~1100株/667m2(行距为110cm,株距为55~60cm),留叶数20~22片,可获得较理想的烟叶产量、产值、农艺性状和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8.
不同处理对烟叶经济性状及化学协调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种植密度、留叶数与减量施氮对烤烟经济性状、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密度低留叶数下施60 kg/hm~2氮肥,小幅提高了产值(0.13%),显著提高了上等烟比例(11.62%)和均价(2.38元/kg)。中密度中留叶数下施75 kg/hm~2氮肥显著增加了叶长、叶宽、开片度、单叶重,而含梗率并无显著变化,高密度低留叶数下施60 kg/hm~2氮肥的处理叶长、叶宽、开片度均与低密度高留叶数无显著差异,但含梗率显著低于低密度高留叶数,因此两者的物理特性均优于低密度高留叶数处理。在3种产量构成条件下,氮肥减量15 kg/hm~2可明显提高化学成分协调性,其中高密度低留叶数(19 500株/hm~2,留叶数15片/株)配合施氮60 kg/hm~2可提高综合得分4.59分。因此在氮素背景较高的土壤上,采取提高种植密度减少单株留叶数配合减少氮肥用量可提高烤烟产值、上等烟比例和均价,并可改善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研究结果为当前烤烟等级结构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施氮量和留叶数对晒黄烟产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晒黄烟品种‘寸三皮’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施氮量 82.5、97.5、112.5、127.5 kg/hm2 和留叶数 16、19、22 叶 / 株双因子试验共 12 个处理,研究施氮量和留叶数对晒黄烟农艺性状、产量、均价、产值和外观质量的影响。【结果】增施氮肥能促进烟株生长和增加氮代谢,同时有利于提高茎围、节距、叶片长宽及叶面积等农艺性状。在一定施氮量范围内,烟叶产量随着留叶数的增加而提高。在一定留叶数范围内,烟叶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变化而呈不同表现,当留叶数为16、22 叶 / 株时,烟叶产量均随着施氮量增加呈上升趋势;当留叶数为 19 叶 / 株、施氮量在 82.5~112.5 kg/hm2 时,烟叶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上升。从同一施氮水平不同留叶数烟叶产值的变化来看,当施氮量为 127.5 kg/hm2时,烟叶产值随着留叶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当施氮量 112.5 kg/hm2、留叶数 19 叶 / 株时,烟叶产值最高、为54 567.00 元 /hm2。当施氮量为 82.5、97.5 kg/hm2 时,烟叶产值随着留叶数的增加而上升。从同一施氮量不同留叶数的烟叶均价来看,当施氮量在 82.5、127.5 kg/hm2 时,烟叶均价都随着留叶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当施氮量在 97.5 kg/hm2 时,烟叶均价随着留叶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当施氮量在 112.5 kg/hm2 时,烟叶均价随留叶数变化表现为先增后降,以留叶数 19 叶 / 株处理表现较高。烟叶外观质量以施氮量 82.5 kg/hm2、留叶数 16 叶 / 株,施氮量 97.5 kg/hm2、留叶数 22 叶 / 株以及施氮量 127.5 kg/hm2、留叶数 19 叶 / 株 3 个处理表现较好。【结论】晒黄烟品种‘寸三皮’在保证密度 15 150 株 /hm2 的常规栽培条件下,施氮量 112.5 kg/hm2、留叶数 19 叶 / 株时,在贵州福泉种植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贵州不同栽培密度、氮肥施用量对黔油29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黔油29号在贵州不同地区的适宜栽培密度和氮肥施用量,在绥阳县、桐梓县、平坝县、金沙县、黔西县、德江县进行了黔油29号不同移栽密度、不同氮肥施用量的田间试验。不同移栽密度试验结果显示黔油29号在绥阳、桐梓县移栽密度在7000株/667m2时较为合适;平坝县移栽密度为11000~15000株/667m2时能够获得较高产量;金沙县的移栽密度在7000~9000株/667m2时产量较高;黔西县移栽密度为5000~7000株/667m2时能够获得高产;而德江县的最适宜移栽密度为13000株/667m2。氮肥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绥阳、桐梓县黔油29号的最佳氮肥施用量为30kg/667m2;黔西县在氮肥施用量为30~40kg/667m2时产量达到较高水平;平坝、德江县需要50kg/667m2的氮肥施用量才能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1.
对自选烤烟新品系HQ一号在衡阳地区的移栽期、移栽密度、留叶数和施肥量等主要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3月5~15日移栽和120 cm×(50~60)cm的移栽株行距,烟株农艺性状和烟叶经济性状虽有一定差异,但未达显著水平。株高有随留叶数和施肥量增加而增高的趋势;烟叶产量和产值呈现出随施肥量增加而提高的变化规律,均以施纯氮195 kg/hm2的处理最高,与施135 kg/hm2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留叶数对烟株农艺性状和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较小。综合试验结果,HQ一号在衡阳地区栽培,于3月10~15日移栽,种植密度为15 000~16 500株/hm2,留叶数22~24片/株,施纯氮量为150~1 785 kg/hm2,能够发挥HQ一号的特性,生产出优质烟叶。  相似文献   

12.
对自选烤烟新品系 HQ一号在衡阳地区的移栽期、移栽密度、留叶数和施肥量等主要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3月5~15日移栽和120 cm×(50~60) cm的移栽株行距,烟株农艺性状和烟叶经济性状虽有一定差异,但未达显著水平。株高有随留叶数和施肥量增加而增高的趋势;烟叶产量和产值呈现出随施肥量增加而提高的变化规律,均以施纯氮195 kg/hm2的处理最高,与施135kg/hm2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留叶数对烟株农艺性状和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较小。综合试验结果, HQ一号在衡阳地区栽培,于3月10~15日移栽,种植密度为15000~16500株/hm2,留叶数22~24片/株,施纯氮量为150~1785 kg/hm2,能够发挥 HQ一号的特性,生产出优质烟叶。  相似文献   

13.
为加快优质高产抗病油菜新品种"浙大619"的推广步伐,从2010年开始进行了"浙大619"最佳播种期、移栽密度和施氮水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浙大619"育苗移栽,早播(9月22日播种育苗)以每667m2种植0.55万株、每667m2施尿素32.5kg产量最高;中播(10月2日播种育苗)以每667m2种植0.75万株、每667m2施尿素32.5kg产量最高;迟播(10月12日播种育苗)以每667m2种植0.95万株、每667m2施尿素27.5kg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施氮量及栽培密度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设置了不同施氮量及栽培密度对烟叶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施氮量增加,烟株长势越好;随种植密度的增加,烟叶产值、产量越高.以施纯N6kg/667m2,移栽密度为110cm×56cm处理的初烤烟叶产值、产量、外观质量等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烤烟品种豫烟10号种植密度、施氮量和留叶数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烤烟新品种豫烟10号的优化栽培技术,并提供可量化的具体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施氮量和单株留叶数对烤烟产值的影响。单因子效应分析表明,产值随着种植密度增加而增加,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着单株留叶数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双因素交互效应表明,施氮量和单株留叶数之间的互作效应对产值影响最大,产值最高可达50 217.51元/hm~2。对产值的数学模型进行模拟寻优,结果显示,豫烟10号产值达到48 500元/hm~2以上的优化栽培措施组合指标为:种植密度18 718~19 495株/hm~2、施氮量47.34~74.75kg/hm~2、留叶数19~23片/株。  相似文献   

16.
以烤烟品种云烟116为试验材料,田间试验按L9(34)设置9个处理(种植密度分别为15 750、16 650和17 250株·hm-2,施氮量分别为96.9、108和119.1 kg·hm-2,留叶数分别为15、17和19片),研究重庆丰都植烟区上述栽培措施对云烟116生长、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叶面积系数和烤后烟香气物质含量升高,株高、烤后烟钾氯比和感官评吸质量降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株高、产量和产值增加,烤后烟钾含量、钾氯比和感官评吸质量下降;随着留叶数的增加,叶面积系数增加,烤后烟钾氯比、感官评吸质量和上等烟比例下降,株高先增加后减小。种植密度对产值影响较大,施氮量对株高、产值和感官质量影响较大,留叶数对叶面积系数、产量、上等烟比例、烤后烟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和香气物质总量影响较大。综上,重庆丰都烟区云烟116的种植密度为15 750株·hm-2、施氮量为108 kg·hm-2、留叶数为17片时,烟叶经济效益最高,化学成分协调性...  相似文献   

17.
试验采用氮肥用量、密度二因素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氮肥用量和密度对贵烟4号烟株生长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施氮量、密度变化对烟叶产量、均价、单位面积产值等经济性状的影响大,当施氮量、密度分别为6.5 kg和1 100株/667m^2时,贵烟4号烟叶经济产量、均价、单位面积产值达到最高值162.01 kg/667m^2、8.36元/kg、1 353.64元/667m^2.说明施氮量、密度分别为6.5 kg和1 100株/667m^2是贵烟4号的最佳施氮量及密度组合.  相似文献   

18.
贵烟4号施氮量、密度和留叶数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改善贵烟4号烟株经济性状为目标,采用三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了贵烟4号配套施肥、密度、留叶技术,结果表明,施氮量、密度、留叶数变化对烟叶产量、均价、单位面积产值等经济性状的影响大,在施氮量、密度、留叶数取值范围内,施氮量对烟叶产量、产值的影响最大,对烟叶均价影响与密度、留叶数相差不大; 在中等肥力地块上,当施氮量、密度、留叶数分别为6.5kg·667m-2、1 042株·667m-2和21 片·株-1时,贵烟4号烟叶经济产量、均价、单位面积产值达到高值为164.99kg·667m-2、8.68元·kg-1、1 432.11元.从烟叶产量、均价、单位面积产值等经济性状看,当前生产上推广贵烟4号时,应将施氮量作为首要因素考虑.  相似文献   

19.
分别采用3个水平的种植密度和留叶数的栽培措施,探索重庆市巫山云烟97株型特征和对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13500株/hm~2还原糖、烟碱、氮、氯质量分数均在适宜范围,但产量和产值最低,上等烟率较低;种植密度16 500株/hm~2中部叶叶绿素值最高,产量和产值较高,其中留叶数18片,产值产量最高,糖碱比、氮碱比和钾氯比较适宜,移栽后75~90d,株型表现为鼓-筒型;种植密度19500株/hm~2产量和产值最高,留叶数18片表现最好,上、中等烟率均达到最大值,糖碱比、氮碱比和钾氯比均在适宜范围,株型表现为台-筒型.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多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模型"在云南省保山市进行了小麦栽培试验,研究了5个主要栽培因素密度、氮肥施用量、磷肥施用量、钾肥施用量、氮肥施用期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因子对产量影响作用顺序为磷肥施用量>氮肥施用量>密度>氮肥施用期>钾肥施用量。磷肥对产量的作用最大,在试验范围内产量随着磷肥的增加而呈直线上升。在山区通过增施磷肥来增加产量是一项高产、低耗的措施,但同时还必须配合增施尿素和适当增加密度,以发挥其更大的增产作用。优化措施方案筛选结果表明,要获得高产,其氮肥施用期以分蘖肥50%+拔节肥50%和分蘖肥50%+种肥50%的施肥方式为最好。产量250~270 kg/667 m2的组合优化方案为:密度14.54万~15.84万株/667 m2,施尿素37.31~39.91 kg/667 m2、普钙43.27~49.77 kg/667 m2、硫酸钾9.93~12.10 kg/667 m2,尿素施用期为分蘖肥50%+拔节肥50%。产量在230~250 kg/667 m2的优化组合方案为:密度12.15万~13.05万株/667 m2,施尿素37.81~39.62 kg/667 m2、普钙41.36~45.87 kg/667 m2、硫酸钾8.27~9.77 kg/667 m2,尿素施用期为种肥50%+分蘖肥50%。产量210~230 kg/667 m2的措施优化组合为:密度11.39万~12.16万株/667 m2,施尿素35.87~37.41 kg/667 m2、普钙36.32~40.15 kg/667 m2、硫酸钾8.74~10.02 kg/667 m2,尿素施用期为种肥50%+分蘖肥50%或种肥30%+分蘖肥20%+拔节肥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