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挑肥拣瘦     
童孟侯 《美食》2009,(12):62-62
我这里说的“挑肥拣瘦”不是说工作上的,也不是指挑选家电家具锅碗盆勺,而光是指吃的,食品。 我小时候跟着父亲去瓜摊上买西瓜,父亲总是对摊主说:你说多少钱一斤就多少钱一斤,我不跟你讨价还价。你当场给我开一个,好的,我就买走。当时我觉得父亲有些摆派头,你每月工资135元就这么不挑不拣了?  相似文献   

2.
《中国制衣》2013,(6):82-82
有多少次,你走进一家店准备买东西,却发现店里一个服务人员都没有,甚至无人结账?或者你看见了导购员,但他们似乎无视你的存在?或许他们觉得你只是随便逛逛而不会买东西。又或者你发现自己遇到了一个稀里糊涂的导购,他想帮你但却帮不上忙,或者更糟,遇到一个咄咄逼人的导购,恨不得把店里所有东西都卖给你。怪不得很多人买东西都会尽量避开导购。  相似文献   

3.
编读往来     
《山东食品科技》2011,(10):96-96
您们好!我今年66岁,去年春天患上了两上肢麻木疼痛.颈部酸痛,我就去当地中心医院治疗……花费2000余元无效。后来我遇上我的老同学说,“我和你的病一样,你去大药店买上两周吃的‘颈痛片’药吃上就好了”。我就忙着去买了2个疗程的药.吃完后很管用,  相似文献   

4.
周日,家里要买的东西很多,读初二的女儿自告奋勇陪我一起去商场。在女儿的陪同下,我很快把要买的东西收入囊中。就在我们高高兴兴地往回走的时候.突然,女儿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在一个鞋柜前停下了脚步:“哇噻.这就是菲菲穿的那双鞋!”女儿一边夸张地继续往下说.一边示意要我给她买这双鞋。我一看看价格:120元。女儿类似这样的运动鞋已有两双.再说,我本就没打算给她买鞋.便拒绝了她的要求。女儿显然不情愿.把嘴噘得老高.回去的路上.她一句话也没跟我说。  相似文献   

5.
在很多人的眼里,我的父亲有些不务正业.他是个农民,却不会侍弄庄稼,只能拿着焊枪帮别人焊东西;他是个男人,却手不能提、肩不能扛,总是跟在母亲的身后打杂.亲戚、邻居当中没有读书看报的,可父亲却订了一份《武林》.每每邮递员来送杂志,父亲总是故意等他高叫了几遍后才答应.然后,他从村子南头走到北头溜达一圈,见谁都热情地举着杂志打招呼.我挺稀罕这种刊物的,它有文字有插图,煞是好看.这大概是我最初的文学启蒙吧. 当我第一次怯生生地问父亲要钱买一本大部头的书时,他问:“你同学有没?”我说没有,心里以为是没指望了.不料,他毫不犹豫地说:“人家没有,咱有.买!”从那时,我就对这个不喜欢下地干活的父亲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6.
我爱厨房     
我爱厨房,源于我曾经不爱厨房。从小遵从“君子远庖厨”的古训,我拒绝下厨房。但吃起来却“当仁不让”,还时常对妻子做的饭菜挑三剔四,说成道淡的。有一次,我嫌妻子炸的花生米不酥,就“批评”了几句。谁知向来逆来顺受的她却一反常态,柳眉倒竖,杏眼圆睁地嗔道:“下顿饭你做好了,看你做的比我强!”我看妻动了真气,赶快笑道:“何必呢,我不过随便说说而  相似文献   

7.
前几天,我去幼儿园接儿子加加,看到儿子的同学果果和他爸爸对话的一幕.他爸爸似乎等得不耐烦了:“你还去不去毛毛家玩儿了?”果果一脸纠结:“嗯……我也不知道.你说去不去?”果果爸爸说:“你决定,自己想清楚!”果果看看操场上疯玩的小朋友,又想了想,嘟着小嘴说:“我……我也不知道!你说呢?”“这是你的事,你要自己做决定.”爸爸再次大声提醒.果果的眼神开始有些慌乱和躲闪,连一旁的我也为他着急起来.  相似文献   

8.
芋头     
闲着没事,陪妻散步,妻说:“我今儿在市场上看见芋头了,那东西好吃吗?”   什么?芋头!我立即严肃起来。我说:“明天,肯定买了给你尝尝。”   哦,芋头……  那时的我已经精疲力尽。从市内步行十几里,才到这郊区。满山荒草,但不知哪种野菜能吃,常常听老师说哪儿哪儿有人全家吃野菜毒死。我怕死,只能掐一种秋天二度萌发的苦艾的尖尖,这东西做菜团,啃一口苦得你直哆嗦,但是没毒。   在一个小土坡前,我又掂了掂小面袋,还是不够做一顿菜团子的,苦艾也被人掐光了。 似极遥远有人唤什么,渐渐地,觉得就在耳边。急睁眼,原来我昏倒在地,面前有位穿白补丁褂儿的老奶奶在守着我。她问:“学生,你怎么啦,一头攮在了地上?”“我饿。”眼泪刷刷地涌,我真想抱住这老奶奶,求她别这么问完就走开。我说:“俺家粮不够,弟弟没户口,我捞不着上学,见天弄菜。”  老奶奶翻开我的面袋,吃惊地问:“这东西能吃?”我说:“俺家尽吃这。”  她犹豫了片刻,一咬牙:“学生,你跟我来。”   山东名城青岛郊外,有个浮山所公社。我走进一幢泥墙草屋,老奶奶没让我进屋,敞开锅,从锅梁上架着的一只碗里,拿出两个芋头,想想,又拿出一个,将它们塞到我手里。...  相似文献   

9.
已成家的儿女们与我同住一城,因此在我们家里就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逢双休都要来我这里搓一顿。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年青人都把聚餐说成搓一顿,连我也被他们同化了。 因为星期六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家务和应酬,所以到我这里搓一顿一般放在星期天中午进行。 星期六晚上,我问老伴:“明天搓什么?”老伴答:“大雪天,当然是火锅啰!”我又问:“什么火锅?”老伴说:“这你就不用管了,保证皆大欢喜!”留下一个悬念让你去念。 我因为一篇文章未写完,星期天一起床,趁孩子们  相似文献   

10.
《西部皮革》2001,23(4):45
街上流行波鞋,已有十多年了.波(ball)鞋就是球鞋,只是一中文名、一英文音译名而己.但我的小孩儿不这么看.有一次她让我给她买一种鞋,我嫌贵,要给她买另一种,并希望通过“思想工作”让她同意我的选择.我说,都是球鞋,有多少差别呢?她一听,眼睛睁得大大的,瞪着我说:“你有没有搞错?你那是球鞋,我这是波鞋!”“球鞋”与“波鞋”原来有这么大的不同!一个鞋的质量等级被名称、符号的等级所取代.……  相似文献   

11.
幽默7则     
兵卫  张泽峰 《饮食科学》2001,(10):41-41
巧言如簧  一位女士到一家餐馆点了份牛肉,吃到一半,发现有只苍蝇,于是叫来服务员:“看,这是怎么回事?”  服务员笑了笑,答道:“恭喜小姐,你抽中了本餐再来一份的奖!”             治根  妻子捂着肚子对丈夫说:“我肚子不舒服,给我找点药吧。”  “你今天吃什么东西了?”丈夫问。  “早上吃的东西不太新鲜。”妻子说。  于是,丈夫就找出一瓶眼药水往妻子的眼里滴。妻子惊叫了起来:“我是肚子疼,你怎么往我眼里滴眼药水呢?”  丈夫说:“你的眼睛好使了,就不会买不新鲜的东西吃了。”    …  相似文献   

12.
麦黄时节,清香沁脾的香瓜陆续上市.此时,许多人不仅把它当作瓜果来品味,还把它制成甜菜、腌渍成小菜,其味道比起生食并不逊色.“八宝香瓜”将香瓜去皮(宜选面瓜),在瓜的一面开一方洞(开下的一块留作盖),去净瓜子,洗净.炒锅上旺火,放入熟猪  相似文献   

13.
一个周末,广州市天河城广场华灯初上.一对情侣在广场中间站着,隔着一米远,各自站得挺直.女孩有几分俏黄蓉的调皮,男孩却有着杨康的潇洒.几分钟后,男孩对女孩说:“你走不走?”女孩回答得斩钉截铁:“不走!”男孩转身离去,女孩追了上去,全然没有了刚才的风度.两分钟后,女孩跃上了男孩的后背,但被男孩转身放下.女孩大哭,骂男孩无情无义,不解风情.原来,在几分钟前,女孩说她累了,要男孩背她.男孩要她坚持一下,前面就是小吃店,一起进去喝点东西.女孩却放下狠话:“你不背我,就不走了!”  相似文献   

14.
几年前我采访陈锡文的时候,他说,中国农村的水利设施,长则七八年,短则三五年,会出现全面的崩溃.如今的局面我们都看到了.2010年,还首次出现了夏粮减产.很多人觉得没粮有钱可以买,但陈锡文说这条路走不通.他说,我们现在从全球买粮,只能从全球四大公司手中买.他讲了一个故事,“1996年初我去芝加哥的期货市场,总裁非常好心,请我们去他那儿吃早点,因为他的办公室就在交易大厅的上面,大玻璃是透明的,吃完早饭我们想过去看,这个老总一把拉住我说,你千万不能过去.我说为什么,他说底下一看中国人又来了,今天玉米一定是涨停板.确实是这种状态,所以中国人一出手,人家就炒你这个概念.”他说这吃不吃亏都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如果你真要不够了,出手之后,“第一,全球从量上来说救不了你,第二,你搞得全球所有人都吃不起粮食.要闹到这个程度,那你说,那时候中国被人看成是什么?——你是个搅局的人,你是个生事的人,你是个威胁,你是个压力.”  相似文献   

15.
父亲骗我     
人一辈子最大的事情就是吃饭。可是偏偏在这人生的头等大事上,父亲却总是骗我。小的时候,我对父亲的亲近胜过母亲。记得每次父亲上街去卖小菜,我都闹着要一起去。直到缠得父亲没有办法,最后只好用卖菜的箩筐,一头挑着菜,一头挑着我,慢慢地朝街上走去。一边走,一边还打趣地说:“我连你也一起卖了。”到街上卖了小菜以后,父亲经常用卖菜的钱买些油条、麻花或者包子给我吃。因此,跟着父亲上街卖菜就成了儿时我最乐意的事。后来不知怎么的,我觉得父亲变得越来越小气,而且也不那么疼我了。每次跟他上街,他不再买油条、麻花和包子了…  相似文献   

16.
也归园田居     
正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贾母对刘姥姥说:"我才听见凤姐儿说,你带了好些瓜菜来,叫他快收拾去,我正想个地里现摘的瓜儿、菜儿吃。外头买的,不像你们田地里的好吃。"刘姥姥却回道:"这是野意儿,不过吃个新鲜,依我们想鱼肉吃,只是吃不起。"刚从地里摘下的新鲜东西的活力,是历经四代荣华富贵的  相似文献   

17.
如今,敬老成为一个热门话题.那么,年轻人如何与时俱进地敬老?我的做法是:偶尔对父母施点"阴谋". 瞒天过海.每次回老家看望二老,我都会带上一些保健品、肉菜、生活用品等.这些东西都是我临行前买的,交给二老时,却不能实话实说,只能告诉他们:这些东西或是过季的打折品,或是地摊上卖的便宜货,或是朋友们送给我的,或是单位发的福利.总之,一旦我据实相告,他们不但要埋怨我大手大脚,而且把我买来的东西束之高阁,以后找机会送还给我.自从我施用"瞒天过海"之计后,二老便顺顺当当地享用我买的东西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我多次到欧洲,去过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等城市.不久前,我再次来到瑞士,游览了伯尔尼、苏黎世的风光,当地的好友对我说:“不如到一些乡村小镇看一看,那里别有一番情趣.离苏黎世不远的因特拉肯镇很漂亮,尤其那里的少女峰非常美,我就带你去那里吧!”好友的介绍勾起了我的兴趣,立即表示赞同.  相似文献   

19.
饮食男女     
男孩和糕  火车停在一个小站上。一位绅士朝窗外看去,他看到一位正在卖糕的妇女。这位绅士想买一块,但妇女站在离车厢比较远的地方。  绅士不想自己去,于是他召唤一个在车厢附近站台上的男孩,问他说:  “买一块糕需要多少钱?”  “三个便士,先生。”男孩答道。  绅士给了他六便士,对他说:“给我带一块糕来,另外三便士买一块糕给你吃。”  几分钟后男孩回来了。他正吃着一块糕,却还给绅士三个便士,他对绅士说:“那里仅剩下了一块糕,先生。”胡桃  公园的椅子上坐着一位老妇人,一个孩子走过来。  “婆婆,您的…  相似文献   

20.
心灵故事     
泡面弟弟很不喜欢妈妈煮的菜,偏偏喜欢吃泡面。有一天妈妈没烧菜,弟弟又要吃泡面,妈妈就骂他:妈妈没煮菜,你不会出去买便当啊?吃泡面没营养啦!弟说:我就是喜欢吃,怎样!唉呀,妈妈跟你说,泡面真的不是什么好东西,你爸爸公司有一个年轻的小姐,为了把钱存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