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1 毫秒
1.
[目的]优化南果梨果冻制作工艺,开发利用南果梨资源。[方法]以南果梨为主要原料,以卡拉胶、琼脂和黄原胶为主要胶体,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卡拉胶、琼脂和黄原胶的最佳配比、添加量、南果梨的护色及南果梨果冻的制作工艺配方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南果梨果冻最佳配方为混合胶(卡拉胶∶琼脂∶黄原胶)比例4∶3∶3、用量0.80%,柠檬酸用量0.20%,白砂糖用量15%,南果梨汁用量25%,柠檬酸钠用量0.15%,该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南果梨果冻色泽均匀,酸甜适中,具有淡淡的南果梨香,风味独特。[结论]研究可为研制兼具营养与保健的南果梨果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山茱萸保健果冻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汝兰  王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816-4816,4826
[目的]从山茱萸中提取多糖,并制作出爽滑可口的保健果冻。[方法]利用水提醇沉的方法,将山茱萸中的多糖提取出来,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果冻制作的最佳工艺。[结果]山茱萸果冻的最佳配方为山茱萸多糖10%、卡拉胶0.6%、CMC-Na0.1%、白砂糖8%、甜叶菊溶液1.5%、柠檬酸0.2%、柠檬酸钠0.02%、香精0.05%~0.10%。[结论]通过此配方制作出的山茱萸果冻质量指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3.
覆盆子蜂蜜果冻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覆盆子蜂蜜果冻的加工工艺,为开发新型果冻产品提供参考。[方法]以覆盆子和蜂蜜为主要原料,采用正交试验,结合感官评价和理化指标研究果冻加工工艺。[结果]覆盆子蜂蜜果冻的最佳制作工艺参数为:柠檬酸用量0.1%,卡拉胶用量2.5%,覆盆子浸提液用量40%,混合糖添加量10%(其中蜂蜜4%,白砂糖6%)。[结论]该试验工艺下研制出的果冻色泽均匀,口感细腻,风味独特,符合相应国家食品卫生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4.
特色凤凰茶保健蛋糕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凤凰茶、面粉、鸡蛋为主要原料,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特色凤凰茶保健蛋糕最佳配方为面粉50 g,白砂糖50 g,凤凰茶茶粉2 g,苏打粉3 g。结果表明:在蛋糕中添加凤凰茶粉不仅使产品有茶香味,而且具有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制作魔芋珍珠奶茶的最佳配方。[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淀粉用量、魔芋粉用量、海藻酸钠浓度、乳酸钙用量对魔芋珍珠品质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奶液、茶汁、魔芋粉和白砂糖添加量对魔芋珍珠奶茶品质的影响。[结果]魔芋珍珠的最佳配方为淀粉用量10 g,魔芋粉用量4%,海藻酸钠浓度0.4%,乳酸钙用量0.10%;魔芋珍珠奶茶的最佳配方为奶液用量50%、茶汁用量20%、白砂糖用量5%、魔芋粉用量为0.20%。[结论]该研究可为魔芋珍珠奶茶的生产和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配研制出适合高血脂人群食用的桃胶枸杞新型营养果冻。[方法]以桃胶和枸杞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制作桃胶枸杞营养果冻的最佳配方条件。[结果]试验得出,对果冻口感影响最大的是吉利丁粉的添加量,其次是柠檬酸钠的添加量,混合汁的添加量和白砂糖的添加量影响较小。在试验范围内,最佳配方为吉利丁粉4%,混合汁(桃胶汁∶枸杞汁=1∶2)30%,白砂糖3%,柠檬酸钠0.15%。[结论]研制出的桃胶枸杞果冻颜色橙红,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可给高血脂人群提供更多饮食选择,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番茄果冻的最佳工艺参数。[方法]以番茄汁、白砂糖为主要原料,以琼脂、明胶、料液比、白砂糖为因素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各因素对番茄果冻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确定了番茄果冻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正交试验极差分析表明,琼脂对果冻有较大的影响,其次是明胶和料液比,白砂糖对番茄果冻品质影响不大,这与单因子试验结果一致。从正交试验的分析结果得出番茄果冻的优化工艺参数为:0.25%琼脂、2%明胶、料液比1∶0.5、糖8%。在此工艺条件下制作出的果冻成冻完整,质地均匀,细腻爽滑,酸甜可口,具有番茄风味。[结论]营养型番茄果冻品质优良。该研究为番茄深加工的应用与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苹果为主要原料,陈皮、柠檬酸、白砂糖等为辅料制作出一款带有陈皮风味的苹果酱。[方法]研究了陈皮、柠檬酸、白砂糖添加量对陈皮苹果酱品质的影响,以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陈皮苹果酱的最优配方。[结果]陈皮苹果酱的最佳配方:陈皮添加量为2.40%、白砂糖添加量为60%、柠檬酸添加量为0.13%,果胶添加量为0.48%。[结论]最优配方下加工制成的陈皮苹果酱风味独特、酸甜可口,稳定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9.
麻山药果冻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麻山药为主要原料,辅以白砂糖、柠檬酸、明胶等研制麻山药果冻,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麻山药果冻的最佳配方为:明胶3.5%、白砂糖12%、柠檬酸0.1%、麻山药40%.采用该配方制备的果冻色泽自然,组织状态良好,口感细腻、爽滑,具有麻山药的特殊风味.  相似文献   

10.
清源  李向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514-7515,7558
[目的]开发以毛木耳为主要原料的保健型果冻产品。[方法]以毛木耳多糖溶液、蜂蜜等为主要原料,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毛木耳多糖保健果冻的加工工艺和配方进行研究。[结果]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产品的最佳配方为:毛木耳多糖汁30%,蜂蜜30%,柠檬酸0.30%,明胶5%。[结论]所研制出的保健型果冻,具有透明度适中,色泽匀称,组织状态良好,香气协调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椰心叶甲对寄主植物的适应性及寄主植物对椰心叶甲种群暴发的影响。[方法]利用自制装置研究椰心叶甲对椰子、加拿利海枣、美丽针葵和老人葵4种寄主植物的取食选择。[结果]椰心叶甲对不同寄主的取食选择差异显著,在椰子上的着虫数最多,与老人葵显著差异,加拿利海枣和美丽针葵着虫极少,二者无明显差异。取食量规律与着虫数呈正相关。[结论]研究结果为椰心叶甲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普洱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倩  佟玲  李文博  高钧  王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072-7073
[目的]为普洱茶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回流法提取普洱茶中的挥发油,并对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对各组分进行定量。[结果]从普洱茶挥发油中共鉴定出50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n-棕榈酸,其次为(Z,Z)-9,12-十八碳二烯酸、顺式芳樟醇、植醇、十四烷、1,2,3-三甲氧基苯、1,2-二甲氧基苯、己醛、二十一烷和苯甲醛,以上成分占挥发油相对含量的91.43%。[结论]普洱茶挥发油中主要含醇类、酸类、醛类、烃类、酯类、杂氧类、芳香族、杂环类等7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刘中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3048-3049,3059
[目的]研究BHA、BHT、TBHQ对腌制肉发色率及亚硝酸钠残留量的影响,为BHA、BHT、TBHQ在腌制肉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向猪肉中添加BHA、BHT、TBHQ,配合使用2.000%的食盐、0.012%的亚硝酸钠,在0~4℃下腌制32 h后,测定腌制肉的发色率及亚硝酸钠残留量。将效果最好的TBHQ与亚硝酸钠、抗坏血酸、茶多酚、生育酚复合使用,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湿法腌制肉各添加剂的最佳配比。[结果]各因素对腌制肉发色率的影响大小为亚硝酸钠〉抗坏血酸〉生育酚〉TBHQ〉茶多酚,各因素对腌制肉亚硝酸钠残留量的影响大小为亚硝酸钠〉生育酚〉抗坏血酸〉茶多酚〉TBHQ。湿法腌制肉各添加剂的最佳配比为:0.006%亚硝酸钠、0.040%抗坏血酸、0.020%茶多酚、0.040%生育酚、0.012%TBHQ。[结论]BHA、BHT、TBHQ中最适合添加到腌肉中的种类为TBHQ,它与亚硝酸钠、抗坏血酸、茶多酚、生育酚配合使用,可使腌制肉达到较好的发色效果,且亚硝酸钠残留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柠檬汁用量对绿茶茶汤感官品质及速溶柠檬茶粉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绿茶和柠檬为主要原料,分别经喷雾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方式制得速溶柠檬茶粉,考察柠檬汁添加量对绿茶茶汤及速溶绿茶粉品质的影响。[结果]柠檬汁与茶汤比为1∶19时的口感最佳;柠檬汁的添加可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茶汤色泽加深和茶多酚含量降低;经喷雾干燥(进口温度为170℃,出口温度为80℃,流速为3 m L/min)和真空冷冻干燥(升华干燥参数:冷阱温度-45℃、真空度60 Pa)制得的速溶柠檬果茶粉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分散性。[结论]柠檬汁用于速溶绿茶加工在一定程度上可提升产品的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荷叶功能茶饮料的最佳调配工艺。[方法]以干荷叶为主要原料,先制取荷叶提取液,然后再调配荷叶功能茶饮料,再添加稳定剂以提高产品品质。以荷叶提取液、白砂糖、柠檬酸、膳食纤维为因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来确定荷叶功能茶饮料的最佳调配工艺,在此基础上添加稳定剂制成成品。[结果]荷叶功能茶饮料的最佳配方为荷叶提取液30%(V/V)、白砂糖6%、柠檬酸0.05%、膳食纤维0.5%、精制卡拉胶0.05%,制成的荷叶功能茶饮料有淡荷叶香味,口感清爽,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结论]该研究为荷叶功能茶饮料的生产和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凤凰茶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邱贺媛  严赞开  黄瑞香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827-15828
[目的]研究凤凰茶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为凤凰茶的安全饮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分光光度法对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区生产的3批21个茶叶样品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结果表明,3批茶叶21个样品中,硝酸盐的含量在1445.01—4623.99mg/kg,含量最低的是第1批茶发酵4h后的样品,含量最高的是第3批茶叶中的成品茶;亚硝酸盐含量在3.56~6.87mg/kg,含量最低的是第1批茶样发酵6h后的样品,含量最高的是第2批茶叶中的成品茶。[结论]不同茶园的茶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有较大差别,海拔1200m茶园茶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较低,海拔10m左右茶园茶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较高;同一茶园不同采收时间茶叶随时间延长硝酸盐含量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差别不大;硝酸盐含量随发酵时间不同变化不大,亚硝酸盐含量随发酵时间而变化。  相似文献   

17.
赵旭  顾亚萍  钱和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2924-2925
[目的]填补茶饮料市场的空白。[方法]以茶树干花为原料,通过浸提试验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确定茶花汁的最佳浸提条件和茶树花冰茶的最佳配方。[结果]当固液比为1∶60时,茶花汁中茶多酚含量最高。低温萃取时,茶树花汁呈透明的土褐色,放冷后也不易产生冷后浑的现象,而高温萃取时茶花汁颜色较深且有沉淀产生。茶树花汁的最佳浸提条件为:固液比1∶60,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5 min,用茶花汁配制茶树花冰茶的最佳配方为:浸提液20 ml+蔗糖5 g+柠檬酸0.5 ml+薄荷香精0.5 ml+适量VC。均质压力在27MPa以上时,产品在室温下长期存放基本不产生沉淀。[结论]该饮料符合质量要求,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18.
Al(3+)沉淀法制备茶多酚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开发利用茶多酚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绿茶为原料,用乙醇作提取剂,通过超声波辅助提取得到茶多酚浸提液,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Al3+沉淀法制备茶多酚的最佳沉淀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乙醇的浸提效果优于沸水;茶叶与AlCl3.6H2O的质量比为1∶0.50时,茶多酚的沉淀率最高,为96.13%;pH为5.7时,茶多酚的沉淀率最高;20 min以内,茶多酚的沉淀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0 min以后,沉淀时间对茶多酚沉淀率的影响不大。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茶多酚的最佳沉淀条件为茶叶与沉淀剂AlCl3.6H2O质量之比1∶0.50,pH 5.7,沉淀时间20 min,该工艺条件下茶多酚的沉淀率达97.38%±0.35%。[结论]该提取工艺简单,无毒性,产品得率较高,纯度好。  相似文献   

19.
胡燕  陈忠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703-7704,7707
[目的]对用乳酸菌发酵茶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优化,为利用茶叶浸提液发酵制备饮料的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茶叶为原料,加入100倍的水,在60℃下浸提15 min,浸提液中加入糖、乳粉等原料进行乳酸菌发酵。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影响乳酸菌发酵的几个因素(乳酸菌接种量、加糖量、加乳粉量、发酵时间)进行优化。[结果]得到乳酸菌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茶叶浸提液中加蔗糖量为8%,加乳粉量为13%,接种量为3%,发酵温度为40℃,发酵时间为6 h。[结论]在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下制作的茶饮料,既有茶的各种香味物质和营养成分,又有酸奶的营养成分,而且风味好、品质佳,是一种集营养和保健作用于一体的多功能饮品。  相似文献   

20.
金银花·红茶复合保健饮料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照军  马汉军  刘玺  孔瑾  黄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508-6510
[目的]研究金银花、红茶复合保健饮料的工艺。[方法]以金银花、红茶提取液、蔗糖、柠檬酸为主要原料,经调配、灌装、杀菌(85~90℃,1~2 min)等工艺制成一种新型保健饮料。通过L9(34)正交试验,分别确定了金银花、红茶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其复合保健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金银花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为40倍,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30 min;红茶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水量为50倍,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15 min;金银花、红茶复合保健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金银花与红茶提取液体积比3∶7,糖11%,柠檬酸0.05%。[结论]该产品具有金银花的甘苦和红茶浓郁的茶香,酸甜适中,清爽适口,并具有消炎解毒、降脂明目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