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云启  ;张卫群 《生物磁学》2008,(10):1874-1876
目的:探讨PTH对成骨细胞在机械载荷状态下的功能影响。方法:人成骨样细胞株MG63复苏培养,采用163mOsm低渗液作为刺激源,实验分为三组,A组为单纯用DMEM培养基培养;B组为低渗液对成骨细胞分别作用0.5h、2h、4h和6h;C组为低渗处理同期加入hPTH1-34(20ng/L)。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细胞凋亡指数以及增殖活力的变化。所得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结果:随着培养时间延长,[Ca2+]i升高,以B组升高最为明显,(与A组比较p〈0.05),A组和C组比较p〉0.05;细胞凋亡指数在B组4h和6h为最高(29.38±0.336;54.87±0.781),明显高于A组和C组,且与两组相比均p〈0.05,C组4h凋亡率低于A组(p〈0.05),其它时间组统计学比较p〉0.05。细胞增殖活力随着培养时间增加逐渐增加,与A组和C组同期相比,B组较低,且p〈0.05。结论:过强的低渗牵张作用对细胞有损害作用,[Ca2+]i降低,凋亡率增加且降低增殖活性;PTH通过维持[Ca2+]i浓度,对细胞的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观察Cameleon测钙系统在H202诱导的A549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应用,实时测定胞浆Ca2+浓度([Ca2+]i),并探讨[Ca2+]I-与细胞凋亡和Pyk2磷酸化的关系。采用ca2+指示器CameleonYC3.6转染A549细胞,24h后用50mmol/LH202刺激细胞。激光扫描共聚集显微镜实时测定选取细胞的[ca2+]i变化。采用Westernblot检测H202刺激的细胞中Pyk2-tyr402磷酸化水平。采用DAPI染色试剂盒观察H2O2刺激后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发现,在H2O2作用下,A549细胞胞浆内游离[Ca2+]迅速升高,同时Pyk2-tyr402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俨〈O.05),凋亡细胞百分比显著增加(P〈0.01)。因此,H202促进A549细胞内Ca02+释放,可能通过活化Pvk2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吡那地尔对缺血缺氧PC12细胞凋亡及对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传代后3d PC12细胞,分为A(对照组),B(缺血缺氧组),C(KATP通道开放剂),D(KATP通道开放剂+阻断剂组)。采用Annexin—v FITC/PI双染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凋亡率,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缺血缺氧后B,C,D组细胞凋亡率随时间点增加而增加,24h达高峰。B,C,D组与A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C组和B,D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B,C,D组细胞Bcl-2蛋白表达随时间点增加而增加,12h达高峰。B,C,D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C组表达显著高于B和D组(P〈0.01)。B与D组各时间点细胞凋亡及Bcl—2蛋白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KATP通道开放剂能抑制缺血缺氧PC12细胞凋亡,这一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Bcl—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通透性改变是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线粒体功能的致命性改变最终引起细胞凋亡,本研究旨在观察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在缺血再灌注及缺血预处理脑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8天的海马神经元细胞分为五组,正常对照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缺血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C组),苍术苷+缺血再灌注组(D组),缺血预处理+苍术苷+缺血再灌注组(E组)。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罗丹明123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blot检测Bcl-2,Bax的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其余四组线粒体膜电位均降低,神经元凋亡率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线粒体膜电位升高,神经元凋亡率升高,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P〈0.05);与c组比较,E组粒体膜电位降低,神经元凋亡率升高,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P〈0.05)。结论:我们在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水平对MPTP及缺血预处理的研究后发现,缺血预处理能有效减轻海马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其机制与抑制MPTP的开放有关。  相似文献   

5.
Hu HL  Zhang ZX  Zhao JP  Wang T  Xu YJ 《生理学报》2006,58(3):262-268
为了探讨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mitochondrial ATP-sensitive K^+channel,mito KATP)和线粒体膜电位(△ψm)在细胞缺氧信号转导中的作用以及对缺氧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细胞色素C在细胞内的分布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本实验将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进行常氧或24h缺氧培养,并将标本分为六组:(1)对照组;(2)mito KATP,开放剂diazoxide组;(3)mito KATP阻断剂5-HD组;(4)24h缺氧组;(5)24h缺氧+diazoxide组;(6)24h缺氧+5-HD组。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法检测△、ψm;线粒体/胞浆成分分离试剂盒(Bio Vision)分离线粒体和胞浆成分后,Western blot检测两者细胞色素C;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aspase-9的蛋白表达量;MTT法及PI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显示:(1)diazoxide作用24h后,R-123荧光明显增强,胞浆细胞色素C与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比值明显降低,caspase-9的蛋白表达显著减少,细胞增殖明显增多、凋亡减少,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均P〈0.05;而5-HD作用24h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2)缺氧24h组,结果与diazoxide组相似,R-123荧光明显增强,胞浆细胞色素C与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比值明显降低,caspase-9的蛋白表达显著减少,细胞增殖明显增多、凋亡减少,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均P〈0.05;24h缺氧+diazoxide组与缺氧组相比较,R-123荧光明显增强,胞浆细胞色素C与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比值明显降低,caspase-9的蛋白表达显著减少,细胞增殖明显增多、凋亡减少(P〈0.05);而24h缺氧+5-HD组与缺氧组比较,R-123荧光明显降低,胞浆细胞色素C与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比值明显升高,caspase-9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细胞增殖明显减少、凋亡增多(P〈0.05)。上述实验结果提示,缺氧可以引起mito KATP,的开放以及△ψm的去极化,并进而抑制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到胞浆,抑制线粒体凋亡途径,从而参与并影响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研究60%乙醇提取的马尾松花粉多糖组分D(PPM60-D)及其硫酸酯化物(SPPM60-D)对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增殖、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及抗体生成的影响。水煮醇沉法提取得到粗多糖,乙醇分级沉淀得到60%乙醇沉淀多糖PPM60,SephacrylS-400HR分离纯化得到多糖组分D,用氯磺酸-吡啶法对组分D进行硫酸酯化,尼龙毛法分离B淋巴细胞,MTT法测定其增殖,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B淋巴细胞[Ca2+]i,溶血空斑实验(PFC)和定量溶血分光光度(QHs)法测定B细胞抗体生成情况。结果显示,SPPM60-D相对于PPM60-D能更显著地提高B淋巴细胞的增殖以及[Ca2+]i(P〈0.011:经TAK-242、LY294002、U73122、低分子肝素、维拉帕米和2-APB抑制剂作用后,均可抑制SPPM60-D和PPM60-D所致的[Ca2+]i)升高(P〈0.05或P〈0.01);PFC和QHS检测证实,SPPM60-D对于促进B淋巴细胞的分化及抗体的生成有显著作用,而PPM60-D的作用较弱。以上研究表明,PPM60-D经过硫酸酯化改性后,活性明显提高,推测SPPM60-D可与B淋巴细胞上TOLL样受体4(TLR4)结合,通过TLR4-P13K-PLC—IP3R信号通路使钙库释放激活的钙通道(CRAC)打开,从而使[Ca2+]i)升高来激活B淋巴细胞,进而提高其体外增殖和抗体生成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联合乌司他丁对大鼠急性胰腺炎(AP)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50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A)组、急性胰腺炎组(B组)、白藜芦醇组(C组)、乌司他丁组(D组)和白藜芦醇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组(C+D组)。制备各组AS大鼠模型,观察各组腹水量及血淀粉酶、脂肪酶、TNF-α、NF—κB、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观察胰腺病理改变。结果:B组与A组相比,SOD水平明显降低(P〈0.05),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C、D及C+D组与B组相比,血清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C+D组与C组、D组相比,血清SOD水平明显升高(P〈O.05),血清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B组比较,C和D组血淀粉酶、脂肪酶、TNF-α、病理学评分均降低,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减轻,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C+D组上述指标改善较C组和D组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乌司他丁、白藜芦醇通过升高SOD保护性因子、降低MDA损伤性因子,对急性胰腺炎有治疗作用,尤其在乌司他丁与白藜芦醇合用时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青藤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蛋白激酶C(PKC)活性和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的影响。方法:将VSMC正常培养液、ox-LDL诱导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的条件培养基、青藤碱加ox-LDL诱导VEC损伤的条件培养基等分别作用于VSMC,采用β-放射活性法等测定MAPK及PKC活性,荧光光度法检测VSMC[Ca^2+]i。结果:VEC损伤条件培养基作用于VSMC后,与正常培养VSMC相比,细胞MAPK、PKC活性明显增加(P〈0.01),细胞[Ca^2+]i增加;青藤碱作用于VEC损伤条件培养基培养的VSMC后,与模型组相比,MAPK及PKC活性明显减少(P〈0.01)、细胞[Ca^2+]i降低。结论:青藤碱抑制VSMC增殖的作用可能与拮抗MAPK、PKC活性和细胞[Ca^2+]i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9.
造血干细胞动员与移植治疗脑梗死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造血干细胞(HSCs)内源性动员与外源性移植治疗大鼠脑梗死疗效。方法根据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7d后随机分成四组:A组(HSCs移植组)、B组(PBS组)、C组(HSCs动员组)、D组(对照组)。A组定向植入1×10^6个HSCs;B组植入PBS液;C组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10ug/kg/d,连用5d;D组不进行干预。移植前、后进行NSS评分;经免疫组化观察CD34、Nestin、VEGF、vWF阳性细胞的分布情况;TCC染色观察梗死体积的变化。结果第1周A组梗死侧半球CD34、Nestin、VEGF、vWF细胞高于其它3组(P〈0.01),C组Nestin、VEGF、vWF细胞高于B组和D组(P〈0.05);第4周各组未见CD34细胞,A、C两组Nestin、VEGF细胞减少,vWF细胞增多(P〈0.05);A组Nestin、VEGF、vWF细胞高于其它3组(P〈0.01),B、C、D组Nestin、VEGF细胞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vWF细胞高于B组、D组(P〈0.05)。A组神经功能改善最显著,C组次之,B、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梗死体积明显缩小(P〈0.01),B、C、D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HSCs外源性移植对脑梗死后袄的大鼠治疗效果好于动员。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测气道反应性和M2受体功能,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与哮喘发病的关系及机制。方法:34只豚鼠随机分为4组:Hep-2滴鼻+生理盐水雾化(Hep-2/NS,A)组,RSV滴鼻+生理盐水雾化(RSV/NS,B)组,Hep-2滴鼻+鸡卵蛋白(OVA)雾化(Hep-2/OVA,C)组和RSV滴鼻+OVA雾化(RSV/OVA,D)组,其中A和B纽各9只,C和D组各8只,以A组为对照组。21d通过电刺激迷走神经检测各组气道反应性和M2受体功能,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以及病理学观察。结果:B组气道内压力(mmH2O)与A组无明显差异(P〉0.05),给予匹罗卡品,IP下降幅度高于A组,但差别无显著性(P〉0.05)。C组IP明显高于A且(P〈0.05),且给予匹罗卡品,IP下降幅度明显低于A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D组IP明显高于C组(P〈0.05),给予匹罗卡品后IP下降幅度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RSV感染可促进过敏原引起的M2R功能障碍,从而促进AHR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