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目的探讨选择性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临床康复护理要点。方法对10例实施选择性胸小肌重建拇对掌功能的患者,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及进行心理护理。术后进行严密观察,早期辅助电刺激及功能锻炼,重点辅助其拇对掌动作训练。结果10例患者经术后6~12个月随访,拇对掌功能恢复,肌力均达到4级以上,大鱼际部外形满意。结论术前充分的心理护理及术后有效的康复治疗对确保手术成功,恢复拇对掌功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道携带皮瓣的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临床护理及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对10例实施携带皮瓣的胸小肌重建拇对掌功能的患者,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及进行心理护理。术后进行严密观察,早期辅助电刺激及CPM功能锻炼,重点辅助其拇对掌动作训练。结果10例患者经术后12—24个月随访,拇对掌功能恢复,肌力均达到4级以上,大鱼际部外形满意。结论携带皮瓣的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是一种新的对掌功能重建方法,能达到恢复对掌功能的要求。而术前充分的心理护理及术后有效的康复治疗对确保手术成功,恢复对掌功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8例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对8例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嘉者,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以顺利完成手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拇对掌功能恢复正常,大鱼际部外形满意。结论: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这一术式有其临床解剖基础,能达到恢复拇对掌功能的要求,而全面细致的护理可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吻合神经、血管游离股薄肌移植重建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上肢功能术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32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行吻合神经、血管游离股薄肌移植重建上肢功能,术后做好一般护理、体位护理、疼痛护理、药物护理、心理护理,加强移植肌皮瓣血液循环的观察及护理,预防并发症.结果 32例患者吻合神经、血管游离股薄肌移植肌皮瓣术后顺利成活.3例术后出现血管危象,经及时发现采取有效处理方法,2例恢复正常,1例肌皮瓣远端皮肤小部分坏死,肌肉存活.术后随访1年以上,25例均在术后4~5个月出现肌肉随意收缩,5~7个月能伸指伸拇或屈拇屈指,术后12个月屈肘60~90°,肌力达M4,伸指伸拇或屈拇屈指肌力M3~M4.结论 严密观察移植肌皮瓣血液循环,预防并发症并及时发现处理血管危象,针对性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术后保持良好舒适的治疗环境及体位,预防术后的疼痛,是保证患者成功康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股薄肌皮瓣重建外伤性前臂屈肌功能的护理.方法:自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对10例前臂屈肌缺损的患者,采用游离股薄肌皮瓣重建屈肌功能,通过对患者术前评估,心理护理,相关知识的指导,术后注意体位及石膏护理,加强肌皮瓣血液循环观察,及时处理血管危象,早期功能康复.结果:10例游离股薄肌皮瓣术后全部成活.1例出现危象,经及时处理后该例肌皮瓣远端皮肤部分坏死,但是肌肉完全成活.术后随访6周时,手指稍有屈曲动作.随访4~6个月以上,均出现肌肉收缩.随访1年以上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肌力.结论:应用游离股薄肌皮瓣重建外伤性前臂屈肌缺损,术后肌肉功能恢复良好,疗效肯定,护理时保证手术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总结23例儿童先天性多指畸形行手术治疗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做好心理护理,重视术前、术后的饮食护理,加强全麻术后护理、疼痛护理和患肢护理,同时做好康复指导。23例患儿多指畸形均矫形成功,切口愈合良好,Carroll手功能评分与术前比较改善明显。随访1年,22例患儿拇指对掌功能恢复良好,1例患儿因右拇指大鱼际肌止点损伤,术后拇指对掌功能受限,再次行功能重建术后对掌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7.
拇指在手的功能中占40%,而拇对掌功能占拇指功能的60%,因而重建拇对掌功能具有重要 的临床意义。拇对掌功能障碍常见于臂丛神经、正中神经的不可逆损伤或修复后拇短展肌力 量不全或不恢复。重建方法主要有环指指前屈肌腱移位术、尺侧腕伸肌腱移位术、小指展肌 移位术及拇短屈肌移位术等[1,2]。我院自1995年来利用小指固有伸肌腱移位重建拇对掌功 能,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本组共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7~48岁。受伤原因:臂丛神经下干损伤7例, 正中神经损伤(肘部或以上)5例。损伤后作过神经修复9例。…  相似文献   

8.
报告了39例采用吻合血管的去神经拇短伸肌、趾短伸肌游离移植修复晚期面瘫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供、受两区皮肤专科准备,拍照保存图片资料;术后密切观察切口及引流变化,加强切口护理,做好显微外科护理及出院后功能恢复训练指导和饮食指导.精心护理是确保手术明显改善畸形、动态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半腱肌重建后交叉韧带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2例后交叉韧带断裂的病例采用半腱肌功能重建,术前、术后护理干预及功能康复锻炼指导.结果 术后6个月~3年随访,平均随访1.5年,全部功能恢复,无一例出现膝关节不稳,优良率100%.结论 半腱肌是后交叉韧带断裂功能重建的一种理想取材,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配合有效护理和功能康复锻炼是全面修复关节功能的关健.  相似文献   

10.
背景:大鱼际肌萎缩瘫痪或缺失将严重影响拇指的对掌功能,在临床上应用小指展肌重建拇对掌功能能够取得良好疗效.目的:探讨小指展肌的解剖学结构特点及由于正中神经损伤引起的大鱼际肌萎缩瘫痪或由于创伤性大鱼际肌缺失引起的拇指对掌功能障碍的重建方法.设计、时间及地点:应用解剖与临床实验观察,2005-10/2007-10于潍坊医学院外科教研室完成.材料:新鲜上肢尸体标本5具,防腐上肢尸体标本10具:大鱼际肌缺失引起的拇对掌功能障碍进行小指展肌移位的患者16例.方法:对10具防腐固定,5具红色乳胶灌注的新鲜手标本进行小指展肌结构及毗邻的解剖测量,其中2例标本模拟重建修复,对16例创伤性大鱼际肌缺损患者进行小指展肌重建拇对掌功能.主要观察指标:观察5具新鲜手标本小指展肌的形态,测量其长度、肌宽、肌厚,观察肌动脉的来源、走行,测量可游离血管神经蒂的长度及外径,观察16例患者重建修复后移植区的外形,测量拇指主动由内收位上垂直对掌角度.结果:解剖学显示小指展肌有其独立的血管神经束,支配小指展肌的血管蒂为尺动脉的掌深支,蒂长(1.10±0.50)cm.支配小指展肌的神经为尺神经深支的小指展肌支,蒂长(1.16±0.35)cm,血管神经蒂于肌近端入肌.临床设计将小指展肌远端止点切断,转位缝合于拇指近节指骨基底部桡侧缘.恢复拇指外展对掌功能,16例肌皮瓣全部成活.患者随访3~6个月,皮瓣色泽、质地良好,大鱼际处饱满,拇指对掌功能良好,均能触及第4掌骨头掌面,垂直对掌角度均大于60.,完成与第2~5指对指功能及手的持、捏、握、抓及大部分拇指对掌功能.结论:临床应用小指展肌重建拇指对掌术式操作简单,功能疗效满意;经转移后不需重建滑车,同时又能保持大鱼际肌处外形饱满:小指展肌作为一血管神经功能区,为理想的肌皮瓣转移供区.  相似文献   

11.
颈椎前路撑开钛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笔者总结了69例颈椎前路撑开钛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护理。认为术前心理护理、牵引制动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术后正确的体位、观察呼吸变化、做好切121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康复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人工真皮治疗手部热压伤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术前做好心理疏导,抬高患肢以减轻肢体水肿,创面保持清洁干燥;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患肢制动,指导功能锻炼。结果本组10例手部缺损均治愈,且功能和外形均获得满意的效果。结论术前心理护理,使患者树立了良好的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及术后康复锻炼;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和做好伤口创面护理,正确指导功能锻炼,是手部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总结猪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护理。护理重点包括:术前,做好各项专科检查,评估及筛选合适的患者,密切监测血糖,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针对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如对手术的恐惧及术后疗效期望过高)进行护理;术后,预防感染,进行保护性隔离;严密监测血糖,警惕高血糖、低血糖的出现;做好个体化饮食指导及护理,准确执行各种用药,观察药物反应;针对患者恐惧、紧张等给予心理疏导及支持;观察与预防并发症,做好出院健康宣教及出院随访。本组患者进行猪胰岛细胞移植手术治疗后,未出现明显移植排斥反应,生命体征平稳,移植治疗6个月随访血糖控制较前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满足肾移植术前患者的身心需求,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应用流程管理的思想,创建入院、评估、检查、处置、组织五步流程制度,对患者进行流程化护理。结果护理缺陷发生率由实施前的2.83%降至0.23%;抢救成功率由实施前的92.64%上升至97.51%;提高了患者和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五步流程法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总结报道异体脱细胞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治疗瘢痕挛缩畸形患的护理方法。对20例实施异体脱细胞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术的瘢痕挛缩畸形患术前进行心理护理,认真做好植皮区的皮肤准备、术后着重病房准备,肢体制动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加强营养支持疗法,康复期护理等。本组18例移植皮片全部1次成活.2例大部分成活,小部分经第2次移植后成活,肢体活动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应用颈前路带锁钢板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作用及影响.方法 门诊医生及护士筛选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给予宣教,指导患者适时手术.对遵医住院的42例患者给予术前、术后护理干预及康复指导;出院后随访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随访6个月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率达68.8%.结论 适时适当的护理干预可促进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王慧  张春玲 《现代护理》2007,13(17):1613-1614
目的探讨肺移植患者的术前护理对患者的影响。方法描述性研究,我院自1995年以来共进行7例肺移植的手术,现对7位患者的术前护理进行总结。结果肺移植术前护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和术后的恢复。结论对肺移植患者的术前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