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旋转回归实验优化超声波提取玉米黄色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蛋白粉为原料,以乙醇、石油醚的混合溶剂作为提取剂,探讨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混合溶剂中乙醇的体积百分数对玉米黄色素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设计方法,对玉米黄色素的超声波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波提取温度46.94℃、浸提时间35.98min、料液比1∶29、乙醇体积百分数51.89%,玉米黄色素提取率为8.16%。  相似文献   

2.
玉米黄色素的提取纯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以玉米淀粉厂副产品玉米蛋白粉为原料,提取玉米黄色素的工艺,比较了两种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效果,并对玉米黄色素的最佳提取溶剂进行了筛选.通过实验得出,对原料玉米蛋白粉采用酶水解处理可使玉米黄色素的得率大幅度提高,并确定了原料玉米蛋白粉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为5%、酶浓度为1.2%、温度为55℃、水解时间为8h、pH值为7.2~8.4.首次采用大孔树脂对玉米黄色素进行纯化处理,结果得到β-胡萝卜素纯度提高近63%.最后对玉米黄色素在应用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玉米黄色素的最适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3.
膨化玉米黄粉中天然黄色素的制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对玉米黄色素的最佳提取溶剂进行了筛选,研究了原料玉米黄粉的处理方式,首次采用挤压膨化玉米黄粉的方法提取玉米黄色素。结果表明:无水乙醇对玉米黄色素的提取效果最佳;对原料玉米黄粉采用挤压膨化处理可使玉米黄色素的得率大幅度提高。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确定了玉米黄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温度67.4℃,时间95 min,液料比(mg∶g)20.5∶1。  相似文献   

4.
玉米黄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一)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玉米黄色素的最佳提取溶剂进行了筛选,研究了原料玉米蛋白粉的处理方式,首次采用水解玉米蛋白粉的方法提取玉米黄色素。结果:96%乙醇对玉米黄色素的提取效果最佳;对原料玉米蛋白粉采用酶水解处理可使玉米黄色素的得率大幅度提高;确定了原料玉米蛋白粉酶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5%,酶浓度:1.2%,温度:35℃,pH:7.4-8.0,水解时间:6h。  相似文献   

5.
超声法提取玉米黄色素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制备玉米汁饮料的副产品玉米渣为原料,利用超声技术提取玉米黄色素.研究了其工艺过程和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溶剂为乙醇,体积分数80%,固液比1∶6,超声功率60 W,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40 min,pH7,此条件下玉米黄色素的得率可高达14.7%.同时对玉米黄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热对玉米黄色素具有较大影响,还原剂、蔗糖等添加剂和Ca2 、K 对玉米黄色素有较好的稳定性,氧化剂及Fe2 、Cu2 对玉米黄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利用超声波辅助技术提取玉米蛋白粉中的玉米黄色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nhnken响应面试验考察了料液比、pH值与超声波处理时间等因素对玉米黄色素得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提取条件。通过响应面建立了料液比、pH和超声时间与玉米黄色素得率的二次回归多项式,较准确地预测了玉米蛋白粉中玉米黄色素的得率。结果显示:料液比为1∶6,pH值为5,超声处理时间为26min时,玉米黄色素的得率最高,达到0.2845mg/g。研究结果可以为玉米黄色素的工业化提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研究细菌(T2013)发酵生产蓝色素的提取条件。首先对蓝色素提取的主要单因素(浸提剂种类、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等)进行研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温度对该色素提取有显著影响,以80%的乙醇为浸提剂,在浸提时间为150min、浸提温度为60℃、固液比为1∶50的条件下,提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玉米黄色素的提取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首先研究确立了玉米黄色素提取的方法和工艺条件,其次对玉米黄色素应用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用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
以玉米淀粉副产物玉米黄浆粉为原料,采用不同的有机溶剂从玉米黄浆粉中提取玉米黄色素,并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来确定最佳因素和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温度对玉米黄色素提取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提取时间,而料液比的影响较小。其最佳工艺条件为:以无水乙醇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 15,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1.5h,玉米黄色素的提取率为56.84%。  相似文献   

10.
黄琼  丁玲  黄容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1,32(12):234-237
采用微波萃取技术提取玉米黄色素,研究微波控制条件对玉米黄色素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黄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48nm,微波萃取玉米黄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50%乙醇为提取溶剂,微波功率450W、料液比为1:12(g:mL)、微波作用时间80s、萃取2次.  相似文献   

11.
利用超临界CO2方法萃取石榴皮中总黄酮、三萜类,然后超声波辅助提取萃余物中黄色素。采用正交试验探究萃取时间、压力、温度、夹带剂浓度对总黄酮、三萜类及对超临界残渣黄色素提取率的影响,得到最优工艺条件。超临界萃取总黄酮最优条件为萃取时间70 min,压力30 MPa,温度85℃,夹带剂浓度90%,总黄酮提取率为12.482%,此时萃余物黄色素提取率为5.870%,同时检测到使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萃余物黄色素,其提取率极显著高于微波辅助法(P<0.01)。黄色素抗氧化活性检测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为(27335.16±8.5501)μmol FERA/g和(4164.10±4.6576)μmol Trolox/g。  相似文献   

12.
探讨微波辅助提取玉米皮中黄色素的工艺条件,研究黄色素的稳定性。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的优化条件:辐射功率400W,提取溶剂浓度80%,辐射时间60s,料液比1:8。常用食品添加剂蔗糖、柠檬酸和氯化钠对玉米皮中黄色素的影响不大,而苯甲酸钠对其稳定性有一定影响;耐热性较好,耐光性较差,应避免光照;耐氧化性较好,耐还原性稍差;在酸性、中性和弱碱性范围内,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赵华  王虹  任晶  陈磊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33(5):38-40,44
玉米皮中含有大量玉米黄色素和醇溶蛋白。本研究首先对玉米麸皮进行脱色处理得到玉米黄色素,然后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玉米醇溶蛋白提取工艺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试验得到了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R2=0.989 6,该模型能较好的反映各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添加液料比为9∶1(mL/g)的75%乙醇水溶液,60℃浸提2 h后,离心分离,提取液的吸光度值为0.014,醇溶蛋白一次提取率为71.49%。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天然食用色素,玉米黄色素因其显著的功能特性受到人们的关注,其提取及纯化成为学者们多年来的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目前玉米黄色素的提取、纯化与分析检测研究现状,并对其研究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酒糟中玉米黄色素的提取条件并对超声提取玉米黄色素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超声时间、固液比和超声波功率为关键因子,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进行3因素3水平的实验设计,以色素收率作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RSA)。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酒糟中玉米黄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69.85min,超声功率744W,固液比1∶4.5(g:mL),提取率预测值137μg/g,验证值为132μg/g,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3.8%;超声提取的酒糟玉米黄色素对Hela细胞、乳腺癌细胞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蛹虫草黄色素的种类并建立最佳的提取工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蛹虫草黄色素进行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结果发现一种新型的蛹虫草黄色素,并将其命名为虫草烯。虫草烯是一种与类胡萝卜素具有相似紫外-可见光、红外吸收特征的新型色素。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虫草烯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溶液体积分数57.68%、提取温度44.40 ℃、提取时间52.44 min,并最终确定蛹虫草子实体中虫草烯提取量为(2 780.97±170.38)μg/g。  相似文献   

17.
玉米皮含有大量玉米黄色素和醇溶蛋白;该研究首先对玉米皮进行脱色处理得到玉米黄色素,然后利用微波辅助提取玉米醇溶蛋白,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玉米醇溶蛋白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5%、液料比12、微波功率450 W、间歇式微波处理5次,共225 s,提取率为7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