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过量碘对甲状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观察过量碘对甲状腺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探讨过量碘促进甲状腺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选取FRTL细胞系为研究对象,正常对照组培养基内不加碘,过量碘组分别含碘(碘化钾)1、5、10、50和100mmol/L,培养24h,流式细胞术测定凋亡细胞的比例,荧光定量PCR法测定5、10、50mmol/L碘剂量组fas、fasL、Bcl-2和Bax的 mRNA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0、50和100mmol/L碘剂量组FRTL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5mmol/L碘组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10mmol/L和50mmol/L碘组fasL和Bax mRN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Bcl-2 mRN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10mmol/L碘组fas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50mmol/L碘组fas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过量碘可通过调节fas、fasL、Bcl-2及Bax的表达而促进影响甲状腺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适碘条件下不同硒摄入水平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大鼠甲状腺细胞凋亡蛋白Fas/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2只雌性Lewis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4组,分别设为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补硒+模型组(Se++M组),低硒+模型组(Se-+M组),在适碘条件下(含10.90 mg/kg)对各组先施加不同水平的硒(Se++M组2 mg/kg,C与M组0.20 mg/kg,Se-+M组0.02 mg/kg)干预2周后,再采用猪甲状腺球蛋白免疫大鼠建立EAT模型,取甲状腺组织制成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比较Fas/FasL表达情况的差异.结果 EAT大鼠甲状腺Fas及FasL较对照均出现表达增加,其中Fas的表达有随补硒水平的升高而下降的趋势,Se++M组吸光度值(0.036±0.004)与M组(0.059±0.006)相比,Fas表达明显受到抑制(q=11.591,P=0.000),与Se-+M组(0.050±0.005)相比,Se++M组Fas呈较低表达水平(q=7.055,P=0.000);但补硒对FasL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补硒能减少Fas在甲状腺细胞中的表达,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疫病的发展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碘缺乏和不同程度碘过量大鼠甲状腺组织Ⅰ型脱碘酶(D1)mRNA的表达及D1活性的变化。方法:断乳1月龄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低碘(LI)、正常碘(NI)、5倍(5HI)、10倍(10HI)、50倍(50HI)和100倍(100HI)碘组,饲养3、6和12个月后分三批处死动物。采用RT-PCR方法,对甲状腺组织D1mRNA水平进行检测。同时以125I-rT3作为底物,结合离子交换层析技术,测定甲状腺D1活性。结果:与NI组比较,各月龄大鼠LI组D1mRNA表达呈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各月龄大鼠HI组D1mRNA表达也均呈下降趋势,其中3月龄大鼠5HI、10HI、50HI组、6月龄大鼠100HI组、12月龄大鼠50HI、100HI组D1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NI组。与NI组比较,各月龄大鼠LI组D1活性均显著升高,各HI组D1活性随碘摄入量的增加而呈逐渐减低趋势,其中6月龄和12月龄50HI及100HI组D1活性则显著降低。结论:碘缺乏情况下,D1活性明显升高,以促进更多的T4转变为T3,但碘缺乏对D1mRNA的表达未见促进作用。碘过量可明显抑制D1活性,且随碘摄入量的增加,D1活性降低更为明显,碘过量对D1mRNA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硒碘处理大鼠肝脏某些生化指标与凋亡蛋白(Fas/FasL)表达的变化。方法选取人工合成的低硒、低碘复合饲料喂养繁殖的仔二代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色法检测大鼠肝脏中GPX-Px的活性、脂质过氧化物(MDA)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中凋亡蛋白(Fas/FasL)的表达。结果低硒组大鼠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Px)的活性明显降低,MDA、NO含量及凋亡蛋白Fas/FasL的表达均明显升高;低碘组大鼠肝脏中GPX-Px活性、NO含量未见明显改变,MDA含量明显增加,Fas/FasL表达明显升高。低硒低碘联合组大鼠肝脏GSH-Px活性降低及MDA、NO含量、Fas/FasL表达水平增加的幅度远大于单纯低硒或低碘组。结论长期硒缺乏可致大鼠肝脏GSH-Px活性下降,MDA和NO含量升高,肝脏Fas/FasL过量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碘酸钾(KIO3)摄入量的大鼠模型碘代谢及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并探讨KIO3的安全性。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给予低碘、适碘和高碘(分别为适碘组的5,10,50,100倍)饮食,检测3、6和12个月时尿碘水平和甲状腺含碘量,分析碘代谢变化;分别检测血清总三碘甲腺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腺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浓度及甲状腺组织中三碘甲腺氨酸(T3)、甲状腺素(T4)含量来衡量甲状腺功能。结果LI组尿碘水平和甲状腺含碘量,以及血清、甲状腺组织中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均显著低于适碘组,呈明显甲状腺功能低下;各HI组尿碘排泄量显著增加,增加幅度与碘摄入量的倍数相一致,但与适碘组比较,各HI组甲状腺含碘量最高仅2倍左右;另外,HI组随着碘摄入的增加,血清和甲状腺组织中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也出现降低趋势,呈现一定的甲状腺功能低下。结论长期碘缺乏和碘过量均可导致大鼠甲状腺功能低下,但以碘缺乏所致的甲状腺功能低下更为明显。同时大鼠存在适应高碘的机制,对高碘摄入具有更强的耐受性,并证实KIO3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碘摄入量的仔代大鼠脑组织抗氧化酶活力及其相关基因表达、过氧化产物含量,探讨碘对大鼠脑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断乳后1个月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低碘组,适碘组,10倍碘组,50倍碘组),每组20只,分别饮用含不同碘浓度的水,每组每日总碘摄入量分别为<1、6.15、61.5和307.5μg/d.饲养3个月后随机交配,仔鼠饲养28 d后,断头取其脑组织,称重,进行抗氧化酶活力及过氧化产物浓度测定,以RT-PCR方法检测抗氧化酶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适碘组相比,大鼠脑内丙二醛(MDA)含量仅在低碘组明显升高(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在低碘组升高(P<0.05),在50倍碘组明显降低(P<0.01);SOD/MDA在低碘组和50倍碘组均明显降低(P<0.05,P<0.0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在低碘组、10倍碘组和50倍碘组降低(P<0.05,P<0.01),GSH-Px/MDA也明显降低(P<0.01).与适碘组相比,在10倍碘组和50倍碘组SODmRNA表达降低,各组GSH-Px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碘缺乏和碘过量都可对仔代大鼠脑组织抗氧化能力有影响,造成脑组织自由基损伤,且低碘组比高碘组损伤明显;SOD和GSH-Px活力受转录、翻译、翻译后修饰等多水平调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微量元素变化与碘过量所导致的大鼠甲状腺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健康SPF/VAF级初断乳SD大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适碘组(NI)、5倍(5HI)、10倍(10HI)、50倍(50HI)、100倍碘过量组(100HI),每组各10只。通过饮用不同KIO_3含量的去离子水,使五组碘摄入量分别约为6.0、30.0、60.0、300.0、600.0μg/d,干预6个月使各组大鼠碘营养水平达到实验预期。测定尿碘浓度,甲状腺重量,血清甲状腺激素,测量血清中镁(Mg)、钙(Ca)、铬(Cr)、锰(Mn)、铜(Cu)、锌(Zn)和硒(Se)的含量。结果大鼠碘营养各项指标均符合试验设计要求。与对照组相比,5、10、50倍组甲状腺功能无明显变化,100倍组f T3和fT3/fT4明显降低。与NI组大鼠血清中微量元素相比较,碘过量大鼠Cr,Mn,Zn增加(P0.05),其他元素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种微量元素的变化可能在碘对甲状腺的功能影响中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碘摄入水平对仔鼠大脑2型脱碘酶(D2)活力、髓鞘碱性蛋白(MBP)、突触蛋白Ⅰ表达的影响。方法将 SPA-VAF 级 Wistar 大鼠60只随机分为低碘组(LI 组)、正常碘组(NI 组)、5、10、50、100倍高碘组(HI 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经饮水给予碘酸钾,使其每日总碘摄入量分别为1、6.15、30.75、61.5、307.5、615μg。喂养3个月后雌、雄交配,仔鼠在出生后28 d 处死,以竞争结合放射免疫分析(RIA)法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TH),以强阳离子交换层析法测定大脑 D2活力,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MBP 及突触蛋白Ⅰ表达的变化。结果与 NI 组比较,LI 组各血清 TH 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各 HI 组随着碘摄入量的增加各血清 TH 水平均呈降低趋势,其中 TT_4、FT_4在615μg/d 碘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 组与各 HI 组的 D2活力较 NI 组有升高的趋势,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 NI 组比较,LI 组和各 HI 组胼胝体 MBP 蛋白表达均减少,海马 CA3区突触蛋白Ⅰ表达均增多。结论碘缺乏和重度碘过量(615μg/d 碘组)仔鼠表现出甲状腺功能减退,碘缺乏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程度和对髓鞘与突触发育的影响比碘过量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睾丸局部加热致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及Fas/FasL信号通路在生精细胞凋亡调控中的作用。方法16只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加热组和对照组。加热组进行大鼠睾丸43℃水浴15 min;对照组行大鼠睾丸22℃水浴15 min。24 h后进行灌流和内固定,取睾丸。制作5μm的组织切片,采用睾丸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和免疫组化分析,检测生精细胞凋亡及 Fas 和 FasL 表达。化学发光法检测大鼠血清睾酮水平。结果加热组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率(15.8%±1.6%)较对照组(2.2%±0.5%)显著增加;加热后Fas和FasL在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对照组和加热组血清睾酮(T)水平无差异。结论睾丸局部加热诱导生精细胞凋亡,Fas和FasL系统为该凋亡过程的信号通路之一。  相似文献   

10.
李俊江  刘铭 《中国医师杂志》2007,9(9):1203-1205
目的 探讨Fas/FasL在小儿皮肤血管瘤不同时期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血管瘤退化的可能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不同时期小儿皮肤血管瘤和瘤体周围正常皮肤组织中Fas,FasL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用末端脱氧核苷酸基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苷三磷酸(dUTP)-生物素颈端标记法(TUNEL)检测凋亡细胞.结果 Fas抗原阳性表达率在增生期、退化期和退化完成期分别为33.3%、87.5%和18.7%.退化期的阳性表达高于增生期和退化完成期(P<0.05).FasL阳性表达率在增生期、退化期和退化完成期分别为22.2%、75.0%和25.0%,退化期的阳性表达高于增生期和退化完成期(P<0.05).PCNA阳性表达率在增生期、退化期和退化完成期分别为83.3%、37.5%和25.0%.增生期组与退化期和退化完成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期、退化期和退化完成期血管瘤组凋亡指数(AI)分别为1.7778±0.7535、23.3563±14.5164和1.4375±0.6043.退化期组与增生期及退化完成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as及FasL共同参与了小儿皮肤血管瘤增生与退化的全过程,其机制可能与Fas/FasL介导和调控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
碘缺乏和碘过多对大鼠甲状腺细胞膜脂流动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碘缺乏和碘过多对甲状腺细胞膜脂流动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观察不同碘摄入水平的3组Wistar大鼠血清T4、T3水平,甲状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S)的活力以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应用荧光偏振方法测量了甲状腺细胞膜脂的荧光偏振度和平均微黏度,以反映膜脂的流动性,结果:低碘组大鼠血清T4、T3水平显低于适碘对照组及高碘组SOD和GPx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Wistar大鼠补充不同剂量碘化钾(KI)对甲状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低碘组(LI),适碘组(NI),5倍高碘组(5HI),10倍高碘组(10HI),50倍高碘组(50HI),100倍高碘组(100HI).每组20只.按每日进食量和饮水量计算的每日总碘摄入量分别为<1、6.15、30.75、61.5、307.5、615μg/d.喂养6和12个月后,检测甲状腺组织匀浆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LI组的GPx活力、SOD活力和MDA含量于摄碘6个月时,均较NI组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HI、10HI和50HI组的GPx活力和SOD活力在摄碘6个月和12个月时与NI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HI组的GPx活力和SOD活力在6个月时较NI组增高(P<0.05),但在12个月时较NI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摄碘6个月时,100HI组的MDA含量较NI组有增高趋势(P>0.05);但在12个月时50HI和100HI组的MDA含量均较NI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高碘组MDA含量均与NI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碘导致大鼠甲状腺抗氧化系统失代偿,发生过氧化损伤;长期高碘(100HI)会使甲状腺抗氧化酶活力降低,但未出现明显过氧化损伤;大鼠甲状腺的抗氧化系统对高碘有很强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13.
碘缺乏和碘过量对甲状腺自身免疫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碘对大鼠免疫细胞(CD4/CD8)、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utoanti-body,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utoantibody,TPOAb)的作用,探讨碘对甲状腺自身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6组(1)低碘组(LI)摄碘量<1μg/d;(2)适碘组(NI)摄碘量为6.15μg/d;(3)5倍碘组(5HI)摄碘量为30.75μg/d;(4)10倍碘组(10HI)摄碘量为61.50μg/d;(5)50倍碘组(50HI)摄碘量为307.50μg/d;(6)100倍碘(100HI)摄碘量为615.00μg/d。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和CD8免疫细胞数量,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血清中TGAb和TPOAb水平。结果LI组大鼠外周血CD4细胞为(57.9±4.3)%,NI组为(51.2±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HI组CD8细胞为(18.4±3.1)%,NI组为(26.5±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I组CD4/CD8比值为2.4±0.40,100HI组为2.7±0.4,均高于NI组的1.9±0.3。LI组TGAb含量为(1510±221)CPM,明显低于NI组的(2099±220)CPM;50HI组和100HI组的TGAb含量分别为(3986±286)和(3550±378)CPM,较NI组明显升高。TPOAb含量在10HI组和50HI组分别为(2066±184)和(2141±163)CPM,均明显低于NI组的(2372±245)CPM。结论碘会直接或间接影响CD4/CD8细胞数量和甲状腺自身抗体(TGAb、TPOAb)生成水平,参与甲状腺自身免疫反应。低碘或100倍高碘的摄入,可不同程度地激活Wistar大鼠的免疫状态。在甲状腺自身免疫应答中,碘对甲状腺球蛋白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原的影响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Our previous epidemiological study indicated that excessive intake of iodine could potentially lead to hypothyroidism.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time and dose effect of iodine intake on serum thyrotropin (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 TSH) levels and to explore the non-autoimmune regulation of serum TSH by pituitary type 2 deiodinase (D2). A total of 360 Wistar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 depending on administered iodine dosages (folds of physiological dose): normal iodine (NI), 3-fold iodine (3HI), 6-fold iodine (6HI), 10-fold iodine (10HI) and 50-fold iodine (50HI). At 4, 8, 12 and 24 weeks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sodium iodide, blood was collected for serum TSH measurement by 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 Pituitaries were also excised for measurement of TSHβ subunit expression, D2 expression and activity, 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 8 (MCT8) and thyroid hormone receptor β2 isoform (TRβ2) leve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odine intake of 10HI and 50HI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ituitary and serum TSH levels from 8 to 24 weeks (P?相似文献   

15.
高碘对大鼠实验性甲状腺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高碘对已形成甲状腺肿大鼠的影响。方法:复制Wistar大鼠甲状腺肿模型,分2组,实验组及实验对照组,实验组又分5组,常规饲料中投放不同浓度的碘。饲养7个月后处死,将甲状腺组织常规方法固定并包埋,切片,HE染色,核仁组织区嗜银蛋白(AgNOR)染色,用图象分析系统测量甲状腺滤泡上皮高度与甲状腺滤泡腔面积。结果:实验组出现胶质性甲状腺肿,不典型增生出现的百分率增加。甲状腺细胞的高度随饲料含量碘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其泡腔面积逐渐增大,实验组不同共型增生区域的AgNOR颗粒数目增多,结论:高碘可使药物性甲磁谣胀变成高碘性甲状腺肿,并使某些区域增殖活跃,有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微量元素变化与铁、碘缺乏大鼠甲状腺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健康SPF/VAF级初断乳SD大鼠32只,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碘铁联合缺乏组(IFD)、碘缺乏组(ID)、铁缺乏组(FD)和对照组(N),每组各8只。通过饲料控制4周使各组大鼠铁、碘营养水平达到实验预期。测定尿碘浓度、甲状腺重量、血红蛋白、血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测量血清中镁(Mg)、钙(Ca)、铬(Cr)、锰(Mn)、铜(Cu)、锌(Zn)和硒(Se)的含量。结果大鼠碘营养和铁营养各项指标均符合试验设计要求。与对照组相比,铁缺乏组、碘缺乏组、碘铁联合缺乏组均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或甲减趋势;碘铁联合缺乏组大鼠血清Ca、Mn、Zn浓度增加(P0.05,P0.01),其他元素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碘缺乏组大鼠血清Cu、Zn、Se浓度增加(均P0.05),其他元素变化无统计学意义;铁缺乏组大鼠血清Ca、Zn浓度增加(P0.05,P0.01),其他元素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种微量元素的变化可能协同铁、碘对甲状腺的功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碘营养状态下克汀大鼠脑内T4 5′-和5-脱碘酶活性的变化.方法复制Wistar克汀大鼠,通过饮水中含碘量不同分为低碘组、适碘组、高碘组、正常对照组,每组2或3窝(31~42只),选用20 d龄的仔鼠进行实验,测定4组动物模型甲状腺功能状态及脑T4 5′-和5-脱碘酶活性.结果低碘组TT4和FT4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为正常对照组的3.5% ,FT3高于正常对照组74.0%;适碘组TT4和FT4高于正常对照组14.5%和27.7%;高碘组TT4和FT4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仅为正常对照组的61.86%和62.0%,TT3低于正常对照组,FT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84.9%.低碘组脑组织中T45′-脱碘酶活性相当于每克组织每小时(1.95±0.32 ) ngT3/μgT4,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59±0.23),5-脱碘酶活性相当于每克组织每小时(1.38±0.21) ngrT3/μgT4,低于正常对照组(2.02±0.26),高碘组T45′-和5-脱碘酶活性每克组织每小时(1.12±0.19)ngT3/μgT4和(1.73±0.36)ngrT3/μgT4,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5′-脱碘酶活性在低碘时活性升高,在高碘时活性降低;5-脱碘酶在低碘和高碘时活性均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