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高强度钢钻削加工难的问题,运用仿真软件DEFORM-3D对普通麻花钻的钻削机理进行分析,通过正交试验法改变麻花钻的几何参数,得到了轴向力和扭矩的仿真结果,并对正交试验所得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详细阐述了麻花钻的几何参数对加工难加工材料高强度钢时的钻削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沈钰  白海清 《工具技术》2018,(4):99-103
根据麻花钻的实际制造过程,利用UG NX软件在麻花钻螺旋线的法平面内,以实际钻头刃沟铣刀轮廓生成前刀面,并基于锥面刃磨法原理,以两面自然相交的方法生成麻花钻后刀面,完成麻花钻的三维建模。利用DEFORM-3D软件建立了麻花钻钻削钛合金的有限元模型,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了麻花钻顶角、螺旋角和横刃斜角对钛合金钻削过程中轴向力的影响规律。结合极差与方差分析,以图表方式直观反映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并获得最佳几何参数组合,为钛合金实际钻削过程中钻头几何参数的选择和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麻花钻的数学建模及钻削过程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预测麻花钻的几何参数及钻削用量对钻削力和钻削温度的影响,通过对标准麻花钻的几何造型及锥面磨法的研究,用UG做了3D实体模型,基于Deform3D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对钻削过程的钻削力和钻削温度的分布做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扭矩、轴向力和切削温度均随麻花钻的直径增加而增大,随进给量的减小而降低。  相似文献   

4.
钻头刃口处理对钻削加工42CrMo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波  张伟  赵耀 《工具技术》2009,43(2):36-38
通过钻削试验,分析了钻头刃口处理几何参数对钻削轴向力、扭矩和刀具寿命的影响,对钻削加工42CrMo时的刃口处理斜面宽度进行了优化。加工试验表明,钻头使用寿命延长了近25%。  相似文献   

5.
钛合金TC4的钻削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荣第  吴健 《工具技术》2009,43(1):25-27
钛合金TCA属于较难加工材料,其小孔钻削尤为困难。为得到钻头直径、钻削参数(进给量、切削速度)和刀具材料对钻削力的影响规律,采用标准高速钢钻头对TCA与45钢进行了钻削对比试验,并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分别建立了扭矩和轴向力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TC4的钻削力比45钢大,钻削参数对钻削力的影响规律与45钢基本相同,即钻头直径对扭矩和轴向力影响最大,进给量次之,切削速度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6.
钻削力模型的建立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直线刃标准麻花钻的基础上,建立了有关切削几何参数的数学模型。并对标准麻花钻的几何参数进行了定量的分析。由于钻削过程的复杂性,采用了数学分析和经验值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钻削过程机理,建立了动态钻削力和扭矩模型,实现了对动态钻削力和扭矩的仿真。  相似文献   

7.
针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钻孔时钻头寿命短、易产生加工缺陷等问题,将钎焊金刚石套料钻应用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钻削加工中。为更好地说明钎焊金刚石套料钻的加工性能,选取了复合材料钻削中常用的金刚石涂层麻花钻进行比较,并选择了实际加工中严重影响加工质量的出口撕裂缺陷进行成因分析。通过检测与分析出口处加工质量,得到以下结论:对于不同结构形式的钻头,仅依靠轴向力及扭矩并不能判断是否产生撕裂缺陷;在相同工艺参数下,钎焊金刚石套料钻的轴向力及扭矩均小于金刚石涂层麻花钻的轴向力及扭矩,使用钎焊金刚石套料钻更有利于减少撕裂缺陷,提高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8.
孔的钻削加工是机械制造行业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加工方法,麻花钻是孔加工工艺中最常用的钻削工具。主要建立孔加工过程中麻花钻承受载荷及扭矩的数学模型,运用有限元软件模拟仿真钻削加工过程,并对麻花钻所受轴向力、扭矩、温度变化等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影响麻花钻钻削性能的因素。主要针对钻削工艺参数中主轴转数n进行详细分析,并确定其对钻削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白大山  黄树涛  周丽 《工具技术》2011,45(10):12-15
利用DEFORM - 3D有限元软件对金刚石涂层钻头钻削SiCp/Al复合材料的过程进行了动态仿真,分析了钻削速度、进给量对加工过程中刀具的轴向力、扭矩以及工件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进给量的增加,钻削过程中钻头的轴向力、扭矩和工件的温度都有所增加;随着钻削速度的增加,钻削过程中钻头的轴向力和扭矩的变化不大,但工件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ABAQUS软件针对Ti6Al4V的钻削过程进行三维有限元仿真,得到轴向力曲线和应力分布云图。研究阶梯钻相对于普通麻花钻对钻削轴向力的减小作用,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单一变量法,设置不同的台阶角度和第一级钻头直径,研究两因素对轴向力和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仿真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孔径情况下,阶梯钻产生的轴向力小于普通麻花钻,残余应力水平更低;对比不同台阶角度的阶梯钻发现,台阶角度为90°的阶梯钻产生轴向力更小,残余应力水平更低;在台阶角度为90°时,第一级钻头直径取4.6mm时的毛刺高度最小,残余应力水平也相对较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台阶角度和第一级钻头的直径来提高工件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