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研究大叶蛇葡萄石油醚提取物体外抗乙肝病毒(HBV)的作用.方法 将大叶蛇葡萄石油醚提取物作用于乙肝病毒DNA转染人肝癌细胞系2215细胞,以细胞病变(CPE)观察药物对2215细胞的毒性,用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检测药物对培养8d的2215细胞分泌的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 石油醚提取物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为99.1μg/ml,最大无毒浓度(TCo)为62.5 μg/ml;石油醚提取物对培养8d的2215细胞的HBsAg、HBeAg表达抑制作用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分别为4.2 μg/ml,26.3μg/ml,治疗指数(TI)值分别为23.6,3.8.结论 大叶蛇葡萄石油醚提取物具一定的体外抗乙肝病毒的作用,为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2.
白背叶提取物A对人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白背叶提取物A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四唑盐比色实验(MTT法),以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评价抗肿瘤活性强度的指标,分别对4种常见的人恶性肿瘤细胞进行抗肿瘤活性的筛选.结果 白背叶提取物A在浓度为5 μg/ml时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人肺癌细胞A549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或P<0.01),其IC_50分别为27.14 μg/ml,33.08 μg/ml;在浓度为20 μg/ml 时对人结肠癌细胞LoVo有抑制作用(P<0.05),其IC_(50)为36.82 μg/ml;在浓度为40 μg/ml 时对人肝癌细胞Bel-7404有抑制作用(P<0.05),其IC_50为37.70μg/ml.结论 白背叶提取物A对以上4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叶蛇葡萄乙醇提取物的抗乙肝病毒(HBV)作用。方法:将大叶蛇葡萄乙醇提取物作用于乙肝病毒DNA转染人肝癌细胞系2215细胞,以细胞病变(CPE)观察药物对2215细胞的毒性,用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检测药物对培养8天的2215细胞分泌的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大叶蛇葡萄乙醇提取物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为250μg/ml,最大无毒浓度(TC0)为125μg/ml;乙醇提取物对培养8天的2215细胞HBsAg、HBeAg表达抑制作用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分别为43.1μg/ml、54.8μg/ml,治疗指数(TI)值分别为5.8、4.7。结论:大叶蛇葡萄乙醇提取物具一定的体外抗乙肝病毒的作用,为有效物质部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广东蛇葡萄石油醚萃取部位对乙肝病毒(HBV)的抑制活性。方法将广东蛇葡萄石油醚萃取部位作用于2215细胞(乙肝病毒DNA转染人肝癌细胞),以细胞病变(CPE)为指标,观察药物对2215细胞的毒性,用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检测培养液中HBeAg和HBsAg水平。结果广东蛇葡萄石油醚萃取部位对2215细胞HBeAg、HBsAg的分泌有明显抑制作用,其半数毒性浓度(TC50)为99.6 g/mL,最大无毒浓度(TC0)为62.5 g/mL;对培养8d的2215细胞抑制HBeAg(IC50)为26.5 g/mL、抑制HBsAg(IC50)为4.3 g/mL;治疗指数(TI)值分别为4.0、23.7。结论广东蛇葡萄石油醚物质部位能明显抑制2215细胞HBsAg和HBeAg的分泌,具有一定的抗乙肝病毒活性,为蛇葡萄属药物的抗乙肝病毒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芒果苷在2215细胞培养中对乙肝病毒HBsAg、HBeAg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芒果苷系芒果叶的主要有效成分.据报道芒果苷具有保肝利胆、平喘镇咳、抗病毒等作用.目的:观察芒果苷在HBV基因转染的人肝癌细胞系2215培养中对细胞的毒性、HBsAg和HBeAg分泌的影响.方法:药物对细胞的毒性实验,接种2215细胞后24h,加入药物培养8天,观察细胞病变.在无毒的药物浓度下,将药物加入2215细胞培养8天于第4、第8天收集培养液,测定HBsAg和HBeAg水平.结果:芒果苷半数细胞毒浓度(TC50)为250μg/ml,最大无毒浓度(TC0)为125μg/ml;芒果苷对2215细胞HBeAg分泌有明显抑制作用,其半数有效剂量(IC50)为37.6μg/ml,治疗指数(SI)为6.65.  相似文献   

6.
二黄乙肝片影响2215细胞HBsAg、HBeAg分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二黄乙肝片的体外抗乙肝病毒作用.方法:采用2215细胞为模型,应用MTT法进行细胞毒性实验,在无毒浓度下检测二黄乙肝片对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抑制作用.结果:二黄乙肝片最大无毒浓度(TC0)为1375μg/ml,半数有效浓度(IC50)小于171.88μg/ml,对2215细胞分泌的HBsAg抑制率为29.85%,对2215细胞分泌的HBeAg抑制率为89.99%.二黄乙肝片对HBeAg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治疗指数为20.55.结论:二黄乙肝片对HBeAg和HBsAg分泌的抑制作用乙型提示其在体外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芒果苷在2215细胞培养中对乙肝病毒HBsAg、HBeAg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作文  邓家刚  杨柯 《中医药学刊》2004,22(9):1645-1646
芒果苷系芒果叶的主要有效成分。据报道芒果苷具有保肝利胆、平喘镇咳、抗病毒等作用。目的:观察芒果苷在HBV基因转染的人肝癌细胞系2215培养中对细胞的毒性、HBsAg和HBeAg分泌的影响。方法:药物对细胞的毒性实验,接种2215细胞后24h,加入药物培养8天,观察细胞病变。在无毒的药物浓度下,将药物加入2215细胞培养8天于第4、第8天收集培养液,测定HBsAg和HBeAg水平。结果:芒果苷半数细胞毒浓度(TC50)为250μg/ml,最大无毒浓度(TC0)为125μg/ml;芒果苷对2215细胞HBeAg分泌有明显抑制作用,其半数有效剂量(IC50)为37.6μg/ml,治疗指数(SI)为6.65。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复方肝舒康各提取部位的体外抗乙肝病毒(HBV)作用。方法:取各萃取部位作用于乙肝病毒DNA转染人肝癌细胞系2215细胞,以细胞病变(CPE)考察药物对该细胞的毒性,采用酶联法(ELISA)检测药物对2215细胞分泌的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分别为125、375、62.5μg/mL。最大无毒浓度(TC0)分别为62.5、125、31.3μg/mL;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对2215细胞的HBsAg表达抑制作用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分别为48.6、14.0μg/mL,对2215细胞的HBeAg表达抑制作用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52.4、19.7μg/mL,而正丁醇部位均大于125μg/mL。石油醚部位的治疗指数(TI)值分别为2.57和2.43,乙酸乙酯部位的治疗指数分别为26.7和19.04,正丁醇部位均小于2。结论:复方肝舒康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体外抗乙肝病毒的作用最强,石油醚部位抗乙肝病毒作用较弱,正丁醇部位对乙肝病毒无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蛇黄肝炎合剂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转染的人肝癌细胞系2215细胞培养中,对细胞分泌的表面抗原(HBsAg)及e抗原(HBeAg)的抑制作用。方法:接种2215细胞24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培养5天,观察药物对细胞的毒性。在无毒质量浓度下,将药物加入2215细胞培养5天,测定培养液中HBsAg和HBeAg水平。结果:蛇黄肝炎合剂在1∶16倍稀释时对细胞的破坏率为63.49%,1∶32倍稀释浓度时对细胞破坏率〈50%,在无毒浓度1∶32倍稀释下能抑制细胞分泌HBsAg达64.83%,抑制细胞分泌HBeAg达86.1%。结论:蛇黄肝炎合剂对2215细胞分泌HBsAg和HBeAg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蒜多糖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观察比较大蒜多糖A、B、C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转染的人肝癌细胞系2215细胞分泌 HBsAg、HBeAg的影响及其细胞毒性.方法:在2215细胞接种24h后加入大蒜多糖A、B、C,12天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以ELISA法检测HBeAg与HbsAg,并用MTT染色法观察药物的细胞毒性.结果:大蒜多糖A、B、C对2215细胞半数毒性浓度分别为110.53 mg/ml、108.65 mg/ml、16.00 mg/ml;可剂量依赖性抑制HBsAg的分泌,其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9.31mg/ml、21.30mg/ml和1.31mg/ml,治疗指数分别为11.87、5.10和12.21,对HBeAg的分泌则均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大蒜多糖A、B、C在培养 2215细胞中可抑制HBsAg的分泌.  相似文献   

11.
张士军  林兴  林军  蒋伟哲  黄仁彬 《中成药》2007,29(6):805-808
目的:观察复方六月雪(六月雪、白花蛇舌草、栀子根等)体外抗HBV的作用。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法进行实验,复方六月雪含药血清作用于HepG2.2.15细胞,分别在第72h和144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法测定上清液HBsAg和HBeAg的滴度。结果:复方六月雪含药血清在HepG2.2.15细胞培养中可有效地抑制细胞HBsAg和HBeAg的表达(P<0.05、P<0.01),抑制作用有明显的量效反应关系。结论:复方六月雪含药血清在体外具有显著的抗HBV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乙肝转阴散(YGZYS)对HepG2.2.15细胞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分泌的影响。 方法 :采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YGZYS对HepG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和最大无毒浓度(TC0);在TC0基础上观察药物5个不同浓度作用于HepG2.2.15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培养4 d和8 d的细胞上清液HBsAg和HBeAg的滴度。 结果 :TC50 5.386 g ·L-1,TC0 0.736 g ·L-1。提示YGZYS对HepG2.2.15细胞毒性作用较低。在无毒浓度下,YGZYS能有效地抑制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和HBeAg;且治疗指数(TI)均大于2,说明YGZYS为高效低毒的抗HBV药物。 结论 :YGZYS可有效地抑制HepG2.2.15细胞HBsAg和HBeAg的分泌,且毒性较低。  相似文献   

13.
2.2.15细胞生长规律的探讨及在药物筛选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2 .2 .15细胞生长及其分泌HBsAg和HBeAg的规律以及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方法 利用HBV的体外细胞培养系统 (2 .2 .15细胞系 )建立抗HBV药物筛选的实验技术常规 ,对 2 .2 .15细胞及其分泌HBsAg和HBeAg的特性进行初步观察 ,并在此基础上对几种药物体外抗HBV活性进行研究。结果 选择每孔接种 0 .1mL浓度为 3× 10 8L-1的 2 .2 .15细胞培养至 8~ 12d为细胞指数生长期 ,滴板后第 1天上清中HBsAg和HBeAg均阳性 ,第 12天达高峰且含量最高。药物阿特福韦二吡呋酯、鞣花鞣质、无环鸟苷、α -干扰素对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分别为 0 .6 7M ,0 .4 9g/L ,0 .75g/L ,>10× 10 8IU/L ,对病毒HBsAg和HBeAg的治疗指数 (TI)分别为 2 79,4 .4 7;2 7.2 2 ,5 .4 4 ;1,1;1,1。结论  2 .2 .15细胞抗HBV药物筛选以 3× 10 8L-1/孔培养至 12d作为常规方法较为合适。阿特福韦二吡呋酯、鞣花鞣质均有显著体外抗病毒作用 ,可以作为阳性药物对照。  相似文献   

14.
槐果碱体外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 HBeAg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槐果碱的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方法:采用HepG2.2.15细胞模型进行体外培养,给予不同浓度槐果碱,以拉米夫定作阳性对照,作用9天后检测上清液中HBsAg、HBeAg的分泌,观察药物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V病毒抗原的影响,同时以MTT法检测药物在体外对HepG2.2.15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从而评价药物的抗HBV作用。结果:药物作用9天后,槐果碱对HepG2.2.15细胞的50%生长抑制率(TC50)为0.002M,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的50%抑制率(IC50)为4.9uM,其治疗指数(TI=TC50/IC50)为408.16;而拉米夫定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的抑制率在所选浓度范围内均低于50%。槐果碱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eAg的抑制率在所选浓度范围内均低于50%,但明显优于拉米夫定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eAg的抑制率。结论:槐果碱在体外具有显著的抑制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的作用,是一个高效低毒的抗乙肝病毒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加味四逆散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方法:通过加味四逆散作用于体外培养的2.2.15细胞株,观察其对细胞的毒性和对HBsAg和HBeAg分泌的抑制效果,以评价其抗HBV作用。结果:加味四逆散对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为>200mg/mL;对2.2.15细胞分泌的HBsAg,HBeAg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12mg/mL和43.68mg/mL;治疗指数(TI)分别为>64.12和>4.58。结论:加味四逆散在体外细胞培养中对HBsAg和HBeAg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六月青含药血清对HepG2.2.15细胞系HBsAg与HBeAg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六月青(Liuyueqing,LYQ)含药血清的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方法 以MTT法检测药物在体外对HepG2.2.15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HepG2.2.15细胞上清液中HBsAg、HBeAg的滴度.结果 LYQ含药血清对HepG2.2.15细胞50%生长抑制率的给药剂量为11.56 g·(kg·d)-1;而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 50%生长抑制率的给药剂量为0.178 g·(kg·d)-1,其治疗指数(TI)为64.94;另外,LYQ含药血清对HBeAg抑制作用不明显.结论 LYQ含药血清在体外有显著的抗HBV的作用,且毒性较低.  相似文献   

17.
芪黄冲剂体外(2.2.15细胞)抗病毒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体外抗病毒实验研究芪黄冲剂在无明显细胞毒性浓度下对2 .2 .15细胞分泌HBsAg、HBeAg颗粒的影响,以验证芪黄冲剂对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 用MTT法测定芪黄冲剂在不同浓度下的细胞毒性,ELISA法检测芪黄冲剂及其拆方在不同浓度下在9~12d及第13天对共同培养的2 .2 .15细胞分泌HBsAg、HBeAg颗粒的影响。结果 芪黄冲剂1~4号在各浓度下均无明显细胞毒性,芪黄冲剂对2 .2 .15细胞分泌HBsAg、HBeAg颗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芪黄冲剂和其拆方组份(1~4组份)对HBV -DNA转染肿瘤细胞株(2 .2 .15细胞)无明显和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芪黄冲剂可抑制2 .2 .15细胞分泌HBsAg、HBeAg ,具有良好的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韦京辰  杨新平  李俊  何松青  徐庆 《中成药》2012,34(7):1220-1224
目的研究青钱柳提取物体外抗乙肝病毒作用。方法青钱柳用75%乙醇提取后按溶剂极性萃取,获得的三氯甲烷部位经柱层析得到Fr.2组分。体外培养HepG2 2.2.15细胞,MTT法检测青钱柳提取物Fr.2组分对HepG22.2.15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用ELISA法检测HepG2 2.2.15细胞培养液中HBsAg和HBeAg的表达。结果青钱柳提取物Fr.2组分对HepG2 2.2.15细胞无明显的细胞毒作用。与对照组比较,Fr.2组分对HBsAg和HBeAg的表达均有显著性抑制作用(P<0.01或0.05)。结论青钱柳提取物体外具有较强的抗乙肝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