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术后二次探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宫腔镜下确诊为中重度宫腔粘连,并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解术(TCRA)成功重建宫腔形态的患者60例,术后予3个周期的雌孕激素序贯治疗后行宫腔镜二次探查为治疗组,未行宫腔镜二次探查为对照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月经量、黄体期子宫内膜厚度及妊娠结局。结果术后3个月治疗组月经量较对照组明显改善,黄体期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妊娠率为40.0%,对照组妊娠率为20.0%。治疗组中度粘连者复粘率为15.8%,重度粘连者复粘率为45.5%。结论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TCRA术后复发率高,术后宫腔镜二次探查可以评估宫腔恢复情况,发现粘连及早分离,而且宫腔镜直视下取环可减少内膜损伤,改善术后月经情况及宫腔情况,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既往有子宫动脉栓塞史的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的生殖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因宫腔粘连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的患者129例,所有患者均有子宫动脉栓塞史。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术前和术后的宫腔粘连美国生育学会(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 AFS)评分、月经改善情况及生殖结局。结果 124例患者获得完整资料及随访。与术前相比,术后2个月宫腔粘连的AFS评分显著降低[10(8,10)分 vs 4(4,6)分,P<0.05],50%(62/124)的患者月经量有改善。124例患者术后妊娠29例(23.4%),活产22例(17.7%),足月产13例(44.8%),早产9例(31.0%),自然流产6例(20.7%),妊娠中1例(3.4%)。22例存在活产的患者中,20例(90.9%)发生了产科并发症,包括胎盘异常16例(72.7%),产后出血12例(54.5%)。因产后出血输血5例(22.7%),再次子宫动脉栓塞3例(13.6%),剖宫产同时子宫切除术1例(4.5%)。结论 既往有子宫动脉栓塞史的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仅约1/6的患者获得活产,其中大多数会发生严重的产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郏爱华 《中外医疗》2011,30(21):65-65
目的评价戊酸雌二醇+甲羟孕酮应用于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后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86例宫腔粘连患者,已在我院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1组(50例)术后放置节育环,同时口服戊酸雌二醇+甲羟孕酮周期治疗3个月,另1组(36例)术后仅放置节育环,不用药物,3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激素组月经量明显改善,月经恢复正常为88%,再次宫腔粘连2例,对照组月经恢复正常为58.3%,再次宫腔粘连11例,经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后应用戊酸雌二醇+甲羟孕酮是改善月经及防止宫腔再次粘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柯玲 《当代医学》2014,(6):65-66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诊断和治疗子宫粘连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3年1月收治的42例宫腔粘连患者官腔镜诊治情况。结果术后4~6个月随访,42例宫颈官腔粘连患者中,39例在第1次官腔镜下分离完成,成功率928%。术后月经恢复正常34例(809%),月经偏少7例(167%),1例(24%)术后1年月经仍未恢复;官腔镜分离子宫粘连患者,就诊时间越早,治愈率越高。结论官腔镜诊治子宫粘连简单安全,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诊治的临床效果以及预后?方法:对200例宫腔镜检查明确诊断?参照ESGE分类标准分类的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术后予人工周期及宫内放置节育环治疗1~3个月经周期,后行宫腔镜二探及近远期随访?结果:200例宫腔粘连患者,161例(80.5%)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月经量减少及闭经,其中159例有子宫手术史,早期妊娠人工流产所致65例(40.88%),稽留流产清宫所致45例(28.30%);术中1例发生子宫穿孔(0.50%),无其他并发症;术后宫腔形态恢复正常者198例(99.00%);术后月经量恢复正常或较术前增多者62例(31.00%)?无变化者95例(47.50%)?减少者43例(21.50%);随访患者141例(随访率70.50%),有生育要求患者123例,术后妊娠79例(妊娠率64.23%),足月产67例(足月产率84.81%),早产2例(早产率2.53%),自然流产10例(自然流产率12.66%),产时胎盘因素并发症(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发生37例(53.62%)?结论:妊娠后刮宫仍是宫腔粘连形成的主要原因;宫腔镜仍是目前诊断和治疗宫腔粘连最准确?最理想的方法;重度宫腔粘连预后欠佳,再粘连预防和生殖预后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微型剪和电切环在有生育要求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至浙江省人民医院生殖内分泌科因中重度宫腔粘连拟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的女性患者82例,分为微型剪分离组(n=39)和电切环分离组(n=43)。在手术当月的月经周期第3天口服雌激素预处理,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防止再度粘连形成。术后1~2个月行2次宫腔探查,宫腔粘连程度采用AFS评分系统进行评价,术后随访1年内的妊娠情况(包括自然妊娠及辅助生殖)。结果:2次宫腔探查结果提示,2组患者宫腔形态的恢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型剪分离组的月经改善情况明显好于电切环分离组,微型剪分离组患者手术前后宫腔粘连评分的降低程度高于电切环分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妊娠随访提示微型剪分离组患者术后妊娠率(43.6%)高于电切环分离组(37.2%)。结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手术中,采用微型剪或者电切环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宫腔形态和月经情况。在有生育要求的女性中,采用微型剪分离宫腔粘连可能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不同形态子宫中隔术后的妊娠率及其妊娠结局,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各种形态子宫中隔对生育能力的影响。【方法】95例患者均行宫腔镜下子宫中隔切除术。根据患者症状分为不孕组及反复流产组,分别进行术后随访,了解术后是否妊娠以及妊娠距离手术时间、妊娠结局。并按三维B超诊断的宫腔形态分为"Y型宫腔"、"V型宫腔"、"X型宫腔"三组,比较组间差别。所有患者术后均放置宫内节育器3个月+激素序贯人工周期处理预防宫腔粘连。【结果】不孕组主要为V型宫腔(46.2%),流产组主要为Y型宫腔(8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组V型宫腔较其他组受孕率明显升高(P<0.05)。流产组术前术后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宫腔形态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无1例发生胎盘粘连、植入、产后大出血等产科并发症。术后出现1例宫腔粘连行二次宫腔镜手术。【结论】子宫中隔长度未达宫腔深度1/2者主要症状为反复流产,中隔长度超过宫腔深度1/2的者主要症状为不孕;完全中隔症状有不孕及反复流产。宫腔镜下子宫中隔切除术是治疗子宫中隔畸形的理想方法,可明显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医用几丁糖与宫内节育器两种方法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解术后预防再粘连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宫腔粘连在我院行宫腔镜下宫腔分解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宫腔内放置节育环(IUD)51例为IUD组,宫腔注入几丁糖52例为几丁糖组。结果:几丁糖组再粘连率7.7%,月经改善有效率94.2%,妊娠率68.5%;IUD组再粘连率21.6%,月经改善有效率78.4%,妊娠率41.6%,两组参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使用医用几丁糖较宫内节育器更有效降低再粘连的发生,提高月经改善有效率及妊娠率,其作用优于安置宫内节育器。  相似文献   

9.
扎西  陈颖  李明丽 《河北医学》2014,(11):1785-1788
探讨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后不同预防宫腔粘连方法对患者术后宫腔粘连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均行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术后A组采用雌激素预防宫腔粘连、B组放置带铜圆形宫内节育器、C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结果:三组患者宫腔深度、纵隔长度与宫深关系、纵隔基底宽度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三组患者残余中隔发生率及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随访2年,三组患者妊娠率、自然流产率及术后首次妊娠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治疗子宫纵隔安全、有效,改善患者孕产结局;术后应用雌激素或宫内节育器对防止宫腔粘连形成、提高妊娠率及改善妊娠结局无明显益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雌激素在宫腔镜分离后宫腔粘连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入院的宫腔镜电切术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术后宫腔内放置金属圆形IUD,而观察组口服戊酸雌二醇预防宫腔粘连。定期随诊,治疗结束后复查肝功,并在宫腔镜下行取环术。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均无异常,粘连治疗前镜下宫腔狭窄呈条状,宫腔两侧壁与双侧宫角及输卵管口均消失,部分宫腔闭锁严重的广泛粘连使宫腔形态完全消失。治疗后基本恢复正常;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0.8~1.2、月经恢复正常88例、月经量少8例、恢复妊娠12例,对照组宫内膜厚度0.4~1.1 cm、月经恢复正常69例、月经量少23例、恢复妊娠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激素预防宫腔镜分离后宫腔粘连的疗效好,预防范围广,安全性强,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利用宫腔镜剪刀分离宫腔粘连手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利用宫腔镜剪刀分离宫腔粘连手术42例,分析术中效果,观察术后宫腔粘连恢复情况及术后月经恢复情况及术后妊娠情况。结果 42例宫腔粘连患者手术均在宫腔镜下完成粘连分离术,无手术并发症。手术成功率88.1%,术后复查宫腔恢复满意率73.8%,再次手术率26.2%,术后月经改善率为77.4%,术后妊娠率45.2%,活产率57.9%。结论利用宫腔镜剪刀分离宫腔粘连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类中药在宫腔镜电切术后预防宫腔黏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子宫纵隔及宫腔黏连的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术后采用中药补肾活血法联合戊酸雌二醇口服治疗3个月。结果 24例月经恢复正常,宫腔形态正常,痊愈率85.71%;3例月经恢复,宫腔形态基本恢复,但月经量稍少;1例无效,术后宫腔再黏连,但黏连程度较术前明显减轻(Ⅳ度变为Ⅱ度),总有效率达到96.43%以上。其中有生育要求者19例,成功妊娠至足月分娩的13例,妊娠失败率为31.58%。结论补肾活血法在预防宫腔镜电切术后宫腔黏连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不良反应少,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宫腔镜冷刀系统对拟行辅助生殖助孕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拟行辅助生殖的中、重度宫腔粘连的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冷刀组及电能量组,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及手术资料,并随访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 (1)共收集120例患者,其中冷刀组60例,电能量组60例。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术后妊娠率及活产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冷刀组行2次手术后宫腔形态及内膜恢复达移植条件的占比:63.3%;电能量组占比:43.3%。术后妊娠时间冷刀组的中位妊娠月份为2.5月,要早于电能量组1月。(2)对于宫腔粘连的程度,冷刀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妊娠率及活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电能量组重度宫腔粘连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多于中度宫腔粘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电能量组的重度粘连病例行2次手术达移植条件的患者为所有分组中最低,仅占7.7%。结论 对于需行胚胎移植的中、重度宫腔粘连的患者,运用宫腔镜冷刀系统手术安全、有效,且分解粘连达到满足行胚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宫腔镜分离术后用宫腔放置球囊+宫腔内注入透明质酸钠联合宫内节育器(IUD)的综合方法对重度宫腔粘连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2例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术毕随机行不同处理,30例采用IUD治疗,32例采用IUD和宫腔放置球囊+宫腔内注入透明质酸钠综合方法治疗。两组均于术后行抗生素预防感染和3个周期的人工周期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记录月经改善及宫腔恢复情况。结果综合疗法对改善术后月经及预防再次粘连疗效比IUD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应用综合疗法对预防再次宫腔粘连效果明显优于IUD疗法。  相似文献   

15.
要静 《吉林医学》2012,33(22):4752-4753
目的:比较宫腔镜下分离宫腔粘连后两种抗粘连方法的疗效。方法:62例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宫内节育器并戊酸雌二醇(观察组)34例,宫内节育器(对照组)28例,术后1个月随访并详细记录术后月经改善情况及妊娠情况,1个月后宫腔镜下观察两组宫腔内粘连情况。结果:观察组共治疗34例,再粘连10例,再粘连率26.47%,对照组共治疗28例,再粘连15例,再粘连率53.57%,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粘连宫腔镜分离后宫腔内放置节育环加术后周期性应用戊酸雌二醇可有效预再粘连,提高月经改善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Foley尿管水囊联合不同剂量雌激素(戊酸雌二醇,estradiol valerate,E2V)用于宫腔粘连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0例官腔镜下行宫腔粘连分离术和宫腔留置Foley尿管水囊的患者,其中15例给予雌激素4mg/d,15例给予雌激素12mg/d共1个月。所有病例均于术后1个月、3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月经恢复情况、内膜厚度增加情况及官腔形态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60%(9/15)和66.7%(10/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率分别为20%(3/15)和46.7%(7/15),总体妊娠率为33.3%(10/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辅以Foley尿管水囊联合两种剂量雌激素治疗效果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7.
乔海玲 《中外医疗》2010,29(23):34-35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等综合措施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经宫腔镜确诊为宫腔粘连的患者施行B超监护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术后放置球囊导尿管及透明质酸钠,并予抗生素、人工周期、IUD等综合治疗。结果宫腔粘连中周期性下腹疼痛者13例,缓解12例,月经减少或闭经者36例,恢复正常30例,有生育要求的33例中有18例妊娠。结论宫腔镜等综合措施是治疗宫腔粘连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