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杰 《吉林医学》2011,(1):180-180
换药室是治疗外科炎症和创面的重要场所,合理的换药方法和患者的积极配合是保证创口愈合的重要条件,有利于创口尽快修复,使创口愈合,对疾病的治愈起主导作用。上由于多种原因,换药时患者普遍存在疼痛、恐惧心理。我科自2009年6月在换药室开始实施舒适护理,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烧伤深度残余创面,Ⅲ°压疮,皮肤损伤溃疡等损伤性创面难以愈合,治疗和护理较困难,使患者身心疲惫,经济造成损失.我科为了提高此类患者治愈率,减轻患者痛苦,引进新技术VSD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损伤创面,效果较好.现将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治疗烧伤、压疮、多发性损伤合并感染等难愈性创口患者共58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健脾生肌汤联合熏洗散对混合痔术后创面水肿、疼痛、愈合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在鄢陵县中医院手术的混合痔患者,共9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熏洗散组和联合组,各45例。两组均在腰麻下进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手术,术后给予抗菌药物、止血药物等常规治疗,熏洗散组从术后第1天开始采用金玄痔科熏洗散,每天换药1次,患者仰卧,常规消毒后熏洗,便后亦消毒后熏洗。联合组在熏洗散组治疗的基础上于术后第3天开始服用自拟健脾生肌汤治疗,1剂/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术后创口疼痛、肛缘水肿发生率、创面面积、上皮开始覆盖创口时间、愈合时间等。结果两组治疗前创口疼痛积分、水肿积分、创面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创口疼痛积分、水肿积分、创面面积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联合组低于熏洗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上皮开始覆盖时间、愈合时间短于熏洗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健脾生肌汤联合熏洗散可以改善混合痔术后创面水肿、疼痛,加快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4.
复方紫归膏促进肛肠病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复方紫归膏治疗肛肠疾病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肛周脓肿和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7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感染及正常饮食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在换药时创口放置凡士林纱条引流;治疗组换药时创口放置复方紫归膏纱条。观察两组患者创面分泌物、水肿,疼痛VAS指数,愈合率,痊愈时间指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第4、9天创口疼痛VAS指数及第9、14天创口愈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创口水肿、创面分泌物,创口痊愈时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复方紫归膏对肛周脓肿和肛瘘术后患者创口愈合情况有较好的作用,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疼痛VAS指数,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苦劳汤坐浴和利福平外敷在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我科自2010年以来运用苦劳汤坐浴及利福平外敷的方法对肛瘘术后患者创面进行护理,将56例肛瘘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苦劳汤加利福平)和对照组(苦劳汤),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和创口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100%,对照组为82.1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创口愈合时间为(20.34±5.67)天,短于对照组(24.98±5.12)天(P<0.01)。结论苦劳汤坐浴联合利福平外敷可促进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疗效显著,优于单纯使用苦劳汤坐浴,不失为一种肛瘘术后护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严重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收治48例四肢创伤严重感染创面患者,行手术扩创早期结合VSD治疗,创口感染控制良好,2期采用皮瓣或游离植皮治疗,所有患者随访均持续3个月以上,最长24个月,平均1年。结果:10例创面无骨外露采用中厚皮片游离植皮修复,38例患者创面有骨外露,2期采用带血管蒂皮瓣修复,供区游离植皮修复创面,皮瓣、植皮全部成活。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能较好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刺激肉芽生长,有助于控制创面感染,创面均愈合良好,肢体外观和功能满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托里透脓汤在促进坐骨直肠窝脓肿术后创口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坐骨直肠窝脓肿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托里透脓汤治疗,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创面疼痛的VAS评分、创口肉芽水肿评分、创口渗液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托里透脓汤能有效的缩短坐骨直肠窝脓肿术创口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8.
<正> 我科自1985年5月至1986年6月使用庆大霉素珠链治疗化脓性骨髓炎合并窦道15例,均获成功。由于庆大霉素珠链国内尚未推广应用,特报道如下: 使用方法化脓性骨髓炎合并窦道应先行彻底清创,而后敝开创口,将庆大霉素珠链填满整个创腔并露出创口外一颗,外复敷料。以后,每日用酒精棉球消毒创口周围皮肤,更换敷料。10天后开始,每日换药时拔出珠子一颗,以便肉芽自创底往外生长,待珠链完全拔除,肉芽填平创腔后,如创面小,可自行愈合,创面大,则行植皮术。若创腔大而深,分泌物较多,有时需更换2~3条庆大霉素珠链。在局部治疗同时,尚需根据患者血液及脓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将薄层削痂及井网划痕术与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创新性结合应用于早期中小面积深Ⅱ度创面的治疗,观察其对中小面积深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我科2015年2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32例中小面积深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新型手术方案为实验组,传统手术方案为对照组,每组16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术后创口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质量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14.68±0.88)d;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术后14 d为(3.25±0.45)%,术后21 d为(0.31±0.48)%;创口疼痛评分术后14 d为(2.44±0.51)分,术后21 d为(0.31±0.46)分;住院时间为(20.66±0.86)d;Sawada瘢痕评分为(3.94±0.77)分。对照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20.48±0.96)d;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术后14 d为(5.44±0.81)%,术后21 d为(2.19±0.78)%;创口疼痛评分术后14 d为(4.06±0.77)分,术后21 d为(1.75±0.46)分;住院时间为(28.18±1.38)d;Sawada瘢痕评分(6.94±0.78)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型手术方案应用于早期中小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临床上具有较多优点,是中小面积深Ⅱ度创面治疗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生肌散1号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将5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用凡士林纱条蘸生肌散1号粉剂填塞创口,对照组用凡士林纱条填塞创口,连续换药。观察并比较两组创面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时间、红活创面比例、细菌阳性创面比例及创面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治疗组在减轻创面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抑制创面细菌生长,提高红活创面比例,提高创面中巨噬细胞比例、成纤维细胞数和新生毛细血管数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生肌散1号可显著减轻术后创面疼痛,抑制创面细菌生长,促进创面愈合,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面部软组织外伤的整形美容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4年6月-2009年8月要求急诊整形的228例面部软组织外伤创面行整形美容修复,采用皮下分离减张、真皮缝合、皮瓣修复等方法,观察创口创面恢复情况。结果 228例患者,358处创口均一期愈合,经过3个月~5年的随访,修复伤口呈细小线状,瘢痕不明显,外观满意,五官功能不受影响。结论颜面部软组织外伤创口创面及时施行急诊美容整形修复术,对面部外观恢复和减少功能的影响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往牙周外科手术后常规应用塞治剂,以消炎镇痛,保护创面,防止术后出血,促进创口愈合。但近年来不少学者提出异意,认为应用塞治剂对创面的愈合无明显作用,且易于引起菌斑  相似文献   

13.
微波照射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肛周脓肿术后创口不能一期愈合,常需开放、引流、坐浴、换药,创面愈合时间长.术后增加微波照射用于肛周脓肿术后创口,利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4.
毛远睿  张朝驹  李层 《微创医学》2023,(6):709-711+727
目的 探讨揿针穴位埋针对脊柱术后患者疼痛及创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脊柱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80例脊柱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脊柱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术后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揿针穴位埋针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创口引流量评分、创面渗出评分和肉芽组织生长评分。结果 术后12 h、24 h、48 h、72 h,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逐渐降低,且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的创口引流量评分、创面渗出评分和肉芽组织生长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揿针穴位埋针可有效缓解脊柱术后患者的疼痛反应,促进创口愈合。  相似文献   

15.
在骨科换药常见一些皮肤肌肉缺损严重且不能一期修复创面的病例。只有通过换药来控制感染,使缺损大且深的创面尽早被肉芽所覆盖或填充。我科对30例肌肉缺损患者用烫疮油加庆大霉素保护创面肉芽生长,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王翊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8):2265-2266
目的:探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acuum-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配合土黄连溶液冲洗治疗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自2010年4月-2012年1月收治的29例复杂感染创面行手术清创,应用VSD敷料覆盖创面,土黄连溶液负压引流装置持续吸引。结果:29例患者中21例经6~8dVSD封闭引流,创面行自体中厚皮片植皮术成活。8例感染较重再一次清创后,继续VSD引流7d后肉芽组织鲜活平整,予以直接游离缝合并配合植皮,创口封闭,移植皮肤基本成活。结论:VSD负压配合土黄连溶液冲洗能较好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刺激肉芽生长,有助于控制创面感染,明显缩短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时间,极大的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频谱理疗对软组织创口愈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频谱理疗对软组织创口愈合的研究张国玲1黄祥菊1屈秀峰2任启英2我科1993年以来,利用频谱理疗辅助治疗软组织创伤,效果满意。关于类似研究文献未见报告,为证实可靠性,以创口及创面愈合为观察重点,我们在临床上做了分组对比,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1.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科创伤中持续封闭负压引流( VSD)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0年1月~2014年1月骨科收治的50例骨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接受常规创面引流处理为对照组,接受VSD治疗者设为研究组,每组25人,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创口一次植皮创面愈合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0%( P <0.05);研究组患者创口愈合平均时间为(16.3±6.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3.0±9.5)d( P <0.05)。结论:采用 VSD 技术能够有效缩短骨伤患者创口愈合时间,减少创口感染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张炎 《广州医药》2003,34(1):32-34
随机对外科门诊100例痔疮术后患者应用创口净喷雾剂治疗创面。结果:对39例外痔,55例混合痔的平均痊愈率达92.5%;肛周炎痊愈83%。两种痔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7-10天者占82.5%。与痔痛消外用液疗效对比显示,创口净组优于痔痛消组,两者比较差异显著。表明:创口净喷雾剂非常适合于肛周炎症及痔疮的治疗,对于预防术后感染、巩固疗效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凌怡庭  邱敏  陈振伟  沈桂鑫  姚飞  李森娟  曹晨曦 《浙江医学》2020,42(13):1417-1419,1423
目的观察保留皮肤痔核切除加原位肛管皮肤重建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年1至12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住院诊断为环状混合痔(Ⅳ度)且择期行痔切除术的139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采取传统痔切除术76例(传统组),保留皮肤痔核切除+原位肛管皮肤重建术63例(重建组)。观察重建组皮瓣存活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创口疼痛、创面水肿、肛门狭窄及临床疗效评分,术后肛周瘢痕面积比及完全愈合时间,直肠测压结果,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重建组患者肛管重建后皮瓣存活率为76.1%,术后创口疼痛、创面水肿、肛门狭窄、临床疗效评分以及术后肛周瘢痕比、完全愈合时间、直肠顺应性均优于传统组(均P<0.05);两组患者直肠静息压、肛管收缩压、主动收缩压以及术后感染、出血、肛周异物感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环状混合痔采用保留皮肤痔核切除+原位肛管皮肤重建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患者术后创口疼痛、创面水肿、瘢痕形成等明显减轻,完全愈合时间缩短,直肠顺应性较好,且手术相关并发症未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