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加压氰化浸出法提取金和银的工艺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常规氰化浸出提取Au、Ag工艺中浸出时间长,药品消耗大,金、银回收率低等现状,在保持原有选矿工艺流程不变的基础上,在氰化浸出环节上采用自行设计的高压浸出装置,对矿石进行加压氰化浸出提取Au、Ag工艺试验。通过改变浸出过程的压力,增加浸出溶液的O2含量,浸出时间由原来的一个流程24h缩短到45min;Au、Ag浸出率指标达到93.2%和73.0%,分别提高了19.6%和12.0%。  相似文献   

2.
通过大量的静态浸出和渗滤浸出试验,详细地研究了十红滩铀矿床北矿带37—39勘探线工业矿体不同碳酸盐含量矿石及表外矿石铀的浸出性能,筛选出了处理该地段矿石较好的工艺方案——稀碱 氧化剂浸出。  相似文献   

3.
便于性的黄金热持久不衰。黄金生产工艺多样化。黄金开发技术在氰化浸出与炭吸附,低品位金提取,难浸金矿预处理等方面有重大突破,非氰提金也有进展。我部黄金开发起步好,但技术上,管理上的差距也不容忽视。提出五条建议。  相似文献   

4.
322矿田铀矿床原地破碎浸出经济评估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李德平  顾连兴  周青生  李顺初 《铀矿地质》2002,18(4):242-249,201
本文从原地破碎浸出法采矿工艺流程出发,对322铀矿田碎裂蚀变化岗岩型铀矿床(点)的各项成本要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原地破碎浸出经济模型,引入了铀浸出率和回收率高速系数。利用原地爆破筑堆试验及一系列铀矿柱浸工艺试验获得的原地破碎浸出经济分析参数及经济评价模型对322矿田铀矿床原地破碎浸出进行了经济评估。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综合论述原地破碎浸出法与堆浸法的特点,适用条件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与区别的基础上,对桃山铀矿田的溶浸地质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根据桃山铀矿田矿体岍存在坚硬的蚀变碎裂花岗岩中,矿体与围岩无明显分界,矿体以密集成群的急倾斜脉体为主,矿石物质组分简单,有害杂质含量少,浸出率高,耗酸量低,爆破性能良好,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围岩与矿体渗透系数小等有利条件,提出采用原地破碎浸出法与堆法相结合是开采和  相似文献   

6.
曾祥平 《云南地质》2003,22(2):217-222
云南富源胜境关金矿开发生产初期,运用堆浸理论,根据矿山工业场地实际和矿石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矿石中的有害杂质(组织)的含量,多次试验、调整技术参数(堆浸场地物理性质、矿石粒度、矿堆高度、矿堆渗透性、氰化物浓度、浸出液碱性、浸出温度、喷淋强度、吸附流速或流量等),完善浸出工艺,缩短浸出周期,提高浸出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难处理金矿石堆浸的预处理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难处理金矿难浸的原因,指出该类金矿浸出前必须进行预先氧化,才能取得理想的浸出效果。介绍目前已在国内外获得工业应用的几种预氧化方法的原理、应用概况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晴隆县老万场金矿制粒堆浸提金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明强 《贵州地质》2003,20(4):264-269
本文通过晴隆县老万场金矿多年制粒堆浸的生产实践,总结了制粒堆浸提金的矿石处理工艺流程,并与原矿堆浸和池浸对比,可以看出,在实际生产中,制粒堆浸提金在红土型金矿开发利用上的优势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硫脲浸取剂(2g/L)中,有尿素存在时(2 ̄12g/L),在室温下,矿石中的浸取率可以提高到92 ̄94%。  相似文献   

10.
齐玲  李功顺  白静梅  朱樱 《铀矿地质》2007,23(2):115-120
通过对砂岩型铀矿铀源岩样品中活性铀的浸出试验,选择了相对合理的浸取剂,讨论了样品粒度、固液比、称样量、温度、时间等因素对铀浸出率的影响,拟定了一个适用性广,操作条件较宽松、质量稳定的浸取体系和分析方案。该分析方案对不同类型铀源岩中活性铀的浸出率测量相对标准差小10%(n=11)。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人工矿床”研究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矿床”主要是指废石及尾矿等能被重新利用的资源,在富矿资源日益减少的今天,贫矿资源,废石及尾矿等非传统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国内外主要从物质再回收和物质转移两个方面对废石和尾矿的综合利用进行研究。国外已利用细菌浸出等先进的矿物加工工艺从低品位的含铜和含金的废石和尾矿中回民铜和金,利用已无回收价值的尾矿加工制造水泥,陶瓷,玻璃等新型材料,国内主要利用重选,磁选,浮选,化学选矿联合工艺流程回民铁,铜,金等尾矿中的有用元素,利用废石,尾矿作建筑石料或加工制造砖,混凝土,陶瓷等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12.
蛇纹石微波辐照硫酸浸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蛇纹石微波辐照硫酸浸出新方法的实验,研究了微波辐照强度、辐照时间、硫酸浓度、液固比及矿石粒度等因素对蛇纹石中氧化镁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加热方式相比,微波辐照加热可显著提高蛇纹石酸浸速率;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氧化镁浸出率可达97%以上;蛇纹石酸浸渣的主要成分为无定形SiO2,化学成分与沉淀白炭黑相同。  相似文献   

13.
我国某微细粒金矿石提金工艺流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细粒金矿石是一种难处理的金矿石。为了充分利用这种金矿资源,本研究对某微细粒金矿石的提金工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最佳工艺流程,为建厂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原地浸出采铀的水岩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原地浸出采铀时,含矿层会发生各种复杂的水岩作用。运用聚类分析方法研究溶浸化学全分析数据发现,除了CO3^2-和HCO3^-之外,其他组分呈正相关,而且有些组分密切正相关,说明它们的浓度变化规律很相似。根据含矿层矿物成分,分析了矿物和溶浸液之间的水岩反应,推出了反应方程式,并探讨了溶浸液中各种组分可能的来源。然后,用矿石静态浸出试验的数据对各种组分的反应速度进行了定量对比。  相似文献   

15.
16.
十红滩铀矿床地浸地质条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原地浸出采铀技术的基本要求,论述了适合于地浸开采的铀矿资源评价条件。在论述十红滩铀矿床矿体、矿石及水地质和水地球化学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将其与美国和前苏联满足铀矿床地浸开采的资源评价条件进行对比,认为十红滩铀矿床的地浸地质条件不是十分理想,但属于地浸开采范围,需要在地浸地质工艺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描述了砷在耕作土壤中的作用过程中,有关砷的物质平衡的数学表述形式。需要用许多模型参数定义所涉及砷的物质平衡的数学表述形式,即使是简化的数学形式。根据参数值的范围和源于出版的文献的初始条件进行实例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对耕作土壤施肥和灌溉水,植被对砷的摄入量引起根部区总砷含量逐渐增加。搞清楚植物对砷的吸收和析出与弄清楚对增加砷的去除途径同等重要。反过来,矿物相的溶解动力学和吸附相的分布系数影响植物吸收和浸出的可用性。根据实验室砷矿相的分解、As(III)的矿化和氧化推导出参数,而砷植物的吸收似乎对砷在土壤中的传输估计过高。数学模型的研究是一个简明的过程,而用自信度定义的模型参数值的不同阻碍了它在实际情况中的应用。目前对土壤一一植被系统中砷的传输过程和作用的了解是不充分的,所以要校准或者验证模型。研究必须了解土壤中砷矿物分解和沉淀的动力学原理和土壤中根部生长以及植被砷吸收的动力学原理。  相似文献   

18.
大林山金银矿为-复杂型多金属矿,原矿直接氰化金浸出率只有75%,银浸出率只有18%,通过原矿氯焙烧再氰化,金浸出率92%,银浸 90%,采用锌置换,置换率95%,最后用酸法分离得较纯的金和银。  相似文献   

19.
对广东共和稀土矿花岗岩风化岩风化壳剖面下不同深度的样品进行微生物培养,发现在0.2-12m深度范围的样品均有微生物存在,在0.2-3m深度范围微生物种类较多。微生物类型有细细菌(包括牙胞杆菌属、肠杆菌属、埃希氏菌属、产碱杆菌属等杆菌,奈瑟氏球菌属、葡萄球菌属等球菌以及梭状芽胞杆菌属厌氧菌)、真菌(包括曲霉属黑曲和黄曲、青霉属、毛霉属、酵母菌)和放线菌。利用风化壳中的各种微生物及其发酵产物对稀土矿样进行稀土浸出实验,并与蒸馏水和不加菌液的培养液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①混合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浸矿,稀土元素的浸出量明显增加,浸泡液的pH值降低;②真菌类(毛霉属、酵母菌、曲霉属、青霉属)对稀土的浸出量最高,然后依次为发酵芽胞杆菌、葡萄球菌属、放线菌、发酵芽胞杆菌属;③细菌类对稀土的浸出作用主要与其代谢产物改变介质的pH值有关;而真菌类对稀土的浸出作用主要与其直接吸附和吸收稀土元素以及其代谢产物与稀土元素的络合作用有关;④与硫酸铵的浸出结果相比,微生物所浸出的稀土元素δCe较大、δEu值较小、(La/Sm)N和(Gd/Yb)N)的比值较低,结果与稀土元素在华南风化壳稀土矿风同间面中不同层位的变化规律一致。实验结果说明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风化壳中稀土元素的活化迁移和分异作用具有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文章简述了表生地质环境中的微生物对Au、Ag等贵金属元素和Cu、Pb、Cd、As、Hg等重金属元素的浸出作用及其在探矿、浸取选矿、土壤污染评价和修复、城市污泥和废水处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指出:深入研究地质体中的微生物与金属元素的相互作用和机理,将是地球科学的重要研究动态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