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煤炭浮选过程中,滤饼水分严重影响了煤泥质量。为了降低滤饼水分含量,分析了加压过滤机入料的粒度组成,研究了不同压滤压力、压滤时间、入料浓度对煤泥水脱水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压滤动力学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加压过滤机入料中-0.074 mm粒级含量为70.42%,不利于煤泥水的脱水;煤泥水脱水速率随压滤压力增大而增大;在压滤压力为0.3 MPa、压滤时间为120 s、入料浓度为400 g/L的最佳条件下,滤饼水分可降至22.60%。此试验结果为选煤厂煤泥水压滤脱水工艺优化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压滤机两相压入料工艺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传统压滤入料工艺的弊端,介绍了两相压入料工艺的原理及操作,并将两种入料的工艺效果加以对比分析,指出两相压入料工艺能较好地满足压滤机初始阶段大流量、低压力及最后阶段高压力、小流量的要求,是合理有效的压滤入料工艺  相似文献   

3.
煤泥压滤系统自动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煤泥压滤工艺中快开隔膜压滤机虽然单机自动化水平高,但因其间歇式工作特点,导致工作环节多、协调时间长。通过对煤泥搅拌桶给料、压滤机入料,压滤煤泥输送、压滤入料浓度等操作环节和工艺参数自动控制的研究,实现了整个煤泥压滤系统的自动化,降低了煤泥的水分,缩短了压滤机的工作循环时间,提高了选煤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高灰细粒煤泥压滤中助滤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灰细粒煤泥压滤困难的特点,对压滤工艺之前的入料性质进行了分析,并通过采用添加助滤剂的方法来改善压滤入料的性质,以提高压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聚氯化铝与聚丙烯酰胺配合使用时,能取得较好的过滤效果。最后通过DPS数据处理软件对复配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回归方程,确定最优药剂配比并进行了工业性试验。  相似文献   

5.
针对微机监测管理控制系统在我矿选煤厂压滤系统中的现场实践应用,介绍了该系统的重要性及构成,并对在压滤系统生产过程中入料泵入时间、入料次数以及压滤机卸板次数等数据的自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准能选煤厂煤泥产品水分高的问题,在实验室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半工业压滤试验,研究了不同入料浓度、压滤时间、入料浓度和助滤剂用量对滤饼水分的影响,并进行了模型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压滤压力为20 kg、压滤时间为600 s、入料浓度为380 g/L、助滤剂添加量为600 g/t的最佳条件下,滤饼水分可降至22.76%,滤饼水分与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可以通过拟合得到R2为0.859的模型,达到了预期目标,为现场压滤优化提供了可行性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应用可编程控制器在选煤厂压滤系统中实现了对压滤系统生产过程中入料泵入料时间、入料次数以及压滤机卸板次数的自动统计,同时通过上位计算机的运算处理产生出煤泥产量及累计量等生产数据的过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通过精煤压滤机薄腔滤板试验研究了滤腔厚度对精煤压滤效果的影响,并对入料粒度较差情况下提高精煤压滤效果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东城选煤厂将传统的浮选尾矿压滤入料系统进行了简化改造,改为浓缩机底流直接压滤。多年生产实践表明,此项改造是成功的,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了降低浮选精煤水分,提高压滤机工作效率,取得降水分与提效率的双赢,邯郸洗选厂采取了向浮选精煤中掺入CSS粗煤泥分选机溢流粗颗粒的办法,并研究了压滤机入料粒度组成的变化对其产品水分和压滤效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掺粗方案。生产实践表明:掺粗后,以压滤入料中0.045 mm粒级含量在40%左右时,浮选精煤水分降低最多,压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针对马家田矿选煤厂末煤系统存在的高灰细粒煤泥压滤困难问题,首先对浮选尾煤的入料性质进行分析,确定压滤困难的原因。通过适量添加助滤剂来改善压滤入料的性质,以提高压滤效果。通过渣浆泵与柱塞泵入料方式的探索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入料时间,改善压滤效果。同时,对工艺系统进行优化改造,增强生产系统的适应性和可靠性,从而较好地解决了选煤厂生产中高灰细泥的压滤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离心过滤和机械压滤过程中煤粒成饼机理的差异,采用分层取样法分析对比了煤泥离心过滤与机械压滤两种不同过滤方式形成的滤饼内部的粒度及水分分布特点,基于沉降理论探讨了离心过滤和机械压滤的成饼过程,并分析了入料级配对离心过滤过程中滤饼粒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压滤形成的滤饼中,颗粒粒度和滤饼水分沿滤饼厚度的方向无显著变化,而离心过滤形成的滤饼中,颗粒粒度和滤饼水分沿滤饼厚度的方向存在较大变化,距离滤网越近,滤饼层颗粒的平均粒度越粗、水分越低;入料级配对离心过滤的滤饼层粒度的径向分布及脱水效果影响显著,随着入料平均粒度的减小,上述径向分布差异呈现缩小的趋势;沿着滤饼厚度的方向,压滤滤饼中的过滤比阻分布是相对均匀的,在理论分析中可近似为常数,而离心过滤的滤饼层的过滤比阻分布具有非均匀性,影响比阻分布的因素具有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新型压滤试验机,对柿竹园有色矿萤石精矿进行压滤试验研究,对不同浓度的精矿经一段压滤脱水,获得水分低于10%的滤饼,可取代原来的浓密、两段过滤脱水工艺。  相似文献   

14.
采用带有隔膜压榨的小型快速压滤机进行浮选精煤的压滤脱水,是一项新颖的技术。其工艺主要特点是用压缩空气作为压滤脱水的动力源,实现进浆压滤、压滤脱水、风吹滤饼三步脱水作业,有效地提高了细粒浮选精煤的脱水效率,降低了产品水分,较传统的真空过滤工艺具有显著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选煤厂煤泥压滤系统智能控制,韩家村选煤厂对压滤机控制系统组网、各台压滤机控制信息采集、各项参数检测、自动进料、滤布自动清理、排队卸料等进行智能化改造。改造后,压滤机根据入料流量、浓度及各台压滤机现状,实现自主判断进料、压滤机群智能排队卸料、协同作业、移动监控等。压滤系统智能化改造解决了以往生产依赖人工经验操作、滤布粘料、设备单机化操作等问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6.
按不同比例将高岭石及精煤混合配制成煤浆,对高岭石含量不同的煤浆进行压滤试验,并对其压滤工艺进行优选。研究表明:高岭石含量对设备处理能力和滤饼水分影响很大,实际生产中应先对煤泥中的高岭石含量进行分析,以确定合理的压滤工艺。  相似文献   

17.
新巨龙公司选煤厂现有尾煤压滤机较为陈旧,存在无法自动运行、压滤卸料时机需人工判断、上下游设备需人工就地操作(底流泵、阀门、搅拌桶、入料泵、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等)、压滤机同步达到卸料条件后等待时间过长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基于压滤机进料结束时机判断、压滤机排队卸料、压滤机上下游闭锁控制的智能压滤系统,并结合压滤机硬件修复、滤液水槽改造、滤液水流量检测改造及上下游设备集控改造,实现了新巨龙公司选煤厂尾煤压滤环节的智能化,尾煤压滤系统生产效率提升约18%,极大降低人员劳动强度,打破信息孤岛,基本实现无人值守。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微细粒浮选精煤压滤脱水工艺,通过大量实验,探索了不同的工艺条件对压滤产品水分的影响规律,并建立了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9.
微细粒浮选精煤管式压滤脱水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管式压滤脱水工艺的影响因素如物料浓度、粒度组成、过滤压力等通过实验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同时对管式压滤脱水工艺与传统的板框压滤脱水工艺的脱水效果进行了比较,并确定了在实验系统下的最佳工艺操作条件,为管式压滤机工业性试验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选煤厂压滤车间入料泵不仅是实现煤泥水输关闭路循环的重要设备,还是压滤车间的动力源,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入料泵的运行工况对选煤厂压滤车间的正常运转起着极其重要作用。在此,介绍了入料泵启动中存在问题、原因以及对入料泵启动方式进行的改造和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