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和消毒灭菌现状,探讨加强规范管理对策,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方式,对132家基层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和消毒灭菌组织制度及管理、消毒设备设置及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和处理进行调查,进行消毒质量监测,结果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组织制度不健全,消毒设施和消毒液的缺乏以及使用不符合要求,消毒质量监测合格率低(66.9%),一次性医疗用品和医疗垃圾的处理不规范。结论强化培训,加大投入,提高认识、加强以小型医疗机构、诊所和村卫生室为重点的卫生监督力度和处罚,同时应加强空气消毒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2.
基层医疗机构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潜在的风险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目的探索基层医疗机构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办法。方法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现场查询、电话询问了解基层医疗机构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状况。结果调查了解医疗机构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达100%;普遍使用注射器、输液器、导尿管、胃管、引流管、扩阴器等一次性医疗用品;进货渠道不统一;入库验收、登记、索要检验报告、使用前监测极少;私营医院、个体诊所普遍存在现金交易,无进货单及购货发票;专人管理、专库、分类贮存的医疗机构极少,回收、浸泡消毒、毁形极不规范,无害化处理无法达到。结论出现基层医疗机构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不规范是基层医疗机构自身的现状所致,重视基层培训,强化监管,增强医院感染防控意识是规范基层医疗机构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积极可行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卫生健康服务中心于2019年6月组织相关专家对53家不同等级医疗机构进行了感染防控排查。对医院感染组织管理与培训、医院感染控制、手卫生管理、消毒隔离和安全注射、医务人员职业防护、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医疗废物处理、医用织物洗涤消毒、重点部位感染防控、重点科室医院感染防控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査。文章根据检査情况査找和梳理辽宁省各级医疗机构感染防控现状共性问题和关键风险,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感染管理现状,规范其工作。方法采用现场查看与人员考核方式对组织管理及人员培训、建筑布局与流程、消毒灭菌管理、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手卫生与职业防护5个部分进行调研。结果基层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工作堪忧,半数机构未明确感染管理部门及专兼职人员,供应室消毒包几无合格,消毒剂应用尚待规范,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处理存在问题,手卫生及职业防护有待加强。结论管理部门应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应成立两级监控网络,资源共享,开展消毒供应对外服务;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培训。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隔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防范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取现场检查和提问相结合的方法,调查诸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管理的现状,分析存在问题。结果 568家基层医疗机构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按照规定索证、使用规范和使用后无害化处理的合格率分别为78.35%、87.15%和85.21%;在消毒器械管理和消毒隔离执行中,按照规定索证率为74.82%,消毒隔离制度建立、使用方法正确和登记规范的合格率分别为71.65%、72.71%和63.20%;在无菌物品使用管理中合格率为67.08%,外科清创、换药、穿刺等操作合格率为57.57%。结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管理合格率有待提高,还存在一定的医院感染隐患。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医疗机构对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现场监督检查和询问的方式 ,调查各类医疗机构一次性使用输注器进货渠道、索证及用后消毒毁形情况。结果显示 ,所调查的 2 2家各类医疗机构一次性使用输注器进货渠道可靠 ,但索证情况不一 ,省级医院都有索证制度 ,而市级医院只有 1家索证 ,私人诊所无一家索证 ;各级医疗机构对一次性使用输注器的用后毁形做得较好 ,但消毒情况很差。建议应加强医疗机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索证和用后消毒毁形的管理和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7.
医院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 ,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为了解安庆市基层医疗机构的消毒管理工作 ,更好地贯彻实施《消毒管理办法》,于 1999年 6月 1~ 2 1日对 4县 1郊的 9个医疗机构进行了调查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桐城、枞阳、怀宁、望江四县的县人民医院及县中医院 ,安庆市郊区第一人民医院。1.2 调查内容及方法1.2 .1 调查内容 医院是否成立消毒组织及制定消毒工作制度 ;医院灭菌质量监测 ;消毒剂、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持证及索证情况 ;消毒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锡山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现状,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1年对锡山区15所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进行了现场调查。按《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l5982—1995的标准,对医院的空气、消毒剂、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及医疗用品等进行消毒质量调查。结果:抽检样品合格率为79.62%(422/530)。其中人民(专业)医院为77.18%(115/149),镇卫生院为80.58%(307/381)。结论:切实加强对医院消毒质量的领导刻不容缓,应从强化法制观念进一步健全组织着手,并进一步加强对消毒人员的业务培训,落实必要的检测设备,完善对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的索证、登记制度,做好对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使用后的消毒、毁形处理。  相似文献   

9.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是指使用一次后即丢弃的深入人体组织或与皮肤黏膜表面接触并为治疗或诊断目的使用的各种用品 ,分为灭菌的医疗用品与消毒的医疗用品。目前 ,国家对生产、经营、使用的医疗用品实行卫生许可证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 ,使医疗用品的安全使用和使用后的有效处理工作纳入了法制管理。为了加强这类产品的监督、监测 ,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GB15980 -1995(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的有关规定 ,结合山东省卫生监督抽检计划 ,淄博…  相似文献   

10.
部队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调查部队基层医疗单位消毒灭菌状况,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表及现场抽查方式,对34所基层医疗单位的消毒灭菌方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管理等进行调查和评价。结果 部队基层单位对医疗用品采用有效消毒灭菌方法占62.72%,不适当的消毒灭菌方法占24.42%,未消毒处理物品占12.86%。结论 基层医疗单位应落实消毒灭菌制度,更新知识,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加强综合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方法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规范并予督查,实施目标性监测,干预医院感染的发生;综合重症监护病房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落实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结果 通过对医院感染的干预和预防,减少综合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多途径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格监控质量,是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陕西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和专职人员现状,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电子问卷对陕西省293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感染管理机构设置情况、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基本情况和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在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床位配比、医废管理、院感信息化监测软件配备、专职人员专业、学历和职称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在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体系、专职人员床位配比、传染病报告、慢病管理及院感信息化监测软件配备、专职人员年龄和职称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陕西省部分医疗机构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建设、专职人员数量、结构、专业素养及院感监测信息化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及专业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贺州市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保障医疗安全.方法 参照《广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标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贺州市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 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已初具规模,但存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形式化及表面化、相关设施投入不足、制度职责不健全、消毒隔离及手卫生措施落实不到位、医疗废物管理欠规范等许多的隐患.结论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政府、卫生监督部门、医院各级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筑起一道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安全线.  相似文献   

14.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隔离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隔离的对策。方法通过调查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隔离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结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隔离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导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隐患。结论严格遵守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消毒管理办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隔离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李莉  顾祥云 《职业与健康》2008,24(16):1675-1676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市级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现状,加强消毒卫生管理,为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进一步提高消毒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连云港市7家市级医疗机构2005-2007年相关部门进行微生物采样监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7年共监测1144项次,合格的有970项次,合格率为84.79%,其中室内空气的合格率最低。结论连云港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应加大对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的管理力度,以提高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安徽省基层医疗机构计划生育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88家基层医疗机构计划生育手术室对其医院感染管理现况进行问卷调查。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部分计划生育手术室面积不足,区域划分不合理,着装普遍不规范。在调查对象中,分别有22.73%、28.41%未制定院感管理制度和院感考核标准,30.68%未定期进行院感知识培训,63.64%绒毛和胚胎组织处置不规范,29.55%未对患者进行术前传染病检测,仅39.77%执行外科手消毒。结论基层计划生育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存在较多不足之处,应进一步加强管理,不断提高院感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加强手术室医疗废物全过程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以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军队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为准则,建立全程无盲区管理方式,规范手术室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和暂时贮存的工作流程和要求,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结果 手术室医疗废物的管理质量得到提高,各级人员环保意识加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结论 实施手术室医疗废物全过程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Healthcare acquired (nosocomial) infections are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 complications of medical care. The management to prevent such nosocomial infections is a typical example of the use of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quality management in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each institution should compare their own nosocomial infection rates for defined patient risk groups with reference data and identify problems concerning specific infection types or units/departments. This comparison should stimulate a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of care and the options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Structured interventions, such as the introduction of bundles of infection control measures or checklists, are very helpful to increase compliance with infection control measures and to decrease nosocomial infection rates. However, often only interventions individually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needs in a particular unit/department are successful to improve infection rates. Therefore, the employment of experienced infection control personnel and surveillance strategie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needs of the institution are key elements of a good infection control management within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相似文献   

19.
2006-2009年东安县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玉杰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8):1575-1576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的消毒状况,加强医疗机构消毒的管理,提高消毒质量,预防医疗机构院内感染[1],保障人群健康。方法按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样品采集、检测及卫生学评价。结果各年度消毒监测合格率分别为68.25%、74.2%、78.2%、85.8%,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年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医疗机构、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合格率分别为83.7%、78.1%、77.3%、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监测项目监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护人员手合格率最低,为53.7%。结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消毒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乡镇医疗机构及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离标准要求相差甚远。要全面加强对医疗机构消毒的监督管理,不定期的对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督促医疗机构落实消毒措拖,不断提高医院消毒管理水平,保障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