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研究黄芪提取液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特性。对不同浓度提取液、培养基pH及热处理对提取液抑菌活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最低抑菌浓度为12.5 mg/mL,在酸性条件下提取液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提取液对温度较为稳定,适用于采用巴氏杀菌处理的食品当中,黄芪提取液对钠离子适应性较好,而钙离子则可显著降低其抑菌活性。黄芪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为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荷叶提取液的抑菌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荷叶提取液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特性,进行了不同提取液浓度、培养基pH值、热处理、环境离子浓度、作用时间对荷叶提取液抑菌作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荷叶提取液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125g/mL;抑菌pH值范围6~9;对高温处理较稳定;钠离子和镁离子的浓度对抑菌效果的影响不大;提取液与菌悬液作用3h可抑制大肠干菌的生长,从而说明荷叶提取液对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且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小,为荷叶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核桃分心木粗提物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核桃分心木的四种粗提取液对几种常见的食品微生物进行抑菌活性监测发现,核桃分心木的四种提取液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都有抑菌活性。其中乙醇提取液和水后乙醇提取液的抑菌效力较强,最低抑菌浓度(MIC)也较低,其抑菌活性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强。这为核桃分心木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滤纸片法研究了茄子果实生物碱提取液对食品常见腐败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茄子果实生物碱提取液对供试细菌、酵母菌、霉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且抑菌效果明显好于3%的苯甲酸钠,尤其对金黄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啤酒酵母、假丝酵母、黑曲霉的抑菌效果尤为显著。以金黄葡萄球菌、啤酒酵母、黑曲霉为指示菌研究其稳定性表明,生物碱提取液在中性条件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黑曲霉的抑菌效力最强,而对啤酒酵母则是在弱碱条件下抑菌能力最强,过酸或过碱条件都会使其抑菌活性减弱。当加热温度不超过100℃时,生物碱提取液的抑菌活性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而当加热温度达到121℃,随加热时间延长,抑菌效果减弱。  相似文献   

5.
山竹果皮中黄酮化合物抑菌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爽  罗颖  王丹  郑雯 《江西食品工业》2012,(2):32-35,39
本论文通过抑菌实验和稳定性实验,研究了山竹果皮中黄酮化合物对食品加工、储存中常见腐败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四联球菌、沙门氏菌、志贺球菌)的抑菌特性。抑菌实验表明:山竹果皮中黄酮化合物对五种菌种的抑菌效果大小顺序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志贺球菌>四联球菌>沙门氏菌。山竹黄酮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志贺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76mg/mL,对四联球菌、沙门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33mg/mL。稳定性实验表明:黄酮提取液抑菌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影响不大;酸碱处理后都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在偏酸性条件下,抑菌效果达到最好,在pH>10时抑菌活性减弱;15W紫外光照射对抑菌活性都有所降低,可避光保存。  相似文献   

6.
通过抑菌试验和稳定性试验,研究茄非食部分生物碱提取液对食品中9种常见污染菌的抑制作用,并考察热处理、pH值、紫外线照射、蔗糖浓度及NaCl浓度对提取液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提取液对酵母菌、细菌和霉菌均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且抑菌效果显著优于0.5%的山梨酸钾;提取液的热稳定性良好,但当加热温度升高至121℃时,抑菌效果会大幅降低;pH值和紫外线照射对提取液抑菌活性也有一定的影响,最适pH值为7~8,紫外线照射时间低于30min时抑菌活性基本稳定,超过30 min后抑菌活性明显降低;随着糖或盐浓度的增加,提取液的抑菌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低值马尾藻多糖的提取工艺,并以食品中常见的致病性微生物大肠杆菌为供试菌种研究了马尾藻多糖的抑菌特性。结果表明:马尾藻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6 h、料液比1:20,醇沉条件为糖浓缩液和酒精的体积比1:3;抑菌特性研究结果显示马尾藻多糖对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在较低浓度下抑菌圈即达到16.3mm,在弱酸性环境中抑菌效果较好,对钠离子适应性好,而钙离子可显著降低其抑菌活性。本研究为低值马尾藻的高值化利用及生物防腐剂的研究提供了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8.
对牛蒡根茎和皮的水、50% 乙醇以及无水乙醇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及其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提取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以及面包酵母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50% 乙醇提取液抑菌效果好于水提取液和无水乙醇提取液,且各种提取液中牛蒡皮的抑菌效果好于牛蒡根茎提取液,抑菌活性由大到小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黑曲霉菌、面包酵母。提取液在酸性条件下(pH3~5)抑菌效果较好,但高温(> 100℃)处理和紫外光长时间(≥ 5min)照射均可降低其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做指示菌,以抑菌圈直径为活性追踪指标对蕨菜抑菌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蕨菜的乙醇、丙酮、甲醇、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提取液具有抑菌活性,其中乙醇的抑菌效果最好;在乙醇浓度9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5h,料液比1:8的条件下,蕨菜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达到19.61mm。蕨菜提取液对枯草芽孢杆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也有抑菌活性,其抑菌效果接近,稍强于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10.
通过95%无水乙醇振荡提取以制备大蒜及生姜提取液,用牛津杯法研究其对不同菌种的抑制作用及不同浓度、pH、热处理等对大蒜及生姜提取液抑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大蒜提取液、生姜提取液对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均有抑菌作用,其抑菌活性随均浓度升高而增强,有效抑菌浓度为20%以上;弱酸环境下的大蒜、生姜提取液比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的抑菌活性强;大蒜提取液的热稳定性较弱,而生姜提取液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乌梅提取物脱色工艺及其抑菌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乌梅提取物脱色工艺及抑菌机理,为乌梅的高效利用以及新型食品生物抑菌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用活性炭、AB-8大孔树脂、中性氧化铝对乌梅提取液进行脱色;采用杯碟法、倍半稀释法分别测定抑菌圈和最低抑菌浓度;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乌梅提取物对受试菌的影响,对抑菌机理作初步分析。结果:对脱色工艺的比较研究表明,选用AB-8大孔树脂,在工作流速为2~3BV/h,脱色率为98.32%时,脱色后抑菌活性损失率仅5.5%;抑菌试验表明,乌梅提取物脱色后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及沙门氏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5.58、25.30、22.52、23.84mm,MIC分别为3.12、3.12、6.25、6.25mg/mL;扫描电镜结果表明,乌梅提取物作用后的大肠埃希氏菌细胞结构被破坏,细胞内容物外泄,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形态变化不明显。结论:选用AB-8大孔树脂进行脱色效果最好。乌梅提取物对大肠埃希氏菌的抑制作用是因其对菌体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破坏作用,而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丁超  叶富根  李汴生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6):113-116,127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两种不同工艺制成的乌梅中的风味成分。所得到的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离并分析鉴定,共鉴定出了69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酚类15种,酸类8种,醇类2种,醛类5种,酯类6种,烃类26种,其它杂环类7种。两种乌梅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种类和含量虽有差异,但是风味的主体成分基本相同。酚类及其衍生物应是提供乌梅烟熏香的最重要的成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研究乌梅改善消化不良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挖掘乌梅潜在活性成分,通过Sea和STP数据库预测相关作用靶点;通过DisGeNET、OMIM和GeneCards 数据库筛选消化不良的相关疾病靶点;通过Venny在线平台映射筛选成分与疾病的交集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互作分析,通过cytoscape分析连通度、节点紧密度和介数筛选关键靶点,并利用DisGeNET数据库分析靶点类型;使用Auto dock相关软件对关键靶点与对应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采用DAVID数据库对乌梅改善消化不良的潜在作用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 筛选出乌梅11个潜在活性成分及其182个作用靶点,与消化不良相关的789个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50个潜在作用靶点,包含SRC, EGFR, AKT1, PIK3R1等关键靶点;GO富集分析显示与生物过程相关的条目145个,与分子功能有关的条目51个,与细胞组分相关的条目有22个;KEGG通路分析显示与75条通路相关,涉及癌症中的蛋白多糖、催乳素信号通路、癌症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PI3K-Akt 信号通路、Rap1 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乌梅改善消化不良作用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可为其应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耿飞  王伟  周涛 《食品科学》2011,32(15):88-93
运用流式细胞仪研究乌梅提取液对李斯特菌的抑菌机理。首先通过抑菌实验确定乌梅提取液对李斯特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625mg/mL,然后用1、2、4倍MIC的乌梅提取液对李斯特菌进行处理,通过流式细胞仪对其前向散射光(FSC)变化、DNA含量变化、细胞膜电位变化、细胞周期变化和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法、细胞内Ca2+含量变化指标进行检测,探索抑菌机理。结果表明,乌梅提取液通过破坏李斯特菌的细胞膜系统和阻滞DNA的合成抑制其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15.
山茱萸提取物抑菌活性成分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主要对山茱萸抑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山茱萸提取物具有强抑菌活性,在pH<7的条件下提取物对细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明显强于山梨酸钾.同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指示菌,研究山茱萸提取物活性成分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提取物经过酸、碱处理后只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碱处理使其抑菌活性减弱,甚至消失;温度、紫外照射及常见金属离子(Na 、K 、Ca2 、Fe2 、Fe3 )对其稳定性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体外发酵模型,利用高通量测序及代谢组学技术,研究5种植物多糖(黄芪多糖、苍术多糖、玄参多糖、红枣多糖和乌梅多糖)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多糖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人肠道菌群结构,并且5种多糖均能够富集Faecalibacterium、Roseburia,抑制Escherichia。植物多糖处理能够调节气体介质含量、短链脂肪酸含量,改变T2DM患者肠道菌群的氨基酸、短链脂肪酸代谢途径,其中黄芪多糖、苍术多糖和玄参多糖对短链脂肪酸总量调节作用显著,对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异丁酸和异戊酸含量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黄芪多糖、苍术多糖、玄参多糖和红枣多糖均能够提高T2DM患者的总气体介质含量以及CO2和CH4含量,乌梅多糖降低了总气体介质含量和H2S含量。研究结果为植物多糖的筛选与利用及其靶向调节肠道微生物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八月瓜提取物对四氯化碳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八月瓜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不同有机溶剂萃取,将八月瓜提取物分为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4个不同极性部位。给予0.3% CCl4灌胃,建立小鼠肝损伤模型,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肝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并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八月瓜正丁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能够明显降低模型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增强肝组织SOD活力,降低肝组织MDA含量,显著改善肝组织病变,减少肝细胞坏死。以上结果表明,八月瓜正丁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对CCl4致小鼠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s of twenty-two medicinal herb species traditionally used in Korea to treat gastrointestinal infections were evaluated for the treatment of salmonellosis. Candidates were primarily screened using the disk-agar method for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three different Salmonella serotypes. Of the herbs tested, the aqueous and methanolic extracts of Schizandrae Fructus exhibite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all three Salmonella. The extracts of this herb were further tested against 13 additional Salmonella strains of 6 different serotypes. All of these strains were also affected by these extracts, though the methanolic extract had slightly higher activity. The MIC values of this extract against the 16 Salmonella strains varied from 15.6 to 125 microg/ml. Nine of the 16 strains tested had MIC values of <31.3 microg/ml for the methanolic extract of Schizandrae Fructus. The in vivo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Schizandrae Fructus extract was examined in a S. Typhimurium infection mouse model. Mice were initially infected with S. Typhimurium, and then administered with Schizandrae Fructus extract. The extract was found to have major effects on mortality and on the numbers of viable S. Typhimurium recovered from feces. Clinical signs and histological damages were rarely observed in the treated mice, whereas the untreated controls showed clinical signs, e.g., lethargy, and histological damage in the kidney, liver, intestine, and spleen. We conclude that Schizandrae Fructus has the potential to provide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salmonellosis.  相似文献   

19.
观察小檗果不同极性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采用微孔板法和对倍稀释法研究小檗果不同极性提取物对变异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生长及其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乙醇、水、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的形成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乙醇和水提取物抑制作用很强;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正丁醇、乙酸乙酯、氯仿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生物膜的形成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氯仿提取物的抑制活性最强。小檗果含有有效抑制供试菌生长及其生物膜形成的活性成分,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20.
宋爽  王兴娜  高志红   《中国食品学报》2020,20(2):307-314
为研究青梅中具有抗食源性致病菌活性的部位和成分,将青梅的乙醇提取液用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对4个萃取组分进行抗菌活性的测定,并对活性最高的组分进行液相色谱-质谱(LC-MS)分析。结果表明:各组分对5种食源性致病菌都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尤以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菌能力最强。对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LC-MS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效果很好,其主要化学成分类型为咖啡酰莽草酸及其衍生物。提示:咖啡酰莽草酸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