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对各地獭兔按初生,3月,4.5月,6月,8月,1 0月,12月龄分组,测试毛皮的物理机械性能(下简称物性),毛丛结构,皮肤组织学构造,对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测出6月龄为最适宰杀取皮加工月龄,所测各项物性指标为.毛丛长度18mm,比原种西德獭兔长1—2mm,细度15μm,毛丛根数8875/cm~2,(比西德獭兔多100根/cm~2),抗张强度12N/mm~2,断裂强度30N/mm,负荷伸长率33%,收缩温度86℃,毛纤维为细毛型,其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轻工部(ZB—XX—91)及(SG—364—84)规定范围。经专家鉴定,獭兔毛皮为优良一级毛皮,可大量用于毛皮鞣制加工。研究结果为今后评定獭兔毛皮品质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制革化学工业中,将“生皮”加工成“熟革”,一般要经过准备、鞣制和整理三个工段。生皮经过鞣制之后,才具有称之为革的资  相似文献   

3.
HACCP系统在速冻建莲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鲜建莲中含有丰富的多酚氧化酶及其底物———多酚物质 ,其在速冻加工工序中易氧化褐变 ,本文探讨了危害分析和关键点 (HACCP)系统在建莲速冻加工中的应用 .结果表明 ,采用HACCP系统 ,有利于保证速冻建莲的优良品质和产品的安全性 ,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  相似文献   

4.
实验对比了在有无超声波辅助作用下,三聚氰胺原位树脂鞣制过程中的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鞣制效果以及胚革和废液中游离甲醛含量的区别,并对影响结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超声波作用下,浴液温度随超声波作用时间的增加不断升高,鞣制过程中可利用其热效应控制浴液温度;超声作用可以促进皮化材料的渗透与结合,使鞣制得到胚革的湿热稳定性提高,在保证鞣制效果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超声波辅助作用可以有效缩短鞣制时间,提高鞣制效率。同时,有超声波作用的鞣革废液中游离甲醛含量由原来的53.7 g/kg降低到5.0 g/kg,并且随超声时间的增加,游离甲醛含量逐渐减少;胚革中游离甲醛含量由147.9 mg/kg降低到71.3 mg/kg,达到了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5.
兔皮鞣制剂改良配方及操作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猫、鼠等家养和野生的小动物的毛皮,由于缺乏毛皮鞣制技术,或者是由于所得到的生皮质地僵硬,抗水、抗虫、抗化学药剂的性能差,不能直接用来做衣饰用品为了使零散的小兽皮充分地利用起来,文章在传统鞣制方法的基础上,研制出两种新的鞣制剂配方.是以兔皮为材料,通过对传统的鞣制剂改良而成.经过改良的鞣制法简单,操作简便易行,效果较传统鞣制法好.  相似文献   

6.
毛皮鞣制“液动皮不动”是我厂广大职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所取得的一项重大革新成果。这一革新成果,由以下几个革新项目组成。1.毛皮鞣制过程有五道工序,采用“液动皮不动”方法后,五道工序在同一划槽内连续进行,生皮放进,熟皮出来,由于各道工序的溶液不同,有的用酸,有的用碱,因此必须解  相似文献   

7.
机械成品的质量基础是机械零件的加工的精度.零件的加工工艺影响了零件加工精度,因此,机械加工工艺的提高可以使机械成品的质量得到提升,使机械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本文基于此对机械加工工艺的改进方法进行探讨,希望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研发一种对环境友好的不含铬的双组份铝盐鞣剂。采用非挥发性不饱和单体与铝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鞣剂,鞣剂充分渗透至裸皮后用助鞣剂在较低温度(0-50℃)引发不饱和单体在皮内聚合生成的聚合物与胶原纤维充分结合形成互穿网络达到有效肯定的鞣制效果。这种无铬新型鞣剂鞣制操作工艺简单,成革收缩温度超过80℃,成革性能优良,革身洁白,染色鲜艳,是一种可替代铬鞣剂的新型无铬鞣剂。此鞣剂原料易得,合成过程中无污染物生成,鞣制过程无不良气味产生,操作环境好,所得鞣剂中不含甲醛和重金属铬等有害物质,符合生态皮革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9.
动物蛋白饵料不足,是影响革胡子鲶产量的原因之一,本试验表明,蚯蚓和蚓粪可作为革胡子鲶的优良动物蛋白饵料.用蚯蚓和蚓粪喂养革胡子鲶,既可提供各种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还可促进池塘中有益浮游生物的生长,改变水质,从而提高质量,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的毛皮兽计有38种,隶属6目14科.文章分析了河北省毛皮兽的区系组成和数量状况,将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结合起来研究毛皮兽资源,对全省毛皮兽的产值、产量进行了分类.回顾以往毛皮兽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开发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分别提取处于同一发情周期的5只低繁藏山羊和5只高繁金堂黑山羊的卵巢、垂体的总RNA,并通过RT-PCR技术对INHA、INHBA基因cDNA进行克隆、序列分析,以Real-time PCR技术对其进行组织表达研究.结果表明:藏山羊和金堂黑山羊INHA基因编码区均长1083bp,编码360个氨基酸,两品种基因编码区有7处碱基不同,并导致3处氨基酸的差异;INHBA基因编码区均长1278bp,编码425个氨基酸,两品种基因编码区有4处碱基不同,并导致1处氨基酸的差异.藏山羊INHA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与金堂黑山羊、绵羊、牛、野猪、小鼠、褐家鼠、人的同源性分别为:99.4%、98.9%、95.8%、88.6%、81.0%、79.5%和84.8%;藏山羊INHBA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与金堂黑山羊、绵羊、牛、野猪、小鼠、褐家鼠、人的同源性分别为:99.7%、99.4%、98.1%、91.7%、88.0%、88.5%和91.2%.INHA和INHBA基因mRNA在两个山羊品种的卵巢、垂体中均有表达,但两品种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INHA和INHBA基因在动物进化中比较保守,与山羊多羔性状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不同生态区藏山羊遗传资源的保存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青藏高原不同生态区的高原型藏山羊和山谷型藏山羊,应根据分布地区的生态条件和遗传资源特点,分别进行本品种选育和应用绒用、毛用、肉用及乳用品种进行改良,以保存其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基因,提高其生产性能,分别向绒用、毛用、肉用和乳用方向发展.高原型藏山羊,在海拨4000m左右的高寒地区,开展本品种选育,向绒肉兼用方向发展;由高原地貌向山谷型地貌过渡地带(海拔3000m)的地区,应用绒山羊品种改良提高产绒性能.山谷型藏山羊,在海拔2000~3000m温暖干旱地区,应用绒用山羊改良,生产山羊绒,在海拔2000m以下温暖干旱地区,应用安哥拉山羊杂交改良山谷型藏山羊生产马海毛;在温暖湿润地区,应用肉用、乳用山羊品种改良,生产山羊肉和山羊奶  相似文献   

13.
安哥拉山羊血液蛋白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 PAGE 常压电泳法测试了安哥拉山羊血液蛋白多态性,并与当地藏山羊进行了比较研究.安哥拉山羊和藏山羊 Hb、Alb 和 Amy 均只有一种表型,未表现出多态性,安哥拉山羊 Tf 也无多态性,藏山羊则有多态性;而两个品种山羊的 AKP、LDH 和 Es 均表现出多态性,尤其是 Es 的表型更为复杂.血液蛋白质的多态性和活力的差异,可作为附加性状探索选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作者于1990年秋季(10月)对分布在四川德格县高寒牧区的藏山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系统测定。结果表明,藏山羊血液的红细胞数、白细胞数、红细胞压积指标偏高,大多数生化指标高于国内某些山羊地方种,并且,群体内有差异,其规律是有的指标羯羊高于母羊、成年羊高于育成羊。但藏山羊血液血红蛋白含量偏低,其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嗜酸性白细胞偏高,说明有内寄生虫感染。  相似文献   

15.
藏山羊皮肤组织学构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临产胎儿、1月龄、4月龄、6月龄、周岁和成年6个年龄组藏山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藏山羊皮肤表皮层厚度到1月龄时便基本达到衡定,真皮层厚度从临产到成年一直增厚,成年达最厚;皮下组织层发育与真皮层有相同的趋势。初级毛囊密度随年龄递增相对减小,次级毛囊密度临产到1月龄显著增大,1月龄后其密度相对减小,1个毛囊群中次级毛囊4月龄前发育迅速,4月龄后其发育基本停止;S/P一直呈递增趋势,6月龄以后基本达到衡定。网状上层中的胶原纤维直径4月龄前明显增加,乳头层中的胶原纤维直径从临产到成年一直明显增粗;弹性纤维直径1月龄前明显增大,1月龄后增大不明显。研究结果为合理适时地利用藏山羊板皮,和提高藏山绒的产量提供科学指导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铬鞣废液直接循环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淀粉改性水处理剂,并借助气浮法能有效除去铬鞣废液中可溶性油脂、蛋白质及其他杂质,从而消除了铬鞣废液直接循环利用中杂质累计对皮革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处理后的铬鞣废液利用率可达到90%,且循环利用多次,成品革的性能稳定,从而可实现铬鞣废液的清洁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S Meinecke-Tillmann  B Meinecke 《Nature》1984,307(5952):637-638
Following reciprocal embryo transfer between sheep and goats, the embryo of the foreign species is able to induce early pregnancy but the embryos do not survive beyond the first weeks of gestation. Similar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from hybridization experiments on sheep and goats. While the causes for early embryonic death of hybrid eggs from donor sheep are unknown, the reciprocal event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immunological implications. As a means of overcoming the reproductive barrier between sheep and goats, we have transferred interspecific chimaeric embryos. We report here the birth of a goat kid from a sheep mother.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西部的开发,藏山羊遗传资源研究和开发利用速度加快,在分析藏山羊遗传资源及其遗传特性的基础上,对藏山羊的利用及其保存作了系统全面的评论,作者认为对藏山羊应该进行选种选配,开展杂交改良,提高其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主要测定“晴天”、“体内外驱虫一次净”应用于羊蠕虫病感染羊驱虫后对建昌黑山羊生长和增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类药物应用于羊蠕虫病感染羊驱虫后对羊只的生长发育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建昌黑山羊和绵羊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净增重5.72kg/只和5.36kg/只(平均增重5.54kg),增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畜牧局为充分利用本省山地牧草资源,振兴民族地区经济,正蕴酿引种安哥拉山羊到山区去改良当地土种山羊,并立题组成课题组对引种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研究内容涉及安哥拉山羊生态适应性观测、四川引种安哥拉山羊适宜地区的探讨等。课题组在查阅了大量国外安哥拉山羊饲养业资料的基础上,对引进到陕西省米脂县的安哥拉山羊进行了生态适应性观测;根据安哥拉山羊对生态条件的要求和四川省各地的生态条件,用差额法确定了引种的适宜地区,最后结合交通等条件,提出了四川引种安哥拉山羊的最适地区。结论表明引种到米脂县的安哥拉山羊基本上能适应当地的生态条件;四川西北部有理县等18个县属于干旱区或半干旱区,具有安哥拉山羊所要求的生态条件,可供引种时选用。结合交通条件考虑,以汶川县的绵池至杂谷脑一带、松潘县的镇江口和黑水的西尔为最佳,建议首先在这些地区尽快引种少量安哥拉山羊作进一步的适应性观测,取得成功后,再推广到其它适宜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