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在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填充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再次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治疗顽固性鼻出血应用效果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尹俊  宋琦  仝心源  况勇 《淮海医药》2008,26(4):335-33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电凝法在顽固性鼻出血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在鼻内镜下电凝法止血。结果在鼻内镜下对发现的出血点以双极电凝止血治疗,3例患者同时予以明胶海绵局部填塞,患者均获满意的止血效果,无不良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电凝法诊治顽固性鼻出血方法简单,有效,患者痛苦小,无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龚鸣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214-215
目的观察并研究鼻内镜下采用带吸引器的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疗效。方法应用鼻内镜对顽固性鼻出血患者进行检查,寻找出血部位,以电凝止血。结果 128例患者102例本方法治愈,9例好转,仍有间断性出血,6例无效。结论鼻内镜下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具有定位准确、迅速、损伤小、疗效确切且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带吸引电凝止血与鼻腔填塞止血治疗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20例鼻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鼻内镜下带吸引电凝止血的6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鼻腔填塞止血的5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止血效率、鼻腔通气改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一次性止血成功率为9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带吸引电凝止血治疗鼻出血一次性止血成功率高、且术后患者疼痛难受好,鼻腔损伤小、安全性更佳,具备鼻内窥镜及带吸引电凝条件时更值得推荐应用,鼻腔填塞止血操作简单,不受设备限制,临床应该根据患者的治疗要求及病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带吸引电凝止血与鼻腔填塞止血治疗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20例鼻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鼻内镜下带吸引电凝止血的6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鼻腔填塞止血的5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止血效率、鼻腔通气改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一次性止血成功率为9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带吸引电凝止血治疗鼻出血一次性止血成功率高、且术后患者疼痛难受好,鼻腔损伤小、安全性更佳,具备鼻内窥镜及带吸引电凝条件时更值得推荐应用,鼻腔填塞止血操作简单,不受设备限制,临床应该根据患者的治疗要求及病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微波止血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07月至2011年07月期间,我院采用鼻内镜下微波止血术治疗的60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微波止血)和对照组(采用传统填塞止血),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观察组患者均在鼻内镜下成功微波凝固止血,1次治愈28例(93.3%),2次治愈2例(6.7%);30例对照组患者,一次治愈22例(73.3%),2次治愈8例(26.7%).与对照组的一次治愈率相比,观察组明显增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一个月的随访治疗后,原部位都没有再次出血,也没有出现任何的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微波止血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操作简便、疗效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40例顽固性鼻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组,研究组采用经鼻内镜探查鼻腔进行止血治疗,并选取以往采用局部压迫和前后鼻孔填塞等传统方法止血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术野清晰,止血效果良好,可有效减少出血量和出血次数,改善鼻组织的正常生理机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鼻内镜对顽固性鼻出血的治疗。方法:顽固性鼻出血患者120例,通过鼻内镜找出血部位,然后电凝止血。结果:治愈116例,无效4例,有效率96%。结论:在鼻内镜下找出血部位视野清晰,所以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可靠性强,止血彻底。  相似文献   

9.
李滇 《中国处方药》2014,(12):84-85
目的观察比较鼻内镜下带吸引电凝止血与鼻腔填塞止血治疗鼻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6例鼻出血患者,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研究组行鼻内镜下带吸引电凝止血治疗,对照组行鼻腔填塞止血治疗,比较两组的止血效果。结果研究组的鼻腔出血量以及疗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一次性止血成功率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75.47%);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7.55%,明显低于对照组(24.5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带吸引电凝止血治疗鼻出血可有效减少鼻腔出血量和疗效时间,并可以提高一次性止血成功率和止血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顽固性鼻出血患者84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填塞止血法,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顽固性鼻出血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优于传统填塞治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内镜辅助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效果。方法顽固性鼻出血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填塞止血法,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辅助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5.0%和93.8%;高于对照组的59.4%和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低于对照组的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辅助治疗顽固性鼻出血临床效果好,患者痛苦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结合鼻腔填塞在顽固性鼻出血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9年1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4例被确诊为顽固性鼻出血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8例接受鼻内镜下双极电凝结合鼻腔填塞治疗,对照组36例接受单纯凡士林纱条鼻腔填塞治疗,观察两组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恢复通气时间和黏膜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下双极电凝结合鼻腔填塞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鼻腔填塞治疗,可显著减少出血量,有利于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取鼻内镜下治疗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指压法及局部止血药物进行治疗,而观察组采取鼻内镜下烧灼止血法治疗顽固性鼻出血;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2.00%;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8.00%、并发症发生率为14.00%,对照组复发率为34.00%、并发症发生率为36.00%;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治疗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李曰祥 《江西医药》2014,(4):358-359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优越性。方法将128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鼻腔填塞法治疗,观察组给予鼻内镜下微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73.44%,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9%,低于对照组的37.50%,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顽固性鼻出血具有止血彻底、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难治性鼻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就诊明确鼻出血的部位后,排除患者治疗禁忌证后采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治疗后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参与研究患者鼻出血部位分别为:嗅裂鼻中隔部位57例(57%),下鼻道后穹隆部位16例(16%),下鼻道外侧壁部位10例(10%),上鼻道中后段部位8例(8%),中鼻道前段部位6例(6%)出血部位不明确3例(3%)。治愈率比较:行一次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即治愈的95例,治愈率为95%,行二次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即治愈的5例,治愈率为5%。结论鼻内镜可明确一些难治性鼻出血的出血部位,同时采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鼻内镜辅助治疗鼻出血的疗效.方法 以70例鼻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鼻内镜下射频治疗组35例;对照组30例,以传统方法重新行鼻腔填塞或前后鼻孔填塞止血.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鼻内镜下射频治疗组35例中1次即止血成功33例,3例经过2次处理,均治愈;对照组中一次成功止血19例,16例再次出血,其中10例经2次填塞,4例经过3次填塞.结论 鼻内镜辅助电凝止血定位准确,效果好,止血迅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微创诊治顽固性鼻出血的经验。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2年月12月我院收治的顽固性鼻出血56例在鼻内镜下检查,明确出血点后采用鼻内镜下鼻腔微填塞或者鼻内镜下应用物理效应(微波)止血。结果除5例行2次行鼻内镜止血,其余均一次性止血成功,总治愈达100%,随访3-6个月无复发,无不良并发症。结论应用鼻内镜下止血,视野清晰,止血效果确切,尤其对于顽固的鼻出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半导体激光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难治性鼻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鼻内镜下探查鼻腔,明确出血点后观察组采用半导体激光止血,对照组采用微波止血,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0.0%、97.5%,高于对照组的60.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积极对症处理,所有患者预后良好。结论鼻内镜下半导体激光治疗难治性鼻出血,效果可靠,方法简便,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顽周性鼻出血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月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患者83例,术后随访观察3~6个月。结果:其中79例经1次治疗止血,4例经2次止血治疗获得成功,未见复发。结论: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鼻出血具有视野清楚,检查出血部位准确,止血迅速,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痛苦小,安全可靠,在治疗顽固性鼻出血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潘薇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9):130+134-130,134
目的探讨反复鼻出血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2010年2月~2011年2月32例反复鼻出血住院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分别对鼻止血前、止血中及止血后的护理进行分析。结果 32例反复鼻出血患者行鼻内镜下电凝止血临床护理效果良好,随访3个月均未再出血。结论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效果良好,护理工作亦很重要,需要专业并精心的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