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脊索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索瘤14例,其中行磁共振成像(MRI)12例,CT 3例,1例行CT+MRI,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脊索瘤中,发生在颅底5例(36%),骶尾部9例(64%)。CT表现肿瘤为等或稍高密度,常见斑片样或斑点状钙化,骨质破坏以溶骨性常见;MRI表现为T1WI呈低、等、高混杂信号,T2WI则以高、低混杂信号为主。增强后病灶呈中到重度强化,强化信号不均匀。结论脊索瘤的CT和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大多可以确诊;MRI表现较具特征性,对脊索瘤的位置、形态、浸润范围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优于CT。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底脊索瘤CT与MR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证实的颅底脊索瘤的CT与MR影像学资料。结果13例脊索瘤中,发生在斜坡5例,鞍区4例,颅中凹2例,鼻咽部1例,蝶窦1例。肿瘤的形态以不规则形最多8例,圆形3例,椭圆形2例。病灶边界清楚9例,边缘模糊4例。MR表现为T1WI呈低、等、高混杂信号,T2WI则以高、低混杂信号为主。增强后病灶呈轻到中度强化,强化信号不均匀。CT见病灶呈不均匀等或稍高密度肿块,7例可见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结论颅底脊索瘤的CT和MR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大多可以确诊,但需与脑膜瘤、垂体瘤、鼻咽癌、软骨类肿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3.
MRI与CT在颅底脊索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发生在颅底部脊索瘤的MRI和CT表现,以探讨MRI和CT在颅底部脊索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22例证实的病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9例,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13岁,平均年龄42岁。22例均行MRI平扫和增强检查,其中7例进行了GT检查。结果:肿瘤发病部位主要位于斜坡及其周围区域,其中斜坡15例、鞍内2例、鞍旁1例、颈静脉孔区2例、蝶窦1例、鼻咽部1例。肿瘤的形态以不规则形最多16例,圆形4例,椭圆形2例。病灶边界清楚15例,边缘模糊7例。MRI表现T1WI呈低、等、高混杂信号,T2WI以高、低信号为主,其中18例呈混杂信号,4例表现为信号均匀。增强后病灶呈不均匀轻到中度强化,强化信号不均匀。CT病灶呈不均匀等或稍高密度肿块,均见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结论:MRI由于有多轴面成像的优势,可以准确显示颅底脊索瘤的大小、形态、边界及其信号特点。CT在显示病灶的骨质破环、残存骨质方面较MRI具有优势。因此,MRI和CT相结合在颅底脊索瘤的诊断中具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颅底脊索瘤的CT、MRI表现,探讨CT和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颅底脊索瘤,6例同时进行CT、MRI扫描,4例仅行CT扫描,5例仅行MRI扫描,2例同时行CTA检查。结果:颅底脊索瘤发生在斜坡8例,鞍区5例,颈静脉孔区1例,1例同时跨颅中、后窝生长。形态多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13例边界清晰,2例边界不清晰。CT表现肿块呈不均匀等或稍高密度软组织块,7例见斑点状钙化,8例见不同程度骨质破坏。MRI肿块信号不均匀,T1WI呈稍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MRI扫描对病变范围的显示优于CT。结论:颅底脊索瘤有典型的好发部位,T2WI明显高信号较具特征性,CT和MRI对术前诊断颅底脊索瘤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5.
脊索瘤的MRI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脊索瘤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脊索瘤的MRI表现。结果:颅底脊索瘤8例,骶尾部脊索瘤9例,邻近颅底及椎体骨质均有溶骨性破坏,伴硬膜外及骶前较大软组织肿块。17例中16例信号不均匀,T1WI呈低、等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MRI增强扫描后,肿瘤均有轻度或中度不均匀性强化。结论:T2WI显著高信号是脊索瘤的特征性MRI表现,有重要鉴别诊断意义,MRI反映肿瘤的部位、侵犯范围以及显示骨质破坏作用均优于CT。  相似文献   

6.
脊索瘤MRI诊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脊索瘤的MRI表现特征。方法 分析 3 9例脊索瘤的MRI表现。结果 颅底部脊索瘤 16例 ,15例破坏颅底并有硬膜外软组织肿块 ,1例位于颅内右侧桥前池区 ,骨质无破坏。骶尾部脊索瘤 2 3例 ,椎体均有破坏 ,2 2例伴骶前较大软组织肿块。肿瘤边界清楚 ,T1WI呈低~等信号 ,T2 WI呈较高~高信号 ;3 6例信号不均匀 ,14例有条状低信号纤维间隔和高信号粘液基质。结论 MRI可清楚地显示肿瘤的部位和范围 ,根据肿瘤侵犯特点和信号特征 ,多数肿瘤可以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鼻咽癌(NPC)放疗后颞叶放射性脑病(REP)的低场强MRI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征性改变。方法分析25例鼻咽癌放疗后诊断为颞叶放射性脑病(REP)患者MRI表现和临床资料及随诊观察。结果 25例REP中累及单侧颞叶9例,累及双侧颞叶16例。表现为局限性脑水肿并局灶性坏死:病灶为斑片状或不规则形,T1WI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或等高混杂信号。T1WI+Gd-DTPA增强扫描可见脑回状或不规则环形强化。12例经治疗后行MRI复查,2例症状改善,MRI异常信号明显减少,9例病灶无变化,其中3例症状有改善,6例症状体征无变化,1例病灶增大。结论鼻咽癌放射治疗后REP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作为REP诊断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腮腺Warthin's瘤的MRI特征,提高MRI对腮腺Warthin's瘤的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8月~2012年5月期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有完整MRI影像学资料的13例腮腺Warthin's瘤患者共17个病灶的MRI影像学特征.13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例,年龄38~82岁,中位年龄59岁.结果 13例患者中9例为单发病灶(9个病灶),4例为双侧病灶(8个病灶).17个病灶中,位于浅叶者14个,其中13个位于腮腺后下极者,同时累及浅叶深叶者3个,无单独发生于深叶的病灶;病灶直径1~4cm,平均2.25cm;16个病灶边界清楚,2个病灶有分叶、呈结节状,1个病灶边界欠清,病理证实为炎症浸润;16个病灶个病灶包膜完整,1个病灶因炎症浸润包膜显示不完整;与肌肉信号比较,T1 WI病灶呈等低信号,压脂T2 WI表现为明显高信号,其中3个病灶信号均匀,其余14个病灶内因含囊性区而信号明显不均匀;17个病灶内均未见钙化灶.增强后扫描,17个病灶均有明显强化,其中14个病灶内囊性区无强化,实质成分明显强化,其余3个病灶呈均匀强化;17个病灶均出现对比剂注射后2min明显强化,4~5.5min后肿瘤信号明显减低.结论 腮腺Warthin's瘤具有其特征性MRI影像学表现,如果长期吸烟史的中老年男性患者,腮腺出现长T1、长T2边界清楚的圆形或卵圆形、包膜完整的占位灶,瘤灶内出现囊变区,增强后扫描病灶早期强化明显,无延迟强化特征,特别是当出现双侧腮腺发病或一侧腮腺多发占位灶时,应首先考虑到Warthin's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颅底脊索瘤与颅底软骨肉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4例经典型颅底脊索瘤、9例未分化型颅底脊索瘤及18例软骨肉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瘤体组织的部位、T2WI相对灰质的信号、强化方式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增强扫描未见强化记为0分,不均匀强化为1分,90%以上瘤体均匀强化为2分.采用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结果 3种肿瘤病灶的平均ADC值、最小ADC值、最大ADC值及T2 WI信号强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o.05).瘤体的强化方式在病例数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强化方式的得分及发病部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DWI对颅底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结合T2 WI信号可提高颅底肿瘤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PRE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子痫7例,高血压脑病1例.8 例均行CT检查,其中4例行MRI检查.结果 PRES的CT主要表现为顶枕叶白质低密度影,病变累计双侧顶叶7例、枕叶4例、额叶5例、基底节区3例、颞叶及小脑1例,单纯桥脑1例.MRI表现为T1WI呈低信号,T2WI、FLAIR呈高信号.MRI对于显示病变有无、范围及皮质受累较CT更敏感.8例经积极治疗后症状消失,随访CT、MRI显示病灶逐渐减少、消失,呈可逆性改变.结论 PRES的影像学特点结合其临床资料可作出较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