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表达水平与膀胱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和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数据库中关于LncRNAs表达水平与膀胱癌预后相关性的文献,提取相关数据后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7篇文献,共计72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LncRNAs高表达与膀胱癌患者总生存期较低存在相关性(HR=2.23,95%CI:1.64~3.04,P0.01)。结论 LncRNAs高表达与膀胱癌的不良预后有一定的关系,有望成为潜在的判断膀胱癌预后的生物靶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探讨透析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为临床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外文数据库Pub Med、Web of Science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中已公开发表的关于透析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筛选出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运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数据,计算合并统计量及95%置信区间(95%CI)。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透析患者血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86,95%CI:0.41~1.31,P<0.05)。与对照组相比,血尿酸水平高的透析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并未发生变化(HR=0.93,95%CI:0.86~1.02,P=0.11)。结论透析患者高血尿酸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密切相关,此外,当前证据不足以证明透析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心脏MR(CMR)延迟钆强化(LGE)评估心肌淀粉样变(CA)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及万方医学网自建库至2020年10月以CMR-LGE评价CA患者死亡风险的队列研究,依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合并纳入文献中的死亡风险比(HR),评价LGE阳性、LGE类型或位置、CA类型与CA患者死亡风险的关系,以STATA 15.0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均为英文文献,包括1490例患者,其中666例发生死亡事件。合并分析结果显示LGE阳性患者死亡风险增大,HR为1.46[95%CI(1.06,2.02),P<0.05];透壁性[HR=2.36,95%CI(1.79,3.12),P<0.05]及心内膜下LGE阳性[HR=3.83,95%CI(2.12,6.91),P<0.05]患者死亡风险增高;左心室[HR=2.82,95%CI(1.33,5.98),P<0.05]及右心室LGE阳性[HR=1.94,95%CI(1.12,3.35),P<0.05]患者死亡风险不同程度升高;轻链型淀粉样变性患者LGE阳性死亡风险增大,HR为1.94[95%CI(1.53,2.46),P<0.05]。结论CMR-LGE阳性与CA患者死亡风险增加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CA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性评价COX-2过表达与浆液性卵巢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 Data)和PubMed等数据库及会议论文,搜集COX-2的表达与浆液性卵巢癌预后的队列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8年11月1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3.5.1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COX-2过表达的患者在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HR=1.57,95%CI:1.26~1.95)、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HR=2.19,95%CI:1.30~3.68)等方面均差于COX-2低表达的患者。结论:COX-2过表达可能是浆液性卵巢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鳞状细胞相关抗原(SCC-Ag)在宫颈癌中预后的意义。方法检索Pubmed、Embase、Science Direct、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有关SCC-Ag与预后相关性的所有文献,并根据评价标准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用Stata SE 12.0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检测,用HR值(风险比)及95%CI(可信区间)作为效应量来评价SCC-Ag与宫颈癌预后的相关性,并进行亚组分析,绘制出森林图、漏斗图。结果共纳入14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SCC-Ag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的不良总生存期(OS)预后有统计学意义(HR=2.73,95%CI=1.48~5.05,P=0.001)。SCC-Ag低表达者比高表达者的预后无病生存期(DFS)更长(HR=2.17,95%CI=1.84~2.57,P0.01)。患者SCC-Ag高表达与无进展生存期(PFS)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HR=2.68,95%CI=0.99~7.24,P=0.051)。纳入的研究在预后OS及其亚组分析中存在明显异质性(I2=93.1%,P0.01),在预后DFS及其亚组分析中不存在统计异质性(I2=23%,P=0.239)。结论 SCC-Ag对宫颈癌的预后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高表达与疾病的不良预后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Meta分析观察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CNKI等数据库,筛选并纳入相关文献,提取文献特征,采用STATA 12.0软件计算总的风险比(HR)及95%CI,并评价研究间的异质性、有无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7篇队列研究。总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二甲双胍对肺癌患者的生存率无显著改善作用(HR=0.79,95%CI:0.60~1.04,P=0.098)。根据肺癌病理类型进行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二甲双胍显著降低小细胞肺癌(SCLC)的全因死亡率(HR=0.52,95%CI:0.29~0.91,P=0.022),而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HR=0.78,95%CI:0.46~1.33,P=0.361)和混合型肺癌(HR=0.99,95%CI:0.60~1.64,P=0.977)的全因死亡率无显著影响。根据种族进行的亚组分析显示在亚洲人群中二甲双胍显著降低肺癌的全因死亡率(HR=0.47,95%CI:0.33~0.67,P=0.000,I2=0.00%),而在非亚洲人群未观察到两者存在显著相关(HR=0.97,95%CI:0.73~1.31,P=0.83,I2=80.2%)。发表偏倚检验结果未显示存在发表偏倚证据(Begg:P=0.764;Egger:P=0.854)。结论本项Meta分析显示二甲双胍可显著改善SCLC患者的预后,而对NSCLC的预后无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进一步为临床判断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EMbas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全面搜索有关RDW与MHD患者预后关系的前瞻性与回顾性队列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6月,由两名研究人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利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 4.1.2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共纳入13篇队列研究文献,合计113 535例MHD患者。RDW与MHD患者预后的关系:当RDW为连续性变量时,RDW每增加1%,全因死亡的风险增加32%(HR=1.32,95%CI:1.23~1.41),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42%(HR=1.42,95%CI:1.25~1.62);RDW为分类变量时,高RDW组全因死亡风险是低RDW组的1.36倍(HR=1.36,95%CI:1.13~1.64),高RDW组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是低RDW组的1.75倍(HR=1.75,95%CI:1.19~2.5...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72-4对胃癌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使用计算机系统地检索PubMed和Embase数据库关于CA72-4和胃癌预后的文献,文献检索日期截止至2014年7月。除了进行总的Meta分析,同时还进行合适的敏感性分析和亚组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章13篇,共计4 604例胃癌患者。与CA72-4正常的胃癌患者比较,CA72-4阳性患者的总生存率(HR=1.49,95%CI 1.25~1.77,P0.01)和无病生存率差(HR=2.26,95%CI 1.54~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eta分析提示胃癌患者肿瘤标志物CA72-4水平与预后相关,可作为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体质量指数(BMI)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死亡率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BMI与CHF患者死亡率相关的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9年6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0个队列研究,包括91 572例CHF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体质量相比,低体质量CHF患者的全因死亡率更高[HR=1.48,95%CI(1.36,1.62),P<0.001],超重[HR=0.86,95%CI(0.78,0.94),P=0.002]和肥胖[HR=0.78,95%CI(0.68,0.90),P=0.001]CHF患者的全因死亡率更低。结论当前证据表明,低体质量CHF患者的全因死亡率较高,超重和肥胖CHF患者的全因死亡率较低。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全面系统的评价中国人尿酸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通过计算机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收集有关中国人尿酸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2月。采用STATA 16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共计11 046例研究对象,其中预后良好组8 016例,预后不良组3 030例。结果显示,预后良好组尿酸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WMD=18.44 μmol/L,95%CI(3.20,33.68),P<0.05]。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检验结果表明本研究结果稳定、可靠。结论 中国人尿酸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可能相关,并且预后良好的患者尿酸水平更高,提示尿酸水平较高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能预后功能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衰弱与糖尿病患者不良结局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INAHL、CENTRAL、Web of Science、Wiley、AMED、wanfang data、CBM、CNKI和VIP数据库,搜集国内外发表的衰弱与糖尿病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7年1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不能合并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个队列研究,共2 631例糖尿病患者。(1)Meta分析结果显示:衰弱与糖尿病患者不良结局关系,衰弱可增加糖尿病患者失能风险[OR=4.45,95%CI(1.95~10.17),P=0.000 4];衰弱前期、衰弱均可增加糖尿病患者入院风险[O R=2.39,95%CI(1.21~4.74),P=0.01],[O R=5.09,95%CI(2.19~11.87),P=0.000 2];衰弱较非衰弱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增加65%[HR=1.65,95%CI(1.36~2.01),P0.000 01]。(2)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衰弱可增加糖尿病患者失能、死亡、跌倒、损伤风险。结论衰弱可能是糖尿病患者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建议临床医护人员在糖尿病管理中应常规开展衰弱筛查、评估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因本研究纳入研究数量较少,上述结论尚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队列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总结近十年WT1突变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预后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英文检索词为"WT1 mutation"和"Acute Myeloid Leukemia",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文检索词为"WT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检索时间为2006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篇英文文献,样本量共计1 488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总体AML中WT1野生组与突变组相比完全缓解率(CR)(RR=0.91,95%CI:0.81~1.04,P=0.16)和复发率(RR)(RR=1.30,95%CI:0.74~2.26,P=0.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CK-AML中的CR(RR=0.86,95%CI:0.75~0.98,P=0.03)及总体AML中的总生存期(OS)(HR=1.77,95%CI:1.05~2.99,P=0.0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Meta分析结果表明WT1突变对AML患者尤其CK-AML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影响。由于受纳入文献数量的限制,仍需纳入更多的样本,以得到更加明确的WT1突变对于AML患者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Meta分析法综合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的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有关CAS及CEA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全文阅读所纳入文献,提取原始数据并评价文献质量,应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选择相对危险度(RR值)及双侧95%可信区间(CI)作为效应统计量。结果共纳入20篇研究9 189例患者,其中CAS组4 968例,CEA组4 221例。CAS组术后30 d发生脑卒中、死亡与脑卒中、非致残性脑卒中及术后1年发生重度再狭窄与完全闭塞事件的风险均高于CEA组,其RR值分别为1.60(95%CI 1.30~1.96),P<0.000 01;1.58(95%CI 1.31~1.91),P<0.000 01;1.89(95%CI 1.43~2.48),P<0.000 01;2.17(95%CI 1.44~3.28),P=0.000 2。CAS组术后30 d发生心肌梗死及中枢神经损伤事件的风险均低于CEA组,其RR值分别为0.46(95%CI 0.29~0.72),P=0.000 7;0.06(95%CI 0.03~0.13),P<0.000 01。两组术后30 d发生死亡及致残性脑卒中事件的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RR值分别为1.29(95%CI 0.80~2.07),P=0.29;1.28(95%CI 0.91~1.80),P=0.16。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各有优劣,对于颈动脉狭窄患者,应该充分探讨并了解每例患者的病情,根据患者的价值观和期望,医师的临床经验,科学的医学证据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外周血雄激素受体剪接变异体7(AR-V7)检测在预测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8年5月,纳入探究外周血AR-V7检测与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根据纽卡斯尔-渥太华(NOS)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研究结局为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最终纳入英文文献6篇,共计483例患者。固定效应模型显示:AR-V7阳性患者较AR-V7阴性患者预后差。临床或影像PFS:[HR=3.28,95%CI (2.38,4.51),P0.000 1],OS:[HR=2.68,95%CI (1.89,3.80),P0.000 1]。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对OS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紫杉醇类化疗药物[HR=1.35,95%CI (0.56,3.25),P=0.50],激素类药物:[HR=3.05,95%CI(2.09,4.47),P0.000 1],提示对于ARV7阳性患者,紫杉醇类化疗药物较激素类药物可降低风险比。结论外周血AR-V7阳性前列腺癌患者与AR-V7阴性者相比预后较差,血中检测AR-V7可作为前列腺癌患者预后预测指标,并可对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检索各中英文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10月公开发表的关于PLR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关系研究的中英文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筛选后的文献数据用ReviewManager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将风险比(HR)与95%可信区间(95%CI)进行合并,并进行各研究间的异质性检验,根据异质性的大小决定采用固定效应模型(P>0.10,I2<50%)或随机效应模型(P<0.10,I2≥50%)进行分析。采用漏斗图进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 纳入12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共计3 720例NSCLC患者。PLR与术后总生存率(OS)的关系采用随机模型进行分析(I2=60%,P<0.01),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PLR组的OS明显低于低PLR组,风险比(HR=1.81),95%可信区间(95%CI:1.47~2.24,P<0.001)。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种族、治疗方法、样本量和PLR截断值等方面,高PLR组的OS明显低于低PLR组(P值均<0.05)。PLR与无病生存率/无进展生存时间(DFS/PFS)的关系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I2=21%,P=0.27),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PLR组的DFS/PFS明显低于低PLR组(HR=1.42,95%CI:1.22~1.65,P<0.001)。结论PLR升高的NSCLC患者预后较差,PLR可作为评估NSCLC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循环肿瘤细胞(CTCs)对非转移性乳腺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anFang Data、CNKI和CBM数据库,收集CTCs与TNMⅠ~Ⅲ期非转移性乳腺癌预后的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4年3月20日。由2位研究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个队列研究,共计1 78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CTCs阳性组的无病生存率[RR=2.24,95%CI(1.92,2.61),P<0.000 01]和总生存率[RR=2.55,95%CI(1.99,3.28),P<0.000 01]均低于CTCs阴性组。按CTCs检测时间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辅助化疗前后,CTCs对非转移性乳腺癌的无病生存率与总生存率亦均有预测价值(P<0.000 4)。结论外周血CTCs是非转移性乳腺癌的不良预后因素,且不受辅助化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Meta分析综合、系统地评价抗人类白细胞抗原DP的供者特异性抗体(HLA-DP DSA)与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关系,为临床改善肾移植患者和移植肾预后提供循证医学参考。方法计算机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HLA-DP DSA与肾移植排斥反应相关的文献,包括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截止日期为2019年10月13日。按提前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和提取相关信息,并根据纽卡斯-渥太华量表(NOS)评价文献质量,使用Stata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篇文献进行此次Meta分析,共105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HLA-DP DSA暴露组的肾移植患者产生排斥反应的风险明显高于非暴露组[P<0.05,相对危险度(95%CI)=2.162(1.651~2.832)],纳入文献间不存在明显异质性(P=0.344,I 2%=9.8%),也无明显发表偏倚(P=0.089),敏感性分析结果提示Meta分析合并的结果较可靠、稳定。结论肾移植患者体内的HLA-DP DSA与移植肾排斥反应密切相关,HLA-DP基因的分型和抗体的检测对肾移植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都重要意义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策略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维普(VIP)、中国知网(CNKI)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中有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输血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22年12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2名评价员独立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比较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策略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全因病亡率,总死亡率,随访再梗塞、非计划血管重建、心力衰竭及卒中发生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差异。结果 最终纳入6项研究共331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策略在院内死亡风险相对危险度(RR) RR=0.68,95%CI为0.31~1.48,P=0.33、总体死亡率(RR=0.83,95%CI为0.47~1.49,P=0.54)、随访再梗塞(RR=1.59,95%CI为0.38~6.75,P=0.53)、非...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Meta 系统评价脑卒中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水平与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WANFANG,谷歌学术、中国知网(CNKI)和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收集关于PSCI 和Cys C 相关性的文献。检索时间自数据库建库至2020 年12 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相关信息,采用RevMan 5. 3 及Stata14. 0 统计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 共纳入10 项研究,病例组728 例,对照组898 例。Meta 分析结果显示:PSCI 组血清CysC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MD=0.37,95%CI:0.25~0.49,P < 0.000 01),病例组按照PSCI 病程时间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病程< 14 天与≥ 14 天PSCI 亚组患者血清CysC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MD=0.39,95%CI:0.11~0.68,P < 0.000 01;MD=0.41,95%CI :0.17~0.66,P < 0.000 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SCI 患者的血清Cys C 水平高于卒中后认知正常患者,为PSCI 早期识别与筛查提供了部分客观的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年龄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有关不同年龄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非随机对照试验(non-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8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研究,包括299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80岁及以上患者的再灌注成功率[OR=0.90,95%CI(0.71,1.14),P=0.378]、颅内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OR=1.30,95%CI(0.86,1.94),P=0.212]与其他年龄人群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颅内任意出血事件发生率[OR=1.61,95%CI(1.28,2.04),P<0.001]、术后3个月死亡率[OR=2.14,95%CI(1.73,2.64),P<0.001]更高,术后3个月良好神经功能预后发生率[OR=0.46,95%CI(0.30,0.71),P<0.001]更低。结论当前证据显示,80岁及以上人群虽然经机械取栓治疗可获得有效灌注,但术后不良结局事件发生率更高,预后相对较差。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