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萨满教作为东北民族宗教的代表,是东北原生性宗教,是东北阿尔泰语系各满一通古斯语族的传统宗教,萨满教可称得上是最具接纳和包容性的宗教.在绘画艺术上,其不仅拥有自有绘画艺术形态,同时又兼容了佛教、道教等其他宗教的艺术表现形式.如何在民族宗教文化中挖掘、汲取其精华,应用于绘画艺术发展,当是我们应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萨满教,作为原始宗教的一种晚期形式,史前时代、历史时期作为东北(包括辽西地区)狩猎社会(狩猎、捕鱼、采集)的主要精神信仰,支配着其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因满通古斯语族各部落的巫师称为“萨满”而得名。本文拟根据辽西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红山文化墓葬、祭祀遗址的特点以及墓葬、祭祀遗址出土玉器的种类、数量、玉器组合,探讨原初形态萨满教在辽西区的社会功用,以求深入了解史前时期辽西地区先民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3.
萨满教是蒙古族古老的宗教,它产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其完备的自然宗教形态形成于新石器时代的母系氏族社会和金石并用时代的父系氏族社会。蒙古族进入奴隶社会后,萨满教亦从自然宗教向主神教过渡,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后,萨满教也步入了兴盛的顶峰时期。萨满教宇宙观包括宇宙形成或起源论、宇宙结构论、对天地万物的解读等内容。探讨分析萨满教宇宙起源论、宇宙结构论,对当代草原生态恢复与重建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萨满教是北方游牧民族早期信仰的宗教,萨满教在北方诸民族中影响力比较广泛而深刻,直到各种外来宗教先后传入之前,萨满教几乎垄断了北方各游牧民族祭坛。对一个民族而言,自身宗教的世界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于本民族的文化思维和生产生活习俗。任何一种宗教发生之时期就开始从自身的角度去解释宇宙的万物、万象。蒙古族萨满教也跟其他宗教一样,在漫长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有了它自身独特的解释天地、自然、生态、灵魂之诸多观念。本文就蒙古萨满教“腾格理”、“嘎扎理”、“万物有灵”理解与蒙古人的生态保护观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东北伪满洲国时期曾流行过一种通俗文学样式--实话·秘话·谜话.其大致有"案件聚焦"、"八卦名人"、"服务时局"和"博物探险"四种类型.这种文学样式的出现,有政治上妥协于伪满洲国"文艺政策"的原因,也有商业上迎合市民趣味的原因.但是这种妥协和迎合并没有为伪满洲国所谓的"国策"推波助澜,而是走向了与其无关的不合作之路.在妥协和不合作同时运作下,这种文学样式为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新的文学经验.  相似文献   

6.
利用比较宗教学的研究方法,从灵魂观、神灵观和神性观等三个方面对藏族本教、古波斯祆教和我国北方民族萨满教的宗教观念进行对比研究,可看出本教、祆教和萨满教在宗教观念之间的异同及三者都存在的二元论、三界观和多层天界观等文化元素。而原始宗教意义上的本教和萨满教在宗教观念上则具有更多相似点,它们后来的神灵结构也都受到了祆教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布里亚特萨满教简史(从远古时代至十八世纪)》一书第一章第一节之节译。《布里亚特萨满教简史》1980年由苏联科学出版社西伯利亚分社出版。作者在考古学、民俗学、民族学、语言学材料的基础上,对贝加尔湖流域居民的宗教观念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指出了布里亚特人、蒙古人和突厥人之间宗教信仰的联系。全书共分五章。第一章,历史文献和资料;第二章,布里亚特地区萨满信仰的最古老阶段;第三章,原始公社制瓦解和早期国家联合体建立时期前贝加尔和外贝加尔萨满教的演变;第四章,十一——十四世纪蒙古语部族的宗教信仰;第五章,十四——十八世纪布里亚特的萨满教。本文回顾了布里亚特萨满教研究史,对各个时期的主要研究者及其著作作了扼要的评述,是研究萨满教及蒙哲史颇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喇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和萨满教的衰落陈光国,徐晓光,洪玉范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到元朝,蒙古宫廷中的统治者才改信喇嘛教。明朝时期,喇嘛教冲击了萨满教。扫除了传教的障碍。于是喇嘛教在蒙古地区得到普遍地传播。至清朝,喇嘛教成了蒙古地区占统治地位的宗教,萨...  相似文献   

9.
东北是满族的发源地,满族文化在东北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萨满教作为满族的传统信仰,既是满族文化的母源,也对东北文化的其他内容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仅就满族萨满教对东北地区的汉军旗香和地仙信仰的影响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裕固族在其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 ,宗教包括萨满教、摩尼教、藏传佛教、汉传道教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文化方面 ,具体到民俗而言 ,本文认为裕固族地区存在着与宗教有关的宗教民俗 ,并将其划分为凸显性宗教民俗和非显性宗教民俗两大类 ,前者主要指一些由宗教仪式演变而来的民俗 ,后者则是体现在裕固族人生礼仪过程中的、有宗教参与的民俗事像  相似文献   

11.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操纵伪"满洲国"统治中国东北达十四年之久.日本历史学家冈部牧夫的《伪满洲国》一书,深刻地剖析了这一傀儡政权的本质,淋漓尽致地揭露了日本侵华的罪恶行径,并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清醒的反思,诚为研究伪"满洲国"历史的一部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12.
日伪时期,东北农村地区既是反日武装非常活跃的地区,也是日本实行殖民统治的基础.为稳定日本在东北的统治,他们采取"标本兼治"的方针.同时,因战争不断扩大,粮食和其他生活用品已远远满足不了需要.为此,日本进行了法西斯军事性的掠夺.这不仅给农民造成了灾难,也给东北抗日武装斗争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日本的经济掠夺政策由关东军操纵,通过伪满傀儡政府来施行的.  相似文献   

13.
在曾经信仰萨满教的北方民族中,今天多数仍有萨满教遗存,现新疆地区的蒙古族中仍有昔日萨满教的遗迹,但他们的类型及其职能已随时代的变迁发生了不同的变化,现存的萨满类型及其职能主要包括,以治病为主兼主持祭祀仪式、行占卜术的“古日屯”;以治病为主又兼行占卜术的“多木其”;还有专司占卜的“比力克其”和以正骨术扬名的“牙斯巴日格其”。  相似文献   

14.
公元6—8世纪鄂尔浑叶尼塞碑铭文献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它的内容反映当时古代突厥人的文化习俗与宗教信仰。因为当时古突厥人信萨满教,因此萨满教信仰影响着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可否认萨满教术语表现在他们的生活语言当中。对此语言的更深一步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挖掘与发现当时古突厥人遗留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萨满教是鄂温克族传统而古老的宗教信仰。鄂温克族神话是以萨满教信仰为基础而形成的。本文从鄂温克族神话传播方式、神话蕴涵的神灵观念以及鄂温克族神话体系构成三个方面入手,对萨满教与鄂温克族神话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浅谈哈萨克族萨满教信仰中的禁忌行为——禳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萨克族是我国古老的游牧民族之一,该民族在历史上曾信仰过多种宗教,其中以伊斯兰教为主,但萨满教信仰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至今日常生活中仍保留有较多遗俗.此文所要探讨的问题是在萨满教信仰中,宗教禁忌的禳解行为是如何在哈萨克人的生产、生活中表现的,并由此展现该民族丰富的宗教文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萨满教在朝鲜半岛的产生、发展及衰落的过程进行了历史性的梳理。论证了中国儒释道对萨满教发晨过程的影响.确定了萨满教在朝鲜半岛历史上以及富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七.七事变"后,日伪改变了对劳工的限制政策,开始在华北及东北当地招骗大批青壮年到东北做工,对劳动力展开了疯狂掠夺。本文主要利用口述调查资料,对伪满时期东北劳工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西域民族丧葬习俗的演变及文化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论文根据考古资料及历史文献,探讨西域古代民族在信仰伊斯兰教之前的萨满教、祆教、佛教等不同时期,其丧葬习俗中对火、太阳、天、东方等崇拜,以及灵魂不死的观念,都反映了其不同的文化背景,并对它所反映的文化背景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日本经济学家、企业家高达之助从在日本搞实业转向在伪满州国搞实业,他力图置身于政治、军方之外,致力于满州的产业开发。在任满州重工业开发公司总裁期间,重点在满州发展钢铁业和煤炭业。他制定的钢铁业合并分工经营、煤炭业分割竞争经营的经营方针,至今对辽宁地区铁、煤两业的发展仍有借鉴意义。满州重工业开发公司与1940~1945年辽宁地区铁、煤业的定型有直接关系,而这一时期辽宁地区铁、煤业的状况,又成为1946~1949年东北地区经济恢复及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