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后出血1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至今仍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1]。本文通过对116例产后出血病例分析,探索产后出血的原因,寻找对策,以降低孕产妇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冕宁县2005-2010年孕产妇死亡情况,探索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方法对冕宁县2005-2010年孕产妇死亡病例进行逐例调查、分析,查找死亡原因。结果 2005-2010年冕宁县发生孕产妇死亡29例,孕产妇病死率为103.25/10万。主要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内科病。结论产科出血仍是冕宁县孕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龚华虹  韩淑芬  蒋维 《河北医药》2012,34(6):923-924
孕产妇病死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文化、医疗保健水平的重要标志[1].本文将2000至2009年唐山市孕产妇病死情况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以找出死亡率和死亡原因变化规律,根据孕产妇病死评审十二格表探讨其影响因素,为降低我市孕产妇病死率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孕产妇病死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医疗卫生、妇幼保健服务水平等方面的重要标志,也是反映母婴安全的重要指标。为了解武隆县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对武隆县近5年来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而为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提出对策和  相似文献   

5.
孕产妇死亡情况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文化、医疗工作的水平,此篇文章分析了通化地区孕产妇死亡的原因,制定了干预措施,希望能够降低通化地区孕产妇死亡病死率,提高通化地区的经济、文化、医疗水平。  相似文献   

6.
毕桂清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506-507
目的重视围生期保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孕产妇死亡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于失血性休克、DIC、多脏器功能衰竭3例;心力衰竭2例,心源性猝死1例,肺栓塞1例。结论加强预防和管理孕产妇死亡原因的医学措施,大部分孕产妇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探讨株洲市孕产妇的死因变化,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方法将1999至2008年株洲市孕产妇死亡情况前5年与后5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株洲市孕产妇的病死率呈下降趋势。结论加强基层产科建设、重点管理高危孕产妇和提高住院分娩率是降低孕产妇死亡行之有效的手段。而孕产妇死亡原因由前5年的直接产科因素转为非直接产科因素,给妇幼卫生工作提出了新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现就绥德县1994~2003年的死亡孕产妇26例调查资料,分析其死亡原因,提出降低边远山区孕产妇病死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史丽云 《云南医药》2007,28(1):34-35
产科出血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我市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孕产妇的生命与健康。针对我市“十五”期间产科出血致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2001~2005年韶关市孕产妇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韶关市2001~2005年孕产妇死亡分析,为了准确、全面的了解并掌握近几年来我市孕产妇死亡的基本情况、主要死亡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效地降低我市孕产妇的死亡率.方法 对韶关市2001~2005年的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连续的动态监测,进行逐例调查、分析、查找死亡原因.结果 2001~2005年,我市孕产妇死亡41例,孕产妇死亡率为28.25/10万,以2004年及2005年最高,分别达39.01/10万和45.81/10万,前三位死亡原因依次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结论 加强孕产期保健、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提高住院分娩,杜绝无证接生、加强助产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产科质量、坚持三级转诊制度和孕产妇死亡评审制度,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孕产妇死亡个案资料分析河源市孕产妇病死率、死因变化和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切实有效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2007年孕产妇死亡个案资料.结果:2000年-2007年河源市孕产妇死亡60 例,死亡率为21.64/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7年间下降了18.85%.孕产妇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其他.可避免死亡和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48 例占80.00%.结论:要降低孕产妇病死率,应强化孕产妇系统管理,加强产科建设,提高妇幼保健人员知识技能,尤其是产科急救技能,加大卫生行政部门的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对策及措施。方法对我市2001~2010年死亡的19例孕产妇死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居孕产妇死亡原因前三位的依次是产后出血、妊娠合并各种感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流动人口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人群。结论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设备和妇幼人员技术水平,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2009~2011年43例孕产妇死亡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方法 对2009~2011年长春地区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三年来长春地区死亡孕产妇共43例,其中直接产科死亡18例,间接产科死亡25例.子宫收缩乏力及肺栓塞、重症肺炎和甲流分别是2009、2010、2011年的死亡主因.43例中26例可避免死亡.结论 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拓展妇幼保健服务领域,加强产科知识技能培训是降低孕产妇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玛丽  曹莉莉 《贵州医药》2007,31(8):716-716
产科出血是严重的产科并发症,是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据全国孕产妇死亡检测协作组有文献报道[1],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就是产科出血。我院自1991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分娩7253例,产科实行急症子宫切除31例,发生率0.427%,本文31例均抢救成功,无1例死亡。现将31例急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娄底市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娄底市2006至2009年的50例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4年中娄底市平均孕产妇病死率为29.03/10万,孕产妇死亡原因中,产科出血居死因顺位第一位,而计划外外生育、个体诊所分娩及高危妊娠均是孕产妇病死率升高的影响因素。结论加强孕产妇尤其是高危孕产妇的系统保健管理,取缔非法接生,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及人才培养,提高医疗机构处理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急救抢救能力,是今后干预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36例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产妇死亡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江华瑶族自治县10年来孕产妇死亡原因做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死亡者中,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心脏病、妊高征为主要原因。结论预防产科出血,规范缩宫素催、引产指征,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与提高基层妇幼人员业务素质,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分析12例孕产妇死亡的原因。方法收集1993年~2003年在我院死亡的12例病例进行死亡原因分析。结果造成孕产妇死亡的因素有医学因素、医疗保健因素、社会因素、生物因素。结论为减少孕产妇死亡应加强孕产妇围产期保健及管理,建立健全的孕产妇保健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英德市近5年来孕产妇病死率变化、找出死亡主要原因,提出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方法按照中国妇幼卫生监测工作手册要求,对2008至2012年我市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08至2012年平均孕产妇病死率为20.02/10万,孕产妇死亡原因前三位为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妊娠合并肝炎。结论13例中死亡中可避免死亡10例,占76.93%,因此加强产前保健管理和质量,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加强产后出血和基层妇产科医师的业务培训,提高基层产科机构服务能力,是降低孕产妇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占产妇四大死亡原因的首位,WHO曾公布一项数据,每年全球有515 000例孕妇死亡,产后出血占25%[1]。为预防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的病死率,总结我院产后出血65例临床资料,以阐述产后出血的相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永州市孕产妇死亡中因产科出血死亡孕产妇的死亡原因和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对永州市辖区内2003年1月~2005年12月29例产科出血死亡孕产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科出血为永州市孕产妇死亡的第一原因占44.29%;29例产科出血死亡孕产妇死因构成依次为:胎盘因素14例占48.28%(14/29),宫缩乏力10例占34.48%(10/29),子宫破裂3例占10.34%(3/29),软产道损伤2例占6.9%(2/29);29例产科出血死亡孕产妇全部居住在山区农村.影响农村产科出血的主要因素为:住院分娩率低;家庭接生现象极严重;绿色通道不畅、转诊不力;孕产妇接受保健不足;基层医院医疗水平偏低等.结论 可通过加大农村妇幼卫生经费投入;施行大学生“村妇幼专干“计划;设立孕产妇抢救专车;提高住院分娩率;坚决取缔家庭接生;整顿母娶保健服务市场等措施减少产科出血造成的孕产妇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