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根据86例乳腺癌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型及治疗因素对乳腺癌局部复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本组560例乳腺癌术后复发率为15.4%;原发肿瘤T3、T4型复发率各为36%、32.5%,均明显高于T2(28.0%);淋巴结转移数≥4枚者复发率占48.8%;浸润性导管癌复发率为40.7%;而单纯手术的局部复发率为58.1%,明显高于手术加放疗或化疗综合治理组。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我院采用电化学治癌仪治疗体表恶性肿瘤18例,其中6例配合了放疗,结果完全缓解(CR)6例,部分缓解(PR)9例,稳定(NC)1例,进展(PD)2例。CR+PR15例,占83.3%(15/18),NC+PD3例占16.7%(3/18)。提示电化学治疗体表恶性肿瘤疗效显著,尤其对术后复发难治的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康脉灵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康脉灵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15例ADVT患者,中医辨证均属湿热瘀滞型,以中药康脉灵泻下凉血,结合西药天普乐欣溶栓等治疗。结果;15例中临床痊愈5例,显效9例,好转1例。康脉灵组全血粘度和纤维蛋白原降低的同时,对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按WF分类,弥漫型淋巴瘤28例(82.4%),滤胞型淋巴瘤6例(17.6%)。免疫组化染色证明,B细胞性淋巴瘤32例(94.1%),T细胞性淋巴瘤2例(5.9%),其中1例原发于胃,UCHL、MTI、CD3阳性,为多形细胞性淋巴瘤,另1例原发于小肠,UCHL1、CD3阳性,为混合细胞性淋巴瘤。组织学观察,滤胞中心细胞来源者最多见,其中弥漫型大细胞性淋巴瘤发病率最高(18例,52.9%),无裂细胞性淋巴瘤占44.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组织间插植与阴道盒后装放射治疗消除巨大子宫颈肿块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宫颈癌大体积外生肿瘤(直径>40mm)应用高剂量率铱-192放射源近距离后装放射治疗消除肿瘤共43例,分两组用不同方法对比观察。第1组28例,用阴道盒容器;第2组15例,用组织间插植。结果宫颈肿块消退至20mm左右或宫颈外形恢复时间第1组需用2~3次,平均2.54次,放射剂量为源旁15mm(阴道粘膜下5mm),DT20~30Gy,平均DT25.4Gy;第2组需1~3次,平均1.9次,放射剂量为源旁10mm,DT10~30Gy,平均DT18.7Gy;直肠、膀胱放射反应发生率第2组低于第1组分别为13.3%、6.7%和32.1%、14.3%。结论组织间插植后装放射治疗消除宫颈巨大肿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不增加肿瘤的转移。  相似文献   

6.
对1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应用右心漂浮导管检测技术,观察了川芎嗪与尼群地平配伍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同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治疗前后肺动脉混合静脉血浆内皮素-1(ET-1)、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浓度。结果发现:用药即刻和15、30、60min时肺动脉平均压(mPAP)分别下降了1.4%、17.0%、20.0%、18.0%;肺循环阻力(  相似文献   

7.
1991年1月~1996年12月,我院行髋关节手术病人73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15例,现将其发生原因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73例,男18例,女55例;年龄23~92岁,平均64.5岁,其中20~40岁7例,...  相似文献   

8.
黄定瑞 《广西医学》1996,18(4):342-343
本采用直向肿瘤红细胞花环(DTER)和协同肿瘤红细胞花环(ATER)试验,检测166例用不同方法治疗的肝癌患红细胞免疫粘附肿瘤细胞功能。结果显示:DTER和ATER花环率分别为:^131I导向治疗18.5%和25.76%,化疗28.76%和35.94%,手术治疗36.23%和41.15%,正常对照组48.62%和72.15%。对照组与各治疗组比较差异非常显(P〈0.001)。提示红细胞免疫粘  相似文献   

9.
陈天民  何长海 《中原医刊》2000,27(12):18-20
我科自1995~1999年对288例病人因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而施行了前列腺手术,其中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TW)212人,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76人,术后出现排尿困难者15人,同期TVP后转入我院治疗的3人。现对18例病人做一临床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62~88岁,平均70.6岁。我科行TVP212例,排尿困难者8人,占3.8%;行TUVP76人,排尿困难者7人,占9.2%。排尿不畅、尿频15人,急性尿潴留2人,排尿不畅并双肾积水1人。排尿困难出现…  相似文献   

10.
对17例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早期并有高血压患者进行尿素清除试验(KT/V)、残余肾功能及腹膜平衡试验(PET)检查,并按不同KT/V、残余肾功能及PET对降压疗效影响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显示:在每周KT/V>1.7,残余肾功能>50L/1.73m2,PET为高于平均转运以上降压有效率高,但仅在PET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认为腹膜转运能力强,毒素清除好,能明显降低过度充盈基础血容量,起到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CHA2DS2-VASc[congestive heart failure,hypertension,age≥75y(doubled),diabetes mellitus,stroke (doubled)-vascular disease,age 65-74 and sex category(female)]评分与合并心房颤动的初发心源性卒中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346例初发心源性卒中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起病时的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以及90 d时改良Rankin量表( 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和CHA2 DS2-VASc评分,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年龄、性别(女性)、吸烟史、高血压病史、充血性心衰病史、既往抗凝治疗史、入院时NHISS评分和CHA2 DS2-VASc评分在不同预后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CHA2DS2-VASc评分与NIHSS评分(ρ=0.324, P <0.01),mRS评分(ρ=0.228, P <0.01)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抗凝治疗、CHA2 DS2-VASc评分、NIHSS评分是预测初发心源性卒中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CHA2 DS2-VASc评分不仅能够用于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风险分层,而且还能预测卒中合并房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室性心律失常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80例心力衰竭老年患者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并随访3个月,观察猝死与各种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 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75例(93.8%)。24小时>1000个室性早搏者31例(38.7%),多形室性早搏15例(18.8%),成对室性早搏29例(36.2%),非持续性心动过速36例(45.0%),随防3个月4例发生猝死,无心动过速的患者猝死1例。结论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是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猝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血管病及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组织因子(TF)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在急性脑血管病及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NPE)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NPE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63例和健康体检者26例;采用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抗原测定(ELISA)法测定患者血浆中TF和TFPI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及组间进行比较。结果:1出血量及梗死面积较大者,易并发NPE;并发NPE的患者血浆中TF、TFPI均高于无NPE的患者(P<0.05);2脑血管病急性期TF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TFPI在脑出血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脑梗死组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脑血管病急性期血液存在高凝状态,炎症反应与凝血异常可能共同导致肺损伤;2血浆TFPI与脑血管病的类型及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蛋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对175例正常人群、240例2型糖尿病、176例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脑梗塞104例、合并冠心病61例、糖尿病足11例)、87例非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组人群MTRR的A66G进行基因分析.比较上述各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有无差异.结果 4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著性 (P>0.05),但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显著性 (P<0.05),其中2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AA基因型频率低于正常人群和单纯大血管病变组(P<0.05),AG基因型频率高于正常人群和单纯大血管病变组(P<0.05).结论 MTRR A66G基因多态性可能与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的发生相关,AG基因型可能是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AA基因型可能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肠旋转不良的并发症及原因,探讨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肠旋转不良的8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和再次手术情况等。结果: 81例患儿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10例患儿术中发现合并畸形,其中合并环状胰腺6例,合并十二指肠隔膜4例。术后发生肠扭转3例(3.7%),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1周和3个月时行开腹手术,术中证实肠扭转大部分中肠坏死,家属放弃治疗后死亡;1例于术后6个月因肠扭转再次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未再发肠扭转。术后发生盲肠穿孔1例(1.2%),术中电刀烧灼阑尾残端过程中阑尾根部结扎处可见气泡产生,可能与局部受热或电灼伤有关。术后发生乳糜腹1例(1.2%),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3例(3.7%),经保守治疗后缓解。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肠旋转不良是切实可行的方法。腹腔镜操作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围手术期管理的加强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中血脂代谢的特点。方法选择896例住院的高血压患者,男655例,女241例。根据多导睡眠仪监测结果分为4组:单纯高血压组243例,高血压合并轻度OSAS组245例,高血压合并中度OSAS组195例,高血压合并重度OSAS组213例。所有患者均行多导睡眠监测,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并采集次日晨起外周血测定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等水平。结果(1)四组中男性患者所占的比例均高于女性患者(P〈0.01)。高血压合并重度OSAS组的年龄(48.09±9.48)、体质指数(BMI)(29.46±3.83)、睡眠呼吸暂停紊乱指数(AHI)[45.90(37.55,63.65)]、平均血氧饱和度(MSpO:)(89.084±4.93)、最低血氧饱和度(LSp02)(67.36±12.60)、TC(4.68±1.00)、TG[2.03(1.54,2.88)]、UA(371.85±99.29)、hs.CRP[1.43(0.82,3.056)]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重度OSAS组HDL—C(1.094±0.28)低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随OSAS严重程度增加2项及〉2项血脂代谢指标异常的患病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高TG、高TC患病率在AHI≥15次/h组明显高于AHI〈15次/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校正BMI、性别、年龄等常见危险因素后证明AHI依然与血脂代谢相关,是血脂代谢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HI是血脂代谢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高血压合并OSAS患者中随OSAS严重程度的增加TG、TC随之升高,同时血脂代谢异常的种类增加。  相似文献   

17.
伴慢性蝶窦炎的垂体瘤经蝶窦显微手术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伴有慢性蝶窦炎的垂体瘤经蝶窦显微手术方法,如何预防继发颅内感染.[方法]对15例伴有慢性蝶窦炎的垂体瘤患者施行经蝶窦手术,术中完整地剥除蝶窦粘膜,打开鞍底前及切瘤后,用双氧水、酒精及庆大霉素浸泡蝶窦腔及瘤腔各2次,每次1min,X线或导航定位下显微放大8~15倍切瘤,切瘤后用链霉素粉肌肉浆封闭鞍底,术后加强抗炎3~5d.[结果]本组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3例,无死亡及其他并发症.[结论]慢性蝶窦炎不应再成为经蝶入路的禁忌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入院时血糖增高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107例AMI患者按入院时的血糖高低分为两组:A组血糖≤8.2mmol/L共55例;B组血糖>8.2mmol/L共52例。分析两组在年龄、心功能、白细胞计数、血尿酸、肾功能、心肌酶谱及并发2型糖尿病、女性比例、心肌梗死部位与病死率的差别。结果:1两组在年龄,女性,前壁和多壁梗死所占比例上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2B组白细胞计数和乳酸脱氢酶高,住院期间病死率高,两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3B组入院时心功能差,血尿酸、尿素氮、肌酐和α-羟丁酸脱氢酶增高,并发2型糖尿病比例高,两组之间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伴有入院时血糖增高的AMI患者并发糖尿病多,入院多较晚,心肾功能差,白细胞计数高,住院期间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的发病情况。方法对63例脑卒中患者采用OCMD-Ⅱ-RS标准和HA加评分法进行不定。结果抑郁发生率为42.86%,其中轻中度抑郁不70.37%,重度抑郁为29.63%;反复发生脑卒中者高于首次发生者(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的比例较高,应引起相关人员的关注,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精神病合并妊娠的处理.方法 对精神疾病患者合并妊娠分娩的74例的妊娠过程用药、分娩情况和新生儿出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发作期的患者60例分娩时,行剖宫产46例(76.67%),早产6例,胎儿生长受限5例,新生儿轻度窒息3例;稳定期患者14例,剖宫产6例(42.86%),无不良妊娠结局.所有新生儿均无先天性疾病.结论 精神疾病患者病情至少稳定2年后妊娠及孕中晚期抗精神病药维持治疗很有必要;对发作期的患者分娩时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加强整体护理以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