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分析本院抗凝血药的应用现状及趋势.方法 对本院2008~2011年抗凝血药的种类、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凝血药在本院的销售金额呈逐年平稳上升趋势,销售金额增幅较快的主要有奥扎格雷、低分子肝素和氯吡格雷.结论 本院的抗凝血药应用与国内、外总体用药情况基本相符,符合当前的抗凝血药应用原则.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广东省60家医院抗凝血药物应用药现状及趋势,作出客观评价,以供有关部门参考.方法:调查广东地区60家医院2001年~2003年抗凝血药物销售状况,分析其临床应用情况及趋势.结果:抗凝血药物用药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销售金额增幅较大的品种有:氮吡格雷(波利维)、低分子肝素钙、氯吡格雷(泰嘉).结论:抗凝血药物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某三甲综合医院口服抗血小板药和抗凝血药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8~2012年某三甲综合医院口服抗血小板药和抗凝血药物的销售金额、各药品品种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药品限定日费用(DDC)和排序比(B/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服抗血小板药和抗凝血药的销售金额逐年呈上升趋势,氯吡格雷片25 mg、氯吡格雷片75 mg、阿司匹林肠溶片销售金额每年均排在前三位;阿司匹林肠溶片DDDs最大;引进利伐沙班片后,其DDC值最大,取代了氯吡格雷片75 mg;阿司匹林肠溶片、华法林片、双嘧达莫片B/A值超过1。结论:该院口服抗血小板药和抗凝血药应用情况和用药结构较为合理,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和华法林片占主导地位,利伐沙班前景可观。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34家医院抗血小板药和抗凝血药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 2011~2013年武汉地区34家医院抗血小板药和抗凝血药的销售金额、各药品品种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 、药品限定日费用(DDC) 和排序比(B/A)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血小板药和抗凝血药的销售金额逐年呈上升趋势,氯吡格雷、红花、低分子量肝素销售金额每年均排在前3位;氯吡格雷、华法林、肝素、低分子量肝素、红花DDDs位居前5位,华法林、肝素的DDC小于10元/d;肝素、西洛他唑、舒洛地特、蚓激酶、华法林、吲哚布芬B/A 值超过1。结论:武汉地区34家医院抗血小板药和抗凝血药临床应用中,氯吡格雷、华法林、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占主导地位,吲哚布芬、达比加群酯前景可观。  相似文献   

5.
姜鸽  桂玲  刘东 《中国药房》2014,(40):3814-3816
目的:为进一步促进血液系统基本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应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对武汉地区32家医疗卫生机构2010-2012年临床血液系统基本药物应用状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2010-2012年,武汉地区32家医疗卫生机构血液系统基本药物的销售金额和DDDs逐年增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9.68%和4.51%,其中销售金额排序前3位的为抗血小板药、血容量扩充剂和抗凝血药及溶栓药,DDDs排序前3位的为抗贫血药、抗血小板药和抗凝血药及溶栓药;DDDs排序前5位的品种始终是腺苷钴胺、叶酸、阿司匹林、维生素B12、氯吡格雷;销售金额排序前5位的始终是氯吡格雷、羟乙基淀粉、低分子量肝素、阿司匹林、肝素。结论:该地区血液系统基本药物的应用状况符合临床应用特点,销售金额及DDDs排序合理,其趋势也符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预期和制定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2003-2006年我院影响血液的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我院抗凝血及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对我院2003—2006年抗凝血及抗血小板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及日均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凝血及抗血小板药物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但占全部药品销售金额的比例呈下降趋势;百奥蚓激酶的销售金额连续4年排序第1位,阿司匹林肠溶片的用药频度最大,日均费用最低。结论:临床用药正朝着作用机制优、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我院抗凝、抗血小板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抗凝、抗血小板药的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凝、抗血小板药的总销售金额呈逐年下降趋势;销售金额排序列前10位的药品以具有抗凝、抗血小板作用的中成药制剂为主,其DDDs呈下降趋势,部分药品的DDC较高(均>100元),药品费用与DDDs同步性较差;临床一线用药中,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为主,其各年度的销售金额、DDDs均逐年增加,患者选择应用的倾向性较大,药品费用与DDDs同步性较好。结论:我院具有抗凝、抗血小板作用的药品在临床应用广泛,有逐年减少的趋势。但仍需注重用药的安全、合理、经济,以提高药品疗效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2002年~2004年心脏病专科医院心血管用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心脏病专科医院心血管药应用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频度分析和金额排序的方法对我院2002年~2004年心血管药作统计分析。结果:心血管用药占用药总金额的45.22%~52.35%;消耗金额和用药频度最大的都是抗高血压药,其次是抗凝血、抗血小板溶栓药,消耗金额排序靠前的药物是碘普罗胺注射剂、氯吡格雷片、卡托普利片等,用药频度排序靠前的药物是阿司匹林片、螺内酯片、氢氯噻嗪片、华法林钠片等。结论:我院使用的心血管用药与心脏病专科医院地位相适应、结构基本合理,也与心血管用药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我院3年口服抗血小板药和抗凝血药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药库管理系统,调出2008—2010年口服抗血小板药和抗凝血药利用相关数据,通过医院PASS系统,收集2008—2010年出院患者用药分布情况;采用药物流行病学中的药物利用研究法,将统计数据进行用药频度(DDDs)、金额、限定日费用(DDC)排序和B/A分析。结果:DDDs阿司匹林排序第1位,金额排序首位是氯吡格雷,阿司匹林DDC值最低,利伐沙班DDC值最高,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和华法林B/A值超过1。结论:口服抗凝血药3年来走势总体没有显著变化,但利伐沙班的引进使销售金额排序产生了波动。住院患者用药适应证、用法与用量基本符合国家卫生部和中华医学会的各种指南及药物说明书规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我院调脂药临床应用特点,分析用药趋势.方法:统计我院2008、2009、2010年调脂药应用类别、用药品种、金额、用药频度,分析其变化及走势.结果:我院2008-2010年调脂药阿昔莫司、依折麦布使用量呈下降趋势,他汀类调脂药,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平均日费用均逐年升高,销售金额年均增长率为60%,用药量最大的品种主要是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结论:他汀类药已成为我院首选调脂药,且每年使用量呈明显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局部用抗青光眼药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的局部用抗青光眼药的销售金额、出库数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局部用抗青光眼药的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前列腺素衍生物在2007、2008年排在销售金额第1位,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在单品种出库数量排序中分列3年的第2位、第1位、第1位,进口药占主导地位。结论:我院局部用抗青光眼药以前列腺素衍生物、拟肾上腺素药、碳酸酐酶抑制剂、β受体阻断剂及拟胆碱药为主。  相似文献   

12.
杨青  罗淑萍  卢华 《中国药房》2011,(26):2431-2433
目的:评价我院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核苷类药的应用现状及趋势。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7-2010年抗HBV核苷类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和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HBV核苷类药销售金额呈逐年增长趋势,以2009年增幅最大,达130.81%;DDC逐年下降,但降幅不大。结论:我院抗HBV核苷类药应用正逐步规范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痛研究所抗组胺药的应用状况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数据库,对我院2008-2010年抗组胺药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a)和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组胺药用药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2008-2010年,我院抗组胺药用药金额分别为1147、1180...  相似文献   

14.
我院2003年~2005年抗抑郁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抗抑郁药物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采用金额排序法和频度分析法对我院2003年~2005年抗抑郁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抑郁药的用药金额及用药频度(DDDs)逐年提高。结论:SSRI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等新型抗抑郁药成为我院临床首选药物。新型抗抑郁药发展前景广阔,我国制药企业应加快开发国产抗抑郁药,以满足患者需要并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5.
2007—2009年口服抗高血压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限定日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销售金额逐年增加,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逐年递增,分别占0.97%、1.20%、1.39%。新型昂贵口服抗高血压药使用增多,2008年、2009年分别比上一年度增长27.82%、41.68%。结论:新型抗高血压药已成市场主流,应加快研发疗效确切、经济安全的药物,以降低医疗费用,节约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16.
我院2007—2009年喹诺酮类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桂芬  支伟锋  归莱  谢丹 《中国药房》2011,(10):869-871
目的:评价我院喹诺酮类药的应用现状及趋势。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喹诺酮类药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喹诺酮类药销售金额在抗菌药物中所占比例逐年下降。3年来,在口服喹诺酮类药中,销售金额、DDDs排序列前3位的依次是洛美沙星片、加替沙星胶囊、左氧氟沙星片(国产);在注射喹诺酮类药中,销售金额、DDDs排序列前4位的均有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国产)、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结论:我院喹诺酮类药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应进一步加强其使用监管。  相似文献   

17.
李桂荣  杨梅英  沈季元 《中国药房》2012,(34):3198-3200
目的:评价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方法:收集2008-2011年我院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药品出库数据,对口服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钙通道阻滞药(CCB)的销售金额最高,其次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DDDs排序列前2位的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结论: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应用与国内、外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推荐用药相符,也符合当前的抗高血压用药原则。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我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4~2007年口服降糖药的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购药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服降糖药的品种、数量及金额等逐年增长;DDDs排序前2位的药品为格列齐特和二甲双胍;购药金额排序前2位的药品为磺酰脲类和双胍类。结论:格列齐特和二甲双胍应用广泛,居主导地位且价格较为合理;我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9.
我院2004年~2005年抗高血压药利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孙海英  周静  钱方  陈万生  陶霞 《中国药房》2006,17(24):1871-1874
目的:评价我院2004年~2005年抗高血压药的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方法:对我院2004年~2005年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及限定日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呈增长趋势,排在前4位的是钙通道阻滞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和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从单品种销售金额看,排在前10位的主要是安全有效、上市不久、价格较贵的新药。用药频度居前15位的主要是降压效果肯定且价格相对低廉的品种。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的应用状况与国内、外总体用药状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0.
吴民  刘建红  朱春梅 《中国药房》2010,(31):2951-2953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状况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数据库,对我院2005~2008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4年内占总用药金额的百分比分别为13.06%、9.33%、9.97%、9.08%,用药金额在2006~2008年有逐年上升趋势。用于心脑血管系统的祛瘀剂在用药品种、金额以及DDDs方面近3年来均排在首位,清热剂次之。结论:中药注射剂在我院临床应用广泛、结构基本合理,但仍应重视其安全性、有效性,合理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