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神经精神狼疮(NPSLE)的发生率为14%~75%[1],且为SLE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2]。NPSLE临床表现变化多端,较多见的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头痛、认知障碍、情绪失调等,而格林-巴利综合征(GBS)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复发-缓解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多种自身抗体导致不同靶器官的损害为特点,其具有的神经精神表现,神经精神狼疮(NPSLE)的发生率高达14%~75%。由于种族、年龄、性别,尤其是诊断标准使用的差异,NPSLE占SLE的比例大致在40%~50%,并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护对提高NPSLE的生存率有着积极的作用。现叙及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成药》2017,(12)
目的神经精神性狼疮(neuropsychiatric sy 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NPSLE)是系统性红斑狼疮致残和致死的临床表现之一。本研究拟利用MRL/lpr狼疮小鼠模型研究解毒祛瘀滋阴方对NPSLE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旷场和强迫游泳行为学实验测定动物NPSLE相关症状,ELISA法测定动物大脑皮层自身抗体滴度,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测定小鼠大脑皮层Ig G表达沉积情况。结果研究发现解毒祛瘀滋阴方可以明显缓解MRL/lpr小鼠的抑郁和抗焦虑样行为,降低脑内抗心磷脂抗体以及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抗体滴度,并减少脑内Ig G表达沉积。结论本研究表明解毒祛瘀滋阴方可以缓解MRL/lpr狼疮小鼠的神经精神症状和改善大脑皮层病理学改变,提示解毒祛瘀滋阴方是NPSLE的潜在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是指由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引起的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病变。发病原因尚未完全阐明,在治疗方面目前缺乏统一的治疗标准,多为经验性治疗[1]。笔者随导师张宗礼教授于2011年5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例NPSLE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病例简介刘某,女,20岁,于2011年5月12日因发热、面部蝶形红斑于当地医院就诊,查血压:150/  相似文献   

5.
杨晓梅 《河北中医》2010,32(7):1099-110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选择性妊娠的方法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SLE合并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选择性妊娠组10例,选择SLE缓解期或控制期妊娠,糖皮质激素用量稳定至最小维持剂量,停用细胞毒药物1年以上;非选择性妊娠组15例,妊娠期予以相同对症治疗方法控制病情。结果选择性妊娠组10例中病情稳定,足月分娩6例,出现SLE病情活动而早产4例,新生儿存活9例,存活率90.0%,新生儿平均体质量(2647.4±479.5)g;非选择性妊娠组15例均出现较严重的SLE并发症,足月分娩1例,早产9例,终止妊娠5例,新生儿存活7例,存活率46.7%,新生儿平均体质量(2173.6±502.7)g;选择性妊娠的新生儿存活率和新生儿平均体质量均高于非选择性妊娠组(P0.05)。结论 SLE合并妊娠使SLE合并症和妊娠危险性增加;在SLE病情缓解期或控制期受孕,加强孕期母儿监护,合理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选择性妊娠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徐俊 《浙江中医杂志》2005,40(4):144-144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器官、多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皮肤、多脏器损害为特点,其复杂的临床表现及病情演变过程,与<内经>所言五体痹、五脏痹十分相似.本文将从中医理论角度,对SLE的病因、病机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以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而不能明确诊断或被误诊为其他肾脏疾病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ery the matosus,SLE)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及其肾活检病理分型,分析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探讨以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不典型SLE患者的早期诊断。方法:选取31例首发症状为肾脏损害,肾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为SLE住院患者,观察其早期的临床症状、病理类型,综合分析两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31例患者中临床表现为急进性肾炎1例,急性肾炎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2例,慢性肾炎11例,肾病综合征16例;肾活检病理结果显示:Ⅰ型1例(3.23%),Ⅱ型4例(12.9%),Ⅲ型5例(16.13%),Ⅳ型10例(32.3%),Ⅴ型9例(29.0%),Ⅵ型2例(6.45%);肾脏病理分型中Ⅳ、Ⅴ型所占比例最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以慢性肾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为Ⅱ、Ⅲ型。结论:SLE临床表现与肾脏病理分型之间存在相关性;肾活检对SLE早期的诊断与治疗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并且为疗效及预后的评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皮肤损害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有55%~85%的SLE患者出现皮肤损害,给患者造成巨大精神负担。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糖皮质激素(GC)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而部分患者经上述治疗效果不明显。2009年3月—2011年7月,笔者对难治性皮疹患者采取沙利度胺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临床表现有多系统损害症状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1].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依靠激素、免疫抑制剂,对病情的缓解及稳定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其副作用也不容忽视,长期大量使用此类药物可引起骨质疏松、诱发或加重感染、溃疡、高血压、糖尿病、性功能紊乱、精神异常等等疾病[2].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SLE方面优势逐渐显现,现将其成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发病原因不明、多脏器受损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遗传、感染、性激素及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引起,好发于年轻女性.临床表现非常复杂,早期诊断率较低,极易误诊,误诊率41.7%~68.5%[1].笔者对本院1996-2009年收治的32例被误诊的SL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16,(8):1574-1577
目的:研究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对144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应用神经精神科问卷(NPI)评定其精神行为症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因子提取法,对因子负荷进行正交方差极大旋转。结果:(1)68例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至少出现1种NPI症状;最常见的精神症状为情感淡漠、焦虑、抑郁、易激惹,分别占22.92%、20.83%、17.36%、12.50%。(2)因子分析获得4个症状群和1个特异性症状"情绪高涨",4个症状群分别代表行为紊乱、情感异常、精神异常、身心异常,发生率分别为4.17%、31.25%、4.86%、24.31%。结论: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主要以情感异常、身心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特征,不同精神行为症状之间可能存在紧密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全身性红斑性狼疮(SLE)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神经系统的症状如头痛、头晕、失眠、心慌、气短、易激动、无力等一些功能症状也十分常见,但严重的神经精神症状较少见,如癫痫、精神病、脑梗塞、脑膜炎症状等,约10%左右.我科346例SLE病人,共见到29例,约占8.4%.但SLE病人一旦出现严重的脑病症状,都是予示后果不良,值得重视与认真处理,故将29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神经系统病变和精神障碍称神经精神性狼疮(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NPSLE。本病侵犯中枢枢神经系统的发病率约14%~75%。在神经症状中以精神症状、头痛和癫痫发作最为常见。目前探讨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为免疫系统及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可累及全身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病因尚未十分明了。目前认为是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由于环境因素(如紫外线、病毒、药物、化学品)及神经内分泌等的作用而引发本病。其临床表现多样,  相似文献   

15.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病程迁延,病情反复发作,可累及多系统多脏器.35%~90%患者有肾脏累及的临床表现,有学者报道狼疮性肾炎(Lupua nephritis,LN)肾活检中肾血管病变的发生率为5%~10.2%[1],它通常存在内皮细胞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纤溶活性的变化,因此当LN合并高凝状态时,容易并发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因病机及主要临床表现进行的分析,提出SLE发病的伏邪致病理论。文章详细研究伏邪学说理论源流与伏邪的特点,从伏邪发病与SLE的病因病机,及从伏邪病位与SLE的多发症状等方面入手,探寻SLE发病与伏邪的关联,并结合SLE临床主要症状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临床表现多样、病情复杂多变且迁延反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多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制剂治疗,但副作用和并发症较为明显。近年来,中医药在控制和稳定SLE病情以及减少西药治疗毒副作用上,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但疾病不同时期的证候特点各有偏侧,且中药成分复杂、药用多样、配伍原则精细,故组方遣药对于SLE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从SLE之病机本质:"毒""瘀""虚"出发,结合附子、肉桂的药用特点,及其在SLE治疗中的功过分析,来探讨治疗初期、中期、后期不同阶段的SLE,应慎用附子、肉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神经精神症状的原因,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神经精神症状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导致神经精神症状的常见原因为失衡综合征5例(12%),高血压脑病8例(19%),代谢紊乱4例(9%),脑梗死4例(9%),脑出血6例(14%),抗生素脑病14例(33%),反应性精神病2例(5%)。治愈37例,病情加重死亡2例,脑出血裂死亡3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与多因素有关,最常见原因是抗生素脑病,而合并脑血管意外患者预后差,应针对不同患者情况,采取个体化的防治措施,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常见的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SLE引起的肾脏损害又称狼疮性肾炎(LN),常规药物治疗往往难以控制病情进展。我院近6年来收治28例狼疮性肾炎,采用激素、细胞毒药物并配合中医辨证治疗,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8例患者均为2003~2010年收治的狼疮性肾炎患者,治疗组15例,男3例,女12例;平均年龄28.9岁;病程4~6年。对照组13例,男2例,女11例;平均年龄28.6岁;病程3~5年。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依据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SLE分类标准作为诊断标准,符合SLE分类标准11项中的4项或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性同凝血与纤溶障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61例SLE活动期和非活动期患者的凝血与纤溶障碍指标和临床表现、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补体、抗ds-DNA、抗核抗体(ANA)、肝肾功能及尿常规的变化情况。结果活动期患者410例,发生凝血与纤溶障碍342例(83.42%);非活动期患251例,发生凝血与纤溶障碍56例(22.3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治疗前凝血与纤溶指标均有不同程度障碍,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重度狼疮活动组凝血与纤溶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明显高于轻度活动组,三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 SLE患者活动期发生凝血与纤溶障碍率高于非活动期,其活动性程度同凝血与纤溶障碍严重程度呈正相关。SLE活动可引起凝血与纤溶障碍,凝血与纤溶障碍又可加重SLE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