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9 毫秒
1.
目的:探讨个性化手术全期护理对肿瘤患者围术期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75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整体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手术全期护理。比较两组术前访视后及术后随访时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入手术室后心率、血压、疼痛情况。结果:术前访视后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入手术室后两组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术后随访时两组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个性化手术全期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及护士综合素质,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癌经胸入路切除术患者的手术室临床护理路径全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00例食管癌经胸入路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手术室临床护理路径全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术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食管癌经胸入路外科术患者实施手术室临床护理路径全期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模式在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2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瘘口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预见性护理)与对照组(46例,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造瘘口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造瘘口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SAS和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生存质量各项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瘘口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医护一体手术室综合护理在肠癌外科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110例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根治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医护一体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手术进行情况及术后康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进行统计比较。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评价对比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以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评价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27%(4/55),对照组患者为21.82%(12/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各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医护一体手术室综合护理在肠癌外科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预后、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普外科开展品管圈护理模式对患者术前焦虑及围术期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邵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收治的患者160例,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给予常规护理模式的患者74例设为对照组,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给予品管圈护理模式的患者86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心率、收缩压、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围术期低体温、切口感染及压疮发生率,入院和出院时生活质量,围术期护理质量及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心率、收缩压、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围术期低体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及压疮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躯体症状、睡眠质量、精神状态、社会情感评分均明显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出院时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护理模式在普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前焦虑,提高围术期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模式在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3月1日~2022年3月31日收治的80例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模式干预,两组均护理至出院并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模式应用于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患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刘紫菱  练贵香 《全科护理》2014,12(9):813-815
[目的]探讨人性化关怀对直肠癌病人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行结直肠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结直肠癌手术围术期的专业护理。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常规围术期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关怀。[结果]经治疗及护理后,两组病人生活质量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生活质量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病人的满意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人性化关怀能够明显提高直肠癌病人术后生活质量及病人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9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前焦虑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术前焦虑发生率、术后严重疼痛发生率、术后开始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明显低于对照组33.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食管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0例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7 d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自行排痰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狭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提高食管癌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肾结石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42例肾结石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采用症状量表(SCL-90)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进行评估,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心理健康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9%)明显低于对照组(1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改善肾结石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护理团队为主导预康复策略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78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快速康复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护理团队为主导的预康复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护理团队为主导预康复策略可促进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康复,改善身体机能和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POME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的108例POME术的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围术期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随访6个月,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30)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价.观察两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满意度(98.1%)明显高于对照组(7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而且护理后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POME术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可以更好地缓解患者的不良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的满意度比较高.  相似文献   

13.
邵赟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13):2028-2030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在老年腹外疝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40例老年腹外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及抑郁情况,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00%,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腹外疝患者围手术期运用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心理情况,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减少并发症的产生,促进患者恢复,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急诊异位妊娠手术采用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服务基础上给予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及焦虑、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活力、精神健康、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患者心率、血压等各项指标均优异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焦虑、抑郁评分方面,两组手术前2h差异不明显,但麻醉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异位妊娠手术患者护理中采用手术室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率、血压等指标,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手术室患者应激反应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4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手术室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生理应激反应情况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前SAS评分、术后SAS评分、术前SDS评、术后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者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5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手术室舒适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应激反应,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期护理在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直肠癌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手术配合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全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生理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访视前焦虑、抑郁评分、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前,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全期护理能有效地缓解手术患者的焦虑和紧张,使患者具备更好的心理、生理条件配合手术,确保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思维导图引导康复护理及对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安徽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于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思维导图引导康复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脑卒中知识掌握度情况、依从性情况、生活质量以及护理人员护理能力与并发症认知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康复护理后对脑卒中知识掌握度为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饮食遵循、控烟戒酒、康复训练、自我监测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状态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培训后,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能力增强,对并发症的认知水平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思维导图应用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引导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及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问卷评分,统计造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问卷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减少造口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以细节为中心的手术室舒适护理对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98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9例,观察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细节为中心的手术室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社会生活、睡眠、精力、情感反应、疼痛和躯体活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运用以细节为中心的手术室舒适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初治化学药物治疗(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负面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血液科收治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初治化疗患者64例,采用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全程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患者对疾病不确定感、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状况、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疾病不确定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及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同组内干预后,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同组内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初治化疗患者采用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对于疾病不确定感,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