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建筑》2017,(21)
<正>传统现浇混凝土的支撑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要求,建筑企业迫切需要研究开发出便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新型支撑体系。本文以一幢高预制率装配式建筑为例,阐述了免竖向支撑-角码支撑体系的特点和应用情况,研究过程中运用BIM技术对支撑体系进行深化设计,实际使用过程中对支撑体系的性能进行记录和评估,并探讨了新型支撑体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以某装配式商务办公综合楼项目为例,结合项目用途和结构特点,介绍其临时支撑体系及其优缺点,侧重分析了该装配式建筑采用的临时支撑的考虑因素,并对装配式建筑在设计、生产和施工阶段中的临时支撑体系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时代特点和各项优点进行了分析。参考某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深化设计和各项施工措施,论述了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的具体方法,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及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不断发展,传统现浇楼板的施工工艺很难满足装配式发展的要求,已严重影响整个结构的工程进度。楼板施工已成为制约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结合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项目的工程实践,针对装配式钢结构现浇楼板的模板支撑体系进行技术改良,充分利用H型钢梁的特点,设计并实施了一种可调节标高的自承式楼板支撑体系。该支撑体系受力合理,安全可靠,节省施工空间,给类似装配式钢结构工程的楼板现浇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曹刘坤  杨磊  沈浅灏 《建筑施工》2021,43(10):2060-2062
以近年来装配式结构中应用较多的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为对象,对施工中楼板临时支撑体系的优化进行了研究.基于标准、规范、图集与项目实践,对肋梁楼板临时支撑搭设方式进行了对比,并对预应力混凝土肋梁板临时支撑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注意点进行了分析,改进了装配式结构楼板临时施工支撑体系,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结构装配式建筑,是以工厂化生产的混凝土预制构件为主,通过现场装配的方式设计建造的混凝土结构类房屋建筑。具有减少施工污染、节约能源、提升劳动生产率等优点。文中从混凝土结构装配式建筑的定义、分类、特点入手,对我国混凝土结构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和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装配式建筑存在的问题,本项目从结构体系、设计方法、标准规范、BIM应用技术四个层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创新,提出了多套新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建立了相应的设计方法,突破等同现浇原则限制,促进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的发展;构建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标准体系,突破制约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发展的标准化瓶颈;研发我国自主的BIM全流程集成应用系统,解决了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BIM应用技术国产化的“卡脖子”难题。研究成果提升了我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技术水平,促进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指数与工程质量,文章首先概述了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然后论述了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意义,最后对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检测进行了简述,包括建筑检测鉴定相关的执行规定标准、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进行设计过程中,BIM技术的应用是非常关键的一种手段,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产业链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BIM技术能实现整个产业链信息的高度集成和有效传输,预制构件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分利用BIM技术对相关预制构件进行系统分析,进一步提升预制构件在整个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中的适应性。针对BIM基础下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件系统设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2016,(4)
正随着现代建筑产业在沈阳快速发展,被称为"搭积木"的装配式建筑也越来越多。为了全面规范和加强装配式建筑在施工安全和质量方面的管理,沈阳最近接连出台了《沈阳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办法》、《沈阳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办法》。近年来,沈阳以成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和全面建设国家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为契机,不断完善科技支撑体系,扩大市场规模和应用领域,建立适应市场化发展的现代建筑产业工程建设模式和行政管理体制。目前,现代建筑产  相似文献   

11.
姚丹丹 《工程质量》2019,37(6):49-52
介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发展的四个阶段,对目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结构体系、预制构件、连接技术进行了归纳整理;同时对国内使用装配式建造技术的混凝土结构建筑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最后提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存在的问题及展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勤俭 《建筑技术》2010,41(12):1074-1077
通过高度概括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特点和国内外发展状况,系统归纳总结了装配式混凝土通用结构体系与专用结构体系的关系和设计要求,提出我国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技术路线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从深化设计、预制生产、装配式施工3方面,系统阐述装配式建筑全过程建造技术要点,根据工程经验,总结装配式建筑常见质量问题,并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现浇部分和现浇混凝土建筑的建造模式基础上,提出基于"六化"策略的现浇混凝土结构建筑工业化创新建造模式,对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国家正在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快速发展.其结构体系和相关技术日益成熟丰富.本文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剪力墙、框架两种主要结构体系的特点和应用结合设计、生产、施工进行优缺点比较.根据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方向和易建性、成本因素考量,分析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与相关技术发展中应予重视的问题,提出下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造价组成,对比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与传统现浇结构的造价差异,结合BIM技术,从预制构件的设计、生产、运输及安装全过程提出了控制装配式预制构件造价的具体方法,提出了住宅全装修和工程总承包模式等降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成本的有效措施,并分析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综合效益,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造价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以一幢高预制率装配式建筑为例,阐述了免竖向支撑-角码支撑体系的特点和应用情况。研究过程中运用了BIM技术对角码支撑体系进行深化设计,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支撑体系的性能进行了记录和评估。实际应用证明,该支撑体系便于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节省了材料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是其发展的根本和关键。分析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技术的发展背景,从设计、生产、装配一体化的角度对装配式混凝土建造技术进行了系统阐述。以裕璟幸福家园项目为例,介绍了"研发、设计、采购、制造、管理"的装配式建筑REMPC管理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以科研设计一体化为技术支撑,以EPC管理为保障手段,提高了工程建造效率与质量。最后对装配式建造关键技术进行展望,从技术的突破带动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是中国建筑行业发展的热门趋势,对其结构性以及经济性的研究最为广泛。为了研究目前我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在实际工程中的经济性,通过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以及现浇式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功能及造价进行比较,基于价值工程的原理计算两者的功能系数以及成本系数,分析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的综合效益。计算结果表明,尽管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的造价相对较高,但其性价比与现浇式混凝土结构建筑相比几乎相当。  相似文献   

19.
潘峰  曹刘坤  韩亚明 《建筑施工》2020,42(4):603-605
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作为确保构件安装精度和施工安全的关键工装——预制构件临时支撑体系,缺乏对其进行成套体系的深入研究,未形成相关行业产品、技术标准。因此,结合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实际情况,详细研究了施工中常见竖向构件临时支撑体系的组成形式、连接组件、构造特点、施工工艺等内容,并分析了常见临时支撑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竖向构件临时支撑体系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鉴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状况,本文以上海市某建筑高度约60m的高层办公楼需采用装配式建筑为研究对象,对照上海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求和建筑平面特点,可采用两种装配式方案,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和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通过对两种方案进行预制构件布置和结构计算分析,提出在满足结构性能要求和预制率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工程造价和工期的观点。结果表明:两种装配式方案均满足上海市预制装配率的要求且结构受力合理,综合考虑现场施工周期和施工技术成熟度,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方案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